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课后反思去图书馆北师大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后反思去图书馆北师大版

ID:1014772

大小:1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3-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去图书馆”研讨课课后反思基于上周进行的公开课活动刚刚结束,下面我就紧紧围绕本节课谈谈自己的设计理念和一些反思感悟。一、备好学生是关键。教学过程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本节课我在四年级四个班都上过,上课过程如同生了四个性格迥异的孩子,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我班学生对于我的课堂氛围、提问方式都已经很熟悉了,所以上课时状态最轻松,顺畅,还带来不少惊喜;四二班学生由于更换了教室,加上后面听课老师比较多,所以过程最为吃力,连后面的巩固练习都没有来得及开展。并且,每个班级表现出来的难点也不同:我班学生表现在画路线图时不敢画;四三班学生表现在描述路线图时不能流利的表达;四二班学生表现在笑笑去图书馆这条往返路线之间的发现找不出来。可以说通过在不同班级上课,把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问题都充分暴露出来了。因此,在研讨课时我确定了以游戏开课:面向北面点点头;面向东面拍拍手;面向南面敬个礼;面向西面说“田七”。复习方向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数、学习水平的不同对于一节课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如何使用我们的教材、教学用书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难点的体现都由上课教师来把握。本节课《去图书馆》主要就是让学生说清楚简单的路线,会画简单的路线图。在我校上课时,我从百度地图上截取了从我校南门向东走到汉水超市的路线图,想通过这一条路线让学生会说()从()向()行走()到达()。但是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仍然抓不住关键。对于一个问路者来说,问清楚什么最重要?无非就是方向和距离。所以最后上研讨课时确定由一名学生上台,当我发出指令“走”时,他盲目的走,学生会指出“没有告诉方向”,接着发出指令“向东走”,他知道了方向,却不知道该何时停下。从这一个师生互动的活动中,让学生明确“方向”和“距离”是描述出一条路线的关键。至于他们描述的方式,虽然课本上的表达是最简洁,最具有代表性的,但实际生活中我们问路时得到的回复却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对于以后有可能会得到千篇一律的路线模式我持有保留态度。教学用书上确定的目标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的基本点,但是怎样创造性地、自主地使用好教材才应是我们思考上一节课的深度体现。一、关注学生的生成 现在上课,我自己感觉最强烈地就是课堂节奏慢,经常是练习进行不完就下课了。有时需要组织纪律,有时需要把一个问题讲清讲透。那么:到底是一定要坚持把自己的教学流程都走完?还是把学生遇到的问题处理后再接着上?当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时候,完成练习时是不是就更轻松些?这就要考察教师的有效控制能力了。比如说,出示本课情境图时提出问题: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有学生就会说笑笑从家到游乐场300米,从哪儿到哪儿多少米,出现多少数字,他们就会说出几遍来,老师在第一个同学说的时候只需要说一句:这个同学关注到了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你还看到什么不同的信息吗?学生就会关注到还有指向标、标志性建筑等信息。这就有效的节省了时间。一、练习的实效性课堂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第一个习题通常是紧贴课堂教学内容的,考查学生对本堂教学重点的把握,后面尽量不要重复练习;第二个习题可以针对学生的易错点;第三个习题可以拔高难度,拓展学生的思维。二、重视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现在的课堂是学生的主场。一定要充分发挥合作探究的作用,有的学生一开始不会,最后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一点一点受到启发。但是,老师不能把时间交给他们就行了,一定要给学生线索、方法、学习单、问题式思考、适当的提示都可以帮助他们尽快地探索真相。本节课我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是不够的,一方面是不敢放手,另一方面是平时对于学生探究活动要求不多;但是结合本次研讨课时,李校长、易艳老师、郭文婷老师、胡海娟老师都给了我很多中肯的建议,这些建议一定要内化,用自己的方式,以自己的风格体现出来,电子翻页笔也有效的节省了时间。我充分感受到交流的启示,思想碰撞的力量。最后,我以一句话来说说明确上数学课的态度——执着可以提高思维的深度,阅读可以开阔思维的广度。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