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奉贤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一模试题(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上海奉贤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一模试题(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上海市奉贤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量调研测试(一模)试题 ‎ 相对原子量:H-1 C-12 O-16‎ 六、 选择题(共20分)‎ 27、 还是太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A、H B、He C、N D、O 28、 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 ‎ A、SO2 B、CO C、CO2 D、可吸入颗粒物 29、 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H2O2 C、NaCl D、H2SO4‎ 30、 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油水 C、糖水 D、果酱 31、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氧气与臭氧 B、干冰与冰 C、银和水银 D、水与双氧水 32、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 氯气:Cl2 B、氢氧化铁:Fe(OH)2‎ C、碳酸钠:NaCO3 D、氯化铵:NH4Cl 33、 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加热液体 34、 健康人体中一些体液PH值如下所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胆液:6.8-7.4 B、唾液 :6.5-7.5 C、血液:7.35-7.45 D、胃液0.8-1.5‎ 35、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 B、‎ C、 D、‎ 36、 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气与液氧由不同分子构成 B、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D、氧气能支持燃烧 37、 过滤操作时,不需要的仪器是 A、烧杯 B、漏斗 C、蒸发皿 D、 玻璃棒 38、 共享单车为了方便我们绿色出行,夏季期间气温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最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质量变大 C、分子数目变大 D、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39、 AgNO3见光分解容易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NO2 B、SO2 C、N2 D、H2S 6‎ 27、 氢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的变化是 ‎ A、氢气液化 B、电解水 C、氢气燃烧 D、碳酸分解 ‎41、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右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X范围的是 A、红磷 B、干冰 C、 氯酸钾 D、 食盐水 ‎42、我的性质决定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物质 性质 用途 A 稀有气体 通电后能发光 制霓虹灯 B 石墨 质地软且滑腻 制作电极 C 一氧化碳 还原性 冶炼金属 D 生石灰 能与水反应 作干燥剂 ‎43、指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铜;加水 B、木炭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 C、空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D、酒精和白醋;闻气味 ‎44、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 蜡烛熄灭是因为瓶内没有氧气 C、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D、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45、 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B、 但只有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氧气有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D、 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任何化学反应当中都需要催化剂 45. 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图像是 A. 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 B. 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C.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水 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七、填空题(共19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作答。‎ ‎47. 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时,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可燃冰”‎ 6‎ ‎,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它将推动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 ‎①可燃冰属于 (1)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已知某种甲烷水合物的化学式:,其中含有 (2) 种元素;‎ ‎1mol中约含有 (3) 个碳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③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 (4) ‎ ‎(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④甲烷(CH4)中氢元素为+1价,碳元素为 (5) 价,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6) ‎ ‎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7) 。(填字母序号)‎ A.甲烷 B.煤 C.氢气 D.汽油 ‎48.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含结晶水),请回答:‎ ‎①0℃时,甲、乙、丙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8) 。‎ ‎②t2℃时,将30克甲固体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的所得溶液是 (9) (填“饱和”“不饱和”),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 (列式即可)。‎ ‎③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应用 (11) 法提纯甲。‎ ‎④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0℃后,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2) 。‎ ‎⑤若使甲溶液的状态从a点转化为b点,可采取的措施是 (13) 。‎ ‎49.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请回答:‎ ‎①如右图所示装置可以研究水的组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4) ,a处气体可以用 (15) 检验 ‎②有四种微粒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能构成单质的是 (16) 。‎ ‎③某兴趣小组同学通过以下实验研究活性炭的吸附性(活性炭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黑色粉末):‎ I.甲同学: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约5mL的水,滴加1-2滴红墨水,往试管中加少量活性炭,振荡,发现活性炭悬浮于液体中,未能观察到预计的实验现象。‎ II.乙同学:在甲同学的基础上,用玻璃棒将一团棉花从试管口慢慢推推入底部(如上图),请问此处棉花的作用 (17) 。‎ III.丙同学: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还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又增加了一个对比实验,请问丙同学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18) 。‎ 6‎ 八、 简答题(共21分)‎ 50. 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如下,请回答:‎ ‎①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Ⅰ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 ‎②实验室既可以制取 CO2 ,又可以制取 O2 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实验室制取 CO2 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一瓶较纯净的 O2 可以选用的装置是 ‎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 ‎③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收集二氧化碳(如右图),验满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 管_________(填“a”或“b”)端,如果熄灭则满了。‎ ‎④小明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反应中固体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Ⅰ. 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是____________g。‎ Ⅱ. 计算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是___________。(根据化学 方程式计算)‎ Ⅲ. 请分析图中 P 点固体的成分:____________。‎ ‎51.如图A为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老师指出反应物不同的质量比可能会影响生成物的种类,在学习时,可以从定性观察和定量分析两个角度来判断生成物。请你跟随老师的思路,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提出问题】: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①:CO  猜想②:CO2   猜想③: ‎ ‎【实验设计】:装置图如图:‎ 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 6‎ (1) 若猜想3成立 Ⅰ、B处的现象是 ,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Ⅱ、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 方案二: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 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装置A m1‎ m2‎ 装置B m3‎ m4‎ Ⅰ、若猜想②成立,则m4−m3___m1−m2(选填“>”、“甲>丙 (13)升温至t2,加溶质甲 ‎⒁ ⒂ 带火星的木条 ⒃ AD ‎⒄ 使活性炭与试管中滴有红墨水的水充分接触,防止活性炭悬浮于液体中(合理即可)‎ ‎⒅ 证明棉花无吸附性 七、 填空题 ‎50、⑴ 试管 ⑵ 锥形瓶 ⑶B ‎⑷ ⑸ F ‎⑹ b ⑺ 9.6 ⑻ 0.2mol ‎⑼ KClO3、KCl、MnO2‎ ‎51、⑽ CO和CO2 ‎ ‎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⑿ ‎ ‎⒀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⒁ =‎ ‎⒂ 黑色粉末变红色 ‎⒃ ‎ ‎⒄ 装置内会残留少量的CO2未被澄清石灰水吸收 6‎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