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二次网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省淄博市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二次网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ID:247450

大小:2.78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4-0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三化学检测试题 共 8 页 第 1 页 高三阶段性检测 化 学 试 题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 类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 原子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Pb 207 第Ⅰ卷(选择题,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帛的使用有着 悠久的历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丝的主要成分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丝绸制品不宜使用含酶洗衣粉洗涤 B.《墨子·天志》中记载“书之竹帛,镂之金石”。其中的“金”指的是金属,“石”指 的是陶瓷、玉石等 C.《考工记》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和“蜃”(贝壳灰)混合 加水所得液体来洗涤丝、帛。这种液体能洗涤丝、帛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 K2CO3 D.《天工开物》记载“人贱者短褐、臬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其质造物之所具 也。属草木者,为臬、麻、苘、葛……”文中的“臬、麻、苘、葛”属于纤维素。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光催化技术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该燃料属于一次能源 B.75%酒精可用于消毒杀死新冠病毒,如果用 90%酒精效果更好 C.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可作食品的漂白剂 D.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的防腐剂 3.食品、大气、工业尾气中 SO2 均需严格检测或转化吸收,下列有关 SO2 的检测或 吸收方法正确的是 A.滴定法:用酸性 KMnO4 溶液滴定葡萄酒试样以测定葡萄酒中 SO2 的浓度 B.沉淀法:用 Ba(OH)2 溶液沉淀 SO2,然后将沉淀在空气中洗涤、过滤、干燥、 称重以测定大气中 SO2 的浓度 C.氨酸法: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 SO2 后再将吸收液与硫酸反应,将富集后的 SO2 循环使用 D.石灰—石膏法:常温下用石灰石吸收尾气中的 SO2 得到 CaSO3,再经氧化可用 于生产石膏 4.下列有关有机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CH3CH(OH)CH2COOH 系统命名法命名:3-羟基丁酸 高三化学检测试题 共 8 页 第 2 页 B.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浓硝酸生成溴苯、硝基苯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C.四苯基乙烯( )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D.1 mol 分别与足量的 Na、NaOH 溶液、NaHCO3 溶液反应, 消耗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3 mol、4 mol、1 mol 5.已知:① +HNO3 +H2O ΔH<0;②硝基苯沸点 210.9℃, 蒸馏时选用空气冷凝管。下列制取硝基苯的操作或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去),正确 的是 A.分液 B.配制混酸 C.水浴加热 D.蒸馏提纯 6.浓硫酸分别与三种钠盐反应,现象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对比①和②可以说明还原性:Br->Cl- B.①和③相比可说明氧化性:Br2>SO2 C.②中试管口白雾是 HCl 遇水蒸气所致,说明酸性:H2SO4>HCl D.③中浓 H2SO4 被还原成 SO2 7.用 Pl-g-C3N4 光催化氧化法脱除 NO 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该脱除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脱除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在 Pl 端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C.过程①发生的反应为 H2O2 - 2e-==O2↑+ 2H+ D.过程③的化学方程式 2NO2 + H2O2== 2HNO3 8.Burns 和 Dainton 研究发现 C12 与 CO 合成 COCl2 的反应机理如下: 高三化学检测试题 共 8 页 第 3 页 ①C12(g) 2C1•(g)快; ②CO(g)+C1•(g) COC1•(g)快; ③COC1•(g)+C12(g) COC12(g)+C1•(g)慢 其中反应②存在 υ 正=k 正 c(CO) c(C1•)、υ 逆=k 逆 c(COC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③的活化能 B.反应②的平衡常数 K= k正 k逆 C.要提高合成 COCl2 的速率,关键是提高反应②的速率 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并提高 COC12 的平衡产率 9.碱式氯化铜[CuaClb(OH)c·xH2O]是一种杀虫剂,它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 1:将铜粉加入稀盐酸中,并持续通空气反应生成 CuCl2。已知 Fe3+对该反应 有催化作用,其催化原理如下图所示。 步骤 2:在制得的 CuCl2 溶液中,加入石灰乳充分反应后即可制备碱式氯化铜。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c 之间的关系式为:a=b+c B.图中 M、Mˊ分别为 Fe2+、Fe3+ C.步骤 1 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 CuO 是为了除 Fe3+ D.若制备 1 mol CuCl2,理论上消耗 11.2 L O2 10.溴化钙可用作阻燃剂、制冷剂,具有易溶于水,易吸潮等性质。实验室用工业大理石 (含有少量 Al3+、Fe3+等杂质)制备溴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已知步骤Ⅲ的滤液中不含 NH4+,步骤Ⅱ加入的试剂 a 是石灰水 B.步骤Ⅱ控制溶液的 pH 约为 8.0 的主要目的是沉淀过量 Ca2+ C.试剂 b 是氢溴酸,步骤Ⅳ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 D.步骤Ⅴ所含的操作依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二、选择题 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 1 个或 2 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都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1.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L、M 均是由这些元素组 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分别是元素 X、Y 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 气体。K 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0.05mol/L 丙溶液的 pH 为 l,上 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X C.化合物 XZ2 中所有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 D. X、 Z 的单质分别直接与 Y 的单质反应,都能生成两种氧化物。 12.一种水基二次电池原理如下式,电解液为含 Zn2+的水溶液,该电池可用于电网贮能。高三化学检测试题 共 8 页 第 4 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Zn2+脱离插层 B. 放电时,溶液中 Zn2+浓度一直减小 C. 充电时,电子由 层 经电解质溶液流向 层 D.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13.己知:①pOH=-lgc(OH-);②N2H4 +H2O N2H5++OH-、N2H5++H2O N2H62++OH-, 分别对应有 pOH1 和 pOH2。常温下,将盐酸滴加到 N2H4 的水溶液中,混合溶液中 pOH 随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 M 表示 lg c(N2H62 + ) c(N2H5 + ) 变化关系 B.N2H4 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 N2H5HSO4 C.pOH1>pOH2 D. 反应 N2H5+ + H2O N2H62+ + OH-的 K=10-15 14.25℃时,体积均为 25. 00 mL,浓度均为 0.0100 mol/L 的 HA、H3B 溶液分别用 0.0100mol/L NaOH 溶液滴定,溶液的 pH 随 V(NaO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OH 溶液滴定 HA 溶液可选 甲基橙作指示剂 B.均为 0. 0100 mol/L HA、H3B 溶液中,酸性较强的是 HA C.25℃时,0. 0100 mol/L Na2HB 溶液的 pH >7 D.25℃时,向 Na2HB 溶液中滴加 HA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B2- + HA == H2B- + A- 15.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利用苯甲酸(沸点 249℃)和异丙醇(沸点 82℃)制备 苯甲酸异丙酯(沸点 218℃),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步骤:①在图甲干燥的仪器 a 中加入反应物苯甲酸、异丙醇和催化剂浓硫酸,再 0.25 2 5 2Zn V O yH O⋅ 0.25+x 2 5 2Zn V O zH O⋅高三化学检测试题 共 8 页 第 5 页 加入几粒沸石;②加热至 70 ℃左右,保持恒温半小时;③将仪器 a 中反应后的液体 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精制得到产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仪器 a 中加入三种试剂的先后顺序是:浓硫酸、异丙醇、苯甲酸 B.加入的苯甲酸和异丙醇中,需过量的是苯甲酸 C.实验采用水浴加热,若温度过高会使产率减小 D.步骤③操作时应收集 218 ℃的馏分,如果温度计水银球偏下,则收集的精制 产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为异丙醇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6.(12 分)工业用黄铜矿[主要成分 CuFeS2,还含少量锌(Zn)、铅(Pb)的硫化物]冶炼铜的 一种方法的流程如下: (1)过程Ⅰ中发生下列反应: ①CuFeS2 + 3 Cu2+ + 4 Cl- = 4 CuCl+ Fe2+ +2S;②CuCl + Cl- CuCl2- 上述反应中盐酸的作用是 。 (2)过程Ⅱ中通入空气,将 Fe2+转化 FeOOH 沉淀,离子方程式是 。 (3)Ⅳ中加入 Na2CO3 溶液的目的是 。 (4)V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5)秉承绿色化学的理念,请提出在冶炼厂中处理和利用副产品 NaCl 溶液的方案,并 说明理由: 。 17.(13 分)“奥司他韦”是化学家们合成的药品,能抗病毒,用于治疗流感。于 2001 年 在我国投入使用。其合成路线如下 高三化学检测试题 共 8 页 第 6 页 (1)莽草酸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有:__________,反应③的反应类型:_________ (2)反应①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芳香化合物 X 是 B 的同分异构体,则符合官能团只含酚羟基的 X 有_____种。 (5)碳原子上连有 4 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C 中有_____个手性碳。 (6)设计由对甲基苯甲醛制备对醛基苯甲酸 的合成路线 18.(13 分)研究小组进行右图所示“原实验”,试剂 A 为 0.2 mol·L-1 CuSO4 溶液,发现铝条表面无明显变化,于是改变实验条件, 探究铝和 CuSO4 溶液、CuCl2 溶液反应的影响因素。用不同 的试剂 A 依次进行实验 1~4,并记录实验现象: 序号 试剂 A 实验现象 1 0.2 mol·L-1 CuCl2 溶液 铝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有红色固体析出 2 0.2 mol·L-1 CuSO4 溶液,再加 入一定质量的 NaCl 固体 开始铝条表面无明显变化,加NaCl后,铝条表 面有气泡产生,并有红色固体析出 3 2 mol·L-1 CuSO4 溶液 铝条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并有少量红色固体 4 2 mol·L-1 CuCl2 溶液 反应非常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棕 褐色,有红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 (1)实验 1 中,铝条表面析出红色固体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 2 的目的是证明铜盐中的阴离子 Cl-是导致实验 1 中反应迅速发生的原因, 实验 2 中加入 NaCl 固体的质量应为_________ g。 (3)实验 3 的目的是_________。 (4)经检验知,实验 4 中白色固体为 CuCl。 甲同学认为产生白色固体的原因可能是 发生了反应:Cu +CuCl2 2CuCl。为 此他设计了右图所示实验证明该反应能够发生。 ① A 极的电极材料是_________。 ②能证明该反应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探究实验 4 中溶液呈现棕褐色的原因,分别取白色 CuCl 固体进行以下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加入浓 NaCl 溶液 沉淀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② 加入饱和 AlCl3 溶液 沉淀溶解,形成褐色溶液 ③ 向①所得溶液中加入 2 mol·L-1 CuCl2 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 查阅资料知:CuCl 难溶于水,能溶解在 Cl-浓度较大的溶液中,生成[CuCl2]-络离子, 用水稀释含[CuCl2]-的溶液时会重新析出 CuCl 沉淀。 甲.由上述实验及资料可推断,实验 4 中溶液呈棕褐色的原因可能是[CuCl2]-与 _________作用的结果。高三化学检测试题 共 8 页 第 7 页 乙.为确证实验 4 所得的棕褐色溶液中含有[CuCl2]-,应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 (6)上述实验说明,铝和CuSO4溶液、CuCl2溶液的反应现象与_________因素有关。 19.(10 分)铁系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Fe3+可以与 KSCN 溶液、苯酚等发生显色 作用。镁元素也是人体所必需的阳离子元素之一,它能够维持核酸结构的稳定性,调 节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抵抗新冠病毒等病毒侵袭起着重要作用。 (1)Fe3+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与 SCN−互为等电子体且为非极性分子的化学式为 (任写一种)。 (3)普鲁士蓝俗称铁蓝,晶胞如图甲所示(K+未画出),平均 每两个晶胞立方体中含有一个 K+,又知该晶体中铁元素有 +2 价和+3 价两种,则 Fe3+与 Fe2+的个数比为 。 (4)血红素铁(图乙)用作铁强化剂,其吸收率比一般铁剂 高 3 倍,在图乙中画出 Fe2+与 N 原子间的化学键(若是 配位键,需要用箭头加以表示)。 (5)镁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模型如下图,它的堆积模型名称 为____________;晶胞是图中的 (填 a、b 或 c); 配位数是 ;紧邻的四个镁原子的中心连线构成的正四面体几何体的体积 是 2a cm3,镁单质的密度为 ρ g·cm-3,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 NA,则镁的摩尔质量 的计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 20. (12 分)甲醇、乙醇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运输贮存方便,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着 重要的用途和应用前景,可以用多种方法合成。 I.用 CO2 生产甲醇、乙醇 (1)已知:H2 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CH3OH(l)的燃烧热为-725.8kJ/mol, CH3 OH(g)=CH3 OH (l) △H= -37.3 kJ/mol 则 CO2 (g)+3H2(g)= CH3OH(g)+ H2O(1) △H= kJ/ mol. (2)将 CO2 和 H2 按物质的量之比 1:3 充入体积为 2.0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 高三化学检测试题 共 8 页 第 8 页 H2O(g)],如图 1 表示压强为 0.1 MPa 和 5.0 MPa 下 CO2 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①a、b 两点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 Va、Vb,表示,则 Va Vb(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②列出 a 点对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 。 (3)在 1.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 1 mol CO2 和 2.75 mol H2 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 (g)+H2O(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及压强下,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变 化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压强大小关系为 p1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