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庄子》)阅读附答案秋水(《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本文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约前369-前286年),战国时家,道家代表人物,后人把他与老子并称“老庄”。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1)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辩:(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面目:3.下面所列各句中划线的“见”字与“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一句中“见”字意思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儿童相见不相识B.于是入朝见威王C.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5.这则寓言故事可以成语“”来概括,本意是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现在用来比喻。6.从庄子“道”的观点看,事物无大小、是非之分,一切都是相对的,但作为寓言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参考答案:1.哲学2.(1)辩通“辨”,辨别(2)面目:面孔3.D4.(1)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2)我将要被得大道的人所嘲笑了。5.望洋兴叹要做一件事情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6.此题为发散性思维试题,意思对即可。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只有经过的别人的比较,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骄傲自大,就难免会贻笑大方。人贵有自知之明;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谦受益,满遭损;自大源于无知;知耻近乎勇;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