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

ID:1005951

大小:111.5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3-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桑园涧小学关宁一、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数学3、课时:第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教材17--19页的内容。(2)、搜集有关圆柱的一些资料。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圆柱的平面图形。在学习中,要求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有一定的综合运用,同时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基本的解题思维方式。教学时指导学生采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方式,并利用互联网的演示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和探究。学情分析:圆柱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形体,由于几何知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感,因此教学时从直观入手,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帮助学生形成表象。以加深学生的认识。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参与教学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现实生活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认识圆柱的侧面及展开图,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通过观察、发现、交流,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特征,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建立圆柱的空间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渗透学习方法。师:我们学习的几何图形可以分为几大类?生: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说一说下面的物体的面有什么特征。生: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的面完全相等,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完全相等,而且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师:这是我们从面的角度研究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还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生:还可以从点和线两个角度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比如长方体有12条棱,12个顶点。正方体有12条棱,12个顶点。师:那么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去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生:三个方面。师:正向大家所说,我们在认识一种立体图形时,通常研究它的三个方面:即点、线、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式研究一种新的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用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方法来研究圆柱体,体现了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他们从中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充分认识到圆柱就在我们的身边。二、图片引入,探索圆柱的特征。1.课件引出研究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课件,展示生活中真实的圆柱物体,学生对圆柱体有较直观的印象,认识更加深刻,有利于后面的学习。师:屏幕上的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课件出示:咖啡罐、喷雾剂瓶、笔筒、电池、毛笔等。)(课件抽出圆柱的几何模型)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圆柱的认识。(板书课题)2.结合实物,初步探索圆柱的组成。 师:研究圆柱,我们先要研究圆柱的组成,老师这有一个圆柱体,请大家小组讨论,观察一下,圆柱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生1:圆柱有三部分组成,两个圆和一个侧面。生2:两个圆的面积相等,生3:圆柱有无数条高。师:你能给大家指一指圆柱的高在哪里吗?(学生指)教师划一条侧面上的斜线,这是圆柱的高吗?为什么?两个底面圆心的连线是高吗?高有多少条?老师课件展示高度不同的两个圆柱。【设计意图】图片中清晰的展示出高,更直观的理解圆柱的高,有利于学生明确高有无数条。师:大家的观察很仔细,确实圆柱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两个圆和一个曲面,并且两个圆的面积相等,在圆柱中,两个圆叫圆柱的底面,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圆柱有无数条高。(板书)     3.出示相关练习(1)一个长方形沿一条直线旋转,会形成什么图形呢? (2)圆柱在木板上滚过的轨迹是什么形状?【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解圆柱的特征。4.设置问题障碍,深化特征的研究。【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理解侧面的特征。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圆柱是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侧面组成的,而侧面是一个曲面,如果我想知道曲面的面积是多大?应该怎么办?生1:我们可以把圆柱的侧面剪开,把它展开后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这样它们就都成了平面图形,就容易进行计算了。师:这个小组的同学把侧面剪开变成了长方形,是沿哪里剪的?(圆柱的高)这样就把侧面这一曲面转变成了平面。板书:化曲为直在以前的学习中,还有哪些知识也用到了这一方法?生2:学习圆的周长时我们也是用到了这一思想。生3: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也是用到了这一思想,把原转化成了近似的长方形。师:大家的想法很有创造力,那展开后的长方形和底面圆之间有什么关系?生4:现在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 师:大家把剪开的圆柱体再围起来,验证一下这位同学的结果。(学生操作)还有其他发现吗?生5: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师: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展开后的长方形和圆柱的关系?生6: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师:除了展开可以得到长方形以外,还可以得到什么图形?生: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师:展开的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联系?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高相当于圆柱的高。正方形的边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与之相交的边长相当于圆柱的高。5.课件演示,建构圆柱的特征。【设计意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层层推进,使学生的操作经验内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丰富了对圆柱特征的理解。在比较圆柱的侧面和底面圆的关系时,教师适时地启发学生观察课件 的演示过程从中总结出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潜移默化中教会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三、运用特征,解决问题。1、师:刚才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发现了圆柱的基本特征。现在有一张长方形纸(长20厘米、宽15厘米),你能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做一个以这张长方形纸为侧面的圆柱吗?请大家先讨论应该怎样去做,可以做几个。(小组交流讨论)(交流汇报)生1:我们组是利用长20厘米作为圆柱的底面周长。生2:我们是宽15厘米作为圆柱的底面周长。师:虽然两个同学做成的圆柱形状不同,但他们都用到了今天所学的圆柱的基本特征:圆柱由两个完全相等的圆和一个侧面围成的,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评析】圆柱体的制作,引导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既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2、总结     师:请同位两个用本子作学具互相说一说。四、巩固练习,夯实基础。1.在生活中,圆柱的高会有不同的称呼,你知道吗?2.判断那些物体是圆柱体,哪些不是?【评析】进一步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学生印象深刻。五、布置作业。 师:找找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圆柱,说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圆柱的认识底面:上下两个大小一样的圆侧面:是一个去面高:有无数条展开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六、教学反思 1.在教学圆柱的认识这节课时,我注重先是联系实际,利用学生熟悉的图形认识,让学生在这些图形中抽象出圆柱,并在这些图形中导出圆柱的概念。使抽象的圆柱变得简单化,接着让学生通过找一找、认一认、指一指、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经历认识圆柱的过程,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2.本节课的教学虽然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也有不足之处,例如有些学生表达不够准确,理解的不够透彻。3.基于以上的反思,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更多关注这些学困生,给予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关爱。发动优等生去帮助这些学困生,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