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河南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中高一历史下学期阶段性考试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河南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中高一历史下学期阶段性考试题及答案

ID:272495

大小:945.79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2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历史 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道小题,每小题分值为 3 分,共 60 分) 1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 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井、农户 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2.秦汉时期,商品买卖双方若有争讼时,市场管理者“以券书(契券)从事,毋(没有) 券书,勿听”。这表明,秦汉时期 ( ) A.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的管理政策 B.商人守法经营,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C.官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 D.商品交易管理混乱,商人冲突不断 3.南宋初年,“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 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 正确的是 ( ) 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 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 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此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 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据此可知,实行该“制”的目的是 ( ) A.抑制土地兼并 B.增加财政收入 C.缩小贫富差距 D.打击豪强地主 5.“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 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 ( ) 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2 C.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D.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 6.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 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B.美、德等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C.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展 D.代议制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7.有学者痛陈:“当 20 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 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下列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 ) ①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②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 ③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 ④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 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 )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海禁 C.抑制工商业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9.民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为着帝国主义间,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他看来 ( ) A.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空间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 C.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为前提 D.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 10.1912 年 3 月 2 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 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 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 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 ) A.自由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 3 11.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 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D.实行工业化政策 12.1957 年,赫鲁晓夫发动“工业、建筑管理改组”:撤销大多数联盟和加盟共和国主管工 业和建筑业的部,将全国划分为 105 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管理本区 域的所有工业和建筑行业。由此可知,这次改组 ( ) A.冲破了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 B.完善了原有体制缺陷 C.仍未改变用行政手段管理企业 D.体现了管理的市场化 13.1956 年中共八大确立了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 建设方针。而 1958 年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 义”的总路线,它 ( ) A.过于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忽视了客观规律的作用 B.使我国工业在十五年乃至更短的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超了 英美 C.使我国农业在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基础上,迅速地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 D.使我国科学和技术在实现了‘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尽快地赶上了世界上最 先进的水平 14.20世纪50-90年代,中国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由粮店按规定标准定 期供应粮油。城镇间人口迁移和农业人口进城都要办理“粮油关系”。2001 年国家正式取消 这一做法,其目的是 ( ) A.消除城乡区域差别 B.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D.开启农产品商品化 15.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下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 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4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16.它的东北濒长江,南临杭州湾,西靠黄浦江,有良好的建港和水运条件。为了发挥“它” 的优势以更好地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飞跃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设立深圳特区 B.开放海南经济特区 C.开发上海浦东 D.开放港口城市南通 17.在美国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危机期间,胡佛政府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以扩大就业面; 同时还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这表明 胡佛政府 ( ) A.企图借助道德力量来缓解危机 B.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寄希望于“邻居互助计划”克服危机 D.扩大就业是其解决危机的唯一措施 18.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生说明了 ( ) A.世界政治中心在美国 B.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C.苏联与美国形成了争霸局面 D.欧洲经济中心地位开始动摇 19.“只要我们大家都能消除对德国工业统治的恐惧心理,对于欧洲联合的最大障碍也就消 除了。唯一的办法是,把德国工业从战败国被歧视的地位解脱,把法国的工业与德国的工业 都放在同一起点上。”此观点导致了 ( ) A.欧共体的成立 B.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C.欧元的诞生 D.欧盟的成立 20. 亚太经合组织实行“互相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的 原则、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这种 APEC 方式的依据是: ( ) A.团结一致才能应对欧洲的挑战 B.成员国数目众多难以团结 C.亚太地区地域辽阔,各国差异性大 D.强制性措施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反对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一共 40 分) 21.(16 分)某班学生开展“历史变革与社会发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探讨中国古代历史 上的重大变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探究课题一:从封帮建国到郡县制 5 西周时期分封了许多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与国王的关系有如下特点:第一,周王无权干涉诸 侯过内政,诸侯国内设官分职、组建军队、采用何种方式治民,都由诸侯自行决定。第二, 周王无权干涉诸侯国君的废立。第三,赋税收入均归诸侯国,周王不能享用,周王的一切财 政收入均来源于望畿(周王直接管辖区)。诸侯国虽然要向周王纳贡,但仅为各地土特产, 数量极为有限。纳贡不是赋税,反映不出国家的主权关系。(依据田昌五等著《周秦社会结 构研究》)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下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不同。(8 分) 探究课题二:自然经济削弱和商品经济发展 中唐以前,中国的长途贩运主要以奢侈品和土特产为主,这些产品价值高而体小量轻,容易 获取高额利润,总体上是服务于社会上层,除盐、铁等特种商品外,与乡村百姓的生活没有 直接关联。而宋代投入市场的商品,在品种上较前代大大丰富了,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金 银细工、乳香犀牛之类的高档奢侈品,其消费对象仍以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为主;二是农具、 手工业工具以及船只耕牛之类的生产资料;三是日用瓷器、布帛和镇市城郭居民的粮食、茶 盐等生活必需品。宋代商业规模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展,主要表现在后二类商品急剧进入市场, 起比重不断上升,并与城乡的生产与生活发生了日益广泛的联系。(引自包伟民等著《宋朝 简史》) (2)依据材料分析,与前代相比,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8 分) 22.(2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的统治受到威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 征,力量削弱,蒋介石以为除去了心腹之患。国内外政局的变化促使南京国民政府把主要精 力移到国内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上来。1935 年 4 月,蒋介石在贵阳发表谈话,提出要开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同年 12 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6 大纲案》,提出要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把重工业的建设放在首位。由于国 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加上调整进出口关税,币制的统一,工业、农业、交通等其他社会 经济在一定时期得到了某些发展。抗战爆发打断了这一运动,但它仍为后来国民政府在抗战 期间运用行政力量干预经济生活以适应战时需要,提供了某些范本。 ——摘编自龚泽琪、董连泽《中国军事经济全史》 材料二 罗斯福大胆地采取了一些促使经济通货膨胀的措施,缓解由大萧条引起的饥饿 状况。他的解决经济灾难的建议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 年人提供社会保障这个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项目被称为“新政”。它的基本前提:即政 府干预经济来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开 始了社会改革立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大萧条后仍持续很久。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大规模的军费开支对结束美国范围内和其他地区的大萧条起到了比新政策或者类似的措施 更加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新全球史》 (1) 根据材料概括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与罗斯福新政背景。(8 分) (2) 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归纳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与罗斯福新政作用。(8 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 30 年代中美经济政策的共同特征,分析造成 两者不同结果的原因。(8 分)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