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3月学业能力调研试题(Word版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3月学业能力调研试题(Word版附解析)

ID:265403

大小:616.08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6-0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静海一中 2019-2020 第二学期高三化学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H:1 O:16 Na:23 S:32 Ba:137 第Ⅰ卷 基础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19 年 9 月 25 日,全世界几大空之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下列相关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 机杨航站楼所用钢铁属于合金材料 B. 航站楼使用的玻璃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C. 航站楼采用的隔震支座由橡胶和钢板相互叠加粘结而成,属于新型无机材料 D. 机场高速应用自融冰雪路面技术,减少了常规融雪剂使用对环境和桥梁结构造成的破坏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机杨航站楼所用钢铁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 A 正确; B.玻璃是硅酸盐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 B 正确; C.橡胶隔震支座,成分为有机高分子材料,钢板是金属材料,故 C 错误; D.常用的融雪剂为工业食盐,而盐溶液会加速铁的生锈,应尽量减小使用,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 C。 2.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氮肥均含有 NH4+ B. 雷电作用固氮中氮元素被氧化 C. 碳、氢、氧三种元素参与了自然界中氮循环 D. 合成氨工业的产品可用于侯氏制碱法制备纯碱 【答案】A 【解析】 【详解】A 项,除了含有铵根的铵态氮肥以外,还有硝态氮肥(以硝酸根 NO3-为主)、铵态硝 态氮肥(同时含有硝酸根和铵根)、酰胺态氮肥(尿素),故 A 项错误; B 项,在闪电(高能)作用下,生成氮氧化合物,氮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雷电作用固氮中氮 元素被氧化,故 B 项正确;C 项,碳、氢、氧三种元素参加了氮循环,如蛋白质的制造需要碳元素,又如氮气在放电条件 下,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一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等,故 C 项正确; D 项,侯氏制碱法制备纯碱涉及的反应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碳酸氢 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该制备中用到了氨气,所以合成氨工业的产品可用于侯氏制碱法制 备纯碱,故 D 项正确。 故选 A。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 Na2O2 ②配制 480mL0.5mol/L 的 NaOH 溶液,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9.6g ③盐酸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④Fe(OH)3、FeCl2、H2SiO3 都不直接用化合反应制备 ⑤SO2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它具有漂白性 ⑥将质量分数为 5%和 25%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 15% ⑦干燥的 Cl2 和氯水均能使鲜花褪色 ⑧中和热测定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三种 ⑨纯银器在空气中久置变黑是因为发生了化学腐蚀 A. 3 项 B. 4 项 C. 5 项 D. 6 项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 Na2O2,正确;②配制 480mL0.5mol/L 的 NaOH 溶 液,因容量瓶是 500mL,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10.0g,错误;③盐酸中 H 为+1 价是最高价,Cl 为-1 价为最低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正确;④Fe(OH)3 可用 Fe(OH)2、 氧气和水化合制备,FeCl2 可用铁和氯化铁化合制备,错误;⑤SO2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 色,所以它具有还原性,错误;⑥将质量分数为 5%和 25%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15%,错误;⑦因鲜花里有水份,干燥的 Cl2 和氯水均能使鲜花褪色,正 确;⑧中和热测定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四种, 错误;⑨纯银器在空气中久置变黑是因为发生了化学腐蚀,正确;答案为 B。 4.分析生产生活中的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铜制品、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B 缺铁性贫血服用补铁剂时,需与维生维 C 同时服用 C. 将氯气通入冷的消石灰中制漂白粉 D. 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 【答案】D 【解析】 A. 铜制品、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单质转化为化合物,是氧化还原反应;B. 缺铁性贫 血服用补铁剂时,需与维生维 C 同时服用,维 C 是强还原剂,可以把氧化性较强的+3 价铁还 原为+2 价铁;C. 将氯气通入冷的消石灰中制漂白粉,氯气转化为化合物,是氧化还原反应; D. 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的方法是先用碱把海水中的镁离子沉淀富集镁,再用盐酸溶解沉淀得 氯化镁溶液,然后蒸发浓缩、降温结晶得氯化镁晶体,接着在氯化氢气流中脱水得无水氯化 镁,这个过程中没有氧化还原反应。综上所述,本题选 D。 5.N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4g 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B. 11.2L(标准状况)CCl4 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2NA C. 3 mol SO2 和 1mol O2 于密闭容器中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 3NA D. 1L 0.1mol·L-1 的 Na2S 溶液中 HS-和 S2-离子数之和为 0.1 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碳元素化合价由-4 价升高到+4 价,所以 4g 甲 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 8NA/mol =2NA,故 A 正确; B. CCl4 在标况下为非气态,无法计算 11.2LCCl4 的物质的量,故 B 错误; C. SO2 和 O2 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完全,SO2 和 O2 都有剩余,所以 3 mol SO2 和 1mol O2 于密闭容器中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 3NA,故 C 错误; D.Na2S 溶液中分两步水解,生成 HS-和 H2S,根据物料守恒关系:HS-、H2S 和 S2-离子数之和 为 0.1NA,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睛】本题为“NA”应用试题,解答此类题要注意题设陷阱,本题 B 选项,CCl4 在标况下 非气态,C 选项,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为可逆反应,D 选项,要注意物料守恒的正确使用,考 4 16 / g g mol ×生只有在平时多总结,才能做到考试时慧眼识别。 6.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氢氧化铁胶体与 FeCl3 溶液 过滤 胶体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B 用乙醇提取碘水中的碘 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C 用 MgCl2 溶液制备无水 MgCl2 固体 蒸发 MgCl2 受热不分解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项,胶体粒子可以通过滤纸,但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分离胶体与溶液的方法是渗 析,故 A 项错误; B 项,乙醇与水互溶,致使碘、水、乙醇三者混溶,不能用乙醇萃取的方法进行分离,故 B 项错误; C 项,用 MgCl2 溶液制备无水 MgCl2 固体,要先升温蒸发,然后降温结晶获得六水合氯化镁, 然后通过干燥氯化氢气流加热得到 MgCl2,故 C 项错误; D 项,丁醇和乙醚的沸点相差大,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 D 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汞一旦活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理处理 B. 氨氮废水(含 NH4+及 NH3 ) 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 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人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 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D. 用 pH 计、电导率仅(一种测量溶渡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检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答案】A【解析】 【详解】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加硫磺粉处理,且金属汞不能深埋处理, 易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故 A 错误; B.氨氮废水中 N 为-3 价,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无毒物质,所以可用 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故 B 正确; C.做蒸馏实验时,蒸馏烧瓶中忘记加人沸石,需要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故 C 正确; D.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只有乙酸为电解质,且乙酸电离显酸性,则乙酸浓度越大, 酸性越强,导电能力也越强,所以用 pH 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监 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 A。 8.下列方程式不能正确表示某沉淀溶解过程的是 A. 热的浓盐酸洗涤试管内壁的 MnO2:MnO2+4H++2Cl- Mn2++Cl2↑+2H2O B. 热的 NaOH 溶液洗涤试管内壁的 S:3S+6NaOH 2Na2S+Na2SO3+3H2O C. 向石灰石粉的悬浊液中持续通 CO2:Ca(OH)2+2CO2=Ca(HCO3)2 D. 稀硫酸可除去铁锈:Fe2O3+6H+=2Fe3++3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热的浓盐酸洗涤试管内壁的 MnO2,发生反应为 MnO2+4H++2Cl- Mn2++ Cl2↑+2H2O,A 正确; B. 热的 NaOH 溶液洗涤试管内壁的 S,发生反应为 3S+6NaOH 2Na2S+Na2SO3+3H2O, B 正确; C. 向石灰石粉的悬浊液中持续通 CO2,发生反应为 CaCO3+CO2+H2O=Ca(HCO3)2,C 不正确; D. 稀硫酸可除去铁锈,发生反应为 Fe2O3+6H+=2Fe3++3H2O,D 正确; 答案为 C。 9.X、Y、Z、W、M 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 X、Y、Z、W 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 种非金属元素,X 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 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 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2 倍,M 是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Δ Δ Δ ΔA. 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M>W>Z>Y>X B. X、Z 两元素能形成原子个数比(X:Z)为 3:1 和 4:2 的化合物 C. 化合物 YW2、ZW2 都是酸性氧化物 D. 用 M 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 NaHCO3 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在阴极区会出现白色 沉淀 【答案】B 【解析】 【分析】 X 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应为 H 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 的 2 倍,应为 C 元素;Z、W 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 气体,则 Z 为 N 元素、W 为 O 元素;M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应为 Al 元素。 【详解】A.H 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 径增大,故原子半径 Al>C>N>O>H,即 M>Y>Z>W>X,故 A 错误; B.N、H 两元素能形成 NH3、N2H4,故 B 正确; C.化合物 CO2 是酸性氧化物,NO2 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 N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 C 错误; D.用 Al 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 NaHCO3 溶液,阴极生成氢气,不会生成沉淀,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 B。 【点睛】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 10.R 是合成某高分子材料的单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R 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B. 用 NaHCO3 溶液可检验 R 中是否含有羧基 C. R 与 HOCH2COOH 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完全相同 D. R 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 4 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子中含有醇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含有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 A 正【确; B. 该分子的羧基可以与 NaHCO3 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 B 正确; C. 该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氨基、羟基、羧基;HOCH2COOH 分子中所含官能团为羟基、 羧基,故 C 错误; D. R 苯环上有四种环境的氢,故其一溴代物有 4 种,故 D 正确; 故答案选 C。 11.一种钌(Ru)基配合物光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如下。 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反应为: RuII RuII *(激发态) RuII *→ RuIII+e- I3-+ 2e-→3I- RuIII+3I-→RuII++ I3-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 ) A. 电池中镀 Pt 导电玻璃 正极 B. 电池工作时,I-离子在镀 Pt 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C. 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 I-和 I3-浓度不会减少 D. 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图电子的移动方向可知,半导材料 TiO2 为原电池的负极,镀 Pt 导电玻璃为原电池的正极, 电解质为 I3-和 I-的混合物,I3-在正极上得电子被还原,正极反应为 I3-+2e-=3I-,由此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图示信息得, 为A. 由图可知,镀 Pt 导电玻璃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所以为正极,A 项正确; B. 原电池中阴离子在负极周围,所以 I-离子不在镀 Pt 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B 项错误; C.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 I-的浓度和 I3-的浓度不变,C 项正确; D. 由图可知该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 项正确。 答案选 B。 12.25℃时,向某 Na2CO3 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φ)随溶液 pH 变 化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H=7 时, c(Na+)=(Cl- )+c(HCO3-)+2c(CO32-) B. pH=8 时,c(Na+)=c(C1-) C. pH=12 时, c(Na+ )>c(OH- )>c(CO32-)>c(HCO3-)>c(H+) D. 25℃时,CO32-+H2O HCO3-+OH-的水解平衡常数 Kh=10-10mol·L-1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电荷守恒可知,c(Na+)+c(H+)=(OH- )+Cl- )+c(HCO3-)+2c(CO32-), pH=7 时, c(H+)=(OH- ),则 c(Na+)=(Cl- )+c(HCO3-)+2c(CO32-),故 A 正确; B、据图可知,pH=8 时溶液中溶质为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则溶液中 c(Cl-)<c(Na+),故 B 错误; C、pH=12 时,溶液为 Na2CO3 溶液,碳酸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碳酸 氢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和氢氧根离子, 则 c(Na+ )>c(CO32-)>c(OH- )>c(HCO3-)>c(H+),故 C 错误; D、CO32-的水解常数 Kh=c(HCO3-)c(OH-)/c(CO32-),据图可知,当溶液中 c(HCO3-):c (CO32-)=1:1 时,溶液的 pH=10,c(H+)=10-10mol·L-1,由 Kw 可知 c(OH-)=10-4mol·L -1,则 Kh=c(HCO3-)c(OH-)/c(CO32-)=c(OH-)=10-4mol·L-1,故 D 错误; 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盐类的水解、平衡常数计算、弱电解质的电离等,难点为 D,注意利用溶液 中 c(HCO3-):c(CO32-)=1:1 时,溶液的 pH=10 这个条件。 二、填空题 13.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了我们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世上万物,神奇莫测,常常超乎人们 按“常理"的想象。学习物质结构和性质的知识,能使你想象的翅膀变得更加有力。 (1)基态 Ga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Ar]__,基态 Ga 原子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 轮廓图为___。 (2)HC≡CNa(乙炔钠)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乙炔钠中 C 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乙炔钠中存在 ___(填字母)。 A.金属键 B.σ 键 C.π 键 D.氢键 E.配位键 F.离子键 G.范德华力 (3)NaN3 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其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写出和该阴离子 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结构式___。 (4)配体中配位原子提供孤电子对的能力与元素的电负性有关,SCN-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 [S=C=N]-或[S-C≡N]-,SCN-与 Fe3+、Au+和 Hg2+等离子能形成配离子,N、C、S 的电负性依次 为 3.0、2.5 和 2.5。SCN-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可能是___。 (5)某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晶体中在每个 X 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 X 共有___个。 ②设该晶体的摩尔质量为 Mg·mol-1,晶胞的密度为 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则晶 体中两个最近的 X 间的距离为___cm。 【答案】 (1). 3d104s24p1 (2). 哑铃形 (3). sp (4). BCF (5). 直线形 (6). N=N=O 或 O=C=O (7). S (8). 12 (9). 【解析】 【分析】 ⑴Ga 为 31 号元素,基态 Ga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基态 Ga 原 子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级为 4p。 3 A 2 4M 2 ρN ×⑵HC≡CNa(乙炔钠)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乙炔钠中 C 原子 2 个 σ 键,无孤对电子;乙炔钠中存 在 Na+与 HC≡C-形成离子键,碳碳三键里有 1 个 σ 键,2 个 π 键。 ⑶阴离子 N3-的中心 N 价层电子对数为 ;由于价电子 N-= O,因此可 以得等电子体。 ⑷根据结构可以得出 C 无孤对电子,S、N 都有孤对电子,又根据电负性越大,吸引电子能力 越强,形成配位键能力越弱。 ⑸①以顶点 X 分子,与它最近的 X 在面心上,通过空间想象每个平面有 4 个 X,共有三个平 面。 ②根据晶胞得到 X 个数和 Y 个数,因此得到化学式,先计算体积,再计算边长,晶体中两个 最近的 X 间的距离为面对角线的一半,再算晶体中两个最近的 X 间的距离。 【详解】⑴Ga 为 31 号元素,基态 Ga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因 此核外电子排布式是[Ar]3d104s24p1,基态 Ga 原子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级为 4p,其电子云轮廓 图为哑铃形;故答案为:3d104s24p1;哑铃形。 ⑵HC≡CNa(乙炔钠)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乙炔钠中 C 原子 2 个 σ 键,无孤对电子,因此 C 的杂 化类型为 sp 杂化;A. HC≡CNa 是离子化合物,不存在金属键,故 A 不符合题意;B. 碳碳三 键里有 1 个 σ 键,故 B 符合题意;C. 碳碳三键里有 1 个 σ 键,2 个 π 键,故 C 符合题意;D. 电负性大的原子与氢形成的共价键,这个分子的氢与另外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大的原子形成氢 键,HC≡CNa 不满足这个条件,故 D 不符合题意;E. HC≡CNa 没有中心原子,也无孤对电子, 因此无配位键,故 E 不符合题意;F. HC≡CNa 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故 F 符合题意; G. HC≡CNa 是离子化合物,不是分子,不存在范德华力,故 G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sp; BCF。 ⑶NaN3 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其阴离子 N3-的中心 N 价层电子对数为 ,为 sp 杂化,其立体构型为直线形;由于价电子 N-= O,因此和该阴 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结构式 N=N=O 或 O=C=O; ⑷配体中配位原子提供孤电子对的能力与元素的电负性有关,SCN-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 [S=C=N]-或[S−C≡N]-,SCN-与 Fe3+、Au+和 Hg2+等离子能形成配离子,根据结构可以得出 C 无孤对电子,S、N 都有孤对电子,又根据 N、C、S 的电负性依次为 3.0、2.5 和 2.5,电负性 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形成配位键能力越弱,因此 SCN-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可能是 12+ (5 1 3 2) 22 + − × = 12+ (5 1 3 2) 22 + − × =S;故答案为:S。 ⑸①以顶点 X 分子,与它最近的 X 在面心上,通过空间想象每个平面有 4 个 X,共有三个平 面,因此晶体中在每个 X 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 X 共有 12 个;故答案为:12。 ②根据晶胞得到 X 个数有 ,Y 个数有 8 个,因此该离子化合物化学式为 XY2,设该晶体的摩尔质量为 Mg·mol−1,晶胞的密度为 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 ,晶胞边长为 ,由于晶体中两个最近的 X 间的 距离为面对角线的一半,因此晶体中两个最近的 X 间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 。 14.扎来普隆是一种短期治疗失眠症的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 中 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 所需的试剂和条件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 、 的反应类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4)扎来普隆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5)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属于芳香化合物,且含有硝基,并能发生银镜反应的 B 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不 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 4 组峰的结构简式有________________。 (7)已知: 有碱性且易被氧化。设计由 和乙醇制备 的合成路线(无 机试剂任选)。________ 的 1 18 + 6 48 2 × × = 1 1 3A 3 A mol mol M 4m 4MV= = cmρ ρg cm ρN g N − − − × =⋅ ⋅ 3 A 4M cmρN 3 A 2 4M cm2 ρN × 3 A 2 4M 2 ρN × A B→ B C→ E F→ C D→ 2NH−【答案】 (1). 羰基(或酮基) (2). 浓 ,浓 (3). 还原反应 (4). 取代反应 (5). (6). (7). 17 (8). 、 (9). 【解析】 【分析】 (7)因 有碱性且易被氧化,则由 和乙醇制备 时,应先将-CH3 氧化为 -COOH,再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最后再将-NO2 还原为-NH2,即可得到目标产物。 【详解】(1)A 的结构简式为 ,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羰基; (2)A 的结构简式为 ,B 的结构简式为 ,则 发生取代反应,所需的 试剂和条件分别为浓 ,浓 ; (3)由 B 的结构简式为 、C 的结构简式为 、E 的结构简式为 、F 的结构简式为 可知, 是-NO2 转化为-NH2,发 生了还原反应,而 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4)扎来普隆的结构简式为 ,其分子式为 ; (5)C 的结构简式为 、D 的结构简式为 ,则 发生取代反应的 3HNO 2 4H SO / ∆ 17 15 5C H ON 2NH− A B→ 3HNO 2 4H SO / ∆ B C→ E F→ 17 15 5C H ON C D→化学方程式为 ; (6)B 的结构简式为 ,其属于芳香化合物,且含有硝基,并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 异构体满足:①含有苯环和硝基;②含有-CH2CHO 或一个甲基和一个-CHO;若为-NO2 和 -CH2CHO,则有 4 种结构,其中有一种为苯环上连接-CH(NO2)CHO;若为-NO2、-CH3 和 -CHO,则有 4+4+2=10 种,另外还有-CH2NO2 和-CHO 共有 3 种,共有 4+10+3=17 种,其中 核磁共振氢谱有 4 组峰的结构简式有 、 ; (7)因 有碱性且易被氧化,则由 和乙醇制备 时,应先将-CH3 氧化为 -COOH,再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最后再将-NO2 还原为-NH2,具体合成路线为 。 【点睛】本题题干给出了较多的信息,学生需要将题目给信息与已有知识进行重组并综合运 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需要学生具备准确、快速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和接受、吸收、整合化学 信息的能力,采用正推和逆推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分析有机合成路线,可推出各有机物的结 构简式,然后分析官能团推断各步反应及反应类型。本题需要学生根据双安妥明的结构特点 分析合成的原料,再结合正推与逆推相结合进行推断,充分利用反应过程 C 原子数目,对学 生的逻辑推理有较高的要求。难点是同分异构体判断,注意题给条件,结合官能团的性质分 析解答。 第Ⅱ卷 提高题 15.二氯化二硫(S2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作橡胶硫化剂,改变生橡胶受热发黏、遇 冷变硬的性质。查阅资料可知 S2Cl2 具有下列性质: 2NH−(1)制取少量 S2Cl2 实验室可利用硫与少量氯气在 110~140℃反应制得 S2Cl2 粗品,氯气过量则会生成 SCl2。 ①仪器 m 的名称为___,装置 F 中试剂的作用是___。 ②装置连接顺序:A→___→___→___→E→D。 ③实验前打开 K1,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排尽装置内空气。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后,再通入一段 时间的氮气,其目的是___。 ④为了提高 S2Cl2 的纯度,实验的关键是控制好温度和___。 (2)少量 S2Cl2 泄漏时应喷水雾减慢其挥发(或扩散),并产生酸性悬浊液。但不要对泄漏物或 泄漏点直接喷水,其原因是___。 (3)S2Cl2 遇水会生成 SO2、HCl 两种气体,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测定该混合气体 SO2 的体积分数。 ①W 溶液可以是___ (填标号)。 a.H2O2 溶液 b.KMnO4 溶液(硫酸酸化) c.氯水 ②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___(用含 V、m 的式子表示)。 【答案】 (1). 直形冷凝管(或冷凝管) (2). 除去 Cl2 中混有 HCl 杂质 (3). F (4). C (5). B (6). 将装置内的氯气排入 D 内吸收以免污染空气,并将 B 中残留的 S2Cl2 排入 E 中收集 (7). 滴入浓盐酸的速率(或 B 中通入氯气的量) (8). S2Cl2 遇水会分解放热, 放出腐蚀性烟气 (9). ac (10). ×100%或 %或 %或 % 【解析】 的 22.4m 233V 2240m 233V 9.6m V 9.61m V【分析】 (1)实验室可利用硫与少量氯气在 110~140℃反应制得 S2Cl2 粗品,氯气过量则会生成 SCl2, 利用装置 A 制备氯气,氯气中含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通过装置 F 除去氯化氢,通过装置 C 除去水蒸气,通过装置 B 和硫磺反应在 110~140℃反应制得 S2Cl2 粗品,通过装置 E 冷凝得 到二氯化二硫(S2Cl2),连接装置 D 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 (2)S2Cl2 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腐蚀性烟气; (3)S2Cl2 遇水会生成 SO2、HCl 两种气体,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测定该混合气体中 SO2 的体积分数,混合气体通过溶液 W 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得到溶液中加入加入过量氢氧化钡 溶液反应得到硫酸钡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硫酸钡沉淀质量 mg,元素守恒计算二氧化 硫体积分数。 【详解】(1)实验室可利用硫与少量氯气在 110~140℃反应制得 S2Cl2 粗品,氯气过量则会生 成 SCl2,利用装置 A 制备氯气,氯气中含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通过装置 F 除去氯化氢,通 过装置 C 除去水蒸气,通过装置 B 和硫磺反应在 110~140℃反应制得 S2Cl2 粗品,通过装置 E 冷凝得到二氯化二硫(S2Cl2),连接装置 D 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 ①仪器 m 的名称为直形冷凝管(或冷凝管),装置 F 中试剂的作用是:除去 Cl2 中混有的 HCl 杂质; ②利用装置 A 制备氯气,氯气中含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通过装置 F 除去氯化氢,通过装置 C 除去水蒸气,通过装置 B 和硫磺反应在 110~140℃反应制得 S2Cl2 粗品,通过装置 E 冷凝得 到二氯化二硫(S2Cl2),连接装置 D 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依据上述分析可知装置连接顺 序为:A→F→C→B→E→D; ③实验前打开 K1,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排尽装置内空气。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后,再通入一段 时间的氮气,其目的是:将装置内的氯气排入 D 内吸收以免污染空气;并将 B 中残留的 S2Cl2 排入 E 中收集; ④反应生成 S2Cl2 中因氯气过量则会有少量生成 SCl2,温度过高 S2Cl2 会分解,为了提高 S2Cl2 的纯度,实验的关键是控制好温度和滴入浓盐酸的速率或 B 中通入氯气的量; (2)少量 S2Cl2 泄漏时应喷水雾减慢其挥发(或扩散),并产生酸性悬独液,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 漏点直接喷水,其原因是:防止 S2Cl2 遇水分解放热,放出腐蚀性烟气; (3)S2Cl2 遇水会生成 SO2、HCl 两种气体,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测定该混合气体中 SO2 的体积分数,混合气体通过溶液 W 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得到溶液中加入加入过量氢氧化钡 溶液反应得到硫酸钡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硫酸钡沉淀质量 mg,元素守恒计算二氧化硫体积分数; ①W 溶液是吸收氧化二氧化硫的溶液,可以是 a.H2O2 溶液,c.氯水,但不能是 b.KMnO4 溶 液(硫酸酸化),因为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氯化氢生成氯气,故答案为:ac; ②过程分析可知生成沉淀为硫酸钡沉淀,硫元素守恒得到二氧化硫物质的量 n(SO2)=n(BaSO4)= = mol,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气体物质的量 分数,二氧化硫体积分数= 。 【点睛】考查性质实验方案设计,侧重考查学生知识综合应用、根据实验目的及物质的性质 进行排列顺、数据处理能力,综合性较强,注意把握物质性质以及对题目信息的获取于使用, 难度中等。 16.燃煤烟气的脱硫脱硝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1)用 CH4 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 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 kJ•mol-1 ③H2O(g)=H2O(l) △H=-44 kJ•mol-1 写出 CH4(g)与 NO2(g)反应生成 N2(g)、CO2(g)和 H2O(l) 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某科研小组研究臭氧氧化--碱吸收法同时脱除 SO2 和 NO 工艺,氧化过程反应原理及反应 热、活化能数据如下: 反应Ⅰ:NO(g)+ O3(g) NO2(g)+O2(g) △H1 = -200.9 kJ•mol-1 Ea1 = 3.2 kJ•mol-1 反应Ⅱ:SO2(g)+ O3(g) SO3(g)+O2(g) △H2 = -241.6 kJ•mol-1 Ea2 = 58 kJ•mol-1 已知该体系中臭氧发生分解反应:2O3(g) 3O2(g)。请回答: 其它条件不变,每次向容积为 2L 的反应器中充入含 1.0 mol NO、1.0 mol SO2 的模拟烟气和 2.0 mol O3,改变温度,反应相同时间 t 后体系中 NO 和 SO2 的转化率如图所示: mg 233g / mol m 233 1 22.4233 100% 100%233 22.4 / 1 m mo m VL V L mo × = ×   ①由图可知相同温度下 NO 的转化率远高于 SO2,结合题中数据分析其可能原因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 A P 点一定为平衡状态点 B 温度高于 200℃后,NO 和 SO2 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显著下降、最后几乎为零 C 其它条件不变,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可提高 NO 和 SO2 的转化率 ③假设 100℃时 P、Q 均为平衡点,此时反应时间为 10 分钟,发生分解反应的臭氧占充入臭氧总 量的 10%,则体系中剩余 O3 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NO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反应Ⅱ 在此时的平衡常数为______ 。 (3)用电化学法模拟工业处理 SO2。将硫酸工业尾气中的 SO2 通入如图装置(电极均为惰性材 料)进行实验,可用于制备硫酸,同时获得电能: ①M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 ②当外电路通过 0.2 mol 电子时,质子交换膜左侧的溶液质量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_______ 克。 【答案】 (1). CH4(g)+2NO2(g)= N2(g)+CO2(g)+2H2O(l) △H=-955 kJ/mol (2). 反应Ⅰ的 活化能小于反应Ⅱ,相同条件下更易发生反应 (3). BC (4). 0.65 (5). 0.0425mol/(L·min) (6). 0.96 (7). SO2+2H2O-2e- =SO42- +4H+ (8). 增大 (9). 6.2 【解析】 【 详 解 】 (1)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 kJ•mol-1 ,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 kJ•mol-1 , ③H2O(g)═H2O(l)△H=-44.0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将 ×(①+②+③×4)得:CH4(g)+2NO2(g)=N2(g)+CO2(g)+2H2O(l) △H=1 2×[(-574 kJ•mol-1)+(-1160 kJ•mol-1)+(-44.0 kJ•mol-1)×4]=-955kJ•mol-1 , 故 答 案 为 CH4(g)+2NO2(g)=N2(g)+CO2(g)+2H2O(l) △H=-955kJ•mol-1; (2)①反应Ⅰ:NO(g)+ O3(g) NO2(g)+O2(g) △H1 = -200.9 kJ•mol-1 Ea1 = 3.2 kJ•mol-1 反应Ⅱ:SO2(g)+ O3(g) SO3(g)+O2(g) △H2 = -241.6 kJ•mol-1 Ea2 = 58 kJ•mol-1,反应Ⅰ的 活化能小于反应Ⅱ,相同条件下更易发生反应,因此相同温度下 NO 的转化率远高于 SO2,故 答案为反应Ⅰ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Ⅱ,相同条件下更易发生反应; ②A.图中曲线属于描点法所得图像,P 点不一定为图像的最高点,即不一定为平衡状态点, 可能是建立平衡过程中的一点,故 A 错误;B.根据图像,温度高于 200℃后,2O3(g) 3O2(g) 反应进行程度加大,体系中的臭氧浓度减小,NO 和 SO2 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显著下降、当臭 氧完全分解,则二者转化率几乎为零,故 B 正确;C.其它条件不变,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 使得 2O3(g) 3O2(g)平衡逆向移动,臭氧浓度增大,反应Ⅰ:NO(g)+ O3(g) NO2(g)+O2(g) 和反应Ⅱ:SO2(g)+ O3(g) SO3(g)+O2(g)平衡正向移动, NO 和 SO2 的转化 率提高,故 C 正确;故选 BC; CH4(g)+2NO2(g)=N2(g)+CO2(g)+2H2O(l)△H=-955kJ•mol-1 ③反应Ⅰ:NO(g)+ O3(g) NO2(g)+O2(g)中 NO 的转化率为 85%,则反应的 NO 为 0.85mol, O3 为 0.85mol;反应Ⅱ:SO2(g)+ O3(g) SO3(g)+O2(g)中 SO2 的转化率为 30%,反应的 SO2 为 0.3mol,O3 为 0.3mol,2O3(g) 3O2(g)中发生分解反应的臭氧占充入臭氧总量的 10%, 为 0.2mol,则体系中剩余 O3 的物质的量=2.0mol-0.85mol-0.3mol-0.2mol=0.65mol;NO 的平均 反应速率= =0.0425mol/(L·min);平衡是为 0.85mol+0.30mol+0.3mol=1.45mol,反 应Ⅱ的平衡常数= =0.96,故答案为 0.65;0.0425mol/(L·min);0.96; (3)①本质是二氧化硫、氧气与水反应生成硫酸,M 电极为负极,N 电极为正极,M 电极上二 氧化硫失去电子氧化生成 SO42-,根据原子守恒会电荷守恒可知,有水参加反应,有氢离子生 成,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 -═SO42-+4H+,故答案为 SO2+2H2O-2e -═SO42-+4H+; ②负极反应式为:SO2+2H2O-2e -═SO42-+4H+,正极反应式为 O2 + 4e-- + 4H+ == 2H2O,当外电 路通过 0.2 mol 电子时,负极反应的二氧化硫为 0.1mol,质量为 6.4g,同时有 0.2mol 氢离子通 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右侧,左侧溶液质量增大 6.4g-0.2g=6.2g,故答案为增大;6.2。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化学反应原理。本题的易错点为(3),要注意根据原电池的总反应判 1 2 0.85 2 10min mol L× 1.45 0.3 2 2 0.7 0.65 2 2 × ×断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②中要注意氢离子的移动对溶液质量的影响。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