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六中2019-2020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福建厦门六中2019-2020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ID:248468

大小:1.48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厦门六中 2019—2020 学年 第二学期 高一年阶段考试 历史试卷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40 分钟 命题人: 一、选择题(40 题,每题 2.5 分 共 10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禝”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 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 A.“千耦其耘”的大规模简单协作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大规模分工合作 3.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 B.井田制的确立 C.均田制的实行 D.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4.《庄子》中载:“深其耕而熟耰(平整土地)之,其禾繁以滋,予终年厌飨。”《吕氏春秋》 也说:“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这表明战国时期 A.耕作方式仍是刀耕火种 B.小农经济已经形成 C.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 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5.“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这首诗描述的农具是 A.耧车 B.翻车 C.曲辕犁 D.筒车 6.古代中国曾有“千年田换八百主”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动荡无法长期占有土地 B.古代中国朝代更迭频繁C.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D.国家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不固定 7.汉代时,中国的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下列可以证明的是 A.山西夏县西阴村发现了半个割裂的茧壳 B.定州富人何明远创办了私营纺织作坊 C.马王堆墓中出土了素纱襌衣和起绒锦 D.钱山漾遗址佐证人工育蚕技术出现 8.《三辅黄图·未央宫》:“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汉书·百 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东织、西织令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这两段文献 材料中涉及的都是 A.私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9.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即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鼓励民众告 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初算缗钱”反映的是 A.完善税收制度 B.增加财政收入 C.抑制商业发展 D.打击偷税漏税 10.我国最早的货币产生、金银开始用于货币、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时间分别是 A.原始社会末期、商朝、宋代 B.商代、春秋战国、唐朝 C.商朝、春秋战国、宋代 D.西周、唐朝、明朝 11.学者认为宋代是一个商业革命的时代。下列能够反映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是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12.“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 至晓”。材料描绘的是 A.汉都长安 B.隋朝洛阳 C.唐都长安 D.宋都东京 13.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 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 14.历史上曾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长安、洛阳、开封、临安、 大都等著名商业中心;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致出现“扬一 益二”的说法。对该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地处富饶、便利的江河下游平原 B.政府经济政策调整促进市镇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促进江南城市发展 D.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繁荣15.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 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表明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 B.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 D.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16.“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个地方就只有村落了。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设立店 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这个小村落变成了个小市镇。”据此判断这一现象应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7.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在 A.宋代 B.明朝中叶 C.明朝后期 D.清朝前期 18.近代前夜,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在继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 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占据主导 B.孕育出“计工受值”式的经营模式 C.郑和下西洋开辟广阔海外市场 D.新兴的工商业市镇商贸繁荣 19.1782 年广州确立公行制度。公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 令、代递外商公文、管理外洋商船人员等义务,在清政府与外商交涉中起中间人作用。另一 方面,它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要经它买卖。初为牙行性质,后也自营买卖。 公行制度是 A.一种官营手工业形式 B.具有自由资本主义色彩 C.阻断了古代中外经济贸易 D.体现了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 20.明代中晚期中西文明接触的历史表明,中国面对西方并不自卑,也没有惊慌。中国文明只 是在已有的农业文明基础上做加法——增加一个工业的或商业的文明而已。中国人不会走向 另外一种例外,一定会面对西方慢慢改造自己,就像过去面对印度佛教改变自己一样。然而, 中西之间的这种文明交流并没有持续下去……相对于中原文明,满洲人的文明形态自然落后。 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A.明清易代,打断了中西文明的正常交流 B.明朝对西方文明实行兼容并包、吸收改造 C.满洲文明落后、固步自封 D.列强入侵,阻碍了中西文明的正常交流 21.鸦片战争前,烟叶已经成为商品性的农作物,1844 年,烟叶的出口数量为 2.4443 万担,1894 年为 11.3886 万担。导致烟叶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战争使国内战乱不断 B.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需求22.在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不种棉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 农民“改禾种花”,“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这表明 A.农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B.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 C.封建土地制度受到冲击 D.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 23.有研究表明,中国在 1842 年前,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农 村领导城市。1842 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发生, 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1842 年前后城乡经济地位的变化体现的实质问 题是 A.经济结构的变动 B.城市化水平提高 C.农村经济的凋敝 D.城乡差距的扩大 24.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成荫”应指 A.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B.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D.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25.陈启沅于 1873 年创办一家机器缫丝厂。取名为“继昌隆”,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经 营的机器缫丝厂,厂房占地约为 1.44 公顷,在简村和附近的吉水村一带招收男女工,有 1500 多工人,95%都是女工。由此可知 A.中国第一批近代产业工人诞生 B.当地手工工场规模不断扩大 C.当地自然经济受到一定的冲击 D.西方民主思想在华广泛传播 26.1897 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 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火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 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27.1865 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 年创办的大生纱 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是 A.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28.20 世纪初,许多河北企业在招收股份时明确规定不吸收洋人股份。这体现出 A.民族工业十分发达 B.“实业救国”意识的发展 C.民众排斥西方文明 D.西方侵略势力被驱逐 29.2012 年 9 月,一则“百年火柴厂破产两次拍卖均夭折”的新闻冲击了国人的眼球。河北泊头火柴有限公司位于沧州,前身为泊镇永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 1912 年,改写了国人依 赖“洋火”的历史。下列对该厂说法正确的是 A.在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的政策下不断壮大 B.未受到日本“军管理”办法的影响 C.在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中销量不断提升 D.这是中国自己创建的重工业企业 30.1912—1919 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A.采矿业和运输业 B.化工业和建筑业 C.钢铁业和金融业 D.面粉业和纺织业 31.某高二(2)班学生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列出了一些知识提纲,如经济领域——民族工业的春 天——昙花一现。由此可知,其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晚清政府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3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前途的经济奇迹”。 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国内政局混乱 D.工业结构不合理 33.20 世纪 30 年代,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大多数设在湖南,其余金属矿、煤 矿、电厂多选择川陕地区,电工器材厂从原料和产品运销的角度看设在武汉为宜,但厂址却 设在湘潭。这些举措反映 A.有利于强化国民政府统治 B.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的冲击 C.为持久抗战奠定基础 D.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4.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通过了工厂内迁的提案。从 1938 年到 1942 年底,内迁厂矿 共计 639 家,器材 12 万多吨,技工 1.2 万余人;以机器、纺织为主。这一举措 A.导致官僚阶层控制经济命脉 B.推动了民主革命在全国展开 C.对抗战的最终胜利起了决定作用 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国工业布局 35.右图是国民政府某一时期发行的一套纸币的面值之一。该套纸币的发行 A.推动了国统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B.造成中国对外贸易严重入超 C.使中国自然经济走向完全解体 D.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36.下图是瑞蚨祥绸缎店利润额折线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段上升是因为受到洋务企业刺激 B.乙段上升是因为列强停止对华商品输出 C.丙段下降是由于政府限制民间设厂 D.丁段下降是由于受到内外势力双重打压 37.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3”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A.洋务企业 B.民族资本企业 C.外国资本企业 D.官僚资本企业 38.19 世纪 90 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见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 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治 罪”,面粉厂被迫关闭。这一材料说明民族工业 A.发展迅速 B.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 C.内部管理不善 D.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39.1904—1908 年,政府登记在册的近代中国公司有 227 家,而到 1912 年时,达到 20749 家。 但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等规模企业,只有 750 家企业雇工超过 100 人。这表明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B.民族企业的发展有较大局限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总体顺利 D.清政府严格限制企业的规模 40.下图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据此可以推知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B.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C.要富强必须先实现民族独立 D.一战的爆发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