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雨巷》(苏教)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教学设计】《雨巷》(苏教)

ID:1039308

大小:21.7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雨巷》◆教材分析福州外国语学校林老师◆教学目标《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是法国象征主义的诗歌创作手法与中国传统的诗歌意象完美结合的一个成功典范。同时它具有的强烈的音乐美,叶圣陶曾说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味诗歌的音乐美;、把握诗歌意象,感受诗歌凄美怅惘朦胧的意境;、感知诗人内心的彷徨痛苦,以及对美好希望的追求。、了解象征手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诗歌,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体悟内心真挚情感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把握“雨巷”“丁香”“姑娘”等意象的内涵,引领学生走入诗境,品味诗意。【教学难点】把握象征手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扫清文字障碍,熟读诗歌;、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戴望舒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朗读诗歌《一棵开花的树——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台湾席慕容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擦身而过的美丽与忧伤,永远是人类心灵深处的最真挚的情感与最强烈的共鸣。对爱的执着,对美的向往,一直是诗歌的灵魂所在,古今一同。现在如是,过去亦如是。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与《一棵开花的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又更加哀婉蕴藉的诗歌——戴望舒《雨巷》。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简介作者、作品:戴望舒(—)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 年《雨巷》发表在《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代表作品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寻梦者》《单恋者》《烦忧》等。1、词语教学:①彳亍(ìù):小步慢走的样子。②惆怅(óàɡ):伤感,失意。③太息:出声叹息。④颓圮(íǐ):倒塌。、思考并分析:()诗歌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诗人在这个故事中,呈献给我们的是()的情感?()诗歌在表达情感时,选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的意境?、朗读课文:()多媒体展示《雨巷》配乐朗诵,体悟诗歌的节奏,感受诗歌的情感。()同学自己低声诵吟,做到有感情诵读。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诗歌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情感。、诗歌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答案示例:相遇——相知——相失。、诗人在这个故事中,呈献给我们的是(凄清、哀怨和惆怅)的情感?四、精读诗歌,深入感悟:、思考:诗歌在表达情感时,选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答案示例:雨巷、油纸伞、我、丁香、姑娘、篱墙。()雨巷:雨:伤感(无边丝雨细如愁)、潮湿、阴冷;巷:阴暗、狭窄、悠长,封闭,幽仄,破旧。不知道通往何方。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的小巷,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突出阴暗、清冷、寂寥的环境特征。()油纸伞:复古、怀旧、神秘,充满传统气息。暗合了“雨”,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又寂寥地下着小雨,更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和孤独的氛围。()我:暮春时节,在寂寥的雨中,一伞风雨凭添了氛围的冷漠、凄清,诗人一人在雨巷中独行,而他彷徨不定的步态则分明透露着他内心的孤寂和苦闷之情,抒情主人公黯然消魂的形象跃然纸上。( )丁香:开在仲春时节,花色或白或紫,给人柔弱、娇美而又纯洁、庄重的感觉。丁香花娇美却易凋谢,中国古代的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引愁之物。中国古代的诗歌中有不少吟咏丁香的名句,如:“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南唐李璨《浣溪纱》词);“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不展:不开。结:结而不开的花蕾。此写女子不得与情人相会的愁思,芭蕉喻情人,丁香喻女子自己,二人在异地都为不能相见而愁苦)等等。由于中国古代诗人们的反复吟咏和广泛传唱,在中国人(尤其是文人)心中,丁香逐渐成为美丽、高洁、柔弱、愁怨之类性质或具有这类性质的事物的象征。()姑娘:全面具有中国古代诗人赋予丁香的上述性质的一个女性形象──她既具有丁香的美丽姿态和颜色,又具有丁香的高洁和芬芳,还具有(古代诗人赋予)丁香的忧愁与哀怨的特点。()篱墙:颓圮的,让人感觉有种破败、凄凉的气氛。小结: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迷幻朦胧,凄婉哀愁的意境。、请同学们带着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再次有感情地一起朗读这首诗歌,同时思考:诗人为什么希望逢着这个丁香姑娘?那么丁香姑娘是否真有其人,还是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呢?答案:我们看到:这首诗表面上所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在雨巷中相逢而又无言地分离的事以及这件事在他们的思想感情上所引起的震动。我们可以相信:诗中所写的事件是以诗人生活中的类似的现实事件为基础的;但即使这样,我们也不难看出:诗中所写的事物是另有象征之意的。精读诗歌。()我们可以把“丁香姑娘”看作是诗人的理想爱人的化身。“雨巷”中两个青年男女不期而遇而又失之交臂的故事,可以看作一个真实的爱情事件的再现。()我们还可以看成是诗人所追求的其他理想的象征。从写作背景来看。(写作背景:年月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血腥屠杀,原来热情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高潮坠入深渊。戴望舒此时才岁,之前他与同学一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宣传党的工作,年月还曾因此被捕。四一二政变后,他就一直隐居在江苏友人的家里。此时他很傍徨、痛苦,他看不到革命的前途,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做。他在失望中写下了这首诗歌。)“雨巷”除了可以看作一条现实的江南城市梅雨季节的小巷外,同样完全可以看作是诗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的象征(雨巷中的“颓圮的篱墙”则又是爱情失败或理想破灭的一个微观层次的象征)。小结: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诗中用来形容“姑娘”的“丁香”是中国古代诗歌常用的一个象征形象;诗中的“(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则是中国江南城市所具有的典型风貌;出现在江南城市的“雨巷”中“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显然是一个具有中国江南特色的女性形象。诗歌内容上彻底的中国化。同时, 在理解了全诗的象征意义之后,我们会发现:这首诗的意义其实要比字面意义丰富地多。这种字面意义之外另有一层与字面意义具有暗喻关系的意义,就是象征意义。这首诗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是由诗人所采用的象征手法所造成的。所谓象征(也即暗喻),即表面上只写喻体(被喻的本体不出现),暗中却又通过喻体指向本体。戴望舒深受法国象征诗派(尤其是魏尔伦)的影响(戴曾翻译过魏尔伦的诗),对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赞赏不已,这首诗就是他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来创作汉语白话新诗的一个成功范例。由此,我们可以说,戴望舒的《雨巷》这首诗是法国象征主义的诗歌创作手法与中国传统的诗歌意象完美结合的一个成功典范。、请同学们在理解了感情和诗歌象征意义的基础上,重新诵读这首诗歌,同时思考:被叶圣陶称赞说“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的这首诗,在语音上有何特点?答案:()词句的复沓:①叠章:该诗的最后一节除了将第一节中的“逢着”改为“飘过”外,其它词句完全一样;这种起结复见的做法不仅使全诗在内容上首尾呼应,而且使基本相同的一段语音流在诗中重复出现(重复是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从而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感。②叠词叠句:该诗的每一节都有词句的复沓;如:首尾两节的“悠长、悠长”;第二节中的“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以及“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第三节中的“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第四节中的“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第五节中的“远了,远了”;第六节中的“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及“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变奏性的复沓);这种词句的复沓在诗中的反复运用以及某些复沓形式在诗中的前后呼应,使这首诗具有相当强烈的音乐性。()韵脚的有规律反复: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每行字数长短不一但总体上又是有规律地重复的。该诗采用的是一韵到底的做法(押韵),在每节相隔不远的行的末尾重复一次脚韵,每节押韵两到三次;有些同样的字词还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这种韵脚的反复使用,使韵脚这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被反复感受,由此造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效果。我们读这首诗,在听觉上的感觉就象是在听一首轻柔舒缓的沉思型的小夜曲,那饱含着寂寞、痛苦的感情而又让人感到甜美的旋律在我们的心头反复回响着。小结:这首诗所具有的强烈的音乐美却不能不说是它的一个最重要的特色之一。五、课堂总结:《雨巷》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诉和自白里,我们不是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吗?六、布置作业:把诗歌变形,写成一篇散文。七、板书设计:雨巷 诗歌意象:雨巷、油纸伞、我、姑娘、丁香、篱墙诗歌艺术手法:、法国象征主义手法和中国传统诗歌意象的完美结合。、强烈的音乐。◆教学反思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