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粤教版选修教案:《汉家寨》3一、回顾复习:散文的“形”:主要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所谓“神”:主要指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意蕴等,即以作家社会实践为基点,在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思想倾向、创作意向和思路趋向。 “形散”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十分灵活、自由、多样,且富于变化。“选材的散”指题材纵横万里,上下千年,大到全球性事件,小到一滴水,一粒沙子,无一不是它的题材。郁达夫说:“散记清谈易为,并且包括很广,人间天上,草木鱼虫,无可不谈。”《达夫自选集 序》。“行文方式的散”指散文笔法随意,舒卷自如,或描写,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亦可交叉进行。 “神不散”也说“神聚”:散文不能信马由缰,要在形散基础上控制行文的节奏、层次和主题。这根勒马的缰绳就是散文的“神”。《动人的北平》1、作为一篇散文,其“形散”体现在什么地方?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北平是清静的,每家都有一个院落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北平有五颜六色旧与新的色彩,都具有历史典故.北平是理想的居住城市2、这篇散文的“神聚(神不散)”是什么?北平的品格——老成、豪爽、包容、守旧容新作者的情感——优雅情怀散文的形要完整匀称,不可残缺,当然可以丰富多彩亦可单一;神要饱满,不可空洞枯燥,当然神要凝聚集中,也可多元多向度。《动人的北平》表现散文的丰富多样性,色彩斑斓,而《汉家寨》则看似单一,但实则也体现散文的“散”。从选材上,《动人的北平》写整体景象,而《汉家寨》则是片断;《动》呈现一幅幅小画面,而《汉》则是一幅主画面;《动》写作家自身所在的城市,感受体验更全面,而《汉》则是作者以访客的身份走进汉家寨,走进有走出一个陌生而有动人心弦的地方,所以,新鲜感强,感受和思考的力度更大些。那么,在张承志笔下,《汉家寨》如何体现散文的形散与神聚呢? 二、《汉家寨》(一)、阅读全文,理清思路。首先,从题目来看,既然题目是“汉家寨”,就可以做倾向性的推断——文章的描写对象就是汉家寨,不妨提问——汉家寨在哪儿?什么样子?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通过阅读,理清层次,找出描写汉家寨“形”的内容。体会这样写的意境,为揣摩文章的“神”做准备。 第一部分:走近汉家寨,沿途所见、所闻、所感。突出其地理环境的恶劣。第二部分:走进汉家寨的所见所思体现一老一少无言的坚守
第三部分、离开汉家寨后的反思,带来的心灵的振荡(二)、咀嚼赏鉴:1、走近汉家寨时,对其“形”的感知 所见: 铁色戈壁 岩石 红石焦土 酷热干旱 不毛之地 所闻: 单调的马蹄声 所感:“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作用:向读者传达了一种苍凉、空寂、荒芜、广袤、慷慨悲凉的情绪。突出汉家寨生存环境的恶劣。意境:宁寂、恐怖、苍凉、茫然 2、走进汉家寨时,“形”的把握(1)、所见:景物:几间破泥屋 (人烟稀少,贫穷)巨大空茫的戈壁滩 (险恶荒凉)人物:老汉、小女孩痴痴盯着我(少有人来)汉服老汉“微微摇了一下头”(从没离开过故土);女孩不眨眼地盯着我(茫然,好奇), 穿一件破红花棉袄 (贫穷)所感所思:(1)汉家寨是汉人坚守一千多年的地方。(2)在绝境中,人一定能找到一种生存下去的手段意境:残酷、荒凉、神秘、隔绝、坚忍 (2)、如何认识这两个人物在文章中的意义?通过这年龄悬殊的两个人来表现汉民族的一种默默坚守精神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无言地继续前人的事业,以一种执着与环境抗衡,固守着先人的土地而决不放弃,并且代代相传。(这种精神是作者着意讴歌的) 3、离开汉家寨时,“形”的把握所见:景物:黄褐的破泥屋、天山人物:女孩的身影——破红花棉袄所感:进一步感受汉家寨体现的“坚守”精神对作者的影响。意境:遗憾、不舍、回忆、坚守 (三)、散文之神形——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神—— “坚守”精神理解“形”的串联对“神”的作用:《汉家寨》既写所见到的自然风光,又写现实生活和历史,既写外景又写内情,体现了散文的“形散”的特点,同时形散又紧紧围绕“神聚”(坚守)来安排。所以,理清层次,无论多少“形”,抓住其特征及其间的联系,揣摩“神”,就能深刻地体会到“形”是为“神”服务的。(四)细节探究:1、汉家寨的人们坚守的是什么?坚守一种传统,坚守祖先留给后人的土地,坚守着生存,坚守着理想。作者要“坚守”的可能是什么?
坚守的是在荒凉悲绝的境地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坚忍不拔的生命力,一种原始古朴的气概和情感。2、这篇作品表达的是一种“坚守”的信念。在今天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这种坚守有什么价值?它与“发展”的观念会不会产生矛盾冲突?——在物欲横流中坚守清贫,在庸俗泛滥中坚守高洁,在寂寞孤独中坚守理想,在“西化”中坚守民族精神。 (“坚守”与“发展”的观念并不矛盾。) 3、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在这里,作者“人生的答案”是什么呢?——面对不能确定的人生选择和形形色色的诱惑时应该像汉家寨人一样选择坚守。4、文中作者走进汉家寨的时候,看见三道巨大的戈壁滩觉得三个方向都像是“可怕的暗示”。它们到底暗示了什么呢?——三道巨大的戈壁滩指向的“三个方向”实际上暗示了人生选择的不确定性。5、就像人有个性品质一样,汉家寨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一是它“年岁”长久:汉人屯田、唐人设县、宋人称寨(阅尽人间沧桑)二是神秘:他们究竟怎样生存下来,种什么,吃什么,至今仍是一谜那些汉民们历经多少朝代更迭,多少环境变化,都死守不迁移,而且不被他族同化,确实是一个谜。三是坚韧、固守:尽管处在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中,守住自己的特点而没有被同化。是源于对本民族的认同,这种传统不经时间的流逝而被颠覆改换;四是保守、封闭:这是坚守的的反面意义,它远离尘嚣,也远离时代进步的步伐,直到进入现代社会还生活在简陋、朴素、枯燥之中不思进取,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风云变幻没有在这里留下痕迹。(五)总结:张承志以一种独立不羁 ,庄严深邃,冷峻热烈的审美品格。张承志以一种独白的方式表达着他的精神哲学,以一种自信坚定的姿态捍卫着一种神圣价值观,一种熔铸诗歌、音乐、绘画、历史和哲学的复杂形态创造着“美文”。他那种具有燃烧性和震撼力的新语言和新思想,显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独创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