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好小数课堂中的问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如何设计好小数课堂中的问题

ID:289190

大小:4.74 KB

页数:2页

时间:2009-12-0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如何设计好小数课堂中的问题  问题是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一定的努力或小组讨论、探究等到活动学会知识。问题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设计好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想就课堂教学中所见的一些问题设计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的看法。 一、问题的开放性和针对性 在听课时常常听到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关于××知识你想知道什么?”,或“你们看了这幅图想到了什么?”遇到这类问题有时我也在思考:如果是我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如果这部分教材不熟悉,作为教师的我还真不知怎样回答。再看学生的回答,有的尚能和课本有联系,有些回答直接就偏离了学习的方向,扯到了教学目标毫不相干的问题上了,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究其原因就在于问题没有明确所指。我想此处这样设计教师本意是为了体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结果是设计的问题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目的。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就不奇怪了。在设计问题时当然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设计时要意图明确,让学生明白要自己解决什么问题,要思考怎样解决问题。在语言上要言简意赅,开门见山有时一个好提问方式。 二、问题的层次性和思考性 在一次期末考试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是考察将圆分割成近似的小三角形然后拼成一个大三角形,然后推导出圆的面积。结果我所教的班级这一道题做的很不理想,另一教师所教的班级的学生做的比较好。就这一问题了解的情况是这样的。我在圆面积教学过程中我的设计还是比较“细致”,从将圆切开,到拼成长方形,再到拼成后的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一步不落,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问下来,学生很轻松的学会了。另一教师只将主要的切、拼过程作了讲解,而后的具体长方形的长、宽怎么来的没做详细的讲解。作为学生要想搞懂全部内容必须要思考长哪来的,宽哪来的。学生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由于是主动思考,学的反而更牢。 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常常是一个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每一个小问题就像一级一级的台阶,爬上这些台阶,就解决了新知识的学习。教学步步紧扣,条理清楚。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知识可能是有好处的,但我们在使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培养学生会演知识。最大限度的考虑学生的能力,在学生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尽量少的给与提示、铺垫。能不讲的就不讲,能少讲的就少讲,这应该是设计的原则。 所以在问题的设计中过于细致未见的是好事,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问题设计的“粗”一些。只给学生做一些研究方向的指导,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习中、研究中受些挫折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大有益处的。 三、问题设计换个角度深入本质 有经验的教师针对有些知识点已经形成一些经典的问题设计,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由于清楚此类问题是高频考点,故课堂多次提问,不断巩固,但有时效果并不如意。如学习平行线问题时,“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叫平行线”我们往往抓住“同一平面”这一知识点来给学生设计问题,讲的时候教师强调了半天,可过不了多久学生在这一问题上又忘了。原因在什么地方呢? 有时候我们的问题针对的是知识的表面,而没有深入本质设计问题。这样的问题使学生暂时学会了一些知识,但容易遗忘、易混淆。如果能从知识的本质上设计问题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样的问题就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就会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靠。如上面问题换个角度提问,“两条直线除了平行和相交,还有可能是什么位置关系”并且让学生演示一下。学生真正明白“同一平面” 的含义后,学生一定记牢了这一知识点,也会对以后的学习有帮助的。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