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物体3教案 苏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物体3教案 苏教版

ID:1025227

大小:6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3-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由5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的组合图形,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和空间位置关系。2.使学生学会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3.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与推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学会观察两个简单的物体组合。难点:使学生学会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教学资源这部分内容是观察由5个同样大的正方体组成的两个简单物体的组合。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观察一个物体,并形成空间转换认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在这里第一次出现观察两个物体,这比观察一个物体的形状相对要复杂一些。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同一方位辨认看到的物体形状,也有利于学生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和空间位置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预习设计1.图上的男孩、女孩分别是怎么摆5个正方体?2.与书上第52页的摆法比一比,有什么不同?学程预设导学策略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一、激趣引题,认定目标。(预设5分钟)出示预习题,全班交流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5分钟)1.观察这张例题图,同桌互相说一说,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会有什么结果?2.你有什么发现:3.试一试小组交流:a、上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想要得到这样的形状,先要怎么摆?然后接着怎么摆?b、如果从侧面看到的形状与原来相同,还可以怎样摆?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预设8分钟)1.看左边的视图,连线。2.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是从正面看到的,应该怎样摆?【板块一】1.导入:丰富的图形世界是由基本的图形组成。我们已经认识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线段、射线、直线和角,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认识两条直线平行或相交(包括垂直)的位置。今天,老师和大家就来研究一些有关于直线和角的问题。2.组织阅读《小学数学新补充读本》第17页例1。3.集体交流。4.看来,同学们通过阅读,已经有所收获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阅读时,都运用了哪些方法呢?(思考、交流)【板块二】1.师:掌握一种好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时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就用刚才总结出来的方法,认真阅读《小学数学新补充读本》第13页例2。2.师:第一遍读完了吗?请大家在读第二遍的时候边看边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如果是从上面看到的呢?补充:能否从侧面看到这个样子呢?怎么摆?(补充题)3.交流完成书本上的问题。你发现还有相同的观察结果吗?说说是什么形状和几号模型的哪个角度看到的?在交流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4.小组动手,摆一摆全班交流5.学生的操作活动我们今天又研究了观察物体,请有兴趣的学习小组,可以用5个小正方体继续摆,可以像书上的样子,考考你周围的同学。四、全课总结。(预设2分钟)3.读懂了吗?如果读懂了,那么请你在小小组里交流一下你自己的想法。4.好,现在我们集体交流一下。5.原来,如果任何3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一共可以画21条直线。如果有4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共可以画16条直线。【板块三】1.师:还想知道更多吗?2.组织交流3.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的收获,那么,把你们的收获写下来吧。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