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黑龙江大庆肇州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黑龙江大庆肇州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

ID:272494

大小:173.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6-2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历史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历史概念是反映历史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下表中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对应正 确的一项是( ) 概念 理解 A 重农抑商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压制商业活动 B 现代化 在我国现代化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化 C 实业救国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挽救统治 D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2. 从1500 年到1600 年近一个世纪内,西欧黄金增加了117%,白银增加了206%。这 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欧洲各国的物价飙涨 B.加速了西欧社会转型 C.有利于原始资本积累 D.引发了“价格革命” 3. 自16 世纪30 年代至16 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了 4 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 倍至 2 倍半。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是( ) A.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B.工 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C.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刷 增加 D.大 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 4.17 世纪中叶,香料、茶叶等商品不再是欧洲人奢望难求和无法使甩的了,而是成了广大 居民消费的对象。 材料现象得益于( )A.欧亚间贸易的开展 B.新航路后的“商业革命” C.美洲的发现和开发 D.工业革命的顺利完成 5. 哥伦布晚年曾经写道“神将我变成新天堂和新人间的使者,并明示我如何找到它。” 这说明哥伦布( ) A.借助近代科技发现了新大陆 B.因新教的建立而发现了新大陆 C.实为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的先锋 D.因宗教热情的驱使而发现了新大陆 6. 西班牙国王曾答应哥伦布享有新大陆1/10 的收入,后又允许麦哲伦船队拥有其所 发现的岛屿和大陆的全部收入的1/20。这说明西班牙( ) A.充当了新航路探索的先锋 B.物质激励使探险卓有成效 C.通过航海积累了大量资本 D.封建君主热衷于海外扩张 7. 当拿破仑的军队与英军作战时,身上穿的军服,都是来自英国——这个被拿破仑嘲 笑为“小店主”国家 的棉纺织品。由此推知,这一时期( ) A.英国传统纺织品质优价廉 B.法国奉行自由贸易原则 C.英国的市场经济迅猛发展 D.法国文明相较英国优越 8. 《新编世界科技史》写道:“19 世纪,科学最重要的特征是它比任何时代都更鲜明 地证明科学对生产的重要推动作用。”最能够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 A.改良蒸汽机 B.蒸汽轮船 C.蒸汽火车 D.发电机 9.19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许多人认为煤烟有益,或认为煤烟无害,绝大多数人对煤 烟更是漠不关心, 甚至把它当作生活的组成部分。这表明当时英国( ) A.科学认知相对滞后 B.环境污染严重C.民众生活水平较高 D.经济发展水平高 1019 世纪中期后,英国人的休闲(指人们对可自由支配时间的使用)方式从随意休闲日 益发展成为定时休闲。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近代交通运输发展的迅速 B.民众财富收入的日益增加 C.政治自由民主化得到发展 D.生产方式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11. 有学者认为,19 世纪的英国提倡自由贸易并非是受经济学启发为全世界各国共同 发展谋利的行善之举。这表明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是基于( ) A.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B.强大的工业实力 C.推动全球贸易发展 D.国际贸易准则 12. 迈克尔·法拉第是英国物理学家,1831 年,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的关键性突破, 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 与之相关的成就是( ) A.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B.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C.化学工业的建立 D.电力的广泛使用 13. 下列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中存在因果关联的是( ) A.骡机——机床 B.联动式蒸汽机——内燃机轮船 C.飞梭——活塞 D.大功率发电机——留声机 14. 在19 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是“世界工厂”,到19 世纪未20 世纪初,世界贸易形 成了多中心的格局。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A.英国海外殖民地的减少 B.自 由贸易受到了各国推崇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各 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15.1893—1895 年,法国与瑞士陷入关税纠纷,相互提高关税,致使由法国输出到瑞士 的商品减少了 43%, 瑞士输出到法国的商品减少了27%。该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国际 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抬头C.欧洲国家间的经济联系 密切 D.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竞争激烈 16. 据统计,晚清对外贸易中主要是进口生活消费品,如1880 年进口物品中棉织品、 谷物、糖、煤油等生活消费品占了全年进口总额的53%。这一现象说明( ) A.自然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B.民族企业生产受到压制 C.洋务企业面临残酷竞争 D.对外贸易出现严重入超 17.1874 年李鸿章指出“军兴以来,凡有可设法生财之处,历经搜刮无遗。商困民穷, 势已岌岌。”为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征收厘金 C.兴办民用企业 D.向外国银行借款 18.19 世纪末,在严重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下列属于该时期创办的有( ) ①轮船招商局 ②苏经缫丝厂 ③保兴面粉厂 ④汉阳铁厂 A.①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9.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各种救国主张在中国 纷纷涌现和发展。由此可见( ) A.中国民众爱国热情高涨 B.挽救民族危亡成为共识 C.阻止革命成为时代主流 D.空淡救国或肓目爱国都不足取20.1906 年,清政府批准商部的奏议,允许各省机器局于“制造军火之暇,兼造各 种机器”,“供各省随时订用”。这说明清政府( ) A.顺应了实业救国的潮流 B.开始转向发展民用企业 C.放弃了军事立国的方针 D.经济政策开始了近代化 21. 据统计,我国民族企业中,织机从1913 年的 4633 台增加到 1916 年的 5983 台,1918 年达 7985 台。这一时期纺织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列强被 迫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C.国内民众开展抵制外货的 运动 D.民族资 本家侧重于发展轻工业 22. 图1 是20 世纪初晚清画报上登载的时事评论画《女士走马》,据此可知,当时( ) A.社会生活呈现出新旧杂陈 B.社会上 崇洋风气日渐盛行C.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新式的交通工具尚未出现 23.1900 年前后的上海、天津、汉口等租界区域,一些中下层人士热衷于“紧身窄袖半洋 装”和“马夹密门绸纽扣”;知识分子与买办阶层则青睐于“金丝眼镜雕毛扇,窄袖衣 衫阔领头。品海香烟龙角嘴,包车钻戒诩风流。”这表明当时( ) A.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B.阶层等级观念逐渐淡化C.开放程度影响消费观念 D.国人服饰发生根本变化 24. 史载,1887 年,上海徐园正式对外开放,门票为一毛钱。园内专设戏台,演出昆 曲等,每晚张灯结彩。自 1896 年始,徐园开始放映“西洋影戏”,如 1900 年徐园 刊登的广告“今有英、美、法活动影戏运来上海,仍假本园十二楼上开演”。这反 映了当时上海( ) A.近代广告业的起步 B.戏曲艺术的中西结合 C.昆曲艺术的大众化 D.新旧并存的时代特点 25. 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学杂志和出版社都被纳人国家体制之中。大众传媒通过相对固定 的模式,传播人民 群众欣赏喜爱的民族英雄和角色模型。大众传媒的这种变化( ) A.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不同文化的需求 B.有助于 新的意识形态的构建C.造成新中国成立初中国文化凋零的局面 D.使报纸 杂志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26. 苏联解密档案显示,1921 年苏俄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当年共判处贪污贿赂罪 69641 件, 职务犯罪 32177 件;1922 年判处贪污贿赂罪32587 件。这表明( ) A.新经济政策还存在诸多问题 B.苏俄 政权的合法性受到挑战C.商品经济必然导致社会 腐败 D.新形 势下经济领域犯罪严重 27.1932 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中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 6800 人,其中约有 1700 名 是美国工程师。同年, 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 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这说明( )A.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 B.苏联社会制度吸 引了大批西方专业人才C.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 D.美英为缓解经济 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 28.20 世纪中期前苏联赫鲁晓夫执政并首先从农业方面进行改革,扩大农场的自主经营权, 并提高农产品价 格。该举动的主要原因是( ) A.否定斯大林工业化模式 B.农业衰退引发农民不满 C.农业衰退影响了工业化 D.国外对粮食的大量需求 29.1932 年,美国的失业率达到25%,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失业者,而且是长期失业。 罗斯福新政措施中, 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 A.扩大财政预算与兴建公共工程 B.控 制物价和调整产品结构C.增加工人工资与调整 劳资关系 D.实 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 30.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新时期中国改革都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和拯救,从而使单 纯的经济制度趋于 一种混合经济状态,两者所确立的新的经济模式分别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 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国 家干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满分 40 分. 31. 公元 1500 年以后,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逐步走向整体世界。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5 分) 材料一图一 通途变天堑 图二 财富转荷兰 ,英国成海盗 图三 世界成一家 (1)在世界史上促成“天堑”变“通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 分) 根据图二说明形成图三的主要途径是什么?(2 分) 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 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 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 印度的航路缩短了 4000 英里,1914 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 的航程近了 5666 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 大提高,欧美航程从 4 2 天缩短为 5 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 3 个月减为 18 天。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 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 诺斯《全球通史》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2 分)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 说明其形成的原因。(5 分) 材 料 三 有人在描述 20 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 民可以在 1911 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 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 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 找到舒适的旅馆;…… (3)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 在 19 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各举一例(2分)而导致这些交通工 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2分) 32.(13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 年,国民政府外交部向各国发出照会,“分别就其旧约已满期者,改订新约; 未满期者,修改旧约”。海关进口税则“完全以我国所定者以为准则,”1928 年 7 月,美国首先 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地位。随后各欧洲主要强国相继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其后国民政府 多次修订关税税则,实施出口免税或退税, 提高了煤油、汽油、羊毛、毛制品、化学 产品、机器等货物的进口税率。关税从极低的水平提高到相对较高的水平之,从征税 与货物价值之间的比率来看,1929年之前大约为4,1930 年上升为10,1931 —1932年为 15,1933年为20,1934-1937年则上升为25。关税收入也大为增加,从1928 年的3000万银元上升到 1931 年的 33800 万银元,在以后的几年中始终保持在 3 亿银元友 右。 ——摘编自易继苍、张祥晶《1927-1937 年南京国民 政府的关税改革》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原因,并说明其积极 影响。(8 分) 材料二 为服务于政府开支和保护动稚工业,美国首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极力主张高关 税,这一政策得到长期推行。1930 年《斯穆特——霍利法》将保护主义发展到极端:将 应税品的平均关税率提高到 55.3%,美国政府收到了 34 个国家的正式抗议。1932 年罗 斯福上台,为自由贸易的胜利创造了条件。经过贸易自由主义者与保护主义者的激烈 较量,1934 年《互惠贸易协定法》出台,美国在关税的谈判、关税水平都发生了重大的变 化。该法授权总统与外国进行双边关税减让谈判时,可将关税升高或者降低到 50%,且通过 谈判,关税可以不断地降低。这就改变了美国关税具有不可谈判性的单边主义特点,导致了关 税的大幅度降低。二战 结束后,他们向全世界推广美国的自由贸易主张,最后导致 1947 年《关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摘编自孙天竺《美国对外贸易政策轨透变迁 研究(1776-1940)》等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关税变化与中国关税改革 的主要不同点, 并分析美国关税政策变化的原因。(5 分) 33. (12 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发展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 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 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 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 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了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6 分) 材料二 西方国家极力把祸水引向他国。1930 年 6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 法,把关税平均提高了 20%以上。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除关税战外, 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从英镑贬值开始,56 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 进口。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中国债权的启示》 (2) 依据材料二概括,为摆脱经济大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办法?这些办 法在当时产生了 什么影响?(6 分)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