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北师大版 (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北师大版 (18)

ID:1014721

大小:51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3-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属于运算律的范畴,同时也是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一个插件,四则混合运算探究的是关于运算的一般规律,运算不遵循这个一般规律,就会导致错误,但运算律可以改变运算顺序,不过是一种合理的改变运算顺序,不会导致运算结果的改变。在学习运算律之前,教材安排了一般四则运算顺序的学习,然后再系统学习运算律,形成一个合理的体系,旨在强调计算时既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运算,也可以寻找更加简便更加合理的运算途径。《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运算律的第一节课,同时也是运算律中最基础的一节课。北师大版教材在交换律的教学中,通过观察算式入手,也就是说直接从数开始,观察、仿写、解释、举例、验证。同时教材为了降低描述规律的难度,避免文字的生涩和拗口,引入用字母来描述规律的做法。但是,用字母描述,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有难度的,因为,学生正式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是在四年级下册。因此,在做课的过程中,跟学生适当做做铺垫,是需要的。纵观整个教材体系的安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同时能够很好地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现学生三维目标的落实。2.教学对象分析这节课,让学生发现加法交换律的本质,难度并不大,主要让学生了解变的是“加数的位置”,不变的是它们的“和” ;四年级学生处在这个年龄阶段已经初步掌握利用举例子验证猜想的方法,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形成新的结论:乘法交换律。3.教学环境分析主要运用多媒体课室并结合pad控制电子白板进行讲练结合。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懂得用字母来描述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发现交换律的本质,为后续运算律的应用做准备。2.过程与方法:经历分配律的探索过程,主要通过提出猜想——举例验证猜想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感觉,发展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三)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和积累,通过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同时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数学的严谨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感受力和对数学的热爱。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经历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渗透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2)教学难点: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四、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1、谈话导入。2、口算比赛,引出猜想。3、合作探究:提出猜想,举例子,验证猜想。4、归纳总结,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形成新的结论。5、练习巩固内化,字母表示,标书规律。。(二)教学过程设计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变”与“不变“的事情,你能举例子说说吗?生:上课的老师变了,课室变了,周围多了听课的老师……不变的是我们的同学没变……师:在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数学当中,也存在着一种“变“与”不变“的巧妙关系,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渗透交换律中“变“与”不变“的思想,为后续交换律的学习做好铺垫作用。 2、口算比赛,引出猜想。师:在探索之前,我想考考我们班同学的口算能力,请快速说出答案,看哪个同学是口算达人。师:聪明的孩子不仅口算很棒,还能从以上的算式当中发现哪些发生了变化?(教师同时利用pad操作ppt课件重点突出加数位置的变化,引起学生注意)生:我发现第一个算式中4和6的位置变了,但是它们的和没有变。生:我也发现第二个算式和第三个算式中两个数的位置变了,但是它们的和没有变。师:通过几个学生的发现,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猜测: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但我觉得单就黑板上的这三个式子,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好像不太好。万一其它两个数相加的时候,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等呢!)【设计意图】通过口算比赛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当中获得猜想的意识,为接下来的验证做好铺垫。3、合作探究,验证猜想。师:既然这是一个猜想,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验证呢?生:举多几个例子来证明。生:比如再列一些加法算式,然后交换加数的位置,看看和是不是跟原来一样。 师:没错,那我们一起来举例子验证吧,在验证之前,老师这里有两个举例子的方式,看看同学们更欣赏哪个同学的做法。(展示ppt两种不同的举例子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要通过计算两边的和相等才能用等号连接)教师巡回指导,通过观察学生举得例子,用pad在屏幕上投影学生的作品。师:对比学生的举例子,特别是找出有亮点的例子进行投影分析讲解。师:提问同学举了几个例子,是否证明猜想正确,那我们全班同学加起来一共举了200多个例子,都验证了猜想正确。进一步加深孩子对举例子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我找了两种不同的例子:两位同学举的例子略有不同,一个全是一位数加一位数,另一个则有一位数加一位数、二位数加两位数、三位数加三位数。比较而言,你更欣赏谁?生:我更欣赏第一位同学,他举的例子很简单,一看就明白;我不同意。如果举得例子都是一位数加一位数,那么我们最多只能说,交换两个一位数的位置和不变。至于加数是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等等,就不知道了。我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我也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她举的例子更全面。我觉得,举例就应该这样,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师:没错,我们不仅交换两个一位数的位置和不变。甚至加数是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等等这样的例子我们也要验证,任意两个加数的位置变了,和不变。(教师重新将“?”改成“。”,并补充成为:“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归纳总结,联想猜测并验证。师:从个别特例中形成猜想,并举例验证,是一种获取结论的方法。但有时,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形成新的结论。比如(教师指读刚才的结论,加法的“加”字予以重音),“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那么,在——(减法运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是否也有同样的规律呢?【设计意图】通过加法交换律结论的得出,让孩子们在这样的探究氛围下继续提出新的猜想和质疑,去探究乘法、减法和除法运算当中是否也存在交换律。分小组研讨,第一小组研究减法运算,第二三小组研究乘法运算,第四小组研究除法运算。5、练习巩固内化,字母表示,标书规律。【设计意图】层层递进的练习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应用。并最后揭示用字母表示规律的数学简洁美。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