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ID:255135

大小:68.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4-2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卷答案与解析 一、语言基础积累(10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C ) A.哺育(pǔ)狂澜(lán)气魄(pò) 污秽(huì) B.祈祷(qǐ) 炽痛(zhì)机杼(zhù) 亘古(gèn) C.惩罚(chéng) 谰语(lán)田垄(lǒng) 默契(qì) D.金柝(tuò) 军帖(tiě)蚱蜢(zà) 屏障(píng) 【解析】A.哺育(bǔ);B.炽痛(chì);D.蚱蜢(zhà) 2.下面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蓝!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 源。 B.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 C.一条浩浩荡荡的江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景界,平原无际,一泄 万里。 D.在那恒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宏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 一样。 【解析】A.“摇蓝”应改为“摇篮”;C.“景界”应改为“境界”; D.“恒古”应改为“亘古”。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 A.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 难明真相。B.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 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 网民不厌其烦。 D.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 去。 【解析】C.“不厌其烦”的意思是不嫌麻烦。应改为“不胜其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通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使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B.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 务。 C.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 歌。 D.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解析】A.成分残缺,可改为:通过四年的不懈努力,我终于如愿 以偿地考上了理想的高中(或四年的不懈努力,是我终于如愿以偿的考上 了理想的高中)。B.成分残缺,可改为: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 的活动,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D.语意重复,可改为:如今初 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过度看手机造成的(或是过度看手机的原因)。 5.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②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③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 头。 ④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 多么丰饶…… ⑤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 种欢喜的声音。 ⑥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 这里那里到处飞。 A.②⑤③⑥④① B.①②⑤③⑥④ C.②⑤⑥③④① D.①②⑥③④⑤ 【解析】注意抓住语段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本段文字是按照由“春 天”到“秋天”的思路组织顺序的。 二、语言表达(8 分) 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 文化、民族、同胞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实 验中学七年级(2)班开展以“家国天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 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8 分) 6.为营造活动气氛,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1 分) 【答案】热爱祖国,建设家园。 7.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 王淑涵同学接着朗诵黄霑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 计一段串词。(3 分)【答案】吴薇同学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 精神和中华儿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下面请王淑涵同学为大家朗诵《我 的中国心》,让我们在缠绵婉转中,感受那爱国的依依深情。(3 分)_ 8.下面是李明在网上摘抄的一段关于歌颂祖国的文字,其中有些问 题,请你帮他解决。(4 分) 我游览了白山黑水,看到了祖国的繁荣和富足。登上南沙群岛的珊 瑚礁啊!我感受到了祖国幅员的广袤。在八百里秦川,我看到了祖国儿 女气势奔雷的心声。那一阵阵响入云天的威风锣鼓,那一声声惊天动地 的浑厚呐喊,__那一队队铿锵有力的整齐步伐__,表达了我和兄弟姐妹 们的一腔豪情。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_看到__”一词 改为“__听到__”。(2 分) (2)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2 分) 略,句式一样,意思相关即可 三:走进古今名著(6 分)批注精彩文段 ——《骆驼祥子》 回到车厂,他懊睡①了两天。决不想上曹宅去了,连个信儿也不必 送,曹先生救不了样子的命。睡了两天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 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 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 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 了。 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 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域,可是变成了走兽②。一点也不是他自己 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 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 嫖,他賭,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 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清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① 祥子为何“懊睡”?(2 分) 答:因为小福子死了。小福子的死让祥子在昏昏沉沉中开始了反思, 他坚守的人生信念崩塌了,从这以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②请从孙侦探、车夫老马、虎妞三个人物中选取其一,谈谈他(她) 在样子从“人”到“走兽”这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 分) 答:孙侦探:孙侦探是当初抓祥子的乱兵排长,他骗走了祥子的钱,祥子 生计成了问题,祥子买车的希望又一次成了泡影,因而只好重新回去拉 车。 虎妞:虎妞是造成祥子悲剧的主要原因,从装怀孕骗婚到变态的情欲最 后难产死亡,她的死迫使祥子卖了自己的车给她办丧,祥子的生活又一 次跌倒谷底。这对祥子的打击是一-步步的加深,也是祥子从“人”到 “走兽”的主要影响人物。车夫老马:老马和他孙子的悲惨遭遇预示着祥子的未来,把祥子的希 望给打破了,让祥子认清了现实,想到未来的自己,慢慢地心里失去希 望。 四、现代文阅读(22 分) (一)阅读《老山界》的选段,完成 15—19 题。(11 分) ①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 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 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 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 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 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②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 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③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 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 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 向前进。 ④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 果然陡极了,几乎是 90 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 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 骨都断了。 ⑤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 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⑥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 30 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 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 20 多里很陡的山。 ⑦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 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 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 ⑧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 个纪念牌,写上某年某月,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 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 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 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 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15.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 分) 【答案】描述了红军战士露宿山谷和从雷公岩艰难地登上老山界山 顶的情景。 16.选文第①段写景,作者调动了人的哪几种感官来描写的?请分 别举一例说明其作用。(3 分)【答案】视觉:“天上闪烁……宝石”“黑的山峰……一口井”, 写山高。听觉:“耳朵里有……在澎湃”,写幽静。触觉:“才觉得寒 气……打着颤”,写寒冷。 17.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答案】这两句环境描写形象生动,前一句以“巨人”喻“山峰”, 后一句以“井”喻“山谷”,二者结合起来,便很有立体感地展现出山 高谷深的壮观景象。这样的环境描写也衬托出红军不怕艰险,勇往直前 的精神。 18.“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这 句话所写的情况似乎不像纪律严明的红军战士之所为。你是如何理解的 呢?(2 分) 【答案】“抢”在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 夺之意,用在这里,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 吃饭的动人场面。 19.选文中说“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 队每个人心中”,“我们”是如何把它“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 的?(2 分) 【答案】指红军指战员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 难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我们”通过贴标语、喊口号、演说等方式 进行宣传鼓动,激发红军战士的斗志。_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20—24 题。(11 分) 难忘的体罚[美]兰妮•麦克穆林 ①也许,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同样也有威信极高而能使所有学 生都敬畏如神的老师,但肯定不会有哪位老师会像在我们镇上待了 30 多 年的弗洛斯特女士那样,差不多成了全镇老少的严师。 ②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众人心底的,至于我,是因为一次难忘的 体罚——挨板子。 ③那是一次数学考试。考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著 名的松木板子取下,比试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 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 浪费我的时间。而我早已年纪不轻了,陪不起——好吧,下面就开始考 试。”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下,拿一本书,径自翻 了起来。 ④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于是我顾 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暗暗向好友伊丽莎白打了招呼。果然伊丽莎 白传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我赶紧向讲台望了一眼——还好,她正读 书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我赶紧把答案抄上了试卷。 ⑤这次作弊的代价,首先是一个漫长难熬的周末。晚上,又翻来覆 去难以入眠;才迷糊过去,又被噩梦惊醒,连卧室墙上那些歌星舞星们 的画像似乎都变成了弗洛斯特女士,真让我心惊肉跳!早就听人说过, 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现在 只是故意装聋作哑罢了。思前想后,我打定主意,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 首。⑥周一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到了老师的身边:“我们知道错了, 我 们 以 后 永 远 不 做 这 种 事 了 , 就 是 … … ” ( 没 说 出 口 的 是 “ 请 您 宽 恕!”) ⑦“姑娘们,你们能主动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 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 们不会真正记住!”说着,弗洛斯特女士拿起我们的试卷,撕了,扔进 废纸篓。“考试作零分计,而且——” ⑧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得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囫囵 了。 ⑨她吩咐我们分别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我们面面相觑,从对方的 脸上看到自己的窘态。“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 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她说。 ⑩我________(A 哆哆嗦嗦 B 慢吞吞)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听人说, 人越是紧张就越会感受到痛苦,老师会先惩罚谁呢? “啪”的一声,宣告了惩罚的开始。看,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 了。我尽管自己没挨打,眼泪却上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我才受苦的! 接着,传来了伊丽莎白的呜咽。 “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我不敢睁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 的行列。 “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一定受不了啦!我终于鼓起勇 气,说:“请您别打了,别打伊丽莎白了!您还是打我吧,是我的错! ——伊丽莎白,你怎么样了?”几乎在同时,我们都睁开了眼睛,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想不到, 伊丽莎白竟红着脸说:“你说什么?是你在挨打呀!” 什么?疑惑,我们看到老师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 抽了一板“啪!”哦,原来如此! ——这便是我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在 弗洛斯特女士任教的几十年,这样的体罚究竟发生了多少回,我无从得 知。因为有幸受过这种板子的学生大约多半会像我们一样在成为弗洛斯 特女士的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 2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件事情。(2 分) 【答案】“我”和伊丽莎白考试作弊,害怕老师惩罚,向老师认错, 结果被老师“体罚”,却明白了老师的爱。 2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2 分) 【答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弗洛斯特女士目光的锐利。 22.根据上下文,为第○10 段的空缺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并结合语 境说说理由。(2 分) 【答案】示例一:选 A,“哆哆嗦嗦”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 接受老师处罚时的害怕,与第八段中老师的表现相应。示例二:选 B, “慢吞吞”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当时的不情愿。(选 A,言之有理; 给 2 分;选 B,言之有理,给 1 分) 23.文章最后揭示了弗洛斯特女士并没有真正体罚“我们”,这在 前文中有伏笔,请找出来。(3 分)【答案】①“她吩咐我们分别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1 分) ;② “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1 分);③“把眼睛闭上,那不 是什么好看的戏”(1 分)。 24.弗洛斯特女士对“我们”“体罚”为什么会令“我们”难忘?(2 分) 【答案】弗洛斯特女士并未真正“体罚”“我们”,“我们”却真 切地感受到了她对“我们”的爱,感受到了她高超的教育艺术。(2 分) (二)阅读《木兰诗》选段,完成 11—14 题。(14 分)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 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6 分) (1)旦辞爷娘去( 早晨) (2)朔气传金柝( 北方 ) (3)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胡人的骑兵 ) (4)但闻黄河流水鸣渐渐( 只 ) (5)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愿做 ) (6)愿驰千里足( 希望 )12.将下面的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4 分)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 分) 【答案】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度过一道道关卡,越过一 座座高山。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 分) 【答案】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 了,有的胜利归来。 13.诗中反复用“旦辞”“暮宿”表现地点的快速转换,这样写有 怎样的作用?(2 分) 【答案】军情紧急,早行夜宿,急速行军。 14.木兰在战争中战功赫赫,为什么她执意辞官还乡?这样写对塑 造木兰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 分) 【答案】思念父母,出征不是为了功名。更好地刻画了木兰不贪功 名利禄的高贵品质。 五、作文(40 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 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是你可能没有留意,没有发现。你也许 善学,也许守时;你也许跑得快,也许能吃苦……这些,都值得你骄傲。 请以“我骄傲,我是一个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③注意恰当运用抒情方式;④ 不少于 600 字;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