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综合能力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综合能力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ID:283522

大小:34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2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第六章综合能力测试题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B ) A.遂宁 6 月平均气温约 50 ℃ B.自行车正常骑行速度约 5 m/s C.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 500 kg D.教室内课桌高约 40 cm 2.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余的半杯水( D ) A.因为质量减半,所以密度减半 B.因为体积减半,所以密度减半 C.它的质量、体积、密度都减半 D.虽然质量和体积减半,但密度不变 3.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其密度仅为 0.16 kg/m3,则( B ) A.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B.1 m3 的该材料质量为 0.16 kg C.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 D.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 4.用天平和量筒测铁块密度,若要使误差较小,应该( B ) A.先测铁块体积再测质量 B.先测铁块质量再测体积 C.先测量筒中水的体积和铁块体积 D.先测量筒中水的质量 5.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A ) A.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B.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天平和砝码、刻度尺、细线 D.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6.要比较几堆稻谷质量好坏(这里“质量好”是指稻谷中空瘪的颗粒数较少,饱满的颗 粒数较多),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C ) A.体积相同,比较质量 B.质量相同,比较体积 C.比较颗粒的大小 D.比较一定颗粒数的质量 7.运用你学过的密度知识不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有( D ) A.用天平和水“称”出墨水瓶的容积 B.用量筒和水“量”出实心小钢珠的质量 C.用天平和量筒鉴别矿物的种类 D.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厚度 8.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柯同学想用天平、烧杯、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验课题: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③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④称 出一堆大头针质量。你认为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D )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三枚戒指中只有一枚是纯金的,而其他两枚则是锌镀金和铜镀金制的,鉴别的方法2 是( D ) A.测三者质量,质量最大的为纯金 B.测三者质量,质量最小的为纯金 C.测三者体积,体积最大的为纯金 D.测三者密度,密度最大的为纯金 10.由不同物质做成的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3∶5,这两种物 质的密度之比为( A ) A.3∶5 B.5∶3 C.1∶1 D.2∶3 11.为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 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D ) ,甲)   ,乙) A.石块的质量是 46.8 g B.石块的体积是 18 cm3 C.石块的密度是 2.6×103 kg/m3 D.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会导致测得石块的密度偏小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冰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实验得到了 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这个图象,可说明水的温度从 8 ℃降低至 2 ℃的过程中( B ) A.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B.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C.水的密度保持不变 D.水的密度一直变大 ,第 12 题图)     ,第 13 题图)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3.如图所示量筒是以__mL__为单位标度的,最小分度值是__1_mL__;测量时如果按如 图方式读数,则读出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__偏大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14.小兰同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调节平衡时,应将游码移至标尺的__零刻线__处, 调节天平平衡后,进行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被测物体与砝码位置放反了 __,改正错误后,小兰用正确的方法称物体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只有 20 g 砝码一个, 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23.1__g。 15.如图所示是 A、B 两种物质的质量 m 与体积 V 的关系。由图象可以获得信息:同种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__正比__;两种物质密度的关系: ρA__>__(选填“>”“<”或3 “=”)ρB。 ,第 15 题图)     ,第 17 题图) 16.一钢瓶内储有压缩气体,气体密度为ρ。若从瓶中放出一半质量的气体,则瓶内余 下的气体密度是__ 1 2ρ__,这是因为__质量变小,体积不变__。 17.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 J-11 第三代重型战机,为减轻重量制造时选用了硬度大、 密度较__小__的合金材料;家用落地式电风扇,底座质量越大越稳定,据此应选用密度较__ 大__而成本较低的铸铁较合理。(选填“大”或“小”) 18.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 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表中,根据下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__0.9×103__kg/m3, 容器的质量是__40__g。 实验次数 1 2 液体体积 V/cm3 50 80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 m/g 85 112 19.一个容器的质量为 200 g,装满水时总质量是 700 g,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 600 g,这个容器的容积是__500__cm3,此液体的密度是__0.8×103__kg/m3。若将容器中的液体 倒掉一部分,则剩余液体的密度将__不变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如图所示的是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图象。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甲__(选填“甲”或“乙”)物质密度大。 (2)乙物质的密度为__0.9×103__kg/m3。 (3)1 dm3 的甲物质和 1 dm3 的乙物质的质量和为__3.6__kg。 三、实验探究题(共 24 分) 21.(8 分)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__。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 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相同__(选填“相同”4 或 “ 不 同 ”) , 物 理 学 中 将 质 量 与 体 积 的 比 值 定 义 为 密 度 , 塑 料 的 密 度 为 __1.125×103__kg/m3。 ②往烧杯内倒入 10cm3 的这种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 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37.4__g,若烧杯内 液体的体积为 20 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45.4__g。 22.(8 分)中国 80 后小伙杨光硕利用电商平台,把家乡的土鸡蛋推向全国市场。土鸡 蛋比普通鸡蛋营养价值高,那土鸡蛋的密度是不是比普通鸡蛋大呢?小梦从网上购买了家乡 的土鸡蛋,与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测量土鸡蛋的密度。他们找来一架天平和一盒砝码,但 缺少量筒,于是又找来一个烧杯、胶头滴管和一些水。他们利用这些仪器测量土鸡蛋的密度,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 (1)把天平放在__水平__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零刻度线__处,调节天平的__ 平衡螺母__,观察到指针指在__分度盘中线__表示横梁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一颗土鸡 蛋的质量 m0。 (2)如图所示,设计测土鸡蛋体积的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1。 ②把土鸡蛋轻轻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烧杯中的 水面恰好达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量此时烧杯、水和土鸡蛋的总质量 m2。 (3)土鸡蛋的密度表达式是__ρ= m0ρ水 m0+m1-m2__(用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 ρ水)。实验结束后,有同学发现土鸡蛋有一定吸水性,则所测量的密度值将__偏大__(选填 “偏大”或“偏小”)。 23.(8 分)小红的妈妈从市场买回了一桶色拉油,担心买的油是地沟油,小红为解除妈 妈的顾虑,在网络上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 0.91 g/cm3~0.93 g/cm3 之间,地沟油的密度 在 0.94 g/cm3~0.95 g/cm3 之间,她决定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 (1)实验步骤如下: A.将托盘天平放于__水平桌面__上,移动游码至标尺__零刻线__处,发现指针静止时 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右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水平平衡。 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10 g。 C.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将装色拉油的烧杯放在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使天平 平衡。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__56__g。 D.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 __50__cm3。 (2)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0.92__g/cm3,由此,小红判断色拉油的品质是__合格__(选填 “合格”或“不合格”)的。 (3)分析小红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测量结果__偏大__(选填“偏大”或“偏小”)。5 小红通过反思后想到:其实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上面的实验步 骤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少上述实验的误差,她调整后的实验步骤是__ACDB__(只填写实 验步骤前的代号即可)。 四、计算题(共 20 分) 24.(8 分)现有一个质量为 54 g、体积为 50 cm3 的空心铝球。若在空心铝球内注满某种 液体后总质量为 78 g,已知ρ铝=2.7×103 kg/m3。求: (1)所注入的液体的质量。 (2)所注入液体的密度。 解:(1)m 液=m 总-m 球=78 g-54 g=24 g (2)V 液=V 总-V 铝=50 cm3- 54 g 2.7 g/cm3= 30 cm3,ρ液= m液 V液= 24 g 30 cm3=0.8 g/cm3 25.(12 分)小明郊游时捡到一块外形不规则的石头,为了测定它的密度,小明称出石 头和一个盛满水的容器的质量分别为 0.56 kg、2 kg,然后将石头轻轻放入容器中,又测出 了容器的总质量为 2.36 kg。(石头吸水不计)求: (1)石头的体积。 (2)石头的密度。 (3)若石头吸水,所测石头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解:(1)排出水的质量 m 排 =0.56 kg +2 kg -2.36 kg=0.2 kg ,V 石 =V 排 = m排 ρ水= 0.2 kg 1.0 × 103 kg/m3=2×10-4 m3 (2)ρ石= m石 V石= 0.56 kg 2 × 10-4 m3=2.8×103 kg/m3 (3)由于 石块吸水,导致排出水的体积小于石头的体积。根据ρ= m V可知,石头的密度偏大。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