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

ID:1036755

大小:13.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教科书p60。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2.通过探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的含义。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4.通过分数的产生渗透认识来源于实践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数感。三、教学重点: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四、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及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五、教法要素: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数的初步认识。2.原型:⑴模拟古人测量石块的长度(分数的产生)。⑵利用图形、线段、一个物体、若干物体等表示出“”。3.探究的问题:⑴古人用结绳测量石块的长,石块比结绳的3段长一些,而又不足4段,如何表示石块的长?⑵举例说明“”。⑶分数是怎样的数。六、教学过程:(一)唤起与生成关于分数,你都知道些什么?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与解决一:1.分数的产生⑴情境模拟测量,演示古人测量石块的长或观察课本图示:石块3段长一些,不足4段,测量结果能用整数表示吗?⑵分实物。看课本图,思考平均分的结果是多少?⑶小结分数的产生。2.分数的意义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设计“直观——概括——具体化”三个环节。⑴直观。提出问题:你能举例说明“”的含义吗?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后,引导学生看教材图示,并思考:每个图下面的“”分别是:①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②平均分成了几份?③表示这样的几份?在次基础上,把“”改成“”要求学生说出其具体含义,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板书要点。⑵概括。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充分说一说分数是怎样的数。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补充、纠正、完善,并说明:一个整数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让学生说出上面三个例子中的单位“1”分别指什么。然后启发学生思考:结合上面的分数,说一说分子、分母具有什么含义? 同桌议一议,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具体分数作以板书。最后,教师讲解分数的写法。⑶具体化。每人写出一个分数,在小组中交流,说明其含义。交流时还要说明是把什么看做了单位“1”及分子、分母的含义。(三)训练与应用一:课本“做一做”。(四)探究与解决二:分数单位通过类比,揭示分数单位。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自然数的单位是几?7里面有几个1?26呢?再引出分数单位的概念:一个分数也有它的单位,一个分数也包含若干个分数单位;的分数单位应该是多少?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结合学生的回答,揭示分数的含义。然后,让学生说出“做一做”中各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最后提示学生思考:分数单位是由谁决定的?(五)训练与应用二:练习十一1—3题。(六)小结与提高结合学习的内容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师生从学到的知识、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小结,对学习表现进行评价。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