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检测卷(附答案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检测卷(附答案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1.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次大捷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2.纪录片《平型关大捷》以大量史实为依据,再现了这次战役的真实内幕。下列对平型关大捷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发生于1938年9月 B.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胜利 D.战役发生地位于今山西南部 ‎3.中共中央所在地     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 ‎ A.延安 B.重庆 C.瑞金 D.井冈山 ‎4.“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这首旋律轻松流畅、生动活泼的《游击队歌》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1937年创作的。作者歌颂的是(  )‎ A.北伐战争的国民革命军 B.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 C.敌后根据地的抗日军民 D.正面战场抗战的中国军队 ‎5.“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历史事件的反映(  )‎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6.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为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的政治措施是(  )‎ A.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开展大生产运动 D.开展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7.(2018大庆一中调研)某校八年级几位学生在一次晚餐用餐过程中,七嘴八舌地再现了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甲说:“指挥者是彭德怀。”乙说:“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路线,摧毁日伪军据点。”丙说:“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丁说:“这一战役开始于1940年。”以上四位同学中肯定有一位记错了,他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表格内容记录的是(  )‎ 时间 指挥者 规模 战绩 ‎1940年下 半年 彭德怀 八路军投入105个团 毙伤日伪军25 000多人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 D.豫湘桂战役 ‎9.抗战时期,蒋介石曾于1940年9月致电朱德、彭德怀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该战役是(  )‎ A.卢沟桥之战 B.平型关大捷 3‎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0.朱德赞扬百团大战“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主要是因为该战役(  )‎ A.破坏了敌人在华北的交通线 B.摧毁了敌人的据点 C.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D.提高了共产党的威信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38年底,八路军、新四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 600余次,歼灭日伪军5.4万余人。八路军发展到15.6万人,新四军发展到2.5万人,共建立十几块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总人口达5 000万以上,形成了辽阔的敌后战场,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使之不能用于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从而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迅速灭亡中国的迷梦……‎ 材料二 政策承认农民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激发了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承认不反对抗日的地主、富农等是抗日与生产不可缺少的力量,使他们能够保有一定的地位和利益,这样就有利于从经济上团结各抗日阶层。‎ ‎——材料一、二均摘自王文泉、刘天路主编《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八路军、新四军敌后抗战的作用。‎ ‎(2)材料二中“政策”指的是什么政策?据材料,分析该政策的实施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1)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 ‎(2)减租减息政策。激发了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团结了地主与富农联合抗战。‎ ‎12.(核心素养题)面对日军的疯狂侵略,中国各阶层民众奋起抵抗,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请根据以下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军队血战篇】‎ 材料一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二 ‎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日伪军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 800余次 ‎2.5万多人 ‎2 000多千米 近3 000个 ‎(1)台儿庄战役战果如何?结合材料一说出这一战役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是哪一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战法创新篇】‎ 材料三 ‎(3)请说出上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根据地军民抗击日军的战法。请详细介绍根据地军民的抗战情况。‎ ‎(4)请你用一个词形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合作。‎ ‎【历史启示篇】‎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怎样的感想?对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又有何启示?‎ 答案:(1)大败日军,歼敌1万余人。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 3‎ 信念。‎ ‎(2)百团大战。意义: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地道战、地雷战。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雷战、地道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 ‎(4)众志成城。‎ ‎(5)中国军民英勇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精神永垂青史。(合理即可)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应团结一切力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