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套

ID:284420

大小:123.5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10-1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3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 套 第三单元测试题(一) [测试范围:第 9、10 课 时间:45 分钟 满分:45 分] 一、基础清(24 分) 1.阅读文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文言文,很多人初视它如草芥,终于有一天发现它似幽篁(  )。确实 如此,阅读文言文,犹如喝下一口泉水,最初只是感到清 liè(  ),一番回 味,才尝出它的甜美;阅读文言文,犹如踏上一条小径,最初只是感到寂寥 (  ),渐行渐远,慢慢就觉出它的深邃(  )。 2.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思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儿子;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 是男子的妻子。) B.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假设的连词。) C.不可久居。(古义:停留;今义:住。) D.余弟宗玄。(古义:你;今义:剩下。) 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诗言志(名词,志向) B.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未果, 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 C.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明灭可见(动词,可以,能) D.潭西南而望(连词,表顺承) 乃记之而去(连词,表修饰) 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3 分) (1)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穷其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4 分)(1)武陵人捕鱼为业。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潭中鱼可百许头。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 分) (1)《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 (2)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桃花源中人满足于桃花源内的生活,不想被外界的人打扰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石潭记》中与《朱元思书》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 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水的语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素养清 (10 分) 8.(国学题)按要求写一写。(2 分) (1)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含“雨”的诗句,并注明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含“花”的诗句,并注明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名著题)阅读《傅雷家书》,完成练习。(3 分) (1)《傅雷家书》中,在某年 12 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说“毛选”中的 《________》及《________》可多看看,因为这两篇文章可以帮助傅聪深 切了解马列主义及辩证法,加强理智和分析能力。 (2)________教授是傅聪留学波兰时的钢琴老师,他是著名的钢琴家、教育家。 10.(口语交际题)湘西山高林密,森林资源丰富。某中学组织了有关“湘西的明 天”的讨论会,下面是讨论会发言的片段,阅读后完成练习。 甲:我们湘西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富有特色的 自然资源,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乙:那可不行。我们应该努力保护好这一资源,限制无节制的开发, 否则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我们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甲:别管那么多,最重要的是搞好经济。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利用, 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 乙:…… 针对甲后面的发言,请你替乙写一段话反驳甲。注意语言简洁,有针 对性。(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综合性学习题)班级要开展以“走近陶渊明”为专题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老 师为本次专题学习提供了一个示例,请参照示例,确定专题学习内容,并策 划自己小组的专题学习任务。(3 分) 示例: 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酒 专题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酒相关的诗文,探究酒与陶渊明性格的关 系以及酒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清(11 分)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 12—16 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 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 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 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①,溪上大声②然十余里, 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③。溪有深潭,大石出潭 中,若马浴起,振鬣④宛首而顾其侣。援⑤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 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⑥”也;或 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 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 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 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 从,使鼐为之记。 (节选自姚鼐《游媚笔泉记》) 【注释】①霁:天放晴。②:流水声。③巂(ɡuī):鸟名,即子规,又名杜 鹃。④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⑤援:攀缘。⑥沜:同“泮”,半月形的水池。 12.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1 分)大 石 出 潭 中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 分) (1)水尤清冽(    ) (2)乃记之而去(    ) (3)被而名之(    ) (4)要客九人饮于是(      )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翼乎临于溪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甲】文,概括其主要内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在写作手法上有共同之处,请加以分析。(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基础清 1. huáng 冽 liáo suì(2 分,每空 0.5 分) 2. C(2 分)  解析:A 项“妻子”的古义是妻子儿女;B 项“无论”的今义是表示在任 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D 项“余”的古义是我。 3. D(2 分)  解析:D 项前一个“而”表方式或状态,后一个“而”表顺承。 4.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2)形容词用作动词,尽。 (3)名词作状语,在空中。(4)名词作状语,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 (5)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使……悲伤,寒,使……寒冷。(3 分,每小题 0.5 分) 5. (1)武陵人/捕鱼为业。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潭中鱼/可百许头。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4 分,每小题 1 分) 6. (1)(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 竹林之类。 (2)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 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4 分,每小题 2 分) 7. (1)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2)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5)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7 分,每空 0.5 分) 二、素养清 8. (1)示例一: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示例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2)示例一: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示例二: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2 分,每小题 1 分) 9. (1)实践论 矛盾论 (2)杰维茨基(3 分,每空 1 分) 10. 示例: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怎能只顾自己“乘凉”而让后人“栽 树”呢!何况破坏了这一资源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2 分) 11. 示例: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菊花 专题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菊花相关的诗文,探究菊花与陶渊明性格 的关系以及菊花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3 分)三、阅读清 12. 大石/出潭中(1 分) 13. (1)清凉 (2)离开 (3)命名 (4)同“邀”,邀请(2 分,每小题 0.5 分) 14. (1)(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4 分,每小题 2 分) 15. 【甲】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的幽美和凄清,抒发了作者被贬之后的孤 独凄凉之情。(2 分) 16. 【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都运用了侧面描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 空游无所依”,将鱼在水中说成在空中,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鸟飞若坠”, 因人在高处看水中的倒影,所以鸟儿飞就如同从高处坠落一样,表现出作者 “援石而登”已到达很高的地方。(2 分) 【参考译文】【乙】去年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 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晴,溪流发出很大的哗哗声,走了十多里路,山道 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不 时听到杜鹃的叫声。溪流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水面,好像在 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攀缘着石头向上爬,俯视 (水中的倒影),天上的云好像溶化在水里,鸟儿飞就好像在往下坠落。接着沿着 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有人 说这里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沜”,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记载的地方,没 法辨认,所以就用“垂云沜”来命名这里。石头的缝隙间长出一棵大树,树荫能 容下几十个人。(树)前有平地,可以铺上席子坐下。(树)南边有泉水,明代何文 端先生题写的“媚笔之泉”刻在上边的崖石上。泉水漫过石头,(人们就在石上) 凿了一个圆形的水池,于是导引泉水流入下面的溪水里。 左丈学冲在水池边的平地上建造房子,还没建成,(便)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 饮酒。傍晚天气转阴,山风突然刮起来,猛烈地吹打岩壁,树木草丛、许多泉水 与水边矶石交相鸣响。游玩的人感到有点害怕,于是回去了。这一天(我的伯父) 姜坞先生(姚范)也去了,我跟随(他),他让我记下这件事。 第三单元测试题(二)[测试范围:第三单元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基础清(17 分) 1.填空。(7 分) (1) 开 书 卷 : 一 种 情 思 引 发 遐 想 , “ 关 关 雎 鸠 , 在 河 之 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思念绵远悠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一种豁达激人奋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为 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种气象宏伟壮观,“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诵 经 典 : 体 会 《 诗 经 · 邶 风 · 式 微 》 中 劳 役 者 “ 式 微 式 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的悲苦;领略《诗 经·郑风·子衿》中恋人“挑兮达兮,在城阙兮。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的思念;感受孟浩然“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愿……曾经淡忘的情 景,曾经模糊的面容,就能与你隔空邂逅。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鲁直左手执卷末(手卷的右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文静美好的样子) B.诎右臂支船(弯曲) 钟鼓乐之(使……快乐) C.清风徐来(慢慢地)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茂盛的样子)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3.《桃花源记》一文中有“意同字不同”和“字同意不同”的现象。请依照示例,任 选一种现象,从文中举例并解释。(2 分) 示例: 意同字不同:“缘溪行”中的“缘”和“便扶向路”中的“扶”,都是“沿着、 顺着”的意思。字同意不同:“忘路之远近”和“闻之,欣然规往”中的“之”,前者是助词“的”, 后者是代词,指“发现桃花源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9·河北】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古代住宅旁边常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B.“晋太元中”中的“太元”、“元丰六年”中的“元丰”,都是帝王的年号。 C.“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 D.古代的中国人有“名”有“字”。如杜甫字子美,辛弃疾字稼轩,韩愈字退 之。 5.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没有实现,不久就病逝了。后来就没有探求的人了。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 蜒前行,时隐时现。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翻译: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翻译:顺流而下去追寻,道路艰险又高陡。 6.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核舟记》一文介绍核舟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 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颠倒过来。 B.《核舟记》一文中,核舟这件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 是用料体积小;二是所刻事物繁多;三是所刻人物情态毕备。 C.《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追求和思念,写男子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最终求 而得之的喜悦。 D.《蒹葭》写了主人公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找他思念的恋人。 二、素养清 (18 分) 7.(国学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5 分) (1)《关雎》中统领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文静美好善良的女 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关雎》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蒹葭》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蒹葭》中表现了主人公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题)阅读《傅雷家书》选段,回答问题。(3.5 分)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 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 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 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 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 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 往 更 远 的 前 途 看 , 许 多 事 你 们 一 时 觉 得 我 看 得 不 对 , 日 子 久 了 , __________。 (1)作者写道: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作者 说这句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10 字以内)(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语言特色方面考虑,填入选段中横线上的应该是下面的哪一句?简要说 明理由。(2.5 分) A.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B.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口语交际题)考试结束不久,你作为学校广播站一名小记者去采访一位英语 考满分的同学,原先设想的问题是:“你的父母是否具备辅导你学英语的能 力?”但看到他的父母也在场,你发现这个问题不合适,就改变了原先设想的 问题。(2 分) (1)原先设想的问题不合适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么问才比较恰当?请你重新设计这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综合性学习题)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 中,并完成下列任务。(6 分) (1)【古诗分类】 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词句分类编辑,下列诗词句不宜放在“思 乡”主题类的是(  )(1 分,填序号) ①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③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⑤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人竞猜】 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 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事,一生独爱菊。——(谜底)陶渊明 (谜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谜底)陆游(2 分) (3)【新闻撰写】 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我班于 4 月 21 日至 23 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 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 5 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 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清(35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4 分) 桃 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①归:出嫁。② 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zhēn) 蓁:叶子茂盛的样子。 1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________的形式。(1 分) 12 . 这 是 一 首 贺 婚 诗 。 诗 的 三 章 都 以 桃 树 起 兴 , 以 嫩 红 的 桃 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新娘的年轻娇美、多子多福、 兴旺发达,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二)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练习。(6 分)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①,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释】①莳未匝:插秧没有完成。 13.插秧时节农家的繁忙在诗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加以概括。(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四联是田夫回答田妇召唤的话,但第三联中又写田夫“只不答”,这该怎么 理解?(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直击中考阅读题。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练习。(11 分) 【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 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 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 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 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 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 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 寂,若听茶声然。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乙】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 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 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而已。 (节选自林嗣环《口技》)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 分) (1)其两膝相比者(      ) (2)如有所语(      ) (3)两股战战(      ) 17.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启窗而观    俄而百千人大呼 B.佛印绝类弥勒 群响毕绝 C.中轩敞者为舱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高可二黍许 珠可历历数也 18.将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甲】文为了清楚而有条理地介绍核舟“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作者采用了 ________顺序;【乙】文第一段最后一句通过刻画“宾客”的神态、动作等细 节,运用________描写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2 分) 20.【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民间艺人微雕和口技技艺的高超。这样有着独特 魅力的中华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来 保护或传承它们呢?(写出两条合理的建议)(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文,完成 21—26 题。(14 分)清白堂①记 [宋]范仲淹 一日,命役徒芟②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 泉也”。乃扃③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 绠④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⑤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 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 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 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⑥其名哉! 宝元二年记。 【注释】①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②芟(shān):除草。③扃(jiōng):关闭。④ 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⑤饵:吃。⑥忝(tiǎn):辱,辱没。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 分) (1)绠不可竭(    ) (2)三日而后汲视(    ) (3)悦人襟灵(    ) 22.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用“/”断三处)(3 分)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2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2 分)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参考】规:规划,谋划;典范,楷模,效法;规劝,谏诤。(《古代汉语词 典》,商务印书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中的“嘉泉”有何特点?作者为何详写“嘉泉”之“嘉”?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面两个句子一“叹”一“问”意蕴丰富,你从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范仲淹?请简要分析。(2 分) (1)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清白堂记》)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参考】庶几:或许,差不多;但愿,希望。(《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 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结合《清白堂记》的相关内容,阅读王十朋的《清白堂》,品析画线句子所 蕴含的思想感情。(2 分) 清白堂 [南宋]王十朋 钱清地古思刘宠①,泉白堂虚忆范公。 印绶纷纷会稽守,谁能无愧二贤风? 【注释】①钱清:在绍兴市西北。刘宠:东汉时期任会稽太守,整治官吏, 抚恤百姓,政绩卓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写作清(50 分) 绽放的不仅是花儿,一次成功,一缕微笑,一份情谊……生活中每一次蓄势待发 的酝酿总会迎来绽放;深藏的往往是珍宝,一个建功立业的宏愿,一份未表达的 谢意,一个独属于你的小秘密……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总是被藏在心灵的最深处。 有些东西,藏着就好;有些东西,在那一刻绽放。 题目:藏在心底的________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 写规范,卷面整洁;④请务必先补全题目。 [提示:请结合你在“单元写作专项练”中学习到的“一材多用”的方法,试着 用你准备的生活素材来写作。]答案 一、基础清 1. (1)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2)胡不归 微君之躬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7 分, 每空 0.5 分) 2. A(2 分) 解析:“卷末”指手卷的左端。 3. 示例:意同字不同:“悉如外人”中的“悉”和“咸来问讯”中的“咸”,都是“全, 都”的意思。 字同意不同:“寻向所志”和“寻病终”中的“寻”,前者是动词“寻找”,后者是副 词“随即,不久”。(2 分) 4. D(2 分) 解析: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5. D(2 分) 解析:“溯洄”的意思是“逆流而上”。 6. C(2 分) 解析:《关雎》中“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乐、热闹的场面,是饱 受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并不是他寤寐苦思的愿望实现了。 二、素养清 7. (1)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2)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3)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4)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6.5 分,每空 0.5 分) 8. (1)儿子变成了朋友。(1 分) (2)B 句。B 句与选段语气一致,态度谦和、亲切,像和朋友谈心一样。(2.5 分) 9. (1)显得唐突(冒失),不礼貌。(1 分) (2)示例:叔叔、阿姨有没有辅导你学英语?(或:你们一家人是不是常常在一 起讨论如何学习英语的问题?)(1 分) 10. (1)③(1 分) (2)示例:生梦铁马冰河,死悲九州未同(2 分) (3)示例: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3 分) 三、阅读清(一)11. 重章叠句(1 分) 12. 繁盛硕大的桃子 茂盛的桃叶 对新娘的美好祝福(3 分,每空 1 分) (二)13. 全家参与,冒雨进行,顾不上吃饭和休息。(2 分) 14. 比喻。(1 分)说明插秧就是一场抢天时的战斗,突出了劳动的艰辛。(1 分) 15. “只不答”是说田夫没有答应田妇用餐、“歇半霎”;(1 分)第四联是田夫回答田 妇在这当口怎么歇得下,同时他还提醒田妇看管好家里的鹅鸭,提防它们来 田里作践秧苗。(1 分) (三)16. (1)靠近 (2)说话 (3)大腿(3 分,每小题 1 分) 17. C(2 分) 解析:A 项前者是连词,表顺承;后者与“俄”一起作副词,译为“不 久,一会儿”。B 项前者是副词,译为“极,非常”;后者是动词,译为“消失, 停止”。C 项都是动词,译为“是”。D 项前者是副词,译为“大约”;后者是动 词,译为“可以”。 18. (1)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1 分) (2)其中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1 分) 19. 空间 侧面(2 分,每空 1 分) 20. 示例:①宣传倡导,全民参与。②开展技艺表演进校园(社区)活动。(2 分) 21. (1)尽,穷尽 (2)打水,取水 (3)使……愉快(3 分,每小题 1 分) 22.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3 分) 23. 我喜爱它(泉井)的清白和有德义,(它)可以成为官吏们效法的楷模。(2 分) 24. “嘉泉”的特点:晶莹澄清,味道甘美,渊然不竭;暑凛冬暖,应于名源;以 茗试之,甘液华滋,悦人襟灵。作者详写“嘉泉”之“嘉”是为了突出它的美好 品质,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为下文阐述为官之道做铺垫。(2 分) 25. 读到了一个爱国爱民、有着高尚为官节操和远大政治理想的范仲淹。第一句 是感叹句,作者极力希望自己没有辱没“清白”这个名节,努力做一个清正廉 洁、克己奉公的好官。第二句是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努力追随“古仁人”,学 习他们忧国忧民,奋发向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伟大精神的强烈愿望。(2 分) 26. 作者在清白堂,联想到命名者范仲淹和会稽太守刘宠,赞美他们清正为官的风范;激励自己,也告诫后继者应该秉承二贤遗志,以清白自律,教化百姓。 (2 分) 【参考译文】一天,我安排杂役除草开荒,在荒地中发现一口废井。(我)立刻喊 来工匠挖出井中的淤泥,观察这口井的好坏,(工匠)说:“这是一口很好的泉井 啊。”于是将井口盖住让水中杂质沉淀,三天后打水察看,井水清澈,味道十分 甘甜,井水深一丈多,提水不会穷尽。当大暑天的时候,喝一口井水,好像在吃 白雪,咀嚼薄冰,冰冷爽口。在寒冬的时候,如果遇上有太阳的日子,这泉水又 如同阳春三月,一片温热。这眼泉水或许是雨水降落、云气蒸腾,上下醇厚,浑 然一体,大概因为山泽相通,在名源相互呼应吧。(我)又邀请了嘉宾,用建溪、 日铸、卧龙、龙门的茶叶试井水,果然甘甜滋润,使人心情愉快。 我喜爱它(泉井)的清白和有德义,(它)可以成为官吏们效法的楷模。于是写 了匾额挂在厅堂,名曰“清白堂”。又在它的旁边建了一个亭子,取名:“清白 亭”。希望(我)停留在这清白堂,登上这清白亭,没有辱没它们的名字。 宝元二年记。 四、写作清 27. (50 分) 【思路解析】半命题作文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藏”有“收存;储 藏”的意思,把某种情感或人或物“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所填的词语可以是 “爱”“秘密”“温暖”“回忆”“朋友”等,能够体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所思、所想、 所感。可以说这个题目符合学生的心路历程,要注重真实情感的表达,更能 表现学生成长道路上那些磕磕绊绊的经历或刻骨铭心的记忆。 例文: 藏在心底的坚强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他总是给我一种无形的力量,催我前进!他虽然出身贫寒,但他人穷志不穷, 但他也没有向命运低头,即使到了最后,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也没有放弃他 的理想与追求。他是谁?他就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保尔·柯察金。 我为他藏在心底的这份坚强点赞! 保尔曾这样问过自己:为了挣脱生命的枷锁,为了能够重新战斗,为了能实 现自身的价值,你是否尽了最大的努力了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尽了最大的努力!这个问题我也曾问过自己。回首往事,自己心中有梦想,却又想偷懒,不停 地原地踏步。虽然当今社会不用再为革命而死,但是我们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去实 现自己的梦想,让自己的努力在实现梦想的路上闪闪发光,可以尽自己所能为世 界做出一份贡献,让生活更加精彩。 有一位英雄,他是院士,也是战士。他自己说的话,自己却“违反”了。他 说:“如果没有事,不要去疫区。”他自己却第一个“违反”。 在新冠病毒肆虐的时期,他第一时间乘坐高铁赶往抗疫第一线,了解病人的 情况,寻找解决方案。在新冠病毒面前,他选持了做一个逆行者……这位英雄就 是 84 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 一位老人,风尘仆仆,尽全力组织人们抗击新冠病毒。老人是高危人群,他 这位八十四岁高龄的老人,真是冒着生命危险亲临第一线,发现了这种病毒跟“非 典”同样危险。 于是政府组织动员全国人民全力抗击新冠病毒。钟南山院士说到了,做到了, 他两次冒着生命危险,走上抗击不明病毒的战场,这份坚强,他深深地藏在心底, 默默地承担着一个医生的职责。 这就是责任意识,这就是担当精神,这就是人格的伟大与坚强。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本令我受益匪浅的书,保尔·柯察金那高大的形象也时 刻映在我的心中,我为他的坚强点赞!我也永远不会忘记钟南山院士那坚毅的身 影,同样为他的坚强与担当点赞! 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向他们一样,把自己从“铁”炼成“钢”! 【总评】作者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保尔·柯察金的英雄形象入手, 提出为坚强点赞的观点。再联系钟南山院士的形象,深入细致地分析藏在心底的 这份坚强的可贵,也为他们的坚强点赞。最后表达自己的志向,把自己从“铁”炼 成“钢”,总结全文。

资料: 37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