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导练案(教师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雨巷》导练案(教师版)

ID:1037998

大小:2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雨巷》导练案(教师版)【课内测试】1.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B.《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C.戴望舒早期的诗歌受西方印象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幫。D.后期诗歌主要表现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明朗、沉挚。1.C(应为象征派)2.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雨巷”“姑娘”都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吋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手法,造成了冋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咅乐效果,替新诗的咅节开了一个新纪元。2.C(“迷失了方向”,说法欠妥;“绝望”错误)3.分析第一节中“彷徨”一词的作用,说说“悠长/悠长”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再说说“逢”字的表达效果。3.答「彷徨”这一叠韵词的作用是:用动作来表现心理,写出女子郁闷愁苦的心理。“悠长/悠长”采用了反复的修辞,它的表达效果是:渲染雨巷的寂寞,悠长的寂寞的雨巷的环境,烘托了诗人失落迷茫的心理。表现手法是烘托,也是情景交融。“悠长寂寞的雨巷”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内心感受。是景,也是情。“逢着”的“逢”字说明受伤的“我”,不敢奢望,只能靠运气了。写出诗人可怜的情状,无奈的心理。4.默写①撑着油纸伞,独自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②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冷漠,凄清,又惆怅。1.①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结着愁怨的姑②像我一样,像我--样地默默彳亍着【课外拓展】“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吋?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的诗以语言浅近著称,意境显露,但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诗中表达了对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学了戴望舒的《雨巷》,你也来谈谈《花非花》的朦胧之美吧。答:“花——非花,雾一一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着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这里取喻于花和雾,比方所喻之物短暂易逝,难持长久。“夜来者”春梦也,虽美却短暂,于是引来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来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一连串比喻环环相扌II,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岀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朦胧含幫。【高考链接】1.(2014年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冋答问题。(8分)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唾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蝶明月中。【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蝶明月中“两句中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试题答案】①前者艳丽,后者清幽。②“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姊紫嫣红,色彩艳丽。③“乔木峥睞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试题解析】此题分析“景物形象”。分析两句诗描写景色的特点吋,需要抓住原诗中的“园花”“雨”“乔木”“明月”等意象具体解说,还要注意诗句中描绘的园花“百般红”,即色彩艳丽的特点,乔木“峥蝶”,即高耸峭拔的特点。(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试题答案】 ①全诗写岀了一个行为洒脱、情趣高雅的“陈居士”形象。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岀他洒脱的性格特点。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试题解析】此题分析“人物形象”。首先注意诗下的注释,这两首诗下面有对“居士,指文人雅士”的解释,我们可初步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然后抓住对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分析人物的特征。两首诗中对“陈居士”动作、神态描写的具体词句主要有“楚酒困人三日醉”“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醒来推户寻诗去”,由此我们便可准确判断岀“陈居士”的形象特点。2•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野菊味]杨万里未与骚人当模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①模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4分)【答案】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