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单元双基双测(A卷基础篇)(带解析北师大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单元双基双测(A卷基础篇)(带解析北师大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测试卷(A 卷) (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2019·江苏明达中学初二期中)关于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铁块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B.航天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其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C.一块萘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答案】D 【解析】A.把铁块加热,铁块所含物质多少不变,即质量不变,但体积膨胀变大,由 可知,其密度变 小。故 A 错误。 B. 航天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其所含物质多少不变,也具有一定的体积。由 可知,其密度不为零。 故 B 错误。 C. 一块萘熔化后,其所含物质多少不变,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由 可知,其密度变小。故 C 错误。 D. 把铜块碾成铜片,只是形状改变,质量和体积都不变。由 可知,其密度不变。故 D 正确。 2.(2019·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初二期中)关于图所示的各种物品的质量或长度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 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 60cm B. 通常过街天桥的高度约为 30m C. 小饭碗的质量约为 3kg = m V ρ = m V ρ = m V ρ = m V ρ2 D. 一袋小浣熊干脆面的质量约为 50g 【答案】D 【解析】A.普通筷子的长度与物理课本的长度相差不多,在 25cm 左右,故 A 不符合实际; B.一层楼的高度在 3m 左右,通常过街天桥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 3m 左右,故 B 不符合实际; C.一个鸡蛋的质量在 50g 左右,小饭碗的质量与此相差不多,在 30g=0.03kg 左右,故 C 不符合实际; D.一袋小浣熊干脆面的质量与一个鸡蛋的质量相差不多,约为 50g,故 D 符合实际。 3.(2019·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初二期中)以下为某同学测定煤油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这些步骤 中可省去的步骤是( ) ①用天平称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 m0 ②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 m1 ③用天平称出矿泉水瓶装满煤油后的总质量 m2 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 V ⑤计算煤油的密度 A.① B.②或④ C.③ D.都不能省去 【答案】B 【解析】A、为测出一定体积下的质量,要根据矿泉水瓶的质量与煤油质量的和减去矿泉水瓶的质量,因此 ①不能省去,A 错误; B、一定质量的煤油的体积可由量筒量出或根据水的质量与密度求出其体积,所以可省去②或④,所以 B 正 确; C、要根据矿泉水瓶的质量与煤油质量的和减去矿泉水瓶的质量,因此③不能省去,C 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得,D 不正确。 4.(2019·江苏初二期中)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m 及 液体的体积 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 m﹣V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A.该液体密度为 2g/cm3 B.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3 C.量杯质量为 40g D.65cm3 的该液体质量为 65g 【答案】D 【解析】设量杯的质量为 m 杯,液体的密度为 ρ,由图象可知,当液体体积为 V1=20cm3 时,液体和杯的总 质量:m 总 1=m1+m 杯=40g, 由 m=ρV 可得:ρ×20cm3+m 杯=40g﹣﹣﹣﹣﹣﹣﹣﹣① 当液体体积为 V2=80cm3 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 总 2=m2+m 杯=100g, 同理可得:ρ×80cm3+m 杯=100g﹣﹣﹣﹣﹣﹣﹣﹣﹣② 由②﹣①得,液体的密度 ρ=1g/cm3,故 A、B 错误; 将 ρ=1g/cm3 代入①得:1g/cm3×20cm3+m 杯=40g,解得:m 杯=20g,故 C 错误; 当液体的体积 V3=65cm3,液体的质量:m3=ρ×V3=1g/cm3×65cm3=65g,故 D 正确。 5.(2019·江苏初二期中)将 22g 盐完全溶解在如图甲所示的量筒内的水中,液面升高后的位置如图乙所 示。则盐水的密度为( ) A.2.2×103kg/m3 B.1.2×103kg/m3 C.3.2×103kg/m3 D.7.2×103kg/m3 【答案】B 【解析】由图甲可知,盐水的体积:V 水=50mL=50cm3, 由 ρ= 可得水的质量:m 水=ρ 水 V 水=1.0g/cm3×50cm3=50g, 盐水的总质量:m=m 盐+m 水=22g+50g=72g, 由图乙可知,盐水的体积:V=60mL=60cm3, 盐水的密度:ρ= = =1.2g/cm3=1.2×103kg/m3。 6.(2019·江苏初二期中)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1kg 冰与 1kg 水的密度相等 B.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C.铜的密度是 8.9×103kg/m3,表示 1m3 铜的质量为 8.9×103kg/m3 m V m V 3 72g 60cm4 D.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答案】D 【解析】A.冰与水是同种物质,但状态不同,水和冰的密度并不相等,故 A 错误;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与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即石头裂开后密度不变,故 B 错误; C.铜的密度是 8.9×103kg/m3,表示体积为 1m3 铜的质量为 8.9×103kg,故 C 错误; D.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根据 ρ= 可知,其密度变大,故 D 正 确。 7.(2019·阜宁县育才中学初二期中)小明同学在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按正确步骤操作时出现了图示 的情况,接下来他应该( ) A.调节平衡螺母 B.取下 5g 砝码 C.移动游码 D.取下 5g 砝码后再移动游码 【答案】C 【解析】在调节衡量平衡时,需要调节平衡螺母,当开始测量质量后,则不能再调节平衡平衡螺母了,故 A 符合题意;由图知道,测量质量时,指针右偏,说明天平右端下沉,即右盘砝码质量较大,所以,要先向 左移动游码,若指针仍右偏时,再取下右盘中小砝码,故 C 符合题意。 8.(2019·阜宁县育才中学初二期中)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 一定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质量大 B.乙物质的质量大 C.甲物质的密度大 D.乙物质的体积大 【答案】C 【解析】由图像知道,甲乙两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由此可以知道,且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m V5 相同;当甲乙两物质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所以,在甲、乙体积未知的情况下,不能够比 较甲乙质量的大小,同样甲、乙质量未知的情况下,也不能够比较甲乙体积的大小,故 ABD 错误;当甲乙 两物质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由 ρ= 知道,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 C 正确。 9.(2019·阜宁县育才中学初二期中)某同学将乒乓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球内气体,没有发生变 化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密度 C.形状 D.体积 【答案】A 【解析】当球被踩瘪时,由于球没有破裂,所以,球内气体的分子数量没有发生变化,即球内气体的质量 没有发生变化,故 A 符合题意; 当球被踩瘪时,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但气体体积减小,所以,球内气体的密度变大,故 B 不符合题意; 球被踩瘪时,球和球内气体的形状都发生了变化,故 C 不符合题意; 当球被踩瘪时,球的体积减小,所以,球内气体的体积也减小,故 D 不符合题意。 10.(2019·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初二期末)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物体的密度不相同 B.不同种类的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C.由公式 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B 【解析】A.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而不是物体,故 A 错误; B.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所以密度就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 同,所以不同种类的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故 B 正确; C.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密度不随质量和体积 而变化,故 C 错误。 D. 当温度或状态变化时,质量不变,但体积变化,所以,密度会变化,故 D 错误。 11.(2019·江苏初二期末)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发生变化的是( ) A.酒瓶中葡萄酒被喝掉了大半瓶 B.白面馒头被吃掉了一大半 C.氧气罐中的氧气被用去一部分 D.橡皮块在考试中被用掉一部分 【答案】C m V m V ρ =6 【解析】A.酒瓶中葡萄酒被喝掉了大半瓶后,质量减小,体积减小,物质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密度 不变,故 A 错误; B.白面馒头被吃掉了一大半后,质量发生变化,物质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故 B 错误; 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掉一部分,质量减小,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变小,故 C 正确; D.橡皮块在考试中被用掉一部分后,质量减小,体积减小,物质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故 D 错误; 12.(2019·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初二期末)有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 ) A.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B.质量为原来的一半 C.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原来的一半 D.质量、体积和密度都为原来的一半 【答案】B 【解析】由于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质量减少了一半,体积为原来的一半; 由于瓶中的油的这种物质没有变,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所以剩下的半瓶油的密度不会改变。 所以 A.C. D 选项错误,B 选项正确。 A. 密度不变,故 A 错误; B. 质量为原来的一半,故 B 正确; C.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为密度,密度不变,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故 C 错误; D. 质量、体积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故 D 错误。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6 分) 13.(2019·江苏明达中学初二期中)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__________ 比木头大.冬天里,户 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这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___________,密度__________(以 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密度 变大 变小 【解析】“铁比木头重”是默认了铁和木头的体积相同,铁的密度大,铁的质量就大。所以“铁比木头重” 指的是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一定质量的水结冰后体积会膨胀变大,根据 可知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14.(2019·徐州市西苑中学初三期中)图中的物体长度是_______cm = m V ρ7 【答案】1.45 (1.42—1.48 都正确) 【解析】刻度尺的最小分度是 1mm,物体的左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物体右端对应的刻度尺的示数在 1.44 cm -1.45 cm 之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估读数字为 5,故物体长度是:1.45cm. 15.(2019·云南初二期中)一个物体的质量是 270g,体积是 100cm³,则其密度为____g/cm³,若把该物体 切去一半,则剩下部分的密度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2.7 不变 【解析】物体的密度 ρ= =2.7g/cm3,因为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不随 质量和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把该物体切去一半后其密度不变。 16.(2019·江苏初二期中)45g 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则水质量的是_____g,体积_____(选填“增大”或 “减小”)_____cm3.(冰的密度是 0.9×l03kg/m3) 【答案】45 减小 5 【解析】冰熔化成水,状态变化,质量不变,则水的质量为 45g; 水的密度比冰大,由 ρ= 可得,体积 V= 可知:冰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 由 ρ= 得的体积: V 冰= = =50cm3; 水的体积: V 水= = =45cm3。 体积减小: △V=V 冰﹣V 水=50cm3﹣45cm3=5cm3。 17.(2019·常州市金坛区水北中学初二期中)市场上出售的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 “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 0.9×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_____kg,如果此瓶油用去一半, 瓶中剩余油的密度为_____,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油时多_____kg。 【答案】4.5 0.9×103kg/m3 0.5 8 【解析】由 ρ= 可得, 调和油的质量为 m 油=ρ 油 V=0.9×103kg/m3×5×10﹣3m3=4.5kg; 如果调和油用去一半,物质种类没有变化,只是质量、体积减小,密度不变,仍然为 0.9×103kg/m3; 此瓶装满水的质量为 m 水=ρ 水 V=1.0×103kg/m3×5×10﹣3m3=5kg 装水的质量比装有的质量多△m=m 水﹣m 油=5kg﹣4.5kg=0.5kg。 18.(2019·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初二期中)如图所示,量筒中的液体体积为______cm3.在测量小石 块的体积时,要求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适量”的含义是小石块______水中且和水的总体积 ______。 【答案】60 浸没 不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解析】由图可知,量筒内液面最凹处与 60mL 相平,所以液体的体积是 60mL=60cm3;在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时,量筒中的水不可太少,水能将石块浸没,同样水不可太多,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不超过量筒的量程,水 面超过最大刻度线时无法读数。 19.(2019·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初二期中)一杯水,倒掉一半后,其密度是______g/cm3;它的物理 含义是______。 【答案】1 体积是 1 立方厘米的水其质量是 1g 【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 化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一杯水,倒掉一半后,质量和体积都减半,但密度不变,所以密度仍是 1.0×103kg/m3;合 1g/cm3;它的物理意义:体积是 1 立方厘米的水其质量是 1g。 20.(2019·云南初二期末)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mm,物体长度是_____cm。 【答案】1 2.35 m V9 【解析】图示刻度尺 1cm 分为 10 个小刻度,其分度值为 0.1cm=1mm; 物体左端对应的刻度值为 6.00cm,物体右端对应的刻度值为 8.35cm,则物体长度为 8.35cm-6.00cm=2.35cm。 21.(2019·吉林初二期末)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喜欢喝冰镇啤酒。将瓶装啤酒放入冰柜,有时却忘记及 时取出。当取出时发现玻璃瓶已被冻裂,这是因为啤酒在凝固的过程中,啤酒的质量_____。密度_____, 体积变大造成的。 【答案】不变 变小 【解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无关,所以啤酒凝固结冰后质量不变;啤酒凝固结冰时温 度降低,体积变大,由密度的定义式 ρ= 可得,当 m 不变,体积 V 变大时,密度会变小。 22.(2019·山东初二期末)某金属块,质量为 158g,体积为 20cm3,若将它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的密度 为_____kg/m3。 【答案】7.9×103 【解析】由密度公式得金属的密度: ,因为密度是物质 本身的一种属性,与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无关,所以如果将它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仍为 7.9×103kg/m3. 23.(2019·辽宁初二期末)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用天平称量某物体的质量时,盘中的砝 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g。 【答案】2.00 39 【解析】由图甲知道,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测量的始端在 1.50cm 处,末端在 3.50cm 处,所以物体的长 度为:L=3.50cm﹣1.50cm=2.00cm;由图乙知道,被测物体的质量是:m=20g+10g+5g+4g=39g。 24.(2019·河南初二期末)平时我们习惯于讲“水比油重”实际上指的是水_____的比油大,平时我们也 习惯于讲“大人比小孩重”,实际上指的是大人的_____比小孩大。 【答案】密度 质量 【解析】“水比油重”实际上指的是:水的密度大,即相同体积的水和油比较,水的质量大; 生活中通常把质量成为重量,“大人比小孩重”,是指大人的质量比小孩的质量大。 m V 3 3 3 3 158g= =7. 9g/ cm 7. 9 10 kg/ m 20cm m V ρ = ×=10 三、实验探究(本题包含 6 道题,共 36 分) 25.(2019·安徽初二期末)小军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金属的密度。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此时,小军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侧调节 (选填“左”或“右”)。 (2)调节天平平衡后,小军将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 天平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g。 (3)如果量筒中盛有 20ml 的水,小军将金属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位置如图所示,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g/cm3。 【答案】右 27 2.7 【解析】(1)已知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由如图,标尺分度值 0.2g,金属块的质量为 m=20g+5g+2g=27g; (3)由如图可知,量筒中放入金属块后总体积为 30ml, 金属块的体积为 V=30ml﹣20ml=10ml=10cm3 金属块的密度为 。 26.(2019·安徽初二期末)某同学要测量一个质量约 150g 的金属块的质量,砝码盒装有质量分别为 100g、 50g、20g(2 个)、10g、5g 的砝码: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横梁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了将天平调节平衡,接下来的操作是,将游 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 (2)天平调节平衡后,在左盘放入金属块,向右盘按照顺序依次加入________g、________g 的砝码,此时, 若指针稍稍向左侧偏转,则应该通过________使天平平衡; (3)金属块的质量为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________的质量之和。 3 3 27g= = =2.7g/cm10cm m V ρ11 【答案】平衡螺母 100 50 移动游码 游码指示 【解析】(1)图中游码未归零,指针向左偏,所以为了将天平调节平衡,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 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2)金属块的质量约 150g,根据天平测量的规则,应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试加砝码,即依次加入 100g、50g 的砝码,然后观察指针偏转情况,若指针稍稍向左侧偏转,移动游码并最终使天平平衡; (3)读出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及游码指示的示数,两者相加,即为金属块的质量。 27.(2019·德州市第九中学初二期末)小青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 平桌面上,发现如图所示情况。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青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江立即对小青说:“你操作时至少犯 了两个错误。”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①_____,②_____。 (3)改正错误后,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_____g。 【答案】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用手直接拿砝码 物体与砝码位置放反了 47.4 【解析】(1)图中指针偏向左侧,根据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的原则可知:他应采取的措施是平衡螺母向右 移; (2)小明存在两个错误是:①用手拿砝码,会腐蚀砝码,影响以后测量的准确性, ②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托盘,物体的质量不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3)物体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20g+20g+5g+2.4g=47.4g。 28.(2019·安徽初二期末)在“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 (1)把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12 成“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将装有适量盐水的小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若小烧杯的质量为 20g,则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______g.然后,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 达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cm3,由此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 (3)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盐水密度值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答案】左 66 60 1.1×103 大 【解析】(1)天平使用时,要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因为指针静止时指在标尺中央红线上的右测,所以将平衡 螺母向左移动。 (2)已知烧杯 m1=20g,由图可知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50g+20g+10g+5g+1g=86g. 则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m=m2−m1=86g−20g=66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60mL=60cm3. 所以盐水的密度为:ρ= = =1.1g/cm3=1.1×103kg/m3. (3)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时,由于烧杯内壁粘有少量的盐水,所以测得盐水的体积 V 偏小,根据密 度公式 ρ= 可知,密度偏大。 29.(2019·江苏初二期中)小明准备测量一块橡皮的密度.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甲,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 节.小明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无论如何调节平衡螺母,都不能使指针静止指在分度盘中央的红线上,边上的 小芳灵机一动,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橡皮放到右盘中,小红再调节平衡螺母就成功了,请问这样的做法会影 响测量结果吗?______可行吗?____________.(选答“可行”或“不可行”) (2)测量中,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则所测橡皮质量为__________g.假如所测橡皮的体积 为 l0 cm3,则橡皮密度为_____________kg/m3 . 【答案】右 不会 可行 16.4g 1.64×103 kg/m3 【解析】(1)由图知,指针左偏,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根据杠杆的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m 物 g m V 3 66g 60cm m V13 g ,又 L1=L2 可知:物体的质量仍等于砝码的质量,所以这样的做法不会影响测量结果,可行; (2)橡皮的质量为 m=10g+5g+1.4g=16.4g;橡皮的体积为 V=10cm3,橡皮的密度:ρ= = =1.64g/cm3=1.64×103 kg/m3 30.(2019·江苏初二期中)小明同学在“测量矿石密度”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的位置,发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 (1)如果他要调节天平平衡就必须采取的措施是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他的实验操作有两点问题,请你帮他找 出:______ 、 ______; (3)小明规范实验操作,测得矿石的质量如图丙所示,体积如图丁所示,矿石的体积为______,则该矿石的 密度是______kg/m3; (4)若他先测矿石的体积,再测矿石的质量,那么用这种方法测得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选填“偏 大”、“偏小”或“相同”),原因是_____. 【答案】左 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物体放右盘,砝码放左盘 20mL 3.87×103 偏大 矿 石上带有少量的水,测量矿石的质量偏大 【解析】(1)如图,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天平的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 (2)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即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测量物体过程中, 调节了横梁平衡。 (3)由图知物体的质量为 m=50g+20g+5g+2.4g=77.4g, 由丙图可知,物体的体积:V=40mL 20ml=20ml, 该矿石的密度: = = 3.87g/ =3.87 kg/ ; (4)若他先测矿石的体积,由于将矿石从水中拿出时,上面沾有水,所以所测矿石的质量偏大,根据密度公式 ρ= 知,所测密度会偏大;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 2 道题,共 14 分) - ρ m V 3 77.4g 20cm = 3cm 310× 3m m V14 31.(2019·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初二期中)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 300g,在装满水的瓶子 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 320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 290g.(不计取 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求: (1)石块的质量; (2)石块的密度。(ρ 水=1.0×103kg/m3) 【答案】(1)30g(2)3×103kg/m3 【解析】(1)石块的质量: m 石=320g﹣290g=30g; (2)溢出来水的质量 m 溢=300g﹣290g=10g, 溢出来水的体积: V 溢= = =10cm3, 石头的体积: V 石=V 溢=10cm3, 石块的密度: ρ 石= = =3g/cm3=3×103kg/m3。 32.(2019·全国初二单元测试)一容积为 300mL 的瓶内盛有 0.2kg 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 量为 0.01kg 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 25 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2)石块的密度。 【答案】(1)100cm3;(2)2.5g/cm3。 【解析】(1)0.2kg 水的体积: V 水= = =200cm3; 石子总体积: V 石=V 瓶﹣V 水=300cm3﹣200m3=100cm3; (2)石块密度: ρ m溢 水 3 10g 1g / cm m V 石 石 3 30g 10cm15 ρ 石= = =2.5g/cm3. 答:(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为 100cm3; (2)石块的密度为 2.5g/cm3.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