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语文选修《秋歌—给暖暖》word学案【学习目标】 1、学习以具有定向性的意象为切入点的鉴赏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2、体会本诗蕴含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1、从意象入手感悟诗中营造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体会暖暖这个意象的多样性的内涵【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痖弦,台湾著名诗人,原名王庆鳞。1932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今南阳市宛城区)东庄的一个农民家庭。六岁入本地杨庄营小学,九岁入南阳私立南都中学,十六岁入豫衡联合中学,1949年8月,在湖南参加了国民党军队,并随之去台。到台湾后进国民党政工干校的影剧系学习,1953年3月毕业后分配到国民党海军工作。1961年任晨光广播电台台长。1966年12月,以少校军衔退伍。1969年任台湾“中国青年写作协会”总干事。1974年兼任华欣文化事业中心总编辑及《中华文艺》总编辑。1975年任幼狮文化公司期刊总编辑。1977年10月起担任台湾《联合报》副刊主编至今。其间曾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创作中心,并入威斯康辛大学学习。评论家叶珊称道痖弦的诗“是从血液里流荡出来的乐章”,“甜蜜而冷肃”。一时间甚至“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传说;抄袭模仿的人蜂拥而起,把创造的诗人逼得走投无路。”(《深渊·后记》)诗评家罗青曾给予这诗集高度评价:“自五四运动以来,在诗坛上,能以一本诗集而享大名,且影响深入广泛,盛誉持久不衰,除了痖弦的《深渊》外,一时似乎尚无他例。”2.背景链接:《秋歌──给暖暖》作于痖弦写作生涯的早期,大约在这一时期,痖弦提出“新民族诗型”的观点(1956),主张追求形象第一,意境至上;强调中国风与东方味。一再地回响着汉语古典诗歌的声音的《秋歌──给暖暖》可看做对这一观点的实践。【课堂学习】自主预习1.字音识记咳嗽( ) 荫庇( ) 嫣红( ) 砧声( )辽夐( )履历( )2.辨形组词3.近义辨析(1)激活·激发两个词语都有“刺激后产生效果”的意思。激活:刺激有机物体内某种物质,使其活跃并发挥作用。激发:刺激使奋发。例句:①温总理报告不仅着眼于眼前,更将房地产的调控放在更远的维度上去考虑________市场流通。②让我们从杰出人物那里学习________潜能的方法。(2)照彻·照亮两个词都有“照耀”的意思。照彻:侧重事物的浓度。照亮:指接受到的光线强度。例句:①奥林匹克精神,这个人类共同价值的曙光________神州大地。
②假如能学学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同时也______自己。合作探究1、怎样理解诗歌中的“暖暖”这个意象?2、富有意味的意象组成了怎样的境界?【拓展训练】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A.咫尺 唇若施脂 虫豸 扺掌而谈B.瑰奇揆情度理逾矩皈依佛门C.翰藻卓尔不群穿凿蹉跎岁月D.檄文唇吻翕辟弓缴寒气袭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文采 影像 攻城略地 乳臭未干B.考察蒸溜水饥肠辘辘众志成诚C.向往金钢钻寥若辰星漫天要价D.膺品诀窍扬场而去戴罪立功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但是,不管你选用的电脑壁纸图片有多么精美,它都是静态的,呆板的,使用的时间长了,会让人产生千篇一律的感觉。B.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不少高校都开展了大规模的大清查、大整顿活动,而武汉这所高校做得更绝,居然将收缴上来的电器统统销毁,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C.人们诚惶诚恐地面对股市上的一片绿色,谁还会掏更多的钱购买绿色的环保产品?当你钱包瘪瘪时,多花一倍的钱购买环保产品,那也算得上是一种奢侈了吧!D.电视剧《少林僧兵》今晚大结局,日本武士风语接到倭寇头领的命令刺杀戚继光,但是在最后关头翻然悔悟,剖腹自杀。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________________。①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②舞者伴随唢呐、洞箫、锣鼓的节拍欢歌起舞,表达了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③舞前踩地神祭祀,表达了尊重自然、依靠自然的原始信仰。④农乐舞已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⑤舞蹈具有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A.①②⑤③④ B.②⑤③④①C.⑤③②①④D.⑤②③④①5.续写下列句子,使之构成排比。繁花是春天的笑脸,阳光是夏日的欢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与鉴赏阅读《色彩》,回答6~8题。色 彩
闻一多 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再完成这帧彩图,黑还要加我以死。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6.诗中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试举例加以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既然“灰白赠我以悲哀”,“黑还要加我以死”,诗人为什么在结尾却说“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延伸阅读】落叶是疲倦的蝴蝶夕阳老去,西风渐紧。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落叶有落叶的好处,可以不再陷入爱情的纠葛了;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能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们的一枚。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因为游子的归来而晃动。对于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就像路口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路,而起点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一片绿叶,却留下了一条根。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了羊在山崖上,和云一起争着飘荡。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时结满冰凌,夏天时蓄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地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着日子。时时刻刻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的,就是那个屋檐。
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的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的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炕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叶落归根,是我老了吗?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争取财富,却很少有时间享受;我们有越来越大的房子,但却越来越少地住在家里;到月球然后回来,却发现到邻居家都很困难;征服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落叶里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母亲也像这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我似乎听见了它们在缓缓凝固。天冷了,它们一排排地站着,心中坚守着的秘密一阵阵地疼痛起来。但叶子落下来掩盖了一切。母亲去了,心灵没有了依靠,一下子就有了那种到处漏风的感觉。可是大风一直在刮,把故乡周围的尘土刮了个干净。我小小的故乡正在被秋天所包裹。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每到秋天,叶子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
秋歌——给暖暖【课堂学习】自主预习1.字音识记答案 sòu yìn yān zhēn xiònɡ lǚ2.辨形组词答案 荫庇 萌动 嫣红 萎蔫 哽咽 草梗 惩前毖后筚路蓝缕3.近义辨析答案 ①激活 ②激发答案 ①照彻 ②照亮合作探究1、我们知道诗歌中出现的人名作为特指词已经被虚化了,超出了其原来有的确指意义,而具有了词语的审美意义。从题目《秋歌──给暖暖》看,暖暖是谁?芳龄几何?我们都不知道,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诗歌的理解,重要是“暖暖”这个名字带来的女孩子气息,给人温暖备至的暗示信息。“暖暖”在此成了诗人的抒情对象──“情人”的一个表象符号,跟“给XY”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但“XY”作为名字的代码太抽象,远不如具体的名字给人们以真实感和暗示性。《秋歌──给暖暖》一诗中,“秋天”跟“暖暖”不断形成对照和反差,“秋天,秋天什么也没留下/只留下一个暖暖/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一个暖暖便够了,可以敌过一切秋风的肃杀,抵挡一切寒意的侵袭。“一个”对应着“一切”,这“一个”就足以覆盖诗人全部的心灵诉求和愿望。诗歌通过对“消失”与“留下”的情感反差的生动刻写,艺术地表现了暖暖在主人公心目中无法替代的“神圣”地位。无疑,留下的“暖暖”是一份向往、一份情怀。2、中国传统诗歌在数千年的演变中留下了一批具有意象定位的词语,它们具有约定俗成的审美语感,并渗透于诗人与读者共同建构的诗歌审美意识内,这一类词语具有意象定位的作用,意象定位化了的词语,是长期文化心理特别是审美文化心理在它们身上积淀的结果。新诗以口语为核心的语言系统中,吸纳意象定位的一批旧诗词语,是新诗语言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策略。这首诗中的意象“落叶”“荻花”“砧声”“辽夐”“雁子”等都是能见物起兴,显示秋天的荒芜伤感情绪的。比如最明显的“砧声”,在秋暮的江边传来的“砧声”,因为历代名诗的借用和名诗中所寓的游子漂泊之哀,使这个词有了非常明显的意象定位。【拓展训练】积累与运用1.解析 A项,zhǐ,zhī,zhì,zhǐ;B项,ɡuī,kuí,jǔ,ɡuī;C项,zǎo,zhuó,záo,cuō;D项,xí,xī,zhuó,xí。答案 C2.解析 B项,蒸溜水—蒸馏水,众志成诚—众志成城;C项,金钢钻—金刚钻,寥若辰星—寥若晨星;D项,膺品—赝品,扬场而去—扬长而去。答案 A3.解析 A项,千篇一律: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可改为“一成不变”。B项,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C项,诚惶诚恐:原来是君主时代臣子给君王的奏章中的套语,现在多指惶恐不安。D项,翻然悔悟:形容思想转变很快,彻底悔悟。答案 A
4.解析 先总说农乐舞的特点⑤,然后是“舞前祈福”③,“欢歌起舞”②,“场面热烈”①,最后总结④。答案 C5.解析 本题前两个句子的句式都是判断句,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主语部分是大自然存在的实体“繁花”和“阳光”,宾语部分是个偏正短语,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且出现了时令“春天”和“夏日”,“春天”修饰中心词“笑脸”,“夏日”修饰中心词“欢畅”,我们自然会想到秋天和冬天。再看物象“繁花”——春天——笑脸;“阳光”——夏日——欢畅,通过联想想象,再写出两个句子就可以了。答案 落叶是秋天的叹息 飞雪是冬天的舞步阅读与鉴赏6.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如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等,再看原诗,分析判断,得出答案。根据诗中“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把握整首诗的思想感情就容易了。答案 作者运用了比喻、象征、排比等修辞方法。本诗作者把生命的白纸色彩化、具体化。将抽象的生命予以不同的色彩,完善了生命的内涵。告诉人们要热爱生活,重视生命价值。7.解析 诗人把人们熟悉的生命以及与其有关的忠义、高洁、希望、悲哀等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的过程,正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的过程。做此题需要用简洁的语言,把这一过程表述出来。答案 诗人奇特的想象主要表现在前面九行诗中,把生命的白纸色彩化,将抽象的生命予以不同的色彩,完善了生命的内涵。将绘画中的颜色由绿到黑,自然巧妙地排列起来,正好经历了生命由生到死的过程。让人思考,给人启迪。8.解析 阅读全诗,我们可以看出:生命是短暂的,人的生命历程中不只是忠义、高洁、希望,也有悲哀、失望,甚至死亡,经历过酸甜苦辣的人生才是充实的人生,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就不难理解生活中虽然有悲哀、死亡,诗人仍然“溺爱于我的生命”了。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辩证看法:苍白的生命、单调的生命不是完整的生命,只有将正义与勇敢,热烈与忠诚,博大与希望集于一身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生命。告诉人们要正视生死,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