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3(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3(含答案)

ID:243534

大小:116.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 试卷 3 (时间:120 分钟 总分:120 分) 第二部分题号 第一部分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三部分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1~5 题 21 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 1 分,共 6 分)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关雎》) (2)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林尽水源,便得一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 记》) (4)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说临别之际,气势宏伟,已有不必作别之意,为 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每小题 1 分,共 4 分) (1)路过小庭院,有西府________(hǎi táng)怒放,呆看片刻,忘掉世态炎凉。 (2)宝蓝色的轿车呼啸而过,转弯时没有减速,整个车________(piāo yí)而去,太危险 了。 (3)人类的狩猎(   )行为严重威胁了野生动物的生存。 (4)“践行十九大精神,社区教育社区行”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篇推理小说的结构,简直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B.四季轮回,周而复始,但今天可以过得不一样。 C.取得一点儿小成绩就骄傲的人迟早会在人群中销声匿迹的。 D.她无时无刻都在展现着自信,这可能就是她的最大魅力吧。 4.下面对两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2 A.图片所示字体为行书。 B.图中两个字分别是“花”“茶”。 C.两个字的部首“艹”写法不一样,都是错误书写。 D.图中书法线条流畅,运笔简洁,都稍向左倾斜,有独特的美感。 5.5 月 31 日是“世界无烟日”,某中学学生会决定围绕“有效劝阻他人吸烟”的主题 开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6 分) (1)下面是活动选取的一个禁烟标志图。请你仔细观察图片,简要写出图片内容及寓意, 并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 分) (2)下面两组数据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 分) 开始吸烟的年龄与患肺癌的概率 15 岁以下 20~24 岁 25 岁以上 19.68% 10.08% 4.08% 吸烟与疾病的相关率 肺癌 口腔癌 肾癌 膀胱癌 冠心病 85% 50%~70% 30%~40% 30%~40% 25% (3)5 月 31 日,学生会组织部分同学到长途车站对吸烟者进行现场劝阻。候车室里,一 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正在一边咳嗽一边吸烟。请你上前对老大爷说几句劝阻的话。(2 分) 第二部分 (6~20 题 49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6~10 题。(16 分) 凡造竹纸,事出南方,而闽省独专其盛。当笋生之后,看视山窝深浅,其竹以将生枝叶 者为上料。节届芒种,则登山砍伐。截断五七尺长,就于本山开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恐 塘水有涸时,则用竹枧①通引,不断瀑流注入。浸至百日之外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 名杀青)。其中竹穰形同苎麻样,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入楻桶②下煮,火以八日八夜为率。 ________________ ①竹枧:毛竹做的水管或水槽。②楻桶:大木桶。在这里指连同下面受火的铁锅在内的 楻桶。 6.解析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 分) (1)而闽省独专其盛  专:________________ (2)节届芒种 届:________________3 (3)则登山砍伐 则:________________ (4)注水其中漂浸 其:________________ 7.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2 分) 浸 至 百 日 之 外 加 功 槌 洗 洗 去 粗 壳 与 青 皮(是名杀青)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 (2)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入楻桶下煮。 9.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 分) 10.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请写出标志性语句。(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1~14 题。(12 分) 零碳天地 焦 旭 ①日前,香港首座零碳建筑——位于九龙湾的“零碳天地”正式开放。这片耗资 2.4 亿 港元打造的城市绿洲,包括一栋集绿色科技于一身的两层高建筑,以及环绕其四周的全港首 座原生林景区。与目前业界平均水平相比,“零碳天地”采用了多项首次在香港应用的环保 建筑技术,节能表现优秀,减少能源消耗高达 45%,是全球少数有实际用途的绿色建筑物之 一。 ②“零碳天地”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被动式建筑设计。在设计中因地制宜,最大限度使用 自然资源,力求从源头降低建筑对能源的依赖。 ③当夏日炎炎,从 33℃的室外走进“零碳天地”,会让人顿感凉爽,但是室内其实只安 装了简单的吊扇。这是因为在设计时考虑到,建筑的屋顶北高南低,水平仰角 21 度,让屋 顶的太阳能板接受最多光照,同时增加室内采光。屋檐向低处延伸,形成深邃的遮阳,阻挡 阳光直射,减少空调能耗。建筑墙面也都采用大块的低辐射玻璃窗来获得自然光,不仅透光 性能良好,还能有效减少热传递,比香港有关环保条例允许的最大总热值还低 80%。 ④此外,整座建筑大体坐北朝南,迎风而立,利用从海面吹来的自然风为室内通风。设 在室内地板上的送风口,也是整栋建筑的呼吸器官。送风口与室外的捕风口相连。自然风从 捕风口进入,经过地底后,再进入室内时已经比原来的温度降低了 5℃左右。 ⑤在“零碳天地”中强调了顺应自然的建筑设计理念,而在被动建筑设计中无法满足日 常需求的时候,就需要主动技术干预辅助、调节室内环境。 ⑥“零碳天地”中拥有一套智能的建筑管理设备。这套设备就像一个“管家”,依靠分 布在主建筑内外的 2__800 个探测器,掌握室内外的温度、湿度、光照及二氧化碳情况。 ⑦当室内温度超过 28℃时,智能管理系统就会命令地板上的送风口输出冷气。将送风4 口安装在地板上,冷气可以直接吹向参观者,而不用将整个空间吹冷,因此制冷温度不用像 一般冷气的 12℃至 14℃那么低,只需达到 16℃至 18℃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⑧使用节能增效的设计和技术确实让建筑绿色不少,但要达到真正的零碳状态,还需要 更进一步。为了彻底消灭碳足迹,“零碳天地”采用太阳能以及较环保的生物柴油自行发电。 ⑨位于主建筑地下一层的生物柴油发电装置,是“零碳天地”的心脏,心脏里的血液全 部是提炼自食用废油的生物柴油。生物柴油通过特制设备发电,发电的余热被用来制冷,制 冷后的余热再用来除湿,形成发电、制冷、制热的三联供。从而充分利用能源,能源利用率 达 70%,而传统的发电厂发电只有约 40%的能源利用率。 ⑩生物柴油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比传统燃料少很多。“零碳天地”每年使用 6 万升生 物柴油,产生的可再生能源比营运时所需的能源更多,并可将剩余能源回馈公共电网,以抵 消建造过程及建筑材料本身在制造和运输过程中所使用的能源。 B11 香港建造业议会希望,从“零碳天地”开始,向市民传递绿色建筑生活的正能量。 (选自《中国能源报》) 11.“零碳天地”采用了哪些节能增效的技术?(3 分) 12.选文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 分) 13.品味下面语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3 分) 此外,整座建筑大体坐北朝南,迎风而立,利用从海面吹来的自然风为室内通风。 14.据介绍,“零碳天地”预计每年会接待 4 万名访客。请你结合内容,代香港旅游署 撰写一则广告词,向游客推介该新兴旅游点。(20 字以内)(3 分) 三、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第 15 题。(5 分) 15.傅雷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 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结合全书内容,说说这种“父子如朋友” 的境界体现在哪里。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6~20 题。(16 分)5 严冬漫话热对流 ①刚入冬那会儿,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北方使用率最高的问候语,不是“吃了吗”, 而是“你家来暖气了吗”。暖气一来,严冬就不叫事儿了。在享受温暖的同时,不知道你有 没有注意那些热乎乎的暖气片,很多都是安装在窗户下面的。这是为什么呢? ②暖气能让我们的家温暖如春,与空气热对流的原理有关。在自然界中,如果温度不均, 热量就会从较热部分向较冷部分传递,使温度趋向均匀,这主要可以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 热辐射的方式实现。其中,热对流是人们生活中液体或气体进行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热量 从温度高的暖气片向室内空气传递,室内空气被加热后,人们就会觉得很暖和。在热对流过 程中,冷热空气温差越大,对流速度越快,传热速率也就越快。窗户处于室内与室外“交 界”,是家里隔热保温最薄弱的地方,同时,从窗户缝隙也会渗入少量的冷风。如果将暖气 片安在窗户下方,暖气边上的热空气和窗户边上的冷空气温差大,密度差也大,因此冷空气 不断下沉,热空气不断上升,冷热空气热对流速度加快,单位时间内由暖气片散发出的热量 也随之增加。 ③热对流的例子有很多,且再举一例:去过海边的人都曾感受过海风的魅力,海风是如 何形成的呢?咱们先来说一个概念——比热容,它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体 吸热、散热的能力。热量=比热容×物体质量×温度差。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吸收相同的 热量时,比热容小的物质升温快。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热量一定),由于地表的比热容比海 水要小很多,所以地表升温比海洋快。陆地表层空气和地表进行对流换热后,受热膨胀变轻 而上升,使低空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而海洋则正好相反,下层空气受冷收缩,密度变 大,气压升高。在海陆交界区域,海面冷空气随即吹向陆地,形成了海风。同时,陆地高层 热空气吹向海洋,二者也在进行着热对流,使温度趋于均衡,这也是为什么沿海城市普遍“冬 暖夏凉”。 ④以上说的是热对流的“好处”,最后再和大家分享一个抑制热对流的例子:房屋窗子 的玻璃如果是双层的,冬天保温效果要比单层玻璃的窗子好很多,这可不仅仅是因为多了一 层玻璃。当采用双层玻璃时,室外的冷空气只能和外层玻璃发生对流换热,外层玻璃温度下 降很快,而玻璃夹层中的空气由于无法流动,和内外层玻璃都不会发生对流换热。因此,仅 依靠空气较小的热导率传输冷量,室内温度自然就不会下降得很快。 (选自《今晚报》2017 年 1 月 9 日) 16.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 分) 17.本文在说明对象时举了哪三个例子?(3 分) 18.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 分) 其中,热对流是人们生活中液体或气体进行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6 19.第②③④段除了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外,所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3 分) 20.第④段所举例子能不能去掉?为什么?(4 分) 第三部分 (21 题 50 分) 21.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个繁花似锦的花园,不管曾经是贫穷还是富裕,在那片土地上 永远盛开着天真、快乐、幸福、甜蜜的花朵,值得用一生去回忆。美好的童年对你来说已经 成为遥远的过去,回忆起来,你会觉得有太多的东西留在那个花园里。 请将题目“留在童年花园里的___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 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字数在 600 字以上。 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 1.(1)寤寐思服 (2)气蒸云梦泽 (3)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4)城阙辅三秦 风烟 望五津 2.(1)海棠 (2)漂移 (3)shòu liè (4)wéi mù 3.D(解析:D 项“无时无刻”通 常与“不”搭配表达肯定意思,而该句“无时无刻”后是“都”,应该用“每时每刻”。)  4.C 5.(1)[示例]图片上的烟点燃后散发的烟雾形成恐怖的幽灵,寓意吸烟会让人失去健康 甚至死亡。 宣传标语:为了爱你和你爱的人,请不要吸烟。 现在吞云吐雾,以后病痛缠 身。 (2)示例:第一组数据表明,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患肺癌的概率就越高。第二组数 据表明,吸烟会引起多种癌症,其中患肺癌、口腔癌的概率非常高。 (3)[示例]大爷,您 喝点水。我看您咳嗽得挺厉害的,不要紧吧?我想冒昧给您个建议,别再吸烟了,吸烟有害 健康,而且公共场所是不允许吸烟的,请您熄灭手中的烟,好吗? 6.(1)占有 (2)到,到 了 (3)就,便 (4)代词,指挖的山塘 7.浸至百日之外/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 杀青) 8.(1)快要生发枝叶的嫩竹是造纸的上等材料。(2)用优质石灰调成乳液拌和涂抹, 放入楻桶里煮。 9.介绍竹纸的制作工序(3 分)。 10.时间顺序(2 分)。由“当笋生之 后”“节届芒种”“浸至百日之外”“八日八夜”等语句可知(1 分)。 附参考译文: 竹纸是南方制造的,其中以福建省占有最多。当竹笋生出以后,到山窝里观察竹林长势, 快要生发枝叶的嫩竹是造纸的上等材料。每年到芒种节令,便可上山砍竹。把嫩竹截成五到 七尺一段,就地挖一口山塘,灌水漂浸竹子。为了避免塘中的水有干涸的时候,用毛竹制作7 水管,不断地引水滚滚流入。浸泡到一百多天,把竹子取出再用木棒敲打,最后洗掉粗壳与 青皮(这一步骤就叫作“杀青”)。这时候的竹穰就像苎麻一样,再用优质石灰调成乳液拌和 涂抹,放入楻桶里煮,按标准要煮上八天八夜。 11.①采用被动式建筑设计,因地制宜,最大限度使用自然资源;②拥有智能建筑管理 设备,干预辅助、调节室内环境;③采用太阳能以及较环保的生物柴油自行发电。(每点 1 分) 12.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智能的建筑管理设备在“零碳 天地”中的作用(2 分)。 13.“大体”意为“基本”“大致上”(1 分),强调说明“整座建 筑”的大致朝向,而非绝对严格意义上的“坐北朝南”(1 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 分)。 14.[示例]走进零碳天地,感受绿色生活。(3 分) 15.[示例]“朋友”的意义, 首先在于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与慰藉(1 分)。当傅聪情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虑地向 父亲倾诉,而父亲并没有高高在上、横加训斥,或者说些教条式的训诫(1 分)。相反,他能 够充分理解儿子的痛苦,首先尽力地安慰儿子,让儿子觉得温暖、放心(1 分);然后娓娓而 谈,以十分平等的口气给儿子提出一些人生的忠告(1 分)。朋友的境界,还在于志同道合、 互相补充、互相借鉴(1 分),这也是“父子如朋友”的体现。 16.热对流(现象)。(2 分)  17.暖气片通常装在窗户下面是为了充分利用热对流(1 分),夏天清凉的海风吹向大陆是因 为热对流(1 分),窗子装双层玻璃是通过抑制热对流达到保持室温的效果(1 分)。 18.不能。 “主要”说明热对流是人生活中液体或气体进行热量传递的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方式 (1 分),但不排除还有其他次要的方式(1 分)。去掉之后变成了热对流是热量传递的唯一方 式,不符合实际情况(1 分)。用“主要”一词显示了表述的准确性、严密性(1 分)。 19.作 诠释(1 分)。通过诠释热对流现象在生活中的作用进行具体解说,便于读者理解(2 分)。  20.不能去掉(1 分)。②③段中的两个例子说明的是热对流现象的“好处”(1 分),第④段说 明的是通过抑制热对流现象为人类造福(说明的是怎样克服热对流现象的“坏处”)(1 分)。 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写,对热对流现象解说得更全面,所以不能去掉(1 分)。 21.作文 略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