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综合练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八下语文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综合练习

ID:240842

大小:125.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0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综合练习 一、基础知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随着时间的流誓,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 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 5 000 万年 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 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当大陆相互分离时, 每一个大陆都 xié 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xié( )带 碰撞( ) 褶皱(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 (3)选文中“天衣无缝”的意思是: 。 (4)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 (迁移 漂移 移动)而不是 恐龙自己在迁移。 (2)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 (分割 分裂  分离)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 2.25 亿年前形成的。 (3)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 (严密 周密 致密),所 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3.填空。 本文作者阿西莫夫是 国 家、 家,代表作有《 》《 》 等。 4.“低碳”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低碳生活”正日益为更 多的人所接受。八年级某班级将要举办一次展览宣传活动,请你参与 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阅读下列调查表,说说在学生中开展“低碳生活方式”宣传 的意义。关于对学生对“低碳生活方式”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 答: (2)该班准备在全校开展宣传“低碳生活”的活动,请你以学生 代表的身份,写一段倡议学生低碳生活的开场白,在全校大会上发言。 40 字左右。 答: (3)李沁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活”,特意在网上 找了一则资料,但是其中有几处错误,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低碳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可 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A】如今,这股风潮逐渐慢慢地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 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 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B】当今社会,随着人类生活发展, 生活物质条件的增加,人类活动随之也对人类周围环境带来了影响与 改变。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更 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 ①【A】处画线句中有语义重复的问题,应将“ ”或“ ” 删去。 ②【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 ”。 二、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所以恐龙可 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回答问题。 5.“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句中“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 6.结合选文,说说“板块构造”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7.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2)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三、拓展阅读(一) 同样的纬度,我国为何更冷? 唐 淼 现在的冬天越来越暖和了,但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地区比较起来, 我国的冬天仍然是最寒冷的。 冬季,东北地区平均气温低至-20℃,其中最冷的地区,非漠河 莫属。英国西海岸利物浦和我国漠河纬度基本相同,可是利物浦即使 在冬季,每天清晨最低气温大都在 0℃以上,港口也终年不冻,跟我 国杭州、长沙温度相似,而漠河同时期气温竟然低至-30.9℃! 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所以温度越低。莫斯科位于北纬 55 度到 56 度之间,1 月平均气温为-9.3℃,而我国沈阳位于北纬 41 度 48 分,纬度比莫斯科低得多,1 月平均气温却是-11.5℃。 北方地区是如此,那么南方地区呢?古巴首都哈瓦那与我国广州 市的纬度相似,而且两地都是冬季不下雪、四季常开花。但哈瓦那基 本全年都是夏天,最强寒潮来临时也都还有 9℃。而广州 1 月平均气 温比哈瓦那低了 8℃左右,且还有 2.8 天的有霜期,最低气温可以下降到 0℃。 以此看来,我国冬季确实比世界同纬度上其他国家要寒冷。 事实上,在同样的纬度上,世界各地的温度往往不尽相同。把全 球纬圈上各点的温度加以平均,叫作纬圈平均温度。冬季,我国东北 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 14℃-18℃;黄河中下游偏低 10℃-14℃;长江以南偏低 8℃;就连华南沿海地区也偏低 5℃左右。 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呢? 这一“祸首”就是频频南下的寒潮。冷空气最早大都来自北冰洋, 然后经过西伯利亚得到加强。西伯利亚高原不但纬度高,而且海拔高, 地处大陆内部,获得热量少,散热快,成为北半球寒冷中心。这里的 盆地地形使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冬季,地面散热快,又处于周 围山坡的环绕之中,冷气流沿着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使盆地底部更 加寒冷。在高空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寒潮就会大爆发,并不断积累入 侵我国。 寒潮来临时究竟有多强,对我国影响有多大呢?以上海为例,百 年来曾经有两次大的寒潮来袭。第一次是 1908 年的 4 月,24 日气温 还高达 31.6℃,人们纷纷身着短袖出行,第二天,经过冷空气的“洗 礼”,气温居然下降到 7.7℃。后来,温度降至 6℃,在短短的两天中, 人们经历了从夏季到冬季的转换。 第二次是 1961 年 1 月,21 日气温为 19.9℃,傍晚冷空气来袭, 第二天气温降到 10.1℃,第三天寒潮势头强劲,最低温降至-2.1 ℃,24 日早晨,气温再创新低,达到-10.6℃。 寒潮来临往往引发多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可以说它对工农业生产 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大,对农业、牧业、交通、电力甚至人们的 健康都有一定影响。 (选自《北京日报》2017 年 2 月 9 日) 8.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内容理解与概括】 9.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说明文语言】 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 14℃-18 ℃。 11.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说明顺序及其作 用】 四、拓展阅读(二) 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 梁鑫峰 ①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 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 ②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 8 多年的时间。大洋中脊的 发现,可以追溯到 1872 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挑战者” 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探测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 1925-1927 年,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 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 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 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 现。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 到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 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④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 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 动理论。 ⑤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 地方。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在那里,灼热 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 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 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 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 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⑥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从中轴线往 外,水深逐渐增加。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 2500 米, 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 5000 多米。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 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在几百万年的 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 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下去了。于是,这些高大的海底山脉就形成了。 有时,这些山脉还会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岛。 ⑦虽然同为巨大的山脉,但是海底山脉和陆地山脉的生成机制不 同。陆地山脉大多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大洋中脊则是新的海洋 洋壳生成的地方。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 谷的特殊结构,形态类似山谷。大洋中脊就像是被从中轴线处劈开来 一样。不过,不同的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比如,大 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 25-30 千米宽,且有 1000-2000 米深;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隆的中央裂谷只有不到 1000 米宽,深度也不到 100 米。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大洋中脊处新生 成地壳的扩张速度不同。扩张速度快的(大于 5 厘米/年)大洋中脊 会呈现出如东太平洋隆起样的结构,扩张速度慢的(小于 5 厘米/年) 则更像大西洋中脊。⑧大洋中脊以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吸引着众多的地质学家、海洋学 家和生物学家。他们的发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人类对于地球和生命的 认识进程。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略有删改 12. 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有哪些特点? 13. 请结合词语运用,具体分析下面两个句子语言的准确性。 (1)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 100 多年的时间。 (2)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 14. 请分析第⑦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项是( ) A. 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 次发现大西洋底的山脉通过好望角,延伸到印度洋。 B. 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 研究,东太平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陆续被发现。 C. 大洋中脊的发现,让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 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板块运动理论。 D. 大洋中脊中轴线上众多“火山口”喷出的灼热的岩浆,由地 幔向上涌,逐渐冷却成为岩石,形成了新的洋壳。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xié(携)带 碰撞(zhuànɡ) 褶皱(zhě)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流誓”,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流逝”。 (3)选文中“天衣无缝”的意思是:形容事物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4)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漂移 (2)分裂 (3)致密 3.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4.(1)【示例】多数人对“低碳生活方式”了解不够,开展宣传活动意义重大。 (2)【示例】同学们,低碳环保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营造一个低碳的生活环 境,应从每一名学生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 (3)①【A】处画线句中有语义重复的问题,应将“逐渐”或“慢慢地”删去。 ②【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增加”改为“提高”。 二、课内精读 5.“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句中“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 么? 不能。因为“漂移”是指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所在地 而另换地点。虽然都有“移动”的意思,但是二者又有不同之处。“漂移”强调在水中移动, 而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大陆就像漂浮在海洋上的物体一样随着板块运动而一起运动。所以不 能互换。 6.结合选文,说说“板块构造”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同时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 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7.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几乎”有差不多、接近的意思,说明“板块构造”理论解决了地质界的大部分问题, 但仍然有一些疑难问题无从解决。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似乎”有好像的意思,表推测,因为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假想。如果没有 “似乎”一词,就表示十分了解当时恐龙所生活的环境,与事实不相符合。这体现了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 三、 拓展阅读(一) 8.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内容理解与概括】 同样的纬度,我国更冷的具体情况与原因。 9.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列数字、作比较。列出具体的气温度数,把我国冬季漠河的温度与英国冬季利物浦的温 度进行比较,说明虽然纬度基本相同,但两地气温相差巨大,表明我国更冷,也引出下文 “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这一问题。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说明文语言】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 14℃-18℃。 不能,“大约”表明是大部分而不是全部,如果删掉,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冬季我国东 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一定低 14℃-18℃,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大约”一词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1.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说明顺序及其作用】 由现象到本质、由因到果的逻辑顺序。先列举我国无论北方还是南方,与同纬度的其他 国家相比都更冷,然后说明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这样说理,符合逻辑,更便于读者的理解。 四、 拓展阅读(二) 12. ①大洋中脊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②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③大 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个中央裂谷。 13. (1) “只不过”是“仅仅”的意思,准确地说明了人们对海底山脉的认识时间并不长, 并不是很了解。(2) “研究发现”表明是经过调查和研究的,是有科学根据的;“几乎” 表示十分接近,准确、严谨地说明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基本上是对称的。 14. ①举例子,列举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不同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 也不同;②列数字,准确说明了两个中央裂谷的宽度和深度;③作比较,突出说明了两个裂 谷的差别很大。 15. C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