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4课语言万花筒第1节看我“七十二变”_多义词讲义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从前,有一个姑娘因为缺了一块嘴唇,一直嫁不出去。有一个小伙子因为没有鼻子也娶不到媳妇。他们虽然相貌都有缺陷,但是找对象时都有一个共同的条件:不要残疾的。有一个爱管闲事的巧嘴媒婆想把他俩撮合到一块儿。巧嘴媒婆先来到小伙子家,对他说:“这个姑娘没有别的毛病,就是嘴不好。”小伙子一听,马上说:“嘴不好不算毛病,慢慢她就会改嘛!”巧嘴媒婆又来到姑娘家,对那个姑娘说:“这小伙子什么都好,就是眼下没有什么。”姑娘听了笑了笑说:“眼下没什么怕啥,我陪嫁多点就是了。”巧嘴媒婆见双方都表示同意,于是,要他们把自己的话写下,省得日后有个三长两短,她口说无凭。他们没有见面,就这样定下了大婚。到了结婚那天,真相大白了。双方都说媒婆骗人。巧嘴媒婆是如何把他们撮合到一块的?为什么双方都说媒婆骗人?[知识·梳理]课程内容知识精要一、词义和义项1.词是语言中能独立使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2.词义的单位称为义项,词义是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3.多义词出现的原因有:一是客观事物之间有丰富的联系,出现以“甲”代“乙”的语言现象;二是汉语词语形式是有限的,不能表达所有的事物,于是有了重叠现象。 二、多义词的不同义项1.词的本义:指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的意义。现代汉语中有些词语的本义已消亡。2.词的基本义:指词在现代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意义。3.词的借代引申义: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关性,可以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4.词的比喻引申义: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可以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比喻义和比喻(修辞)的区别:比喻义已成为词的义项,比喻是临时的修辞手段。5.把握词义应从词语的本义入手,因为词语的各个义项之间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词语的各个义项都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引申出来的。下面以“意思”为例图示说明词语各义项间的联系:三、词义的演变1.词义的深化:指词的运用对象不变,但意义更深刻或准确。2.词义的扩大:指词的今义所表示的范围大于古义,而古义包括在今义中。3.词义的缩小:指词的今义所表示的范围小于古义。4.词义的转移:词所表示的概念的转移和感情色彩的转移。[考点·聚焦]本节内容对应考点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词语)的含义。本节着重学习多义词不同义项的判断,对多义词的本义、基本义、借代引申义、比喻引申义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理解。所谓的“重要概念(词语)”一般指的是有多个意义的词语。理解这些概念(词语)的含义,首先要注意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确切义,注意词语在语境中的特定义、临时义以及词语的修辞义、引申义等。[典例·探究]  中国美术馆和台湾长流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江山万里——张大千艺术展”今日与观众见面。走进中国美术馆五层展厅,迎面的青绿山水画《谷口人家》前站满了凝神观看的人。这青绿泼彩渲染的画面,墨色浑厚华滋,层次分明;章法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勾皴笔法遒劲雄健,开阖有度,令人叹为观止。在展厅右侧,一幅《江山万里图》静静地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流。“________”,开阔的画面及其意境,向人们展示着笔墨点染间的艺术功力,也仿佛在诉说着画家眷恋故土的情怀。下列选项中的“人家”与语段中加点词“人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B.小女子已许配了人家C.你走了,教人家怎么办呢D.诗书门第,勤俭人家【解析】 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的多义词的辨析能力。“谷口人家”,指的是居住在谷口的住户,是名词。A项,“人家在何许”指的是人家所在的地方在哪,“人家”可以理解为住户,与题干中的“人家”意思一致。B项,指的是女子未来的丈夫家。C项,“你”和“人家”相对应,是代词,指的是“我”(有亲热和俏皮的意味)。D项,“门第”与“人家”相对,而且“人家”的特点是“勤俭”,可知“人家”指的是家庭。【答案】 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粮 食学 群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从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一头猪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独轮车转动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颤动、晃荡。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猪娃子耶,回来哟!”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大米、面粉和肉食。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嗞的一下,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食品流向市场。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吃饭成了工作,成了闲暇,成了友谊,成了角力场,成了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咀嚼,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餐的情景: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那时候,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养成人。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后来我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选自《散文》,2013年第10期。有删节) 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中重要词语的丰富含意的能力。题干中“综观全文”的提示至关重要,从整个句子看,粮食被“篡改”,是在综述粮食在当下的际遇,从后文中寻找呼应的段落,可将答题区间定在第9段和第10段,整合提炼这两段内容,即可得出完整的答案。【答案】 ①机器切断了人与粮食之间的联系,对粮食的处理简单粗暴、毫无情感,颠覆了粮食、吃粮的人与吃本身。②化肥、激素和农药的出现,改写了季节、雨水,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食物因多而贱,人们对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方法·指导]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一般地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义,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义项,即语境义。现代文阅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词语的含义:①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②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③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④具有指代作用的词语;⑤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现代文阅读中的多义词的含义,是指特定的语境中的词语的含义,因而要分析其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把握它所处的具体语境,然后再推断、确定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其具体方法如下:①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的隐含意义。阅读时,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意义,结合作者的感情脉络,说明逻辑等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刻体味、理解作者的用意。②理解临时意义,辨别不同义项。每个词语都有其基本义,但有时却冠以临时意义。要注意词语本身具有的含义,还要能准确理解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比喻义(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解题的关键)、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要弄明白象征对象是什么)、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③准确把握指代性词语的含义。对于具有“指代”特点的词语的理解,应该先找出该词语所在的具体的语句或者段落,一般应运用结构分析的方法,理清指代对象的位置和范围,根据语境确定指代对象和内容,然后可以将答案代入原文,看是否恰当。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辞”字的含义。(1)名词①《狱中杂记》:“狱辞无谋故者。”(  )②《左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③《信陵君窃符救赵》:“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④《季氏将伐颛臾》:“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⑤《赤壁之战》:“近者奉辞伐罪,旗麾南指,刘琮束手。”(  )(2)动词①《赤壁之战》:“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  )②《鸿门宴》:“今者出,未辞也。”(  )③《信陵君窃符救赵》:“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④《鸿门宴》:“大礼不辞小让。”(  )【答案】 (1)①诉讼的供词 ②口辞 ③言辞,文辞 ④托词,借口 ⑤命令 (2)①说话 ②告别,辞别 ③推辞,辞去 ④计较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道”字的含义。(1)名词①《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  )②《马说》:“策之不以其道。”(  )③《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陈涉世家》:“伐无道,诛暴秦。”(  )⑤《中山狼传》:“墨之道,兼爱为本。”(  )⑥《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  )⑦《论语》:“道不同,不相为谋。”(  )(2)动词①《鸿门宴》:“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②《赤壁之战》:“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  )③《游褒禅山记》:“何可胜道也哉?”(  )④《曹松诗》:“故园谁道有书来?”(  )⑤《论语》:“道之以政。”(  )【答案】 (1)①道路 ②途径,方法 ③风尚 ④道义 ⑤思想,学说 ⑥道理,规律 ⑦意向 (2)①取道 ②走路,赶路 ③说,讲 ④料想 ⑤通“导”,引导3.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四个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沽名钓誉 一文不名 不可名状 师出无名B.栉风沐雨风声鹤唳移风易俗附庸风雅C.横生枝节起死回生无中生有妙笔生花D.动人心弦兴师动众动辄得咎惊心动魄【解析】 A项,四个“名”意义分别为:名声/占有/说出/名义。B项,前两个“风”意义相同,皆指自然界之风;“移风易俗”中“风”为风气、风习,“附庸风雅”中“风”本指《诗经》中“国风”,此引申为文雅之义。C项,前两个“生”意义分别为:长出/活;后两个相同,意为生发。D项,第一和第四个成语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皆为感动;第二、三个成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分别为: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副词,动不动。【答案】 A4.对下面加点词意义的解释,全恰当的一项是(  )A.应(响应)征日晕(光圈)哀(悲愤)兵必胜出类拔(超过)萃B.惬(畅快)意熟稔(熟悉)一表(表现)人才秉(拿着)烛夜读C.沦(陷入)落审(审查)慎见贤思齐(齐国)牛骥同皂(黑色)D.滥觞(酒杯)叵(不可)测绳(墨绳)趋尺步偃(停止)武修文【解析】 B项,“表”指“外貌、仪表”。C项,“审”指“详细、周密”,“齐”指“赶上”,“皂”指“马棚”。D项,“绳”引申为“规矩”。【答案】 A5.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永垂不朽 功败垂成 垂死挣扎B.为非作歹先睹为快羞于为伍C.过甚其辞属辞坏事以辞害意D.怨声载道载歌载舞载酒问字【解析】 A项,“永垂不朽”中“垂”意为流传,后两个词语中意义相同,将近。B项,意义分别为:做,当作,作为。D项,意义分别为:充满,且、一边,带着。C项,全部意为“言辞”。【答案】 C6.材料概括分析题。 铺排典故虽然不是中国旧诗先天不足而带来的胎里病,但是从它的历史看来,可以说是它后天失调而经常发作的老毛病。从六朝到清代这个长时期里,诗歌愈来愈变成社交的必需品,贺喜吊丧,迎来送往,都用得着。就是一位大诗人也未必有那许多真实的情感和新鲜的思想来满足“应酬”“应景”的需要,于是不得不“为文而造情”,甚至以“文”代“情”,偷懒取巧,罗列些典故来敷衍搪塞。在旧社会里,政治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剥夺了诗人把某些思想和情感坦白抒写的自由。譬如他对国事朝局的愤慨、在恋爱生活里的感受,常常得绕个弯,借古典来传述;明明是时事,偏说“咏史”,明明是新愁,偏说“古意”,甚至还利用“香草美人”的传统,借“古意”的形式来起“咏史”的作用,更害得读者猜测个不休。还有艺术上的原因,诗人要使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好去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多的寻味,就用些典故,仿佛屋子里安放些曲屏小几,陈设些古玩书画。不过,对一切点缀品的爱好都很容易弄到反客为主,好好一个家陈列得像古董铺子兼寄售商店。(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请具体解释“反客为主”在文中的意思。【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特殊含义。本文主要讲铺排典故的弊端以及诗人喜欢用典的原因。运用典故是诗歌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诗歌的内容,但运用过多有时反而会影响内容的表达。这里的“客”就是指运用的典故,“主”则是指诗人诗歌中要表达的内容。而“反客为主”则是指典故用多了,反而影响了诗歌内容的表达。【答案】 客,指典故;主,指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反客为主”,指的是多用典故反而影响了内容的表达。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在遥远的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中生活。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每一种手工制品都是那里的特产。手成了心灵最灵便的工具。故而,愈是文明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双手就愈聪明;同时,不同民族的双手又具有各自奇特的本领和气质。有人认为画线句中“聪明”一词使用不当,建议改为“灵巧”,你认为如何?简述理由。【解析】 认为使用不妥的,可从语法角度分析,也可以从词义辨析的角度判别,指出其主谓搭配不当的语病;认为用词恰当的,可以从“聪明”一词不仅体现了人类双手的灵巧和神奇,而且说明它凝聚着能工巧匠的智慧的角度分析。【答案】 (示例一)①应该改。“聪明”指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其主语应是人,此处与“手”搭配不当。“灵巧”指敏捷,不呆板,灵动而巧妙。用来陈述手,很恰当。 (示例二)不能改。这里运用了“移就”的修辞手法,不仅体现出人类双手的灵巧,更突出了其中凝聚的智慧,改为“灵巧”就少了这层意味。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大二时我很欣赏一位老师说的一句话:“夜雨孤灯乱翻书。”我以为,书的乐趣实在不能说是在“汗牛充栋”或“读书破万卷”里。这太过于注重数目或太注重效率,会坏了读书的美感。书趣,只在“乱”。丘迟的《与陈伯之书》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我便尤爱这“杂”“乱”二字。美的极致在于随性。书也是,不妨随地扔着几本。想起来了,拿起来翻翻,读了一句,觉得不错,就品一品。说不定竟能品出会心一笑来了,看得有点闷了,便换一本,或是干脆闲置不看。这和你要坚持的爱情不同,大可放宽心些。这一短文中说“书趣,只在‘乱’”,请根据上文,写出“乱”字的含义。“乱”字的含义为:【答案】 随性或随意,即读书不必太过于注重数目或效率,应该随意些,这才是读书之趣味。9.阅读下面的语段,从你的积累中也选择两个妙用量词的例子加以揣摩分析,将语段补充完整。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比如一“刀”纸。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许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都不飞,利落的声响犹在耳畔。还有一“眼”井。是啊,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吗?再比如【解析】 题干中的“妙用量词”,其实均是多义词,“刀”“眼”的本义和基本义均是比喻引申义。选取时应弄明白这一点,方才恰当,如“一股清泉”中的“股”,“一缕春风”中的“缕”等。另外选准妙用量词的例子后要注意用准确、流畅、生动的语言进行分析。【答案】 (示例一)一“缕”轻风。就这么一“缕”,那本来无形无影的轻风就变得如丝般纤柔,如纱般轻灵了。(示例二)一“抹”晚霞。夕阳西下,那渐渐退去的晚霞,仿佛是哪位仙人拿着画笔,只那么轻轻一“抹”,就给天边涂上了美丽的色彩。10.鲁迅的小说《药》中有这样的一段:店里坐着许多人,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的给客人冲茶;两个眼眶,都圈着一圈黑线。“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没有。” “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使取消了自己的话。“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地垂着;笑嘻嘻的听。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地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你想,趁热的拿来,趁热的吃下。”横肉的人只是嚷。上段文字中,有一处连用了“运气”一词,请说明这样用的妙处。【答案】 (示例)“运气了你”中的“运气”作为动词使用,意为“是我把运气给了你”,有炫耀、讨赏之意。“你运气”中的“运气”作形容词使用,意为“你走好运了”,有讨好、恭喜之意。揭示了人物粗鄙的性格。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记忆光线李汉荣天文学家的一生,是单相思的一生,他们苦苦思慕、追寻、凝视着遥远的天体,而那些他们远在天上的“恋人”却浑然不觉。既不眉目传情,也不摇手拒绝。但他们依然固执地捕捉她们的细微信息,一缕微光,一点脉冲,一丝烟云,都令他们兴奋、迷狂,好像恋人有了微妙的暗示。也许他们中的不少人,用一生的激情和精力,孜孜以求、苦苦眷恋的那个偶像级天体,仅仅是从一百多亿光年以外传来的光线,很可能,经过一百多亿年的太空穿越,光线到达地球时,那天体早已毁灭了,这位痴心人看见的,只是恋人的遗像。天文学家的单相思苦恋,是有点悲壮的意味了。但是细想来,我们人类的一切崇高的精神活动也都有点单相思的悲壮意味。读屈原的诗,我们被他的高洁情怀所感染,但谁见过屈原?屈原早已沉淀成历史长河深处的贵金属,我们感受到的是从语言的云层里辐射而来的诗人灵魂的光线;读《红楼梦》,我们会为黛玉及那些纯洁女子的不幸命运洒一掬同情之泪,但我们无一人到过大观园,无一人见过林黛玉,那感动我们、洗礼我们的,是从时间那边、文字深处传来的美好生命陨落的血泪之光;翻雪山、过草地的万里长征壮举,是何等感天动地,但我们听到那故事的时候,无数英雄们已经走进历史的壁画和浮雕,那让我们热血沸腾、情怀壮烈的正是那穿透历史烟雨的强大记忆光线。 我们总是在正在穿越的这段时间里,这段生活里,接受着此刻太阳的照耀,同时回望和远眺那笼罩我们的历史苍穹,它已成为我们生存和心灵的深远背景和强大磁场。那穿越层层烟云抵达我们的精神光线,也如此时的阳光一样,照耀着我们,增加着我们的精神钙质,扩大着我们的心灵幅员,且由于它携带着更多的记忆密码,它更激起我们对一种崇高生命境界的缅怀、追慕和敬仰。这样说来,貌似单相思的苦恋和热恋,其实并不只是单相思,当对方足够美好、伟大和可爱,你将她视为追慕的女神和偶像,她就会调动你全部的生命激情和美好襟怀,去在精神上接近她,力求达到与她的美好、伟大与可爱对称的生命境界。那么,被你追慕着的远方的那个光源,无论是一个女神、一个英雄,或一个天体,她就已经进入了你的生命和精神,参与和塑造了你的成长,成为你心路历程的一部分。我们总是缅怀和追忆那逝去的一切,我们总是发思古之幽情,我们总想挽留流逝的时光。诗人普希金说:那逝去的一切,都将变成美好的记忆;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在沉静中回忆过来的情绪;诗人李商隐说: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是在回忆;诗人白居易说: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依然是在回忆。而所有的回忆都是单相思。所有的单相思也将变成回忆。照耀万物生长的只有一个太阳,而构成我们生命背景并照耀我们精神宇宙的,则是亿万个太阳亿万个星辰亿万条星河,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在千万光年、亿万光年之外。可以说,正是宇宙的过去之光、历史之光、记忆之光在环绕、笼罩和照耀着我们。其实,宇宙就是一场漫长的回忆。天文学家就是在宇宙的沧海里打捞记忆线索的人。我们难道不是在历史的沧海里打捞记忆线索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生存方式,其实都带着天文学的属性。我们被时间深处的记忆光线缠绕着照耀着,同时,我们也将变成记忆的光线,去缠绕和照耀后来的心灵,后来的人生。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蕴含的深意。记忆光线:单相思:【解析】 对词语的理解,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理解这两个词语的含义,要确定答题区域:“记忆光线”贯穿全文,倒数第一自然段是对“记忆光线”的概括;“单相思”的信息区域在倒数第七自然段。筛选概括主要信息,即可得出答案。【答案】 记忆光线:文学、历史等能影响我们的精神和心灵的记忆。单相思:人类缅怀、追忆,并想挽留逝去的时光。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