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定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定稿)

ID:1068140

大小:1.37 MB

页数:38页

时间:2022-04-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疑难字词辨析罕塾髓敛塑觅攒箔蜕确凿菜畦蟋蟀竹筛渊博秕谷缠络鼎沸shúsuǐliǎnsùmìcuánbótuìcàiqízhúshāiyuānbóbǐgǔchánluòxìuxiàngdǐngfeìhǎnshúsuǐliǎnsùcuánbótuìmìquèzáocàiqíshuàishāi 开动脑筋回忆童年,分享你的快乐感受。童年是童年是童年是.童年像童年像童年像. 童年像春天的花,含苞欲放,生命无穷。童年是油菜花田里捕捉蜜蜂的身影,童年是烂泥地里弄得脏兮兮的一双小手,童年是和伙伴们在田野上奔跑的银铃般的笑声。童年像冬天的雪,洁白无瑕,一望无际。童年像一幅油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它的笔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且介亭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中。作者介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三味书屋”的“三味”是指哪三味?“三味”一般认为取意为“读经味如稻粟,读史味如肴馔zhuǎn(美味佳肴)读诸子百家如醯醢xīhǎi(醋肉酱)”即三味是指“经书之味,史书之味,子书之味”。文章选自《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散文集的名字又是什么意思?该文写于1926年9月,作者正生活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之中。“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原集名《旧事重提》,后改为《朝花夕拾》。为比喻,早晨的花到傍晚才捡拾,意味作者到了中年才来回忆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但文章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写,同学们肯定感到亲切、生动。 初读课文:根据标题分析,文章以什么为写作顺序?内容可分几部分?文章哪几节文字写百草园?哪几节文字写三味书屋? 题目分析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因此,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同时也表明了文章主要是以空间变换为顺序记叙的。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理清文章思路:以空间变化为顺序安排材料百草园的生活(1—8)过渡承上启下(9)三味书屋的生活(10—尾) 课文分析1.百草园在我的心中是什么地位呢?2、“乐园”乐在何处?有趣的景物有趣的故事有趣的活动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我儿时的乐园乐景乐闻乐事 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乐趣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鸣蝉黄蜂叫天子静态动态低高﹙﹚﹙﹚﹙﹚﹙﹚﹙﹚﹙﹚﹙﹚﹙﹚﹙﹚碧绿的光滑的高大的紫红的肥胖的轻捷的长吟伏窜高低描写景物:有序多角度精选词语形容借助“准确的形容”即能表情达意 课文分析全段重心在哪儿?重心是“单是”以后,详写“泥墙根”一带。 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乐趣单是就有……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何首乌的根 单是就有…………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藤木莲藤木莲果何首乌根覆盆子低唱(声音)弹琴(声音)翻按喷﹙动作﹚缠络﹙形状﹚像莲房拥肿拔像小球又酸又甜﹙形状﹚﹙形状﹚﹙形状﹚摘动物植物﹙味道﹚拍﹙声音﹚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局部) 本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整体是从植物到动物,由低到高写静物,再由高到低写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到植物。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何首乌和木莲“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整体局部写作顺序先静物后动物先动物后静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叫天子黄蜂油蛉蟋蟀蜈蚣斑蝥覆盆子︷︷ 本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像和特殊的感受。 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课文分析写捕鸟用了那些动词?“扫、露、支、系、牵、看、拉、罩”九个动词。准确生动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表达了儿童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虽没有点明“乐园”,却乐在其中。 冬捕鸟春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秋油蛉何首乌蟋蟀木莲蜈蚣覆盆子斑蝥夏鸣蝉黄蜂叫天子我的乐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三味书屋9段用三个“也许是”有什么含义?三个“也许是”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肯定。表达了童年鲁迅告别百草园时的依恋心情。 第二部分的思路(10-11)写三味书屋的陈设和“我”对老师的印象。(12-24)写“我”在三味书屋里的生活。四个片段:提问“怪哉”一虫的事去“三味书屋”后的园里去寻找乐趣。写师生读书的场面。写学生做游戏、画画。 1、少年鲁迅对三味书屋又有什么样的印象?2、先生真的很严厉吗?少年鲁迅感受如何?阅读思考 鲁迅的塾师寿镜吾先生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对学生严而不厉,甚至是严而可亲的人。 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不再参加考试,远离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业坐馆教书达六十年之久。他熟习四书五经,博学正直,具有反清爱国思想。在封建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明的,为人方正、质朴,对学生和蔼,对童年的鲁迅十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书信往来,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 3、少年鲁迅在三味书屋找到了哪些乐趣?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在老师读书入神时,偷偷地做游戏、画画儿 这时的我和在百草园的我有哪些相同点?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天真幼稚、欢乐细致的观察生活、有好奇心 总结全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百三草味园书屋欢乐有趣←对比→枯燥无味 总结全文第一部分抒发的是欢快、喜爱之情,由此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快乐自由生活;而第二部分抒发的是讨厌、不满之情,以此表示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反感。两部分无论从内容上、感情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有力的突出中心思想。 写作特点一.对比的写作手法使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凸显了主旨。二.精彩的景物描写1.抓住景物特点,符合儿童心理。2.融情入景。3.多角度写景: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冬皆备。4.景物描写层次井然。5.运用修辞、善于想像。 结束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使我们在对比描述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和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贯穿全文的是甜美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所在。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仿写句子 课文分析你对三味书屋有什么印象?鲁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有哪些地方不满意?陈设及行礼(威严);提问受斥(严厉);读书生活(枯燥);园中玩耍(自由);偷偷画画(珍惜)。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学习七年,作者通过几个片断,真实生动在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面。前三个片断是正面叙述,主要反映封建教育脱离实际的陈腐本质。后两个片断是侧面描写,反衬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枯燥,同时也表现了童年鲁迅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课文分析十.你喜欢私塾先生的形象吗?在作者眼中他是怎样一位老师?作者从儿童心理出发来写先生既有严厉可畏的一面,也有可敬可亲有趣的一面。一方面,他忠实推行封建教学内容,维护师道尊严,一味教学生读死书;另一方面,他又比较开明质朴。因而作者的行文笔调是幽默的,喜爱中流露出善意的讽刺。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