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套

ID:284418

大小:100.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10-1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1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 套 第一单元测试题(一) [测试范围:第 1、2 课 时间:40 分钟 满分:45 分] 一、基础清(20 分) 1.读下列语段,完成练习。(8 分) ①难忘《社戏》中精彩的细节描写:水乡少年高超的架船技术,夹杂着豆麦 蕴藻(  )之香的夜景,疑似仙境的戏台,用手 cuō(  )着吃的罗汉豆…… 一切都那么令人神往。 ②延安的糜(  )子延安的人,延安的油 mó(  )延安人亲。白羊肚(  ) 手巾头上带,延安情节记心怀。 (1)给上面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5 分) (2)两段文字中有三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亲情,顾名思义,是亲人的情义。它是我们这一生中重要的情感之一。 B.那诡计多端的狐狸思来想去,又一次如法炮制,还想用这种办法偷鸡, 不过这一回却不灵了。 C.上课的时候,老师撺掇我们要集中精力听讲,学会独立思考问题。 D.听到举办春季运动会的消息,同学们振奋不已,踊跃报名参加。 3.【2020·哈尔滨】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青少年长时间一直玩网络游戏,不利于身心健康。删掉“长时间”或者“一 直” B.优秀的文学作品会制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将“制造”改为“建造” C.“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们更加热爱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热 爱”和“了解”调换位置 D.通过老师的教育,使他端正了线上学习的态度。删掉“通过”或者“使”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B.我按照中学课本里的内容,在科普报刊上寻找公式定理背后的故事,分 类剪贴了数学呀、物理呀、化学呀、生物呀等几大本。 C.怎么可能不来?谁决定的?你吗?没搞错吧? D.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 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 5.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考示例写一句话。(3 分) 要求:能揭示所选词语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句式不限。 示例:童心是孩子发现蚂蚁洞时好奇的眼神,童心是爸爸紧握风筝线奔跑时 雀跃的身影,童心是奶奶看动画片时呵呵的笑声。 备选词语:善良 时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素养清 (10 分) 6.(国学题)选择。(4 分) (1)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 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 A.文章    B.画作    C.乐曲 (2)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  ) A.《桃花扇》 B.《长生殿》 C.《牡丹亭》 D.《南柯梦》 7.(名著题)填空。(3 分) 《傅雷家书》收录了傅雷及其夫人________年至________年间写给两个儿子 的家信________封。 8.(口语交际题)有同学说《社戏》中偷豆的情节给人留下的印象不好,不应该 写在课文中,你会怎么反驳呢?(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清(15 分) 鼓 神 王 雁 ①那一年冬天,我流落到陕西省略阳县。这里地处秦岭腹地,山高坡陡民穷, 是李白为之嗟吁的蜀道第一关。我流连在这里,贩点山货倒点野味,甚是凄惶可 怜,甚至到了春节年关还不敢作归乡的打算。 ②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鞭炮声、锣鼓声从街巷小院传来,听得人心烦意乱, 我裹掖着衣服离开县城走向一个熟悉的小山村。这里也在操练锣鼓作春节上街游 行的准备。既然躲不掉就留下来听听吧。于是我就混在一帮老头、婆姨、姑娘、 小孩子中间,看着坝中十来个中青年汉子把锣鼓敲得震天价响。 ③敲打锣鼓的汉子们敦实威风,这些平时在山中辛苦刨食的人此时一个个精 神抖擞,红光满面,(A)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这气氛使我这个 异乡人更加感到凄惶悲凉,孤苦伶仃。我准备悄悄地离开。正在这时,敲打大鼓 的壮汉把双槌一收,抹一下额上的汗水,用眼光把人群扫了一遍,最后目光定在 我身边的一个瘦老头身上,说:“张伯,你来玩一把。”“别,别……”那个叫 张伯的老头既瘦弱又邋遢,穿着一件破旧的黑布棉袄,双手抄在袖筒中甚是羞涩 地直往后退。我感到他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但姑娘媳妇们却揪住他 往前推搡,说:“鼓神,来一个!”打鼓的汉子一脸虔诚地把有如婴儿手臂粗的 双槌直往他面前送,那些打小鼓、腰鼓、铜锣、铜钹的后生们也满脸殷殷地望着 他。 ④我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我等着往下看。他感到是 再也推辞不掉了。布满皱纹和胡楂的脸上突然焕发出一股豪气,只见他把棉袄脱 下来扔到一旁,走到大鼓前。就在他将双槌握在手中的时候,一个我不敢相信的 奇迹出现了。一个在黄土中长大的像黄土一般平凡的汉子忽然间像天神似的顶天 立地般站在了大家面前。他的眼睛充满光辉,脸上透出神圣,手臂像钢棍一样坚 强起来,在轻轻地敲打了鼓沿几下后,双臂猛一挥,一声石破天惊的巨响倏地刺 进了我的耳膜和心脏,接着小鼓、铜锣一起轰鸣,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冲动和古 老意念的混乱音符猛地从地底蹿出来通过双脚直抵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种脱胎 换骨般的剧痛的快感。⑤我像被魔语诅咒了似的,双目紧盯着他,(B)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 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 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乌云压顶,齐时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 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 ⑥就在敲击出的声声鼓鸣中,我似乎听到了天庭的意志,大地的精神,男人 的粗犷,女人的娇娉,还有生命,婴儿落地开始的生命,老人撒手西去的生 命……这些奇妙的幻象在锣鼓声交织而成的音韵的罗网中不断地冲突,纠缠,呼 啸,狂乱……它们似在演绎着生命,似在解析着生活,似在操纵着人类奔向精神 将要达及的终点…… ⑦我站在这群肃立的山民之间,观看眼前出现的不可思议的奇迹,大鼓在响, 小鼓在响,铜锣、铜钹铿铿锵锵,而指挥这支创造奇迹的鼓队的老人已不再是一 个蔫耷汉,而是一个飘逸的精灵!一串神秘的符号!一团无形的罡风!皇天在上, 后土在下,人在其中。而他,这个人中的英杰此时就代表着人类在立地顶天!我 惊愕了,世上竟有着这样的声音。我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我 从人群中慢慢地退了出来,充满敬意地望着他们。我想我该回家过年了。 (有改动) 9.从“不敢作归乡的打算”到“该回家过年了”,“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在写鼓神奇迹般的表演之前做了多处铺垫。请细读原文,找出其中两处 并作简要分析。(4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请从画线的 A、B 两处任选一处作点评。(4 分) (  )处,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鼓神”“神”在哪里。(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基础清 1. (1)①zǎo 撮 ②méi 馍 dǔ(5 分) (2)①中“架”改为“驾”;②中“带”改为“戴”,“节”改为“结”。(3 分) 2. C(3 分) 解析:“撺掇”是从旁鼓动人做某事的意思,用在这里不妥当。 3.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B 项应将“制造”改为“塑造”。(3 分) 4. B(3 分) 解析:并列词语后面带有语气词,并列成分之间要用逗号,B 项应把 三个顿号都改为逗号。 5. 示例一:善良是孩子扶起摔倒的同学时清澈的眼眸,善良是姐姐喂养流浪小 狗时蹲下的背影,善良是哥哥让座给老大爷时真挚的笑容。 示例二:时光是爸爸伏案写作时斑白的双鬓,时光是妈妈缝补衣服时半眯的 眼睛,时光是奶奶走路时佝偻的背影。(3 分) 二、素养清 6. (1)C(2 分) (2)B(2 分) 7. 1954 1966 100 多(3 分) 8. 示例:偷豆情节,在本文中表现了农家少年的天真、热情、淳朴和稚气,正 是因为偷豆吃的童心和童趣才使普通的罗汉豆成了无比的美味,才使“我”终生 难忘。(3 分) 三、阅读清 9. “我”事业无成,境况甚是凄惶可怜,自以为无脸回家见父老乡亲。但看了鼓神 的精彩表演,“我”的心灵受到震撼,感悟到“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 因此决定回家过年。(3 分) 解析:从文章第①段中“我流连在这里,贩点山货倒点野味,甚是凄惶可怜,甚至到了春节年关还不敢作归乡的打算”,可以 看出“我”事业无成,境况“凄惶可怜”,而无脸回家见父老乡亲;再结合文章 第⑦段中“我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可以看出“我”看了鼓 神的表演,内心受到震撼,因此决定回家过年。 10. 示例:(1)张伯开始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既瘦弱又邋遢”的蔫耷汉, 神情羞涩,穿着破旧,像个“落魄人”。可一握上鼓槌,他就成了鼓神。这是 先抑后扬。 (2)文章前面对中青年汉子们威风表演的描写,从正面衬托了鼓神。 (3)姑娘媳妇们口嚷“鼓神”往前推搡张伯,打鼓汉子“一脸虔诚”送鼓槌给张伯, 后生们“满脸殷殷”地望着张伯。这是用众人近乎崇拜的举动正面衬托鼓神。 (4)“我”开始时以为张伯“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真不相信这样 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可“我”后来却为之震撼了。这是侧面烘托鼓 神。(每点 2 分,写出其中 2 点即可,共 4 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中铺 垫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文章中先写张伯“既瘦弱又邋遢”的外貌,为后文 写他精彩的表演做了铺垫,这是先抑后扬。文中写中青年汉子们的威风表演 以及在张伯表演前,众人对他的推崇和尊敬,这都为后面写“鼓神”做了铺垫, 都是从正面衬托了“鼓神”。“我”一个异地“凄惶”的人,开始认为眼前这个“蔫 老头”不会敲出什么花样来,这也为后文写“鼓神”做了铺垫,在看了“鼓神”的 表演后,“我”内心受到震撼,而决定回家过年,这从侧面烘托了鼓神。 11. A 点评:“卖”指卖弄,“逞”指炫耀,“不可一世”形容极其狂妄自大,这三个 词语原是贬义词,这里贬词褒用,表现出汉子们打鼓时的精神抖擞、气势非 凡。 B 点评:运用排比,将鼓神击鼓的姿势、动作以及鼓声描绘得惟妙惟肖、 气势磅礴;又借助比喻和对比,表现出鼓声的变化多端,使读者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4 分,任选一处点评即可) 12. 一是“神”在技艺:鼓神貌不惊人,却身怀绝技,双槌挥舞,出神入化,惊天 动地,极具艺术感染力。二是“神”在精神:鼓神身上蕴藏着的黄土高原的豪 气,随鼓声而迸发,展示出人类进取的力量和顶天立地的精神,震人魂魄, 使人受到极大的鼓舞。(每点 2 分,共 4 分) 解析:“鼓神”的“神”可以从表层和深层两个方面来体会。从表层看,是他的技艺精湛,表演具有艺术感染 力;从深层看,则是他身上的豪气、精神借助鼓声展现了出来,使听者为之 振奋,受其精神鼓舞。 第一单元测试题(二) [测试范围:第一单元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基础清(19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归省(xǐng)  亢(kàng)奋 家眷(juàn) 幽悄(qiāo) B.怠(dài)慢 行(xíng)辈 燎(liáo)原 慨(kǎi)叹 C.皎(jiǎo)洁 斡(wò)旋 桕(jiù)树 羁(jī)绊 D.冗(rǒng)杂 晦(huì)暗 屹(yì)立 戛(gá)然 2.根据句意及所给解释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6 分) (1)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____________(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 容宅第的奢华)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2)那时自己对____________(为人处世的道理)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 样纯洁。 (3)当它____________(声音突然中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 对她十分陌生了。 3.【2020·青岛】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会有将近 1 亿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减 贫目标。 B.疫情期间,群众防控意识和卫生习惯大幅增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下 了坚实基础。 C.加快推行“绿色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居住环境整治,是能否构建乡村发展 新格局的重要条件。 D.我们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表层含义,更要透过文字进入作品意 境,体验阅读的快乐。4.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3 分)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 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④①⑤②③     B.⑤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⑤③ D.②③④⑤① 5.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请仿照例句,在元宵、清明、端午、 中秋、重阳、除夕等传统节日中选择两个进行仿写,使仿写的两个句子与例 句组成排比句。(注意节日的先后顺序)(4 分) 例 句 : 春 节 贴 对 联 放 鞭 炮 , 寄 寓 生 活 红 火 吉 祥 如 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素养清 (20 分) 6.(国学题)默写填空。(4 分) (1)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_?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__?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题)填空及回答问题。(5 分) (1)文学常识。傅雷,________家、________家,主要从事法国文学作品的翻 译工作。________是“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3 分) (2)傅雷对儿子说:“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 稼。”这句话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口语交际题)2019 年年初的一天,北京故宫一如往日,游人熙熙攘攘。太和 门附近的大铜缸旁边,一名二十多岁的男青年正在刻画:“×××到此……”很多 游客对此非常气愤,纷纷上前制止小伙子的不道德行为。 如果当时你恰好在场,也想上前劝说他,你会对他说些什么?(60 字左 右)(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题)班级开展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 你参与。(7 分) (1)很多古诗句包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2 分) ①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事件和节日习俗。(2 分)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 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日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麦当劳、肯德基、日韩食品已逐步被中国老百姓接 受,圣诞节、母亲节这一类外来节日也纷纷走进中国,你如何看待这一现 象?请简要论述。(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清(31 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 分)灯 文珍 很多人都看过冰心的《小橘灯》。与此相似的,是将瓜果的内部掏空,放进 一支蜡烛。点亮后,植物内部的香气被热和暖催逼出来,袅袅上升。透明的、芬 芳的,每一分钟都在流失,每一分钟又不断重生。充满香气的火,可以放在手心 里的灯。 此外,最动人心弦的大概是水灯。每年盂兰盆节,亚洲多少地方都在放它, 给死去的亲人,也给路过的游魂。亮光如萤火顺水而下,那些生离死别的惆怅便 也随之远去。纸船遇风浪本易翻,但这样的节日,往往都是无风的晴天,好像真 有鬼神暗中护佑一般。自家亲人即便迷路,看不到水灯的情状,水底的鱼儿、水 草也都会替他们一一见证,它们游弋来去,并不惊动。 天上星,地上灯。说人死,也常说灯灭。 灯本有心。灯芯偶尔会被化了的蜡油汪住烧不起来,要人用针挑出再剪一下 才能继续燃烧。古人恐怕也是漫漫长夜里对灯无聊的时间太多,才会编出《灯草 和尚》这样的故事,又荒唐,又艳异,还有一点来自魑魅魍魉世界的狂喜。 日本的《画图百鬼夜行》里,鬼也都擎着灯,蹑手蹑脚地走,样子煞是好看。 2017 年 12 月,我在上海看了一部动画片《寻梦环游记》,故事发生在墨西哥。 里面的亡灵世界也都由灯光统治。 看完电影的第二天早上,我在酒店接到家人的电话,告知我当天凌晨四点, 外婆去世了。 外婆是在老家的县城去世的。她和我们在深圳住了整整二十年,后来不幸得 了阿尔茨海默病,也即俗话说的“老年痴呆”。她人生最末的六七年,正是一个 由明白趋于糊涂的完整演变过程,乃至渐渐不认识女儿,更遑论儿子、孙子、女 婿、外孙。2017 年春天,她神志突然短暂清明,就一直闹着要回县城老家,叶 落归根。外婆半夜起来上厕所,却找不到回房间的路(其实就在厕所对面),跑到 客厅里大放悲声:“我是毛海娥,我要回家。”她有时又对妈妈说:“怎么一屋 子人在喊我回老家?”其实客厅除了她们俩,空空荡荡。闻者无不悚然。 如此大闹数日,妈妈终于只能含泪让照顾外婆的四姨奶奶陪她回去,自己也 一路护送到县城,又给老房添置了许多家当。而外婆在几年前,就早早为自己在乡下准备好了寿材。只有在老家才能土葬,这也是未雨绸缪的意思。 我在 2017 年 8 月,还和妈妈回县城看过她一次,那时候她已经不认识任何 人了。身边亲友问她我们是谁,外婆闻言非常紧张,又十分羞涩(她本来脾气不 好,得病后却常有少女的娇羞),想了很久以后老实说:“不知道。”随即又补 充,“但肯定是我心上的人。”好亲。 从沪上连夜赶回湖南奔丧,一路上忍不住对着飞机舷窗外的黑暗流泪,二十 年朝夕相处的往事纷至沓来。泪眼中,我看见自己模糊变形的倒影,一直觉得手 上捧着一盏微弱的灯。我在心底说,外婆,我会一直记得你,我是你心上的人呀。 在这之后的春节,因是新葬,必须回县城扫墓。初五那日,依照本地风俗, 须在坟头烧半人高的纸马十数架。还是十二月送葬的同一队孝子孝孙带着纸马上 山,一行人浩浩荡荡。我因为在葬礼上已痛哭过多次,这时已没有眼泪,只是一 心一意地擎着纸马认真走那隆冬阴天泥泞的山路。等到了坟头,众人祭拜如仪, 待纸马腾起半天烟火,遂又沉默地鱼贯下山。 我故意拖在最后,想等表弟踏灭坟头的余烬再一起下山。这个表弟,就是那 个小时候常犯百日咳,害外婆不断下床给他拿止咳糖浆的表弟。外婆是他的亲年 年(我们本地土话把奶奶唤作年年)。外婆到了深圳,才一直和我家一起住。按理 说,外婆后来和我们在一起时间更久,但似乎还是对从小带大的孙子更亲,虽然 后来统统不认得了。 坟头黄土里到处都掺杂着鞭炮碎屑、彩色纸马、白色经幡和塑料童男童女未 烧尽的笑脸,惨淡如任何乡下扫墓的尾声。怕引发山火,表弟一边在坟头专心找 那些尚有火星的纸马踩踏,一边低声说:“年年,你一个人在山上冷清,我们给 你烧点纸,过年也热乎热乎。” 他并不知道我在等他,更不知道我听见了他的话,当即转过身去泪如雨下。 他也记得她。给外婆点灯的人又多了一个。 外婆一定可以回家。 (有删改) 10.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章开篇用大量的笔墨写“灯”,是否过于啰唆?为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外婆坟头的景象,有什么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 分) 我因为在葬礼上已痛哭过多次,这时已没有眼泪,只是一心一意地擎 着纸马认真走那隆冬阴天泥泞的山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给外婆点灯的人又多了一个”,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直击中考阅读题。 【2020·哈尔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16 分) 绳子那头 ①我的父亲是一个修理空调的工人。 ②暑假的一天,天气闷热,整个城市的空调机都拼命地转着。我感觉实在 无聊,便要求与父亲、母亲一起出去干活。父亲原先不同意,但在我的纠缠下, 他还是允许了。正午烈日当头,父亲匆匆出门,回来时手里拿着一瓶新买的防晒 油,在我身上细细抹了个遍,然后才放心地带着我走出家门。这是我第一次与父 亲出去干活。 ③我们爬上六楼来到雇主家。了解了空调的问题后,父亲从工具袋中拿出 一条毛巾,叠好,围在我的腰上,又拿出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头拴在他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毛巾外面缠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然后,父亲高 兴地对母亲说:“这回不用你来了,儿子拉着我就行了。他拉着我,我更踏实, 你只管递工具就行。” ④说完,父亲就要从窗户内往外爬。我一把拉住他:“你这是要干啥?多 危险啊!”父亲却只是笑笑。接着,他爬出窗户,我照母亲的话,慢慢地放绳子, 父亲就这样一点点爬到楼外,吊在距地面十几米的墙上。 ⑤太阳仿佛从来没有这样近过,它肆意地释放着热量,大地仿佛是一块红 薯,被无情地烘烤着,发出阵阵热气。我站在窗户边,热气迎面吹来,额头上的 汗滴总往眼睛里跑。我的胳膊刚碰到窗台就猛地缩回,墙已经被晒得滚烫了。 ⑥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手套!”母亲慢慢递下一双粗糙的手套。 “这么热的天还要戴手套?”我不解地问。 ⑦“你爸好出汗,他怕手一滑,工具会脱手掉下去,砸着人可就不好了。“母 亲回答说。我握着手里的绳子,听着绳子那头传来的敲击声,眼睛有些湿润。以 前我从来不知道父亲做的是这样的工作。 ⑧突然,我感到绳子那头重重地下坠,幸好我眼疾手快,迅速地拉回绳子。 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踩空了,吓死我了……” ⑨“你没事吧?”我和母亲焦急地问。“没事,没划伤,你看儿子劲儿就 是比你大。”父亲的话带着笑意,而我却很想哭。 ⑩绳子那头喊了声:“把我拉上去一些!”我便用力把他拉回墙边。父亲 艰难地爬着,他的双手有些发抖,等到他踩到空调外机上,他的身体全部进入我 的视野:皮肤黝黑,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我蓦地发现,这么 多年,我竟没有如此认真地观察过他。他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可是他才四 十多岁啊!岁月啊,你过早地变老了我的父亲! ⑪一会儿,雇主拿来一支雪糕送给正在干活的父亲。父亲接过雪糕,道了 声谢。然后,他摘下脏手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了我。 ⑫“天儿太热,小心中暑,儿子你吃吧。”他笑着说。“我不吃,你吃 吧……”“让你吃你就吃。”父亲似乎有点不高兴。我拆开包装袋,咬了一口冰 凉的雪糕,一股清爽的感觉流遍全身,父亲笑着看我吃完整块雪糕。我从来没有 吃过如此美味的雪糕。⑬父亲又要下去干活了,我慢慢地放着绳子,我感到一股神奇的力量从绳 子那头传来,那是一种亲切厚重的感觉,一种踏实的感觉。 ⑭我紧紧地握住手中的绳子,紧紧地拉住绳子那头的人——那是一个伟大 的人。 (选文有改动) 15.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父亲呵护儿子的三处细节,分别概括。(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⑤段画线句从内容上看属于(1) 描写,突出了天 气(2) 的特点,侧面表现出父亲工作艰辛。(4 分) 17.阅读第⑦~⑨段,思考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 分) (1)父亲踩空了,心里很害怕,在回答“我”和母亲的询问时,为什么还带着笑 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带着笑意说没划伤,还夸“我”劲儿大,为什么“我”却很想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⑩段画线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父亲是一个普通的空调修理工,为什么“我”却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请 写出三条理由。(要求:三条理由合理且不重复)(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 写作清(50 分) 19.【2020·陕西】作文题目:合唱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 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 600 字。 [提示:请结合你在“单元写作专项练”中学习到的“一材多用”的方法, 试着用你准备的生活素材来写作。] 答案 一、基础清 1. C(3 分) 解析:A 项,“悄”应读“qiǎo”;B 项,“行”应读“háng”;D 项,“戛”应 读“jiá”。 2. (1)垂珠联珑 (2)人情世故 (3)戛然而止(6 分) 3.D(3 分) 解析:A 否定不当,删掉“不”;B 搭配不当,“减少了一倍”改为“减 少了一半”;C 成分残缺,把“通过”删掉。故造 D。 4. A(3 分) 解析:本题根据“端午节总述→端午节的起源与发展(内蕴随时代发展 不断增加)”的逻辑顺序来进行判断。④句中“端午节,是……”点出语段中心, 然后根据①句中的“起源”“最初”,⑤句中的“汉魏以后”,②句中的“缅怀先贤、 忠君爱国”,③句中的“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等关键词句排序。 5. 示例:清明扫坟墓拜祖先 缅怀先辈恩德激励后人 中秋吃月饼赏明月 祝福家人平安团圆幸福(每句 2 分,共 4 分) 二、素养清 6. (1)胡为乎中露 胡为乎泥中(2 分) (2)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2 分) 7. (1)翻译 教育 《傅雷家书》(3 分) (2)比喻。说明控制情绪很重要。(2 分) 8. 示例:大哥哥,故宫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故宫的文明是中华灿烂文明的 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能干有损文明的事啊,你不要再刻画了,好吗?(4 分) 9. (1)①春节 ②重阳节(2 分) (2)人物事件:屈原自沉汨罗江(屈原投江) 节日习俗:吃粽子、插艾草。(2 分) (3)示例:全球一体化是人类发展的趋势,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也是一种自 然发生的社会现象。我们在接纳外来文化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同时不能丢失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3 分) 三、阅读清 (一)10. 本文通过对灯以及外婆生前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去世的外婆的思念之 情。 (3 分) 11. 不啰唆。“灯”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作者写了小橘灯、水灯、鬼灯,为下文外 婆去世后为她点灯做了铺垫,表达了对外婆的思念之情。 (3 分) 12. ①描写凄凉的景象,渲染外婆去世后的压抑的气氛;②衬托出作者及家人悲 痛的心情,为下文写表弟坟头灭火做铺垫;③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思念和悼 念之情。(3 分) 13. “擎”在这里是“高高举起”的意思,这个动词,写出了“我”恭敬、郑重的心理, 表达了“我”对外婆的深厚感情。(3 分) 解析:赏析重点字词,首先要解释这个词语的本义,再分析这个词语在文中 表达的含义,最后分析表达的情感。 14. 亲人们是不会忘记外婆的,外婆永远是“我们”的亲人,她随时可以回家。(3 分) (二)15.买并抹防晒油;垫毛巾;让雪糕。(3 分) 16.(1)环境(2 分) (2)炎热(恶劣)(2 分) 17.(1)故作轻松,掩饰自己的紧张、害怕;安慰焦急的妻儿,消除他们的担心; 为儿子长大了能帮自己而感到欣慰。(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2 分) (2)父亲的工作危险、艰辛,“我”心疼他;父亲身处险境,还安慰“我”和母 亲,“我”很感动。(2 分) 18.因自己长时间忽略父亲而愧疚;因父亲过早衰老而心酸。(2 分) 19.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吃苦耐劳的品格,强烈的责任感,让儿子认为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3 分) 四、写作清 20. (50 分) 【思路解析】审题时把握两点:一是明白合唱的本义是多人齐唱或 多人多声部唱歌。二是要从“合唱”的本义想到与“合唱”有关的诸多义项,如 “技能”“平台”“合作”“团结”等。分析这个题目,重在突出“合”,“唱”是行动, 是体现“合”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是作文重点要写的内容。 例文: 合唱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时候,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在党和国家的果 断决策和坚强领导之下,全国各族人民群策群力,共同抗疫,谱写了一曲震撼人 心的抗疫大合唱。 合唱的主力军是无数舍小家顾大家的白衣天使。他们是“最美逆行者”。当 新冠病毒肆虐,人心惶惶时,无数的白衣天使主动请缨,告别家人,奔赴抗疫前 线,奋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不是不爱自己的家人,也不是不怕自己被感 染,而是他们坚定地认为,作为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是他们的天职。每天,只 要一进入病房,他们就要穿上防护服,即使衣服被汗水浸透,他们也坚守在自己 的岗位上。他们甚至一整天都不敢喝水,即使口干舌燥也不敢喝,因为怕浪费了 紧缺的防护服。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在抗疫战斗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所以, 在这首震撼人心的抗疫大合唱中,白衣天使们的歌声最高亢,也最催人奋进。 合唱的小分队是众多乐于奉献的志愿者。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散布在各个 村镇、小区,或许你也多次遇见过他们,他们默默无闻却在抗疫中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待在家中自我防护,但是他们勇 敢地站了出来。每天,在村口、小区门口认真值守的是他们;对重点区域坚持消 毒,帮我们把好疫情防控每一道关口的是他们;宣传防疫知识、给不能出门的家 庭送去生活用品的是他们……他们只讲付出,不谈回报,就像是我们的亲人,给 我们温暖,让我们安心。所以,在这首震撼人心的抗疫大合唱中,志愿者的歌声 也不可或缺。 合唱中最和谐的和声是遵纪守法、居家隔离的你我他。我们虽然不是白衣天 使,也不是志愿者,但是在疫情面前,无数的你我他也坚决执行了有关防疫的各项规定:不随便外出;出门戴口罩;取消本已安排好的应酬;积极配合村镇、社 区做好自我防护工作……所以,在这首震撼人心的抗疫大合唱中,你我他的歌声 虽小,却也是最和谐的和声。 因为有无数舍小家顾大家的白衣天使,有众多乐于奉献的志愿者,还有众多 你我他的积极参与,如今我国的新冠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而所有人共同谱 写的这首震撼人心的抗疫大合唱,必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动听的华彩乐章。 【总评】本文通过一个个镜头式的画面,对在“抗疫大合唱”中无数的“白衣天 使”“志愿者”“你我他”的感人事迹进行了描述,高度赞扬了全国各族人民群策群 力,共同抗疫的团结精神。主旨鲜明,时代感强。语言生动,本文将“白衣天 使”“志愿者”分别比作“抗疫大合唱”中的“主力军”“小分队”,除了让本文更加贴题 之外,还大大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事例感人,如用典型的事例展示“白衣天使” 逆行,衣服被汗水浸透也不脱离岗位等。

资料: 37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