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4月) 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4月) 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ID:257296

大小:71.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0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吉林市普通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调研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 第Ⅰ卷(选择题 共 140 分) 本卷共 3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在吸取商代灭亡教训的基础上,将刑法体制进行调整,相比于前朝减轻许多; 但是对于“不孝不友”等违背基本伦理规范的行为,还是主张要“刑兹无赦”。这表明 西周的刑法体制 A. 贯彻“明德慎罚”的司法原则 B. 推动法律由野蛮走向文 明 C. 服务于巩固统治的现实需要 D. 确保宗法原则得以贯彻 落实 25.西汉前期,社会活跃着许多大盐铁商,他们资金雄厚,生产规模庞大,有的冶铁商同 时役使上千人的劳动力。西汉中期以后,这些商人转而把资金投入农业,扩大地产。 这一变化 A. 体现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 B. 反映了政府宽松的商业政策 C. 强化了自耕农的存在基础 D. 有助于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 26.唐代,儒学家韩愈激烈地批判佛学,提出对于佛教应该“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到了北宋,以程颐程颢为代表的学者,却基本上都“出入于老释者数十年”,对佛学进 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这一变化 A. 体现了政府对外来文化的开明政策 B. 反映了大一统时代的恢弘气度 C. 有助于儒学在这一时期的新发展 D. 表明弃儒从佛的现象已相当普遍 27.以下是根据相关著作整理清代江南地区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的物价变化: 康熙雍正时 期 乾隆嘉庆时 期 土地价格(每亩) 4 到 5 两 50 两 稻米价格(每升) 6 到 7 文 30 到 40 文 布匹价格(每丈) 30 到 40 文 100 到 200 文 这表明清代这一时期 A. 物价的变化受世界市场影响颇多 B.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业已难以为继 C. 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进一步完善 D. 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导致物价波动 28.1861 年,清政府建立了总揽外交事务的总理衙门。当其时,君臣朝野之间往往视之 ★ 保 密为不祥之物,“士大夫顾清议者多耻预其选”。同时,当时对于这一机构的说法是“俟军 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 A. 理衙门在当时被视为临时性机构 B. 传统外交观念仍有极大的历史惯性 C. 清政府重视政治体制的传承与完善 D. 对外战争的失败导致士大夫普遍排外 29.戊戌变法前后,无锡人裘廷梁创办了白话报,提出“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梁 启超在宣传变法时,常常把俚语、韵语、外国语融为一体,不受古来章法限制,常能 动人心弦,这反映了当时 A. 文学革命的兴起推动了文字的变革 B. 白话文为变法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C. 改革古汉语是戊戌变法的重要措施 D. 维新变法运动涉及到语言文化的嬗变 30.1940 年,国民政府将中央农业试验研究所改为粮食增产委员会,由政府拨给经费。先 后改良水稻、小麦品种共计 90 余种。同时,改变西南地区冬季农闲不种的做法,首先 在四川推广冬季稻耕作。这些措施 A. 适应了民族战争的实际需要 B. 有利于敌后战场坚持长期抗战 C. 有助于减轻英美盟国的援华负担 D. 触及了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 31.1950 年 2 月,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召开全国财经工作会议。确定将全国财政收支统一 集中到中央;全国关税、盐税、工商税集中到中央,每日结算解交国库;各地贸易公 司的资金、业务计划、商品调度由中央贸易部掌握。此做法 A. 有助于城乡商品经济的长足发展 B. 致力于解放农村的剩余的劳动力 C. 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做了一定准备 D. 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32.柏拉图认为,闲暇乃是智慧的主要条件;因此智慧就不能求之于那些为了生活不得不 从事劳动的人们,而只能求之于那些享有独立的生活资料的人们,或者是那些由国家 来负担而不必为生活担忧的人们。这一观点 A. 旨在论证奴隶制存在的合理性 B. 蕴含着对于希腊民主制的思考 C. 体现了人自我意识的初步觉醒 D. 强调出身对于人的决定性作用 33.18 世纪的法国,各种图书机构和实践活动大量涌现,为公共阅读提供了方便。在阅览 室和开办“文学陈列馆”的书店里,人们可以尽情阅读而无需购买。对于普通大众来 说,咖啡馆也成为重要的信息沟通方式。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A. 工业化的人才优势日益突出 B. 政府的言论控制日益走向解体 C. 新思想有较通畅的传播渠道 D. 理性主义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34.1933 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上,把传统的信教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集会结社 自由改为新的“四大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 自由。这表明罗斯福 A. 主张社会财富应当平等分配 B. 意图限制公民的政治权利 C. 否定了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 D. 关注到社会弱势群体的诉求 35.从 1970 年起,每次不结盟首脑会议都专门发表“经济宣言”,后来又把加强南南合作、 集体自力更生提高到战略高度。这表明 A. 不结盟运动的斗争领域走向深入 B. 发展中国家积极顺应全球化趋势 C.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D.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明显变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60 分)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43~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1.(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代民间教育的兴衰与官府的态度有直接关系。政府对民间教育进行督查和 考核,在经济上,还通过拨款给学田等方式在经济上对民间教育施加影响。清代的民间教 育以四书五经、伦理纲常为主要内容,主要开设《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四书五 经、作时文等科举课程。从形式来看,清代的民间教育包括书院、家塾、私塾、族塾、义 学等。这些民间教育承担了孩童的启蒙教育,为官方教育输送大量的受过基础教育的学子。 ——摘编自严雄飞《清代民间教育的特点及其社会地位》 材料二:1923 年,陶行知、晏阳初等人在北京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致力于中国 的民间教育,该会在华北地区创立了若干实验学校。如下表: 校名 地址 学生 课程及年限 平民育才学 校 翟城(村) 31 妇女育才学 校 翟城 22 育才课程:三民主义、建国大纲、人格修养、 治村大纲、公文须知、平民教育、社会调查、 社会教育、农业科学、家庭科学、乡村卫生、 群众心理、交通常识、信用合作、现代历史、 人生地理。年限:2 年 第一实验平 校 东 建 阳 (村) 43 第二实验平 校 定 县 城 内 社 会 教 育 办事处 33 第三实验平 校 定县南街 44 第四实验平 校 定县西街 27 农民初级课程:千字课、习字、珠算、周会、 唱歌、注音字母 ——摘编自田玉立:《民国时期教育团体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研究》 材料三:1949 年底,新中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学校要为工农子女和工农青 年开门,以期大量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为此,新中国大量开创工农文化补习学 校和工农速成中学、技术夜校、技工学习班、高等学校工农学习班等工农教育形式。到 1955 年,工农群众参加业余文化学习的有 5500 万,1956 年则达到 6600 万。 ——摘编自魏雪《新中国初期工农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民间教育的特点。(8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与清代民间教育相比,民国时期创办的实验学校有哪些 不同?并指出其不同产生的原因。(12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工农教育的意义。(5 分) 42.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传统工业是产业革命以来建立、仍然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工业部门的总称。传统 工业以常规能源为动力,以机器技术为重要特征。一般包括纺织工业、钢铁工业、造船工 业、汽车工业、电力工业等部门。传统工业多为劳动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工业。传统工业 的生产技术水平,对近代各国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对 18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中期的世 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附:18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 40 年代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主要地区 代表性工业城市 英国中部地区 伯明翰、曼彻斯特、伦敦 圣彼得堡-莫斯科工业区 圣彼得堡、莫斯科 意大利工业区 都灵、米兰 欧洲西部地区 汉堡、鲁尔、巴黎、马赛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京津塘、宁沪杭地区 北美五大湖地区 芝加哥、底特律、费城、蒙特利尔 日本沿海工业带 东京、横滨、大阪 提炼材料信息,选取 1 到 2 个工业区或者整体展开论述(结合时代背景,可以就工业 区的成因、特点和影响某一方面提出你的见解或者认识,要求:表述清晰,层次分明,史 论结合)。 历史选做题:(15 分)(45—47 题)请考生从所给出的 3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选按 第一题计分。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对应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 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45.(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 世纪以前,英国警察事务长期由地方教区和城镇管辖。1829 年,当时任内务大臣的 皮尔提出《都市警察法》,建立都市警察。由内阁大臣负责管理主管全国治安的内务部。1838 年王室委员会开始调查在各郡如何建立一支有效的警察力量。1839 年在宪章运动高潮时, 内务部授权四季法庭法官在郡以下的各区建立一支临时警察,但是临时警察的首领需要内 务大臣任命,从各郡征收的地方税中支付临时警察的开支。1869 年到 1870 年,部分选区把 警察力量和郡的警察力量统一起来。在在工人阶级的运动威胁政权时,当局甚至曾运用刚 刚出现铁路网、无线电报等方式毫不留情地加以镇压。 ——摘编自沈汉、刘新成《英国议会政治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概括英国警察制度改革的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试评价英国警察制度改革(9 分) 46.(15 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36 年 7 月 11 日,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同德国驻奥公使冯·巴本签订了一项秘 密协定和一份公开发表的公报。在公报中,德国政府表示:“承认奥利地联邦的全部主 权”;双方互不干涉内政。奥利里承认自己是一个德意志国家。但秘密协定则要求奥地利按照德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来执行自己的外交活动;实行政治性大赦。实际上即大赦奥地利纳 粹政治犯;任命奥地利的民族反对派分担政务。通过德奥协定,德国基本上控制了奥地利 的内政和外交。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 1936 年德奥协定签署的历史背景(6 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指出 1936 年德奥协定产生的影响(9 分) 47.(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伍连德(1879—1960),近代中国著名公共卫生学家,出生于马拉西亚的一个华 侨家庭。1905 年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8 年任天津陆军学堂帮办。1910 年 10 月, 哈尔滨暴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每日死者众多。日俄两国以护侨为名,妄图主持东北的防疫 事务,借机侵犯我国主权。伍连德临危受命,奔赴哈尔滨,主持防疫事务。12 月,伍连德 通过对一位患者遗体的解剖,确定了此病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发的新疾病——肺鼠疫。由 于肺鼠疫在当时并无特效药,故隔离成为解决疫病的有效办法。他将疫情重灾区划分为 4 个区,一旦发现有人患病,立即送医,并且将家属隔离。针对鼠疫通过飞沫传播的特点, 他特意改进了加厚口罩进行防护,并大力推广。最终,在他的努力下,1911 年 3 月,这场 肆虐东北,造成六万多人死亡的大鼠疫终于被扑灭。 ——摘编自李元《回顾伍连德对中国防疫事业的贡献》 (1)根据材料及所学,概括伍连德应对东北鼠疫疫情的主要措施。(6 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评价伍连德在抗击东北鼠疫疫情中所做的贡献。(9 分) 命题、校对: 高三文科命题组 吉林市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学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24.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由题意,西周建立后一方面减轻刑罚,体现了其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的 意图。另一方面,对于违背西周统治基础宗法制的“不孝不友”的行为,仍然严加惩处。 实际上也体现了巩固统治的需要,因此综合来看,C 项符合题意。A 项,只体现出了材料的 一部分信息,不全面,不选;B 项材料中无法体现;D 项“确保”过于绝对,不选。 25.【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西汉中期之后,汉武帝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推动很多商人转而从事农业,变为地主,故国家的经济政策导致了这一现象,因此 A 项正确。B 项与材料所反映信息恰好 相反,不选;C 项,商人购买土地会加剧土地兼并,不利于自耕农的存在,不选。D 项,商 人的政治地位在材料中无法看出,不选。 26.【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依题意及所学,宋朝儒学家二程深入地研究佛道思想,有助于在这一时期儒 学进一步完善,发展为理学,因此 C 项正确。从题干中无法得出政府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故而不选 A 项。宋代不可能出现“大一统”的局面,不选 B 项。D 项是对材料及史实的误读, 因此不选。 27.【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及学所知识,清代,中国人口迅速增长,但是由于中国仍然处于农 业经济社会,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几乎发展到极致,没有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的发 展日益不能够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才会出现题中地价、粮价、布价上涨的情况。所以 B 项符合题意。此时中国仍然是闭关锁国状态,A 项不符合史实。C 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不 选;D 项,题干中没读出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对物价的影响,因此不选。 28.【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总理衙门作为中国近代的外交机构,它的设立引发了社会舆论的非议,体现 了传统的外交观念历史惯性的巨大,因此 B 正确。A 只是对材料信息的部分解读,不全面, 因此不选。依题干中信息,无法解读出新旧外交体制的传承与完善,C 不选;D 项中“普遍” 过于绝对,亦不选。 29.【参考答案】D 【试题在解析】依题意,维新人士为宣传变法使用白话文,体现出了维新变法运动涉及到 了语言文化变革,故 D 项正确。文学革命开始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故而不选 A。维新变法运 动期间,群众基础很薄弱,因此 B 项不选。戊戌变法的主要措施中,不包括改革古汉语的 内容,因此 C 项不选。 30.【参考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所述,国民政府的上述做法有助于粮食增产,有助于坚持长期抗战,因 此 A 项正确。B 项,上述做法发生在国统区,与敌后战场无关,故不选。1940 年世界反法 西斯同盟尚未建立,因此 C 不选。D 项,材料只是单纯涉及到粮食增产,与农村生产关系变 革无关,不选。 31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根据题干所述,,新中国的“全国财政收支统一集中到中央;全国关税、盐税 工商税集中到中央,每日结算解交国库;各地贸易公司的资金、业务计划、商品调度由中 央贸易部掌握”的做法有助于统一财经,增强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也为 1953 年大规模的 经济建设作了重要准备。因此 C 项想符合题意。统一财经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因此 A 项不选;统一财经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解放也无关,因此不选 B;奠定新中国工业化初步基 础的是一五计划,因此 D 项属于知识性错误,不选。 32.【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由题意,柏拉图认为,智慧不能求之于那些为了生活从事劳动的人,体现出 其政治主张——各司其职,城邦的生产者阶层不应该参与政治决策。因此这段话蕴含着对 于雅典民主政治的思考。在雅典,奴隶被排除“人”的范围,A 项不符合题意。C 项,人的 自我意识的初步觉醒是智者学派,不选。柏拉图强调的是智慧的重要而并非出身,因此 D 不选。 33.【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由题意,材料体现出 18 世纪时期法国社会阅读和信息沟通比较便利,这就为 启蒙思想的传播提供了较为畅通的渠道,因此 C 符合题意。题中内容与工业化无关,因此 不选 A。B 项,从题干中无法得出当时的政府因对于言论的控制而瓦解,因此不选;D 项, 社会共识说法过于绝对,因此不选。 34.【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根据题干,罗斯福对传统的“四大自由”有所调整,突出了“免于匮乏”“免 于恐惧”这两个内容,这体现出了在应对经济危机方面,罗斯福关注到了社会弱势群体特 别是贫民的诉求,D 项符合题干所述。A 项,“平等分配”不符合罗斯福新政的根本出发点 ——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因此不选;B 项,从材料中得不出限制公民个人权利的表达,因此 不选。C 项,罗斯福只是把传统的自由主义进行调整,因此不能说是否定,因此不选。 35.【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依据题意和所学知识,不结盟运动在其成立初期(60 年代)主要关注政治上 的民族独立和解放,到了 70 年代,斗争领域深入到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因此 A 项符合题意。B 项,题意反映不出发展中国家主动顺应全球化趋势,而是强调“南南合作” “自力更生”,实际上这恰恰是针对全球化的弊端——贫富差距过大而采取的措施。因此不 选 B。C 项,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的标志是 1990 年纳米比亚独立,不选。D 项,从材料中 看不出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明显变化,不选。 二、材料分析题(共 52 分) 41.(25 分) (1)(8 分)受官府控制(2 分);突出伦理纲常教育(2 分);形式多样(2 分);与官学关 系密切(2 分);以科举考试为培养目的(2 分);侧重基础教育、启蒙教育(2 分)(本题共 8 分,每点 2 分,任答 4 点即可得满分 8 分。) (2)(12 分) (本题 6 分)不同:渗透民主思想(2 分);以培养实用技能为目的(2 分);关注妇女教育 (2 分)。(本题共 6 分,每点 2 分,答满 3 点即可得满分 6 分。) (本题 6 分)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的需要(2 分);建立民主政治的需要(2 分);西方民主、教育思想的传入(2 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传统经济形态的转变(2 分);有识之士的努力(2 分)。(本题 6 分,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得满分 6 分。) (3)(5 分)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化;提升了社会文化素质;为工业化培养了大量人才;体现 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共 5 分,一点 2 分,两点 4 分,三点 5 分) 42.(12 分) 答案示例: 观点:欧美国家的传统工业区与两次工业革命密切相关(2 分) 18 世纪 60 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兴起。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特别是瓦特改良 蒸汽机以后,极大地突破了自然条件对于工业生产的限制。于是在一些水陆交通较好或者 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形成了工业的集聚乃至于工业区的形成,如英国的伦敦、曼彻斯特、 伯明翰等。(4 分) 19 世纪 70 年代以来,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德国等国异军突起,于是在北 美和西欧形成了以美国东北部地区(芝加哥、费城、底特律)和德国鲁尔区为代表的以重 化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区。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汽车工业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支撑国民经 济发展的主导。(4 分) 综上所述: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伴而生,工业化的发展推动了欧美传统工业区的形成与壮大。 (2 分)答案示例从成因的角度进行论述,学生也可以从特点、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但是应该观 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二)选考题(15 分)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1)(6 分)与工人阶级斗争密切相关;通过立法的方式推进;运用了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 权力由地方逐渐收归中央;充分调研,逐步推进。(6 分,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即可得满分 6 分。) (2)(9 分)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护社会治安;有助于工业化的纵深发展;本质上强化了资 产阶级的国家机器,镇压工人运动,具有一定的反动性。(9 分,每点 3 分。任答 3 点即可 得满分 9 分。) 46.【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1)(6 分)经济危机;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法西斯国家的疯狂扩张;英法等国奉行 “绥靖政策”。(6 分,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即可得满分 6 分。) (2)(9 分)通过协定,德国基本上控制了奥地利的内政和外交;为德国最终吞并奥地利埋 下了伏笔;助长了德国和奥地利法西斯的嚣张气焰,推动了法西斯进一步扩张。(9 分,每 点 3 分,任答 3 点即可得满分 9 分。) 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1)(6 分)确定病原体,命名新疾病;建立隔离区,控制传染源;改进防疫用具,切断传 播途径(6 分,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即可得满分 6 分。) (2)(9 分)扑灭了鼠疫,维护人民的健康,挽救了众多生命;挫败了帝国主义借助疫情干 涉我国内政的企图,维护了国家主权;其抗击疫情的经验给后人以借鉴,有助于我国公共 卫生事业的近代化;临危受命,体现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更反映出其强烈的爱国主 义情怀。(9 分,每点 3 分,任答 3 点即可得满分 9 分。)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