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2012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沁园春-长沙(2012年)

ID:1023710

大小:2.86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2-03-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诗是诗人的心灵之花读诗就是与诗人的灵魂交谈 关于诗歌1.诗歌的特点:凝炼美、情感美、意象美、音乐美2.诗歌的学习:把握形象(意象)知人论世融入自我展开想象鉴赏技巧 1、形象性诗歌固然也重理趣之妙,但它—般不以严密的判断、推理服人,而是注重以形象感人。雪花大,可以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诗);胡马快,可以说“竹批双耳峻,风人四蹄轻”(杜甫诗);说凄凉,就是“孤灯照寒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诗);话理想,就是“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词)。这样,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或突出事物特点,使读者获得具体可感的艺术享受。 2、典型性诗歌所描写的形象并不是生活现实的实录,有的虽然是实录,却也经过了作者的选择、加工、提炼,这样的形象就能代表更深、更广的生活内容,就成为典型形象,成为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典型动作、典型话语、典型场面等。典型的东西是概括出来的,因而是有代表性的,所谓“半瓣花”可说人情,“一滴水”可映光辉,“一鳞半爪”可知全貌。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诗中的“闻”和“逢”两个动词连接了几十年的人事与沧桑。两位老人的再次相遇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他们的沦落正说明了盛世的兴衰。这样的作品就很有典型性。 3、情感性“情动于中而发于外”,是指诗歌创作。作者喷涌的情思当然不能用理性化的观点进行分析。例如: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有人认为千里莺啼,千里绿映红,无—人得见,“千”当作“十”。后有人反驳说:“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他解释说,“题云《江南舂》,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诗人情之所至,脱口而出,是不能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的。前文所说的“燕山雪花大如席”也是如此。如果忽视了诗歌的情感性的特点,非要去迫问“燕山雪花怎么会大如席”这样的问题,恐怕会贻笑大方的。.在诗歌中,情感的抒发在不少时候是间接的。有时使用间接抒情议论的方法,有时用典,有时跳脱(跳脱,指文意的跳跃与省略)。 写秋的诗词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背景1.从1913到1918年,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去橘子洲头一带游览、游泳。2.1915年,印发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小册子。3.1917年,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4.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斗争目标的新民学会。5.五四时期,主编了《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 史料记载:为了反帝反封,1925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由于毛泽东的出色表现,党内和国民党右派一起排挤他:毛泽东主张利用合法斗争掩护和配合非法斗争,要求工人集体加入国民党,使他和张国焘产生了误会;他对农民运动的重视和投入,又引起了陈独秀等人的不满;他的繁忙紧张工作又被李立三等人嘲笑,因此他被排挤出中央委员会。回到湖南组织农民运动又被军阀赵恒惕认为威胁到赵的统治,因此,通缉他。面对如此“寒秋”,毛泽东秘密来到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上阙①“看”字统领至哪句?至“万类霜天竞自由”②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湘江秋景图③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意象)、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这幅画面的?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鹰、鱼(万类竞自由)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当时革命命运的关注,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远望群山,近观江中,仰视长空,俯察水底。这几组景物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④哪些句子具有表现力?万山:山重红遍:色广层林:林密尽染:染透漫江:水盛碧透:水清百舸:船多争流:竞驶鹰击:矫健有力鱼翔:灵巧自由竞:蓬勃旺盛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博大壮阔的诗人胸襟景物博大层次丰富色彩斑斓动静结合 面对湘江深秋绚丽壮美的画面,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问”,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面对生机蓬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诗人很自然地想到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引发深沉的思索,提出谁是大地的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的问题。抒发“看世界由谁来主宰”的豪情壮志。 湘江秋色图山红林染江碧舸争鹰击鱼翔竞自由绚丽多姿充满生机上阙 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何如此绚丽多姿、充满生机?与众不同呢?古人云:“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下,而意境的高下,又决定于人的品格的高下。”思考 ①下阙的“忆”字统领至哪一句?粪土当年万户侯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点明革命者的相互关系、年龄特征;青春年少。写出了他们风采焕发,才华横溢。“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描绘青年们的精神状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描写同学们的战斗姿态。“粪土当年万户侯”:对当时权贵(大官僚、大军阀)的蔑视。——把反动统治者视如粪土表现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显示诗人那颗伟大的心灵。要点归结:下阙 大意: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这一问句,是对上阕“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设问句再次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同上阕末尾的问句有什么内在联系?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少年学子图意气奔放心系国运下阙 如何理解这首词情景交融的特点?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写出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对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鹰击长空,鱼翔潜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诗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由景而直接抒情。上阙 下阙下片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将无形的平凡的岁月,化为座座有形的峥嵘的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