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20页例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特征。难点: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教法与学法:教法:情景演示法,引导观察法。学法:操作实践,引导交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正方体药盒、魔方;学生准备:正方体实物、长方体纸盒、正方体纸盒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师:请大家拿出昨天做好的长方体纸盒,边观察边填写。(出示课件)(1)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长方体有( )个顶点。(2)长方体有()条棱,可以分成()组,每组的()条棱的长度相等。(3)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2.导入新课。师:我们刚才回顾了长方体的特征及相关知识,(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它是一个长方体吗?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并说明理由)师:它具有长方体的特征,所以它属于长方体。但是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体相比,有其独特之处,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这样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方体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正方体的认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长方体的有关知识,旨在让学生在研究正方体的时候从面、棱、顶点入手,为学习正方体打下基础。同时,设疑激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究新知1.探究正方体的特征。(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魔方、正方体药盒等正方体教具,学生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或其他正方体实物,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2)说一说,正方体有哪些特征?(3)小组汇报。在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学生可能会想到以下几个方面:①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②正方体有12条棱,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③正方体有8个顶点。(4)质疑并解答。师:长方体有长、宽、高,大家想一想,正方体有没有长、宽、高呢?如果有,它的长、宽、高在哪里呢?(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师:因为正方体所有棱的长度都相等,所以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正方体的长、宽、高都叫做棱长。2.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比较。(1)教师让学生拿出用硬纸板制作的长方体纸盒和正方体纸盒,把它们摆放在一起。(2)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想一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3)学生讨论、汇报。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都相同。不同点: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不相同。(4)根据比较结果想一想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总结: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所以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可以用下图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三、巩固练习:教材20页“做一做”。四、课后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五、作业:练习五第4-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