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影评
加入VIP免费下载

《城南旧事》影评

ID:1001992

大小:43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2-03-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城南旧事》故事简介  [相关链接]  影片信息: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宽银幕彩色故事片(10本,1982年)1983年公映  获1983年2月第2届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  获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配角奖    原著:林海音  改编:伊明  导演:吴贻弓  摄影:曹威业  作曲:吕其明    主演:英子(沈洁)、宋妈(郑振瑶)、秀贞(张闽)、小偷(张丰毅)、英子父(严翔)、妞儿(袁佳奕)、英子母(洪融)、冯大明(徐才根)       影片插曲《送别》歌词(李叔同作,1915年)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离别多。在电影榜中榜80年代备选影片中,《城南旧事》是其中风格比较独特的一部。原著小说作者林海音,是一位出生于日本的台湾女作家,她用自己在老北平生活记忆中的五个小故事,串成了《城南旧事》小说,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83年将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  二十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 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来大学生回了老家,再也没回来。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宋妈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影片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影片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影片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但这又不尽然,因为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城南旧事”已经不可能是原来的事情了。她有着小英子童年往事的烙印,但更多的是吴贻弓或者林海音想象中的“城南旧事” ,是他们记忆中挥散不去的一瓣瓣心香,是他们情感深处发酵过的一坛陈年老酒,所以他们用自己的心滋润着孕育着那段“城南旧事”。  他们所描述的那个“大时代的小故事”,不再是以痛心疾首的忏悔意识来追忆,而是以一种豁达从容的祥和心态来体味。所以影片中许多的生活细节都洋溢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都保存了一份难得的温馨:像学校的阵阵钟声和孩子们的阵阵歌声,还有那辘轳井,那水车,以及在烈日下吐着舌头的狗和那条幽静而蝉声如雨的小巷……经过他们的艺术渲染和升华便有了生命。  英子的扮演者沈洁由于在本片中的出色表现红遍中国,在成为童星之后,她留学日本,并回到中国继续从事影视行业。《城南旧事》是一部由一段段记忆组成的风格淡雅的电影,给当时的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城南旧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看了第一句词相信很多人就可以哼出那熟悉的旋律,虽然未必知道这是奥德维的名曲。歌名叫《送别》,但我更愿意叫它《骊歌》。同是李叔同填的词,不知道为什么和我们小时候唱的《送别》不同,但《城南旧事》的开头就是抱笙加竖琴的《骊歌》……    音乐是有穿透力的,一段插曲把“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点染开去,翻开一张发旧、珍贵而无法重拍的老照片。僻巷的驼铃、挑担剃头的情景,沿街的卖唱,井台的打水,小学生放学的画面,丝丝入扣,一路下来使人陷入无言的哀伤。影片寻着林海音的心里情绪,以舒缓的节奏,象征、含蓄、对比、重复等艺术手法创造出一种近乎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勾画出淡淡的的并不面目狰狞的悲剧场景。黑沉沉、雾蒙蒙的城门楼下,缓缓前行的驼队,单调而复沓的街口的井槽,幽静而蝉声如雨的小巷,在悲剧氛围中弥散着纤美的忧伤与诗意。     故事的终结,所有的人物都离小英子而去,包括父亲,英子也不再是小孩子。如同我们的成长一样,一再地失去东西,不管是朋友、玩伴、记忆、时间或亲人。原以为痛心不过如此!可是,当我漫步在林海音论坛上,看到88年她回国时大喊的那一声:“我的城墙呢!”不由得再次陪她心碎,陪她落泪。失去的痛仍然迷漫在我们这代人的心上……    永远不要因为一时的浅见做美的破坏者,那是不可原谅的。    《城南旧事》,一个小女孩用清澈的眼眸看世界,不得不让心沉浸在她心灵的童年里,也一直沉浸在自己心灵中的童年中……唤醒了那五光十色、朦胧而又耀眼的斑斓。    凌梦说:总以为自己是个不爱回忆的人,没有保留旧物的习惯,也没有知心的老友可以叙叙旧,况且,二十几岁的生命,纷纷扰扰,有知觉的岁月何其得少,回忆,要它来作什么?--直到《城南旧事》。  总以为混沌中的童年,没有外祖母的歌谣,没有门前的小溪,没有月夜篱下的蛙声,没有夏日老槐树的荫蔽,甚至没有呼朋引伴采蝶去,应该是忘却了吧。--直到《城南旧事》。   以为忘却的东西,以为忘却的那些事那些人,却原来一直潜藏在心的某个角落里,此刻竟像潮水一般慢慢涌来。以为了无印象的童年,以为早已消褪殆尽的那些童年玩伴的脸,此刻竟又鲜活起来,仿佛就在眼前。其实每个人记性都一样好,只是芸芸如我们,总是不经意间失落了那把钥匙,无从开启罢了。--庆幸有《城南旧事》。    是,直到《城南旧事》。 我所经历过的许多大事,都淡忘了。而这些童年的琐事,无论是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却永久、永久地刻印在我的心头。                                   ——题记    那漫长的驼铃声在童年的小路上飘荡,一次又一次唤醒我沉睡的记忆如蝶翼般轻颤。英子甜美又短暂的童年在回忆中愈显出一种忧伤的幸福。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城南旧事》这本书,那名字很有种老奶奶说故事的感觉。那是千僖年的春天。关维兴给书上画上了很美的水粉插图,英子的童年就栩栩如生地在眼前展开。    一年后,作者林海音逝世。那一年我十岁。每一次重读她的故事,都像是童年再一次在心头回放,流淌着淡淡的哀伤和不舍。     比起画面,文字有时更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每个人看到的画面都各不相同,文字便给我们心里留下了一角供自由想象。    曾羡慕那些在古老的小城里长大的孩子。纯净无邪的童年,有北方高大的针叶树和土灰色的墙,还有蛋黄一样的冬阳懒懒地挂在树梢。孩子的脸冻得发红,在简陋的操场上奔跑叫喊,教学楼的墙上挂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格言,用漂亮的小楷书写。像电影的画面,镜头就慢慢拉向远方的路,骑自行车的人,铺了瓦片的平房,热气腾腾的蒸笼和包子……一种恬淡又市井的感觉便油然而生。那是英子的童年。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都在她纯净的心灵里过滤成动人的谜。    她有许多迷惑不解的事情,它们都将在时间里被一一消融。经过的却是童年里永远无法重拾的记忆。    北京的气息是特殊的。一种说不清的历史沉淀给人一种归属感和安稳感。那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从一个小女孩天真澄澈的眼眸里望出去却依旧不失甜美温情。那是典型的老电影——浓郁又朴素的色彩,狭窄的街道,吆喝的人群和放学的孩子嬉闹。我们在不断的告别与相遇中成长,身后是再也回不来的童年时光。     爸爸的花儿落了,英子也被迫长大了。谁又敢说自己不是这样地长大的呢?    后来读到林海音的散文,大多都流露出对老北平浓郁的思念。思念北平土话,思念干燥的冬天,思念胡同里的吆喝声……那是个尖锐的时代,学生出红差,为了生计而成为小偷的人,卖子鬻女的穷人……然而英子却说,人太多了,好人坏人,我分不清——就像分不清海跟天。    故事里感人的又岂止是乡愁,更是那对消逝的时光里人和事浓浓的思念。    秀贞和妞儿在大雨中消失之后,在人力车上爸爸说,过去的日子就过去了。    一切都恍惚得像一个梦,无处追寻却又引人牵挂。古说“哀而不伤”,用在这种情绪上尤为恰当。如秀贞对英子说的,缘分,你明白吗,缘分。    有人说,秀贞带着妞儿逃走的夜晚,被火车轧死。然而我是许多年后才知道这个说法的——我一直以为,秀贞和妞儿会远行他方。当她想起妞儿的父亲,也许早已不在人世的北大学生,总会浮现出羞怯又向往的笑容……     提到童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觉和画面浮现。而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已远远失去了乡间的小溪和热闹的新年,那温情欢快的童年往往寄托于一个符号,符号在岁月和时代的河里已消隐不见。美好的时光支离破碎,直至只剩下回忆把它们的缺憾一一填补。    我是个没有故乡的人。便总把记忆里最向往认可的那一部分,认作故乡。那是童年最温柔甜美的一个梦,梦里米白色的小花被夏风一阵阵卷落,小凳子上的凹陷纹路我都还清楚。我坐在那里读绝句律诗,声音忽高忽低地就走了神,看外婆依旧纤细柔软的手拨弄她心爱的花花草草。——童年无声地滑过,氤氲着雨后微湿的梦。玻璃窗上水雾迷蒙。墙角剥落露出雪白的石灰,一块一块。江南是柔曼多情的风和剪不断的丝雨如烟,如一幅轻缈的水墨画,就这样不经意地泅进我不眠的梦中。    就当我唤你为故乡,在此后迷失的喧嚣年华里它在生命中细碎地轻响。     夜里乌蓬船的影子在光洁如镜的水面上穿梭,船橹忽地就摇碎了水中皎洁的明月,碎成一片银光。我趴在船头看,往往看着看着就睡着了。醒来已是晨光熹微的早上,外婆在床前梳头。那满头的银发流淌如一条奔腾的瀑布,想来她的青春年少也曾闪烁明亮。    而如今这若有若无的惆怅,被时光凝成一阵淡淡的气息,如影随行般提醒我是个没有归属感的人。不解乡愁,没有烈酒般的思念,没有字字珠玑声声血泪的痴情,却戒不掉那烟雨迷蒙的画面,每一次回想时,都在梦里静静地回放,黑白而无声。似一个前世的咒语,悄悄地将思念弥漫,缠绕了又缠绕。    记忆如一幅清秀空灵的山水画,却被一抹明艳而活泼的色彩冲开了一层若即若离的水气。如小鹿撞进心里,我突然想起那一道道熟悉的旧墙,班驳在池塘上的树影婆裟。我在那里等待月亮出来,寻找过路旁的含羞草;我倾听过大地通过树发出的每一丝呼吸。这些旧时友撞开我迟钝的思绪,那时的心情便像英子怅惘地望着离去的人们,我们注定无法将时光扭转再重来……    待到白发苍苍尘满面鬓如霜,回忆起那永远无法忘怀的时光,又会有怎样的感伤和幸福。如今想起那过去的岁月和时光,感伤时,便恨不能将一刻钟掰成两刻过,让我把这人世间幸福酸甜都深深铭记。——然而时光毕竟是无垠的呵,我们只是其中一员。    《城南旧事》杂感三题    [纪念电影百年·怀念老电影]    范达明      一美在童心    谢晋从马尼拉电影节归来,谈到《城南旧事》夺得金鹰大奖的成功秘诀时用了一个“美”字。这需要阐释和发挥。在我看来,《城南旧事》之“美”的具体内涵,就在于“童心”。影片以主人公、八岁女学生小英子的主观视角来观察和感受外部世界的人和事,使一个女孩子的童心得以充分显现与表露,竟至于使这部描写旧北京城的旧人旧事的怀旧电影,反而是以旧出新,透射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的光泽。    影片导演吴贻弓说:“导演是第二度创造,影片的成功首先应当归功于作者(原作作者和改编者),原著在台湾受轰动,改编也保存了原著的风格,虽然没有曲折的情节,但写得有意境——淡雅、含蓄、质朴。” (吴贻弓、钱国民《〈城南旧事〉风格漫谈》,见《电影故事》1983年第2期第8页)电影《城南旧事》正是如实地传达了小说原著者、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女士在她原著小说中对自己童年往事与旧人深切的眷恋之情。原著作品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大陆与台湾分离30多年造成的,集中地表现了童年在大陆而如今一直定居台湾这跨越了30多年漫长时世、整整一代人的深厚的乡恋与离愁。类似的感情在很多台湾的校园歌曲中也有反映,如我们熟知的那首《外婆的澎湖湾》,其中唱道:    “……坐在门前的矮墙上,一遍遍怀想,也是黄昏的沙滩上,有着脚印两对半……澎湖湾,澎湖湾,外婆的澎湖湾,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    因此,可以说,《城南旧事》也是这种校园风格作品的典型表现。这并不奇怪。因为人们童年时代的主要生活也就是校园生活。无怪乎《城南旧事》的导演在影片的“下篇” 光从一个角度以不同季节来拍摄的校园放学镜头就重复了四次!《城南旧事》不能被视为一部一般的乡恋的离愁的怀旧作品,更在于它还把这重重感情与还童(回眸童年,回归童心)的校园风格结合在一块;它的最深厚的艺术魅力正是深藏在这种还童的校园风格之中;它是一部由我们大陆人拍摄的台湾校园风格的电影,(正如它的原著是由我们台湾人写作的大陆京都风情的小说一样)。如果说,林海音女士主张的“纯文学”主要是指在文学作品中表达作家对自己纯真的童年时代的纯真无邪的感情,那么,应当说,这种“纯文学”无论从创作实践到理论主张都还不能说没有几分道理。纯,就纯在还具有一颗“童心”,一颗真的善的美的“童心”!    关于“童心”,或者说“童心论”,过去一直被人判为非资产阶级莫属的东西。但是,我们知道,成熟的马克思在1857—1858年写的一份经济学手稿中,在评价希腊神话“不朽的魅力”的由来时,就是从“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即从“童心论”这一点为根据的:    “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为什么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不朽的魅力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62页)    这正是马克思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童心论”或“童心魅力论”。《城南旧事》之“美”的内涵,它艺术的魅力的根源,正在于此。       二英子童心的情结    在《城南旧事》主人公英子心目中,那些牵住她幼小、天真而至诚心灵的旧人中,有秀贞与小桂子母女、偷儿及其兄弟,还有宋妈那一家人。如果说秀贞作为半疯痴的女人,由于她如此特殊的生理身份并与英子为邻居从而引起她的好奇而开始接近,宋妈则因为是家中保姆与她朝夕相处而感情犹如生母一般,因此,这两个人物与英子建立起感情的联络并不奇怪;那么,英子在荒园中与邂逅的偷儿这个素昧平生的野汉子,何以亦能产生感情呢?    导演吴贻弓在处理这对人物关系时,似乎也是在力图给以科学而顺理成章的说明。例如在一次请有家长参加的毕业授奖校会时,导演始终是让英子作为一个主观视角的旁观者,在留意着那个偷儿的弟弟——从上台领奖到走向礼堂门边的偷儿那儿向哥哥汇报,甚至在散会后来到街头,仍不放过这种注意力。英子似乎是为偷儿对自己弟弟的那种至诚的爱所感动着…… 然而,这已经是英子交识了偷儿后来的事了。不知为什么,在英子对偷儿的这种无名的感情中,我在一闪念中记起了同样是女作家的张洁在她用一种类似的感情写的一个叫大雁的捡麦穗的小女孩的故事,这个小女孩对一个挑担子卖灶糖的老汉生发有一种童心的朦胧的爱意(见张洁《捡麦穗》,收入《爱,是不能忘记的》,小说散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第166—171页)。我深信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的这两位有魅力的女作家所写的这种感情故事,都是有着充分的生活依据的。而这种感情的理论依据,目前只能假托弗洛伊德研究童心心理的那一著名的“情结”说。这一“情结”说就是:男童天性具有潜意识的“恋母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compler);女童天性具有潜意识的“恋父情结”,即“厄勒克特拉情结”(Electrecompler)。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及其现代心理学说,这里难以表述;而读李泽厚的《美学的对象与范围》(《美学》第2期,上海文艺出版社)一文,见该文最后倒有“深层心理学恰恰是颠倒过来的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一语,作者对此说法虽未细加诠释,却是有创见的。      三童心,在吴贻弓作品中的地位    虽然,在今天来谈吴贻弓作品题材的一贯倾向或是艺术表现的独特风格,还为时过早—— 由于十年浩劫造成的岁月蹉跎,吴贻弓这位早在1956年就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并作为新中国为数有限的第一批科班出身的专业电影人才,至今(到《城南旧事》止)所独立导演的电影依然只有三部,甚至苛刻地说只有两部半。但是从这三部或两部半的电影作品中,我们却怎么也难以否认这样一个特征,即在他的影片中,表现童心,揭示童心的纯洁坦白的诗意美,确实占有一种最重要的地位。    吴贻弓在他作为鲁韧的副手于1978年拍完《于无声处》以后,就在上影厂领导的鼓励下跃跃欲试,于1979年与张郁强合作导演了第一部故事片《我们的小花猫》。由于片长只有4本,所以从发行放映的角度上说只算半部,然而这却是“一部喜人的儿童片”,写了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小康康与一个年近花甲的老教授之间“从无到有、从敌视到友爱的”“哀婉动人的关系史”,而两人的这种忘年之交又是建立在各自所钟爱的一种小动物——“小花猫”及其天食的“鱼”的复杂关系之上的。影片的基本结构虽然是以老教授对往事的回忆来展开的,但实质上又是从小康康这个儿童的主观眼光去抒发人物情感的,戏剧冲突的跌宕推进也是借助于小康康童心的“误会”上的(参见拙作《一部喜人的儿童片》,载《大众电影》1981年第2期)。影片把这个关于“四人帮”时期老知识分子惨遭迫害的悲剧性故事所构成的对坏人的揭露统统推到后景,而把对小花猫这只好猫的误会展现在前景,其所基于的情节与人物心理逻辑,正是影片小主人公小康康的“童心”。这也正是影片被认为具有电影诗式的风格的可喜特色。     到1980年底,吴贻弓在吴永刚总导演下执导的《巴山夜雨》,虽然写的是受“四人帮”蒙蔽的一名红卫兵解差与其同船所有船员、乘客及其押解的“囚犯”的冲突,然而,很显然,影片中有一个角色——“囚犯”诗人秋石所生却已难以相识的七岁的小女儿小娟子,由于她在满船地寻找着父亲,她在影片众多的配角中又起着一种贯串全片情节与人物关系的枢纽作用;影片中有不少镜头也正是通过小娟子那双“圆圆的,大大的,闪着一种严厉、冷漠而机警的光”的眼睛(王安忆语)去观察与感受其周围的人与事物的。而伴随她的还有一首影片的主题歌,这是她从妈妈那儿学得并一路唱着、好让听到的爸爸来认她的歌“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小娟子这一儿童角色,还有小娟子童声独唱的主题歌,正是影片《巴山夜雨》尽管并非一部儿童片,却仍具有一种童心的诗意美的最好例证。    至于到1982年完成的《城南旧事》,已如前述,这里可以再补充的是,1983年春,原著者林海音女士在台湾《中国时报》著文说,《城南旧事》“是用儿童口吻,写出一个儿童在小学六年成长期间所看见的成人世界的故事”,“我是以愚騃童心的眼光写些记忆深刻的人物和故事”(转引自新华社讯《林海音著文谈〈城南旧事〉》,《光明日报》1983年2月24日第4版)。而影片在吴贻弓的执导下,完全再现了原著小说的基本精神——全片处处闪现着小英子童心的诗意美的光彩!     眼下,听说吴贻弓这把曾是吴永刚手下“左右开弓”的两大弓之一,在一箭射下了马尼拉的“金鹰”之后,正准备开拍叶楠编剧的一部新片《姐姐》。我相信,在这部1983年的最新作品中,表现美的童心仍然会在他的影片中有所体现吧。    1983年3月30日写于Y.C.2005年7月31日录入电脑于杭州梅苑阁  [“美在童心”一节原载《摇篮》文学季刊1983年第2期第64页]   满含人间烟火味,却无半分名利心。近乎一幅宁静、淡泊、简约的中国水墨画,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缓慢而悠长的童年旧事,她像是柳絮飞舞的颜色淡淡的春天,她像是一场夏天暴雨激起干燥尘土的味道,像一个远方的陌生人的笑容,她像一声清脆的雷,一只虫子,一杆芦苇,像一阵秋天吹来的风,一片干燥枯黄的叶子,一丝寒冷将来的战栗感觉,像一段颓废的垣墙,像爬满荒草的院子,像久久回荡在云端天边的一只歌曲,让我们在岁月之后,常常醒来,恍然如梦,怅然若失;那种感觉,闭上眼睛,就慢慢涌上心头,浮现眼帘。啊,城南旧事~那缓慢而悠长的童年旧事,怎么能够忘记?喜欢英子那温润、犹豫、好奇的眼神,喜欢那个虽然混乱贫穷,但是单纯宁静的岁月。另外,悲伤的告诉大家:OLD-BEIJING(北京城)已然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没有办法回忆的年代,因为,所有回忆的载体,都在物换星移,并且是,乾坤大挪移!所以,中国消失了,那种古老的永恒已荡然无存,现在不要相信什么能持久,这是一个过眼云烟、物质丰富、内心浮躁而荒芜的时代,因为没人想去回忆,也没有必要回忆,回忆是个奢侈而不合时宜的话题。人们正在拼命的喜新厌旧并热衷于淘汰。自由让中国走向毁灭。一个没有传统的中国诞生,代价将是几代人的记忆缺失。~~《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