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017--2018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质量检测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题号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计算题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活性炭作吸附剂   B.稀盐酸作除锈剂 C.生石灰作干燥剂   D.碘酒作消毒剂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B.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回原试剂瓶 C.过滤时,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 D.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3、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错误的是 A.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C.铁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红色的四氧化三铁 D.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试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5、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正确的说法是(  )‎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水不能称作为自然资源.空气才是自然资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B.常用的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和煮沸都是物理变化 C.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6、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7、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含量: Al>O                ‎ B.水通电生成的气体体积(相同条件下):V(H2) >V(O2)‎ C.CO(NH2) 2和(NH4) 2 SO4中氮元素质量分数:ω(CO(NH2) 2)= ω((NH4) 2 SO4)  ‎ D.一杯食盐水的密度:ρ上部分>ρ下部分             ‎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的质量(g)‎ ‎ 20‎ m ‎ ‎16 ‎ ‎14 ‎ ‎ 反应后的质量(g)‎ ‎ 4‎ ‎ 6‎ ‎ 60‎ ‎ 50‎ 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m的数值为64‎ B.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 C.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D.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9、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A.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10、加强防火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必修课,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嘴吹灭洒落在实验桌上燃着的酒精﹣降低着火点 B.森林灭火时,建隔离带﹣隔绝可燃物 C.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11、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2、水是我们生活、生产各方面都离不开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B.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杂质 C.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电解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 ‎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 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应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 C.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只要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就立即收集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应预先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或铺少量的细沙 ‎14、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甲物质的化学式是CH2     B.丙物质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中有4种化合物    D.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 ‎15、“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 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 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 二、填空题 ‎16、屠呦呦曾从西晋医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灵感,她因此认识到不能用加热法提取青蒿素;于是改用低沸点的乙醚提取,终于在经历第190次失败后获得成功,并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回答:‎ ‎(1)研究表明,在60℃时青蒿素的结构就会被破坏,从而失去疗效.据此可知,青蒿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青蒿素药品应密封保存在  处.‎ ‎(2)乙醚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短线表示原子间的连接,则乙醚的化学式为  ,乙醚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17、 “史上最贵”的实验:‎ 步骤Ⅰ.让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收集生成的气体;‎ 步骤Ⅱ.让足量镁条在步骤Ⅰ生成的气体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炭粉和白色的固体氧化物.‎ ‎(1)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是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若金刚石质量为m1,按上述步骤反应且转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质量为m2,则m1  m2(填“<”、“=”、“>”),理由为  .‎ ‎18、请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吸烟有害健康.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 ‎(2)常温下测得某苹果汁的pH值为3,说明该苹果汁呈  性.‎ ‎(3)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可以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铝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但铝锅耐腐蚀性却很强,是因为  .‎ 三、实验,探究题 ‎19、某学习小组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他们猜想可能是镁与N2或CO2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针对猜想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一】镁带与氮气的反应 ‎(1)以下是获取氮气的方法及装置,其中得到氮气较纯的是  (填字母)‎ ‎(2)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N2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3)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实验反思: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原因是  .‎ ‎【实验二】镁带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瓶内产生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固体单质,该黑色物质是  .(写出化学式,下同)‎ ‎【探究结论】‎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  反应产生的.‎ ‎20、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一、都是化学变化;‎ ‎              二、                        。‎ ‎【收集证据】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 a  烧杯内壁出现                               ;‎ b  手摸烧杯壁有                              感觉;‎ c  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2)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 ‎                                                     。‎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                                ,蜡烛燃烧为 ‎                 变化。‎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           ‎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        变化。‎ ‎【获得结论】猜想          (填“一”或“二” )正确。‎ 四、计算题 ‎21、用石灰石泥浆吸收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若用12.5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配成泥浆,理论上碳酸钙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多少?(精确到0.1t)      ‎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高温2CaSO4+2CO2)‎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