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9-2020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南省2019-2020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ID:277134

大小:258.13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7-2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历史试题第 页 ,共 6 页1 衡阳市八中 2019 级高一第 8 次月考试题 历 史 请注意:时量 90 分钟 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学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卷上,并使用 2B 铅笔填涂。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的要求。 1、王祯在《农书》中认为农业生产的关键在于时宜、地宜,并详细地论述了开垦土壤、耕 种、施肥、水利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业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措施。据此可知,我国古代 农业生产 A.技术领先世界 B.分工日益细化 C.结构日趋合理 D.注重精耕细作 2、文学作品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元稹在《织妇词》中描述道:“东家头白双女儿, 为解挑纹嫁不得。”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上述现象最能说明 A.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 B.手工业专业生产水平提高 C.古代手工业技术传承的特点 D.民营手工业与市场联系密切 3、西晋的傅玄讲道:“夫商贾者,所以伸盈虚而获天地之利,通有无而一四海之财。其人可 甚贱,而其业不可废。”据此判断,傅玄认为政府应 A. 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维持农商平衡 C.抑制私商不抑官商 D.贱商而不废商 4、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 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B.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C.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D.束缚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5、读图,下图记载的是一份关于盐井开采的盐业契约。由此可知当时 A.盐业专营制度已被彻底打破 B.出现了部分近代经济的特征 C.官营企业主动吸纳民间资本 D.资本主义萌芽得到迅速发展 6、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历史试题第 页 ,共 6 页2 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 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这种情景说明 A.洋务运动推动民族工业繁荣 B.西方商品涌入冲击自然经济 C.资本输出终止中国工业步伐 D.中国工业崛起抵制西方侵略 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洋务派……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 必有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主要指洋务运动 A.发动“商战”,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B.创办新式学堂,改变了封建的文化教育体制 C.改革政治体制,开启了君主立宪的民主宪政之门 D.开办近代企业,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8、1896 至 1911 年,中国铁路建设有了较大发展,新建铁路总 里程约为此前的 20 倍,右图呈现了当时铁路投资的构成。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清政府重视修筑铁路 B.铁路修筑的资金来源充足 C.清政府完全掌握铁路修筑权 D.近代商人投资于铁路建设 9、随着新兴的娱乐方式——电影进入上海民间,1911 年 6 月,上海自治公所针对电影的放 映,曾明文规定:开设影戏院,必须领有执照,男女观众必须分座,影片不得有淫亵内容,放映 时间至迟以夜间 12 点以前为限,等。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社会崇洋之风盛行 B.移风易俗男女平等 C.思想开放与保守并行 D.民国政府规范娱乐业 10、在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出现过一个特殊的阶段,被人称为“随着第一次世 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是却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促成这一时期“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 因是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B.民国政府实施奖励实业的政策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民国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1、1935 年国民政府成立资源委员会,拟制了一份“重工业建设计划”,以湖南、江西、湖 北三省为中心,建设一个重工业区,以充实国防力量,促进国家工业化。到 1937 年,资委会共 筹办和整理扩充了 21 家厂矿或筹备机构。资源委员会推动的工业化建设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C.企图从经济上封锁中共中央革命根据地 D.是对日本加紧侵华的积极应对 12、历史信息的解读要注意恰如其分,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 最恰当的是 历史试题第 页 ,共 6 页3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一五计划期间成就辉煌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13、1982 年,全国农村已有 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农业生产责任制。1985 年,全国农村人 民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全部结束,许多乡镇还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这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 B.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C.实现了农村村民的自治 D.利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4、 2020 年,浦东新区迎来了浦东开发与开放的 30 周年。从阡陌农田到林立楼宇,从冷僻 土地到繁荣都市,从籍籍无名到世界瞩目,浦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浦东开发开放表明中国 A.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B.对外开放的中心发生转移 C.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式形成 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15、1607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 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当时一些欧洲人把武夷茶称为“中国茶”。下表 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 年份(年) 1684 1689 1701 售价(荷盾) 80 7.75 2.32 A.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B.“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C.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16、17 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但到 18 世纪中期,英国取代荷兰,建立“日不落帝 国”。相较于荷兰,英国的优势主要在于 A.政治制度更先进 B.海军实力更强大 C.工业资本更发达 D.地理位置更优越 17、据《欧洲五百年史》记载:“在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匀速增长起来的工业产品,约有 4/5 被国内市场吸收……从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 40 年代,棉纺织品的产量增长了 75 倍,但 是它的出口量从未超过 1/2。”材料表明,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 A.国际市场的需求 B.国内市场的发展 C.圈地运动 D.技术积累 18、钱乘旦、许洁明在其合著的《英国通史》中写道:“…过去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 钟、以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 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材料重在说明 A.科学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B.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历史试题第 页 ,共 6 页4 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火车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19、从 1920 年到 1929 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 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 增了 55%。这一现象 A.凸显了供求关系的不均衡性 B.直接导致了失业人数的激增 C.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D.反映了美国经济的有序发展 20、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口红效应”首次被提出,即经济不景气时, 人们就会转向购买廉价奢侈品,口红虽非生活必需品,却兼具廉价和粉饰的特点,能给消费者 带来心理慰藉。同时美国电影因其虚构的美好生活,也成为“口红效应”的受益者之一。这 一现象说明 A.经济危机引发精神危机 B.危机时刻女性勤俭节约 C.人们面对危机能够淡定应对 D.胡佛政府刺激消费对策成功 21、钱乘旦先生在《寻找他山的历史》一书中称:“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 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 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旨在“修补资本主义”的措施是 A.大力发展垄断组织 B.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C.实施区域合作战略 D.构建国际贸易体系 22、1928 年 10 月起,苏联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 制造业增长了 14 倍。到 1940 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另外方面,集体化伴 随着对富农的镇压,导致农业减产,人民生活困苦,1930-1935 年政府被迫在城市实行凭证供 应制度。这说明 A.斯大林模式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 B.计划经济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C.农业集体化使农民为工业化付出巨大代价 D.排斥市场调节不利于经济发展 23、布尔拉茨基在评价赫鲁晓夫时指出:“他谴责了斯大林,但是没有触及专横的政权机构; 他批驳个人迷信,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生育他的体制。”据此可知,赫鲁晓夫改革 A.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 B.尚未打破原有体制框架 C.有效防止了权力的专横 D.彻底消除个人迷信根源 24、某国际组织的宗旨是致力于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它成立 20 余年后,主要借款对象由西欧各国变为发展中国家,它提高了各国购买力,促进 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该组织 A.是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B.是法德以经济合作促政治和解的初次尝试 C.以灵活性、渐进性、开放性为重要特点 D.建立于 1945 年,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25、有学者认为:“区域集团化不能孤立地理解为单纯的经济现象……各主权国家形成区域历史试题第 页 ,共 6 页5 集团的目的之一是发展自身经济,以增强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区域集团间 的互相合作、互相竞争,使区域集团成为国际关系主体……一些中小国家以集团化的形式和 力量,改变着大国主宰国际事务的格局。”据此分析,该学者强调区域集团化 A.促进了各成员的经济发展 B.促进成员自身经济发展并助推国际关系民主化 C.是实现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 D.有助于平等的世界经济新秩序形成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本卷共 3 小题,26 题 24 分,27 题 14 分,28 题 12 分,共 50 分。 26.(2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疫病频发的国家,在公共危机应急救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两汉疫病流行,西汉有 11 次,东汉有 27 次。疫病爆发以后,帝王一般会下罪己 诏主动承担责任,认为疫病的流行是自己的政事有所欠缺而导致的,并大赦天下、减 免赋税、举办大型祈禳仪式。西汉元帝时,关东水灾疾疫,大量流民涌入关内,元帝 诏集转运粮食给流民,并开仓赈济,赐寒衣,保证灾民能有基本的吃穿。东汉和帝永 元间,曹褒官为城门校尉,“时有疾疫,褒巡行病徒,为致医药,多蒙济活”。安帝 元初间,会稽大疫,政府派“遣光禄大夫将太医循行疫病”,到乡村为老百姓治病。 两汉时期,从农村到城市,每逢疫情严重,患病人增多,政府会因地制宜地腾出一些 住宅作为疫病的医院,集中为他们进行治疗,以防止疫病扩散。 ——摘编自刘滴川《大瘟疫——病毒、毁灭和帝国的抗争》等 材料二: 晚清时期,以灾荒为代表的灾害性公共危机事件日趋频仍,以瘟疫为代表的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此起彼伏。19 世纪六七年代以后,官赈为代表的传统危机应对机 制渐趋衰弱,新型商人开始活跃于近代历史舞台。新型商人文化教育程度较高,有着 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 同时具有“我本同处宇内, 有分地无分民” 的超越乡土 观念的社会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发生重大灾荒时, 他们号召社会各阶层人民关注灾 区, 为灾区人民募捐灾款和物资,义赈逐渐发展成为晚清社会主要的灾荒救济形式。 ——摘编自姜强《近代江南公共危机与社会应对》等 材料三: 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局限在自然灾害和社会事故上。 2003 年“非典”后,针对危机事件的科研机构纷纷建立,在研究中各有侧重。2005 年, 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 35 个与公共危机管理 相关的法律法规。汶川地震时,国内媒体从中央到地方全力以赴地对地震和救灾情况 进行了及时、充分、生动的报告,将全国人民的注意力凝聚到抗震救灾上,激发了整 个社会强大的救灾合力。 ——摘编自刘亚光《浅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时期应对公共危机措施的特点。(8 分) 历史试题第 页 ,共 6 页6 (2)根据材料二并结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8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简要谈 谈你从我国历代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建设中获得的启示。(8 分) 27. (14 分)《走向 21 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 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 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 20 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 30 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 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 70 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 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 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 年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 救,前者是給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 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 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嵘起与中国模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所有制的角度看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分析变化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是如何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进行探索的? (6 分) (3)从三次改革调整机遇中,谈谈你对现代经济改革的认识。(2 分) 28.(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商品、服务、资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和配置,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 到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更具有整体性的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 经阶段,然而 1994 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当日,墨西哥就爆发了历时十多年 的底层抗争运动,“打响了反全球化运动的第一枪”。随即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 2019 年美国边境修墙、控制移民,2020 年英国成功脱欧,反全球化运动愈演愈烈, “全球化进入了倒车模式”。但也要清楚知道,反全球化并非全球化的对立面,而是 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大多数“反全球化”势力并非反对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其中不 合理、不公正的部分。正如学者庞中英所言,“反全球化是让全球化的脚步走向更加 公平、公正、自由的方向。”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自行拟定论题,并进 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言之成理。)历史试题第 页 ,共 6 页7 衡阳市八中 2019 级高一第 8 次月考答案 历 史 一、选择题(本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D A B B D A C C D C D A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C A A B A B D B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 3 小题,26 题 24 分,27 题 12 分,28 题 14 分,共 50 分) 26.【答案】(1)特点:注重稳定人心;救助范围广、形式多样;创设专门性救 助医院(实施隔离防治);以政府救助为主;神学迷信色彩浓厚。(8 分,每 点 2 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2)变化:从以官赈为主到以义赈为主。(2 分)原因:清政府财政困难;传 统儒学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西方慈善思想的引入。(6 分, 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表现:研究机构增加,拓宽了研究的范围和视野;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 系不断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中媒体走向成熟。(4 分,每点 2 分,答出其中 两点即可)启示:公共危机应对机制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要注重 法制建设和预案机制建设;要注重交流合作,注重社会组织与广大民众的 参与力量;要树立人本思想和效率优先理念;要注重危机公关,维护社会 稳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4 分,每 点 2 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满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27.【答案】(1)变化:由单一的公有制到允许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2 分) 原因:战争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经济政治危机;直接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模式失败。(4 分,答出两点即可) (2)中国: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借鉴了市场经济模式,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3 分)美国:在私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市场经济为主,加强了国家对经济 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3 分) 历史试题第 页 ,共 6 页8 (3)认识:改革是协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互相借鉴发 展经验;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2 分, 答出两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28.【答案】示例:观点 1: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机遇与进步,也造成挑 战与矛盾。 阐述:反全球化现象起因于全球化进程中不合理、不公正的部分。经济全球化背 景下,一方面,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经济危机的传染性、破坏性也 在加强。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这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拉 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全球化也 包括文化和文明的全球化发展,加强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加剧了文明与价值观的冲 突,成为恐怖袭击与极端组织盛行的原因之一。目前的全球化是建立在不平等的 国际经济秩序基础上,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完整的全球化。 结论:全球化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国际秩序基础上,才能发挥扬长避短,保持长久 生命力。 观点 2:反全球化有利于全球化健康发展。 观点 3: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观点 4:经济全球化增加了经济失控的风险。 (其它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