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一中2017-2018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有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湖南岳阳一中2017-2018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有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文科)‎ 一、单项选择题 ‎2016年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和“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若①是1月22日,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立春 B. ②是立夏 C. ③是大暑 D. ④是大雪 ‎2. 从立春至春分这段时间内,湖南岳阳地区()‎ A. 昼夜长短变幅增大 B. 昼短夜长 C. 日落时间逐渐提前 D. 正午旗杆影子变长 ‎3. 读我国两则农谚“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两则农谚可能分别适用于()‎ A. 黄淮平原和江淮地区 B. 南疆和松嫩平原 C. 江汉平原和珠江三角洲 D. 三江平原和太湖平原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特点以及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图示为地球的公转轨道,在该轨道上,相邻的两个节气相差15天,冬至日为12月22日,1月22日与其相差30天,应该相差两个节气,因此①是大寒,④为冬至日之前,并与其相差两个节气,应该为小雪;②在夏至日之前,与夏至日相差两个节气,应该为小满;③在夏至日之后,与夏至日相差两个节气,应该为大暑;因此C正确。‎ ‎2. 读图分析可知,从立春到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且向北移,此时北半球的昼长小于夜长,切昼长逐渐长,夜长逐渐变短,昼夜长短变幅减小,A错误,B正确;昼长逐渐增长,日出时间逐渐提前,日落时间逐渐推迟,C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北移,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旗杆影子变短,D错误。故答案选B项。‎ ‎3. 本题依据农谚考查我国不同地区农作物的种植季节,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结合各地的气候条件识记农作物的种植季节。春季种植棉花,判断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秋季种植小麦,判断为冬小麦,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地区和江淮地区。A项正确。‎ 中央气象台2018年1月23日6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较强冷空气影响,长沙市1月25日-26日降下了大雪。有网友在岳麓山拍到了下图中美丽的雾凇景观。雾凇是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通常附着于地面物体(如树枝、电线)迎风面上的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冰层(如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为长沙带来降雪的天气系统与下列哪种情况符合()‎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 根据雾凇的形成过程与特征,推测其形成条件是()‎ A. 晴天大风 B. 阴天微风 C. 多云静风 D. 晴天微风或静风 ‎【答案】4. B 5. D ‎【解析】‎ ‎4. 为长沙带来降雪的天气系统为冷锋天气系统。读图分析可知,甲为低压中心,乙、丁位置为低压槽,容易形成锋面,根据图示风向向右偏可知,该天气系统在北半球,乙位于低压中心的左侧,形成冷锋,丁地位于低压中心的右侧,形成暖锋天气系统,故答案选B项。‎ ‎5. 由材料分析可知,雾凇是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通常附着于地面物体(如树枝、电线)迎风面上的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冰层。由此判断雾凇形成需要三个条件:一是饱和的水汽,二是气温低于0摄氏度,能够遇冷凝结,三是无风或者微风。晴天的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晚上温度较低,能够使温度低于0摄氏度,无风或者微风有利于水汽的凝结,故答案选D项。‎ 点睛:雾凇形成的条件:冬季漫长寒冷的基础条件;低空水汽量多的充分条件;辐射降温强烈的有利条件,经常碧空微风的条件。‎ 某游客的游记—广西的沌湖事件令我记忆尤新。3月5日在沌湖附近游玩,突然感觉脚底一晃,但巨响之后就再也没有动静,只是溯面开始急剧下降。第二天,湖水已经消失大半,有的地方露出了湖底。昨日被吓坏的村民又迎来了惊喜:湖水没了,留下了数不尽的鱼虾。回答下面小题。‎ ‎6. 以下最有可能导致沌湖一夜间“消失”的原因是( )‎ A. 附近矿山采矿引起地面沉降 B. 当地地下暗河的崩塌 C. 下游地区抽水和回灌 D. 当地特殊的捕鱼方式 ‎7. 下列自然景观的形成,与游记中所述现象成因类型相似的是( )‎ A. 广东灿若明霞的丹霞山 B. 甘肃张掖的彩色丘陵 C. 云南石林的阿诗玛石峰 D.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 ‎【答案】6. B 7. C ‎【解析】‎ ‎6. 读图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广西,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地下暗河和溶洞,溯面开始急剧下降,说明地下暗河崩塌,然后湖水从暗河流走,从而导致湖水消失,湖底裸露,故答案选B项。‎ ‎7. 该地的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由流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丹霞地貌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而形成的地貌,A错误;甘肃气候干旱,彩色丘陵主要是沉积岩受风力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的,B错误;云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阿诗玛石峰主要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C正确;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是由于内力作用导致地壳不断抬升,流水不断下切而成,D错误。故答案选C项。‎ 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8. 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是 A. 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 B. 位于形成于北印度洋的热带气旋的西部 C. 受夏季印度低压的吸引 D. 受南、北半球热量差异影响形成的 ‎9. 图中索马里洋流的性质及原因是()‎ A. 寒流 受沿岸热带沙漠气候的影响,水温较低 B. 寒流 离岸风驱动海水,发育上升流,水温较低 C. 暖流 由低纬海区流向高纬海区 D. 暖流 从南半球的高温水域流向北半球的低温水域 ‎【答案】8. A 9. B ‎【解析】‎ ‎8. 此题考查北印度洋海区附近索马里洋流,该海区是季风洋流。是西南风作用下形成的。该图为7月,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东北运动。故答案选A。‎ ‎9. 本题考查洋流性质的判断方法。根据寒、暖流的定义判断 性质。洋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反之是暖流。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风,为离岸风,离岸风易形成离岸流,从而易形成涌升流,冷水上泛,水温较低,从而形成寒流。故答案选B项。‎ 点睛: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下图示意我国30°N附近某河谷山坡聚落分布及植被随海拔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山坡海拔200-2800米地段内聚落数量多,其原因主要是()‎ A. 地势高,免受洪水侵袭 B. 水源充足,光照充足 C. 气候温凉,交通便利 D. 气候湿润,地势和缓 ‎11. 该地随海拔的变化依次出现干旱灌木、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景观,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B.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2. 调查发现该河谷地带针叶阔叶混交林的林树下线比15年前下降了几十米,其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 A. 气候变暖 B. 人工育林 C. 修筑梯田 D. 河流改道 ‎【答案】10. D 11. A 12. B ‎【解析】‎ ‎10. 读图,要注意左侧纵轴数值的变化。在图示山谷中,甲山坡在海拔约2200—2800米地段坡度较小,地形较开阔,植被以森林为主,说明该位置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因此适宜聚落形成发展,所以聚落数量多,故D项正确。‎ ‎11. 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规律,山坡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下面,应出现阔叶林或常绿阔叶林,图甲山坡相应位置出现的是干旱灌木,所以不符合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主要是由于地形抬升,导致山腰部位降水较多,从而发育森林,从而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A对,故答案选A。‎ ‎12. 林数下线下降,说明森林面积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蒸发量加剧,水分条件变差,下线升高,A错误;修筑梯田,会导致耕地面积增加,森林面积减少,下线升高,C错误;河流改道对森林植被的影响较小,D错误;人工育林会导致气候变化,水汽含量增多,降水增加,林树下线降低,B正确。故答案选B项。‎ 点睛: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判读:①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几个因素a.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b.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c.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②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的因素a.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b.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分布阳坡高、阴坡低。‎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极”,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回答下面小题。‎ ‎13. 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因为()‎ A. 地势高,空气稀薄 B. 地面裸露,比热容大 C. 纬度偏低,晴天较多 D. 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 ‎14. 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A. 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B. 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 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 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答案】13. C 14. D ‎【解析】‎ ‎13. 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上海纬度比德国和日本低,正午太阳高度大;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晴天相对较多;德国全年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均匀,阴雨日多;日本虽为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具有海洋性特征,阴雨日多。故答案选C 项。‎ ‎14. 上海位于我国的东部地区,这里经济发达,资源缺乏,对于能源的需求量大,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可以缓解其常规能源短缺的局面,D 正确;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在青藏高原,故B 不符合题意;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可再生,但不是推行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原因,故C 不符合题意;上海的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对于能源的需求量大,蕴藏量小,故A不符合题意。故选D 项。‎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一。‎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如赤道地区赤道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而副热带地区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的太阳辐射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年径流深度(毫米等值线图,年径流深度为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的差值。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5. 与该区域年径流深度关系不大的因素是()‎ A. 气候 B. 土壤 C. 植被 D. 地形 ‎16. 图中甲所在省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与东南亚水稻产区相比,水稻生产的最有利条件是()‎ A. 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 B. 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 C.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D. 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 ‎【答案】15. B 16. C ‎【解析】‎ ‎15. 由材料分析可知,年径流深度为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的差值,因此降水量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会影响降水量与年蒸发量的差值,进而会影响年径流深度,A正确;植被会影响区域的蒸发量,从而会影响年径流深度,C正确;地势高低会影响气温高低,进而会影响蒸发量,会影响年径流深度,D正确。土壤对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的影响不大,因此与区域的年径流深度不大,B正确。故答案选B项。‎ ‎16. 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我国水稻种植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因此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并不是主要的优势,A错误;东南亚地区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更优越,B错误;东南亚地区土壤多为红壤,土壤贫瘠,东北地区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是水稻生产的最有利条件,C正确;东南地区降水较多,河流众多,水源更充足,D错误。故答案选C项。‎ 下图示意德国著名运动用品制造商近50年生产线转移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阶段I为追求先进生产技术 B. 阶段Ⅱ为树立品牌形象 C. 阶段Ⅲ为不断降低生产成本 D. 阶段Ⅳ为扩大消费市场 ‎18. 该企业生产线“回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为改善生产经营与企业管理 B. 将实现全球标准化生产 C. 为大幅增加国内就业机会 D. 将加速德国新科技的应用 ‎【答案】17. C 18. D ‎【解析】‎ ‎17. 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阶段I、阶段Ⅱ、阶段Ⅲ、阶段Ⅳ都是为不断降低生产成本,C对。A、B、D错。故答案选C项。‎ ‎18. 该企业生产线“回家”,是机器人代工的结果,将加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D对。与改善生产经营与企业管理、实现全球标准化生产无关,A、B错,对增加国内就业机会意义不大,C错。故答案选D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主要汽车企业投资的热点地区。现今,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吉林省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形成了以长春市为核心的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读“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汽车工业空间体系图”回答下面小题。‎ ‎19. 与美区相比,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A. 市场需求量大 B. 劳动力素质高 C. 土地租金高 D. 生产历史悠久 ‎20. 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对长春市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的作用()‎ ‎①有利于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优化了产业结构②当地企业规模扩大、数量增多 ‎③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④增加了就业机会 ‎⑤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19. A 20. D ‎【解析】‎ ‎19.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的分析。“与美国相比”,中国人口众多,是大的消费市场,A正确;中国的劳动力丰富且廉价,B错误;中国的土地租金低,D错误;美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较早,D错误。故答案选A。‎ ‎20. 本题主要考查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对长春市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的作用。“整零协作”模式能够扩大当地企业规模、增加当地企业的数量;能够促进了零部件生产基地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当地就业机会、能够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等,结合选项①②③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占总人口的比重读中国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我国20世纪城市化率低于工业化率,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该时期我国()‎ A. 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 B. 工业发展水平较低 C. 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 D.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22. 1978年后,我国城市化率增长趋势明显,说明我国()‎ A. 农业发展水平下降 B. 工业化率迅速增长 C. 工业用地面积扩大 D. 城乡差别加大,人口迁移加快 ‎【答案】21. C 22. D ‎【解析】‎ ‎21. 20世纪我国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并不是特别发达,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吸收劳动力的人口数量较少,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不发达,吸收的劳动力人口较少,从而导致城市化率低于工业化率,故答案选C项。‎ ‎22. 1978年后,我国城市化率增长趋势明显,说明我国工业化在加快发展,城乡差别加大,城市就业机会增多,人口迁移加快,D正确;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也逐渐提高,A错误;1978年后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开始发展,B错误;工业的发展不表现在用地面积扩大上,C错误。故答案选D项。‎ 下图为日、美、德、法四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纵坐标为65岁以上人口比率。依据联合国的定义,65岁以上人口超过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当比例超过14%时,就变成“老龄”社会。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3. 图中人口老化最迅速的国家,由“老龄化”社会变成“老龄”社会,大约花了 A. 15年 B. 25年 C. 35年 D. 45年 ‎24. 图中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国家是()‎ A. 日本 B. 美国 C. 德国 D. 法国 ‎25. 研究表明,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产生“城乡倒置”现象主要原因是()‎ A. 人口迁移 B. 教育水平 C. 医疗水平 D. 环境质量 ‎【答案】23. B 24. C 25. A ‎【解析】‎ ‎23. 由材料分析可知, 65岁以上人口超过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当比例超过14%时,就变成“老龄”社会。读图分析,图示日本的老年人口数量增长最为迅速,其进入“老龄化”社会约在1970年,而进入“老龄”社会约在1990—2000年之间,故计算约花了25年。故答案选B项。‎ ‎24. 注意“老龄化”社会与“老龄”社会的差异,65岁以上人口超过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当比例超过14%时,就变成“老龄”社会。直接根据图示纵坐标14%的位置,德国老年人口比重最早突破14%。故答案选C项。‎ ‎25. 目前我国“城乡倒置”现象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大量劳动力人口和少年儿童迁移到城市,导致农村老龄人口占比重高,形成“城乡倒置”现象,A正确;教育水平、医疗水平、环境质量不是主要原因,因此BCD错误。故答案选A。‎ 读“湘北某城市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根据上图分析,该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是()‎ A. 水资源丰富 B. 气候适宜 C. 地形条件好 D. 交通便利 ‎27. 该城市是湖南省最大的石石油化学工业中心,下列有关石化工业区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丰富的石油资源②有较大的消费市场③有便捷的交通运输 ‎④有丰富的水资源⑤有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⑥有廉价的土地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⑥ D. ①⑤⑥‎ ‎【答案】26. D 27. A ‎【解析】‎ ‎26.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区位。读图分析,图中显示有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等多条交通线,交通便利。故答案选D项。‎ ‎27. 湖南缺少石油资源,①错误;湖南位于中部地区,技术不是很先进,⑤错误。而石化工业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需要考虑交通和市场因素。而且该地水源资源来比较丰富,②③④正确,故答案选C项。‎ 点睛:城市区位:‎ ‎(一)自然因素 1.地形: (1)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地区.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2)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3)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2.气候:世界上的城市大多分布在中低纬度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和运输功能上.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 点或终点、河流的汇合处、河口以及过河点. (二)社会经济因素 1.自然资源; 2.交通; 3.政治、军事、宗教; 4.科技和旅游.‎ 我国某贫困乡镇的产业结构畸形,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依靠种植业。图是该乡镇2003~2012年的年降水量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 该贫困乡镇最可能位于()‎ A. 广西壮族自治区 B. 湖南省 C. 宁夏回族自治区 D. 湖北省 ‎29. 该贫困乡镇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 寒潮 B. 干旱 C. 冰雹 D. 泥石流 ‎30. 该贫困乡镇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是()‎ A. 发展畜牧业 B. 开垦荒地 C. 退耕还林 D. 推广机械化 ‎【答案】28. C 29. B 30. A ‎【解析】‎ ‎28. 读图可知,该地降水量总体保持在200-350mm之间,应当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广西、湖南、湖北均位于我国南部、西南地区,降水量在800mm以上,只有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西北地区,降水量小,故选C。‎ ‎29.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制约农业发展的是水资源短缺,因此干旱是主要的自然灾害,故选B。‎ ‎30. 当地极度缺水,开垦荒地会导致荒漠化,B错误;当地缺水,土地面积广大,畜牧业相对耗水少,发展畜牧业有助于脱贫,A正确;由于缺水,退耕以后,也无法生长森林,C错误;当地仍然处于贫困状态,根本无条件推行机械化,机械化解决不了贫苦问题,D错误。故答案选A项。‎ 二、简答题:‎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陆地的河流流速比较急,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海洋后,流速慢了下来,泥沙就沉积在河口附近,积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这就叫河口冲积岛。‎ 材料2: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 材料3: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 材料4: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1)说明河口冲积岛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哪些?‎ ‎(2)近年来该地河口冲积岛的增长速度在逐渐减慢,试说明其原因。‎ ‎(3)结合材料3分析,图中的板块边界类型是_______,该图中山脉的地质构造主要是_______,板块a为_______板块,板块b为_______板块。‎ ‎(4)根据图示,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 ‎【答案】(1)流水堆积沉积)作用;海水的顶托作用。‎ ‎(2)中上游植树造林,水土流失减少;水利工程截留部分泥沙。‎ ‎(3)消亡边界 褶皱 印度洋 亚欧 ‎(4)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还在继续,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的挤压 ‎【解析】试题分析:(1)外力作用主要指来自地球外部的力,主要包括侵蚀、沉积、搬运等。由材料可知,河口冲积岛的形成主要是陆地的河流流速比较急,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海洋后,流速慢了下来,泥沙就沉积在河口附近,积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从而可以得出,冲积岛主要为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同时,海水的顶托作用也有影响。‎ ‎(2)该地河口冲积岛的增长速度在逐渐减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上游来沙量的减少,沉积作用减弱所致,而来沙量减少主要与上游地区水土保持有关,比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工程等都对泥沙起到截留作用。‎ ‎(3)读图结合材料三可知,a为印度洋板块,b为亚欧板块,两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从地质构造来看,是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形成的,为褶皱构造。‎ ‎(4)由材料结合图示可知,青藏高原还在向北和东方向移动,与印度洋板块移动方向一致,说明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的挤压导致青藏高原移动。‎ ‎【名师点睛】‎ ‎3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为江苏省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A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统计图 材料二:2016年6-7月,长江三角洲地区连日暴雨导致多个城镇洪涝发生,造成损失。‎ ‎(1)江苏省五条城镇聚合轴主要沿交通线分布。与苏北相比,苏南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是起步早、_______________。‎ ‎(2)江苏省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从1991年到2010年,A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主要有_________,这些变化与城镇洪涝内在联系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苏北地区承接苏南转移的产业,其工业类型主要属于_________,苏北地区承接这类产业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5)近几年,江苏棉花生产萎缩,而蔬菜、花卉等迅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变化,试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 ‎【答案】(1)水平高,发展速度快 ‎(2)①苏北迁往苏南;②农村迁往城市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3)城镇面积增大;耕地、林地、水域面积减小 ‎①城市化发展,硬化面积扩大,下渗减少;②湿地减小,调蓄洪水能力下降;‎ ‎③林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4)劳动力密集型 ‎①土地面积大,地租低;②劳动力廉价丰富:③政策支持等 ‎(5)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技术的发展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城市化的特点、影响人口迁移主要因素、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的分析、产业转移、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分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而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因此苏南城市化起步早,发展速度快,水平较高。‎ ‎ (2)现阶段,影响人口迁移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而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比乡村经济水平高,所以江苏省人口迁移主要为苏北迁往苏南;农村迁往城市。‎ ‎ (4)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工资水平低,土地面积较大,加之政策的影响,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接收工业类型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5)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分布的影响。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耕地资源量减少;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条件发生了改变,导致郊区农业类型发生变化;单位产值来分析,棉花生产经济效益较蔬菜、花卉低等。‎ 点睛:产业转移的条件 ‎1、区域间存在产业级差。由于世界各地的要素禀赋不同、制度环境不同,从而导致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存在明显的产业级差。正是这些区域间产业级差的存在促使产业转移的发生成为可能。‎ ‎2、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由于产业转移通常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和跨区域贸易等方式实现,这就要求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跨地区流动,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生产力和产业规模。因此,生产要素能否在不同地区之间流动,以及流动的自由程度大小,决定着产业转移阻力的大小。‎ ‎3、区域间存在产业利益差。不同区域的经济体中,由于要素禀赋、市场结构、技术水平等不同,产业成长的利益格局也会不一致,正是这些区域间产业利益差,诱发并引导了产业转移以获取比较利益。‎ ‎4、产业竞争。垄断的产业不会发生产业转移,因为企业会通过垄断实现高额利润。只有产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存在竞争,引发企业经营的成本压力和市场压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积极寻求跨地区投资和跨地区贸易,最终导致产业转移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区域间存在产业级差、地区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区域间存在产业利益差以及产业竞争是发生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然而即使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也并不必然会导致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转移的发生还需要动力系统的推动。‎ ‎3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蒙内铁路是首条海外采用全中国标准的铁路,2017年5月31号正式通车,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被肯尼亚人誉为“世纪铁路”。根据远期规划,该铁路将连接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等东非6国。左图为非洲局部地区示意图,中图为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国家公园A位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边境上在该公园可以目睹野生动物与乞力马扎罗雪山同框的画面(右图),近年来游客量大增。‎ ‎(1)分析内罗毕的气温特征并分析原因。‎ ‎(2)简述背尼亚西部大规模开采金矿对当地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3)如果一游客想要拍到太阳刚好位于乞力马扎罗雪山上的照片,如右图所示,该游客应该在_______季节______(日出/日落)时分去游览该国家公园拍摄。‎ ‎【答案】(1)气温特征:全年高温;有两个高温期 原因: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较高;位于回归线之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会出现两次高温期。‎ ‎(2)①破坏地表植被;②易造成地面沉降;③污染水源;④生态环境破坏;⑤生物的多样性减少等 ‎(3)(南半球)夏季(或北半球冬季) 日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温特征的分析以及影响气温特征的因素、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球运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气温特征的分析以及影响气温特征的因素。读图分析可知,内罗毕一年中的最低气温都在0摄氏度以上,全年高温;3-5月和11-12月为两个高温期。读图,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知,内罗毕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较高;而且该地位于回归线之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因此,在一年内会出现两次高温期。‎ ‎ (2)本题主要考查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开挖金矿会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会对生物的栖息地造成破坏,从而会导致该地生物多样性减少;另一方面,开挖金矿会易导致地面沉降;矿渣的随意堆放,会导致水资源的污染等问题。‎ ‎ (3)读图分析可知,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以南附近,太阳刚好位于乞力马扎罗雪山上,说明太阳应该从南部照过来,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应该为南半球的夏季,而且该公园位于乞力马扎罗山的西北,应该朝向东南拍摄,因此应该日出时去拍摄。‎ ‎3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首倡地——湖南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有十八个溶洞而得名),平均海拔700米。中国城科院将通过战略合作,把十八洞村从精准扶贫的样板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 材料二 由十八洞村全体村民共同参股和苗汉子合作社合作,在十八洞村境内流转30亩土地,建设精品猕猴桃产业示范基地,直接带动十八洞村225户村民930余人人均年增收0.5万元以上。如今,特色种植、养殖初具规模,乡村旅游热火朝天,电商扶贫正在起步,十八洞村不仅激活了自我“造血”功能,顺利脱贫摘帽。‎ 材料三 下图为十八洞村位置示意图。‎ ‎ ‎ ‎(1)猕猴桃喜湿润,15~18.5℃的地区种植最为适宜。有机猕猴桃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无水质、土壤污染。简析十八洞村种植猕猴桃的优势条件。‎ ‎(2)简述电商参与精准扶贫对十八洞村的有利影响。‎ ‎(3)结合当地特色,分析十八洞村如何实现激活自我“造血”功能。‎ ‎【答案】(1)自然优势: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②山区,夏季凉爽,温度适宜;③远离城市,人口密度小,生态环境好,猕猴桃品质好;‎ 人文优势:④国家政策支持;⑤中科院予以技术帮助,吸引村民积极种植猕猴桃;⑥电商加入,资金支持,扩大种植规模。‎ ‎(2)①帮助农户扩大规模生产,建立农产品的品牌意识;②有助于与需求市场的对接,扩大销售范围;③有效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3)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②与电商合作,树立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③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形成产业链,产生规模效应;④当地人文与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农家乐;⑥增加就业机会;⑦作为扶贫战略思想首倡地,政策和科技支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需要结合猕猴桃的生长习性,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环境、国家政策、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而且读图可知,十八洞村位于山区,夏季凉爽,温度适宜;远离城市,人口密度小,生态环境好,猕猴桃品质好;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中科院予以技术帮助,吸引村民积极种植猕猴桃;电商加入,使得猕猴桃的销售渠道增加,成立合作社,获得资金支持,能够扩大农户的种植规模。‎ ‎(2)电商参与精准扶贫可以充分利用电商营销优势,与需求市场的对接,可扩大销售范围,帮助农户规模生产,建立农产品的品牌意识,有效减少中间缓解,降低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3)十八洞村实现自我“造血”功能指的是该村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快速提高。结合材料可知,由于该村作为扶贫战略思想首倡地,政策和科技支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并与电商合作,树立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形成产业链,产生规模效应;当地人文与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农家乐,增加就业机会。‎ ‎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