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高新区2017-2018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苏州市高新区2017-2018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居民 ④河姆渡居民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每至清明,陕西黄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黄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礼祭黄帝,宣读祭文。下列选项不应出现在祭文中的是(  )‎ A.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B.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C.仁为己任,见利思义 D.民族同心同德,华夏声威远扬 ‎3.《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 ‎ A.齐桓公 秦朝 B.晋文公 齐国 C.齐桓公 秦国 D.楚庄王 秦国 ‎4.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李冰在公元前273年前后担任蜀守,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据图1判断,公元前273年属于(  )‎ A.公元前3世纪前期 B.公元前3世纪后期 C.公元前2世纪前期 D.公元前2世纪后期 ‎5.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乙 B.丙 C.甲乙 D.甲丙 ‎6.商鞅变法既是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争霸战争现实压力的必然结果。下列变法中的哪一举措最能体现出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  )‎ A.建立县制 B.军功授爵 C.奖励耕战 D.承认土地私有 ‎7.课本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但不应背离史实。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演的秦朝历史剧的相关情节,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 A.农民缴税时用不同容量的“斗” B.读书人在太学攻读儒家经典 8‎ ‎ C.各地官员均用大篆写告示 D.商人携带圆形方孔钱前往南海郡经商 ‎8.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遗产重点一颗璀璨明珠,许多历史成员来源于历史典故。与成语指鹿为马这一典故同时期的成语典故是(  )‎ ‎ A.纸上谈兵 B.卧薪尝胆 C.破釜沉舟 D.酒池肉林 ‎9.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意见(  )‎ ‎①有利于学术文化的繁荣     ②推动儒学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 ‎③有利于公平地选拔人才     ④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景之治时的史实(  )‎ A. 主张以农为本 B. 让士兵复员生产 ‎ ‎ C. 重视“以德化民” D. 定田租为三十税一 ‎11.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222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 ‎ ‎12.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祖冲之——写成《大明历》一书 C.华佗——制成“麻沸散”                    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13.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 ‎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4.江南经济的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 )‎ 8‎ 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 B.南方比较安定 C.淝水之战的胜利,阻止游牧民族南下 D.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5.下列史事中,可以通过《史记》了解的有(  )‎ ‎①齐桓公称霸 ②汉武帝举办太学 ③黄巾起义 ④文景之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6.在我国古代,很多成语典故或历史故事源于战役。下列成语典故或历史故事与战役的搭 ‎ 配中不正确的是 (  )‎ ‎ A.倒戈相向——牧野之战 B.纸上谈兵——长平之战 ‎ C.风声鹤唳——官渡之战 D.草木皆兵——淝水之战 ‎17.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对这一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影响了汉族 B.洛阳贵族官僚生活简朴 C.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 D.洛阳贵族官僚盲目攀比 ‎18.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 ) ‎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水经注》‎ ‎19.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不断发展。以下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是( )‎ A.第一个封建盛世:汉初刘邦休养生息——汉武帝的大一统——文景之治 B.走向衰落的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C.亡于暴君的王朝:夏朝亡于夏桀——商朝亡于商纣——周朝亡于周厉王 D.天下分分合合: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20.某同学查阅了有关“三国鼎立”、“游牧民族内迁”、“十六国”、“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21.在河姆渡遗址中有我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同时还有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22.春秋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在此背景下,秦国实行了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8‎ ‎23.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象形字占了40%,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24.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曾建都于此的有西汉、吴、西晋、东晋。‎ ‎25.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石窟艺术取得了辉煌成就。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当时著名的两大石窟。‎ ‎26.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南方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南朝。‎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 东汉时期 ▲ (人名)改进造纸工艺。 ▲ (人名)独创了楷书书法,和胡昭是曹魏时期的书法家。‎ ‎28.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 ▲ 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闻名中外的长城,它西到 ▲ ,东到辽东。‎ ‎29.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吏和豪强地主的监察,设立了 ▲ ;东晋画家 ▲ 代表作《洛神赋图》。‎ 四、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30.阅读下列材料:某班拟举办一场主题为“寻梦丝绸之路”的专题展,展览分为三个展区,现邀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展区的布置。‎ 展区一:地理篇 ‎(1)请你将图1中的A和F补充完整,并指出西亚的安息古国在丝绸之路中所起的特殊作用。(2分)‎ 展区二:人物篇 ‎(2)你认为谁最有资格获得开通丝绸之路最大贡献奖?为什么?(2分)‎ 展区三:文物篇 ‎(3)图2是他们搜集的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文物图片,它们反映了丝绸之路怎样的作用?(1分)‎ 8‎ 展区四 时代篇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予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他说,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4) 根据展区四的材料,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价值或作用。(1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图一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为了巩固统治,该王朝的统治者创立了什么政治制度?(1分)‎ (2) 图二的王朝在E处设置什么来管理该地区?(1分)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历史意义?(1分)‎ 8‎ ‎(3) D处发生的战争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写出该战争名称。(1分)读图四,指出中原地区的人们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什么影响?(1分)‎ ‎(4)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1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材料二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三 ……僇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之上。‎ 请回答:‎ ‎(1)以上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谈谈这种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学说在公元前2世纪是怎样发展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的?(1分)‎ ‎(3)“商君”的行为体现了哪家的思想?据材料三回答商君采取了哪一经济措施?(2分)‎ ‎(4)“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史作用?(1分)‎ ‎ ‎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8‎ 初一历史 三.填空题(共6分)‎ ‎27. ‎ ‎28 . ‎ ‎29 ‎ 四.材料解析题 ‎30.(1) ‎ ‎ (2) ‎ ‎(3) ‎ ‎(4) ‎ ‎31.(1) ‎ ‎ (2) ‎ ‎(3) ‎ ‎(4) ‎ ‎32.(1) ‎ ‎ (2) ‎ ‎(3) ‎ ‎(4) ‎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初一历史答案 8‎ 一、 选择题 ‎1-10 DCCAA DDCCB 11-20 DBADD CABDB 二、 判断题 BBABAA 三、 填空题 ‎27 蔡伦 锺繇 ‎ ‎28都江堰 临洮 ‎29 刺史制度 顾恺之 四、 材料题 ‎30(1)长安 大秦(1分) 将中国的丝或丝织品转运到欧洲(1分)‎ (2) 张骞(1分) 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1分)‎ (3) 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1分)‎ (4) 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1分)‎ ‎31(1)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1分)‎ (2) 西域都护(1分) 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使新疆地区成为是中国的领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 (3) 赤壁之战(1分) 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1分)‎ (4)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分)‎ 32、 ‎(1)体现了孔子“仁”的主张,即要“爱人”;(1分)对于当今“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构建有重要意义。(1分)‎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 ‎《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从此,儒学为历代王朝所推崇,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1分)‎ (3) 法家 (1分) 奖励耕织(1分)‎ (4) 促进了民族交融。(1分)‎ 8‎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