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卷【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卷【含答案】

ID:219193

大小:136.7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1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 100 分钟,满分为 120 分)姓名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2 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推搡(sǎng)  霎时(shà)  迂回(yū)  寒噤(jīn) B.棱角(líng) 蠕动(rú) 演绎(yì) 敦实(dūn) C.翌日(yì) 妩媚(fǔ) 颠簸(bǒ) 打嗝(gé) D.喧哗(xuān) 闸口(zhá) 擦拭(shì) 硕大(shuò) 2、(2 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驰骋 告戒 推搡 震耳欲聋 B.虔诚 演泽 恭顺 漫不经心 C.蔓延 浮燥 隧道 纷至踏来 D.映照 苍劲 轻盈 目眩神迷 3、(2 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食品生产中禁止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 人体健康的物质。 B、“书香青岛·2017 全民读书节”活动将对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城市文明水平起到了重 要作用。 C、雪山环抱的高山湖泊和浩瀚荒漠中的低地湖泊分别构成河之起源与河之终点。 D、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人来说,到曾母暗沙去,是心中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4、(3 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在文中不仅精细地描摹了壶口瀑布的磅 礴、雄壮的气势,更由黄河想到了人们的经历,由对黄河的歌颂涌向对人的歌颂。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记叙了作者马丽华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东浏览的经历,描绘了 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C、《登勃朗峰》中,“我”所乘坐的马车的车夫因为喝的醉醺醺的,导致我们被大部分的 游客车队赶上,最后到达旅馆后,很遗憾地没有住进上等的房间 D、《一滴水经过丽江》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写这滴水的旅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 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等。 5、(3 分)依次填入下面文中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甘肃张掖的焉之山为葱郁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山上林海松涛,    ;山下沟壑纵 横,    ;山谷之中,獐、鹿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尚有钟山寺、玉皇殿    松林山 峰之中,    不可多得的消夏避暑、游览观光之胜地。 A.碧波无际   清泉淙淙   点缀   实为 B.清泉淙淙 碧波无际 位于 实为 C.碧波无际 清泉淙淙 位于 可谓 D.清泉淙淙 碧波无际 点缀 可谓 6、(8 分)古诗文默写(每空 1 分,共 8 分) (1)微君之故, ?《式微》 (2)求之不得, 。《关雎》 (3)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 。《蒹葭》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慰勉友人不要在分别时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 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的诗句是 , 。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运用双关的手法,委婉地表达出自己无人引荐做官,不能为 国效力而内心羞愧的情感的句子是 , 。 7.(7 分)中国旅游日,是每年的 5 月 19 日,非法定节假日。该节日起源于 2001 年 5 月 19 日,浙江宁海人麻绍勤以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的名义,向社会发出设立“中国旅游日”的 倡议,建议《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开篇之日(5 月 19 日)定名为中国旅游 日。2011 年 3 月 30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 2011 年起,每年 5 月 19 日为“中国 旅游日”,“中国旅游日”形象宣传口号是“爱旅游,爱生活”。2019 年活动的主题是“文 旅融合 美好生活” ”请你对下面三个问题进行探究。 (1)(2 分)下图是“中国旅游日”标志图案,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 传统的印鉴艺术。请描述变形的 “旅”字所展示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分)暑假即将来临,你打算怎样“背起行囊走四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分)对于 2019 年活动的主题是“文旅融合 美好生活”这样理解的? 二、阅读(50 分) (一)课内阅读《一滴水经过丽江》回答 8-11 题(12 分) 再次醒来,时间又过去了好几百年。   我是被亮光惊醒的。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咕咚一声翻上水面。看见 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看见了潭边的 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 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在不同 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这时的丽江已经是一座很大的城了。城里也 不是只有最初筑城的纳西人了。如今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要来丽江,看纳西古城的四方街, 看玉龙雪山。   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   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   进城之前,一道闸口出现在前面。过去,把水拦在闸前,是为了在四方街上的市集散去 的黄昏,开闸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今天,一架大水车来 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作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我乘水 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 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在这里,我有些犹豫。因为河流将要一分为 三,流过古城。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穿越同一座古城。因此,所有的水,都 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来不及作出选择,我就跌进了三条河中的一 条。叫做中河的那一条。   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 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我想 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我确实想停下来, 想被掺入砚池中,被醮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 的人都看见我了。在又一座桥边,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没进了渠中。我立即投身进去, 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 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 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 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 花壶中。   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这时,古城五彩的灯 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在自己 所来的远处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 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8、(3 分)第二段画横线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9.(3 分)第四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10.(3 分)第五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11.(3 分)一滴水在古城内有哪些见闻? (二)阅读《漓江情韵》回答 12-15 题(16 分)。 漓江情韵 从维熙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 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 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 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 “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 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竟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见我俯 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 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 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 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 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胧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 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子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 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 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 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 一绝。”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 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 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 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 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 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 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 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 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 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 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有删改) 12. 文章题为“漓江情韵”,文中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4 分) 13. 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 分)14. 文中写道:“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为什么“我”想问 却张不开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 分) 15. 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分) (三)阅读《香山野桃悄然开》回答 12-15 题(14 分) 香山野桃悄然开 黄亚洲 北京香山,今日风野。 沿着曲曲弯弯的碎石山径一路蜿蜒上山,耳边都是好风,如兽吼。满山的树杈与枝丫, 互相打得啪啪响,更不消说未知何时一路绑于树干的那几十根指路红布条了,痉挛成癫狂状。 我们几个上年岁的,各自在营地周围寻找避风地儿。要这么站在风口的话,人的骨头怕也会 哗哗响了。 我顺坡往南,一直走,直至下到一个山坳,顿感风声已柔,便投着一块大石头坐下,歇 口气。 才刚举头,便见着那飘飘抖抖的几株野山桃了。那是树还是舞蹈啊,我惊呆了。一树一树粉白色的花,落在眼里,真妖娆得不行。 花不大,远望有点像樱花,密密层层的。背景虽是瓦蓝的天,但一树看过去皆是粉白, 很难见到星星点点的蓝。(A)山坡北面风吼起来的那一刻,滑下南坡的一股小小的风,也会 吹得这几株野山桃腰肢大颤,那密密层层的花也就互相厮磨在了一起,那种无声的舞蹈真是 热烈;(B)若是北面风声小了,那些秀丽的花顿时就在安静的阳光下庄敬自强,少女般腼腆, 纹丝不乱。 我站起来,慢慢向她们走过去,于是就见着好几只蜜蜂在花间忙来忙去——飞翔得连声 音都没有,像是要把全部的气力都花在吸吮上。 这一隅无声的春景,叫我望得久久出神。幸亏香山今日风大,鬼使神差地让我下到一个 不知名的山坳里,有了这场小小的叫人惊喜的艳遇。 感谢兽性发作的风,你啊,你把人性催出花来了。 我不知道世上有多少人相遇过这几株灌木形状的野山桃,相遇过三月的这些婀娜无比的 粉色山桃,还有花间的这一群闷吞独食的小蜜蜂。 显然,这几株俏丽的野山桃也根本不在乎有多少人看见她们,她们知足,就在这不知名 的山坳里,她们守着一小块蓝天和一方干燥而忠厚的土地,每年三月,准时来一次热烈的舞 蹈,或者少女般腼腆地静立着,然后在蜜蜂的帮助下孕育夏日的小小的山桃,再然后,在寒 流里剃发闭眼苦守,等待来年春天的抚摸,再准备一场少女的粉色舞蹈。甚至,多少年后, 她们也会安安静静地倒下,让蜜蜂和蜜蜂的后代从此再也找不见她们。 当然,她们也有后代。她们的后代可能就成长在离她们不远的地方,而一场悄悄的舞蹈 也按照美丽的遗传密码,开始排练。 我今天要是没看见这些,一切也都在进行中。我今天偶然瞥见了她们,一切也都没有被 打乱。偶遇就是这么普通,也是这么惊心。 大家开始下山。一路上我还惦记着那一小群婀娜的野山桃。我想,其实,平凡并不是寂 寞。平凡里也有舞蹈、蜜蜂与爱情,也有令人心满意足的生生不息,不需要多少人在意,也 不祈求多少人抬举。有阳光,有风,有蜜蜂,也就一切都有了。 养在深闺人未识,或许就是生活本来的面目。好吗?挺好。 今天,我就是一只蜜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 (选自《光明日报》2017 年 5 月 5 日,略有改动) 16.请按照顺序用原文中的词语写出作者情感不断升华的过程。(3 分) 惊呆——(   )——(   )——(   )17.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在本文 A、B 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画线句是用怎样的描写方式写风的?这里写风有什么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就是一只蜜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中 的“温暖”有怎样丰富的内涵?(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回答 20-22 题(8 分) 与王介甫①第一书 曾 巩 巩启: 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 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间以王 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使如此文字, 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 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重,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欧公甚欲 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 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②,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 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③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④其文,勿 用造语及摸拟前人,请相度示及⑤。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到 京作书去,不宣。 巩再拜。 (选自《曾巩集》卷十六,有删改) 【注释】①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②区区:自称的谦词。③潜: 藏。④开廓:开阔,扩大。⑤相(xiàng)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20.(2 分)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间 以 王 回 文 示 之 亦 以 书 来 言 此 人 文 字 可 惊 世 所 无 有。 21.(4 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及舟船侍从以西    (    ) (2)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    ) (3)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    ) (4)余俟到京作书去  (    ) 22.(2 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 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于是, 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平坦而通畅,带给你的 是安稳或者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 上山顶;选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 择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 第五单元语文测试卷参考答案: 1、D、2、D、3、B 4、C 5、A 6、1)胡为乎中露(2)寤寐思服(3)所谓伊人,在水之涘(4)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5)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7. (1)示例:一面旗帜引领下的一队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地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中。 (2) 示例:我想去看看美妙的安徽黄山,游览一下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再感受一下闻名 世界的西湖风光。 (3) 略 8、丽江的秀丽山水,引来了八方游客,充分说明了丽江的美丽。 9、内容上,描写了小水滴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结构上,承上启下。 10、排比。描写在水车转轮上看到的古城景色,增强了感染力,突出了丽江景色的美丽。 11、看到了各具特色的小店,聆听了店主与客人的交谈,观赏了五彩斑斓的古城夜景,听到 了人们的欢歌笑语。 12.①“我”对漓江美景的喜爱之情;②“我”对摇船人自强自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敬 佩之情;③摇船人买下一条腿的鹦鹉并与之相依相伴、和谐共处的友爱之情;④摆船夫妇收养 先天残疾婴儿的养育之情;⑤摇船人赡养两位老人的反哺之情。 13.①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摇船人乐观阳刚、热爱生活。②设置悬念。由会背 唐诗的鹦鹉引出对鹦鹉主人的好奇,由等待摆船人时的期盼到发现摇船人残疾时的失落,由摇船人的残疾引出摇船人的身世。步步设悬,吸引读者。③欲扬先抑(或铺垫)。摇船人其貌不扬 且有残疾,与“我”想象的差别很大,“我”很失望;摇船人的精神品质却让我感动、赞美。④烘 托(或对比、映衬)。用漓江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 14.①“我”同情摇船人,担心他没有多少收入,真诚地想帮助他,所以想问他。②摇船人阳刚、 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让“我”觉得在他面前谈困难和帮助都是多余的,所以张不开嘴。 15.①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②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③言虽尽而意无穷,给读 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16. 惊喜 惊心 温暖 17. (示例)A 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野山桃人格化,把野山桃在风中舞动的 姿态比作舞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山桃在狂风中飞舞的动态美(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山 桃在狂风中舞动的热烈),表达了作者对野山桃的喜爱之情。B 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 辞手法,把山桃花人格化,把微风中的山桃花比作少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桃花的腼腆、 庄重自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野山桃的喜爱之情。 18. 运用侧面描写突出了风“野”的特点。点明野山桃的生存环境之恶劣,为下文邂逅野 山桃及描写野山桃作铺垫。 19. 欣赏了美丽的野山桃花,感受到了野山桃的平凡、生命里的顽强和满足,领悟到了在 平凡的生活中要知足、要展示自己的美丽。 20.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或: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 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  21.(1)向西行进 (2)遗憾 (3)稍微 (4)等待,等到  22.假使像这样的文章,不在当代辉煌,我们这些人可要感到羞耻的啊!(或:假使像这样的 好文章,不为世人所知,是我们这些人的耻辱。)  23.略

资料: 215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