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高一历史暑假作业1(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6年7月高一历史暑假作业1(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一年历史暑假练习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 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到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  )‎ A.由“公天下’’到“家天下”            B.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 C.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                D.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3.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如下表,下列吻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规律与特点的是(  ) ‎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 时期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元 ‎ 明 ‎ 清 ‎ 高层政区 ‎ ‎  ‎ 州 ‎ ‎  ‎ 行省 ‎ 布政使司 ‎ 省 ‎ 统县政区 ‎ 郡 ‎ 郡 ‎ 州 ‎ 路、府、州 ‎ 府、直隶州/州 ‎ 府、直隶州 ‎ 县级政区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州、县 ‎ ‎①加强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重要原因 ‎ ‎②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 ‎③上稳下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 ‎④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存在矛盾与困局 ‎ ‎⑤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 ‎4.‎2015年2月19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5.“……造成了一个弥漫着书香的世界,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具书卷气的民族,甚至目不识丁者也知“敬惜字纸”,普遍有一种对于文字、文献的崇拜。”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科举制度的推行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西学东渐的影响 ‎6.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古代、近代国家,都有“分权”的思想: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 A.都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B.都以分权进而限权为目的 C.都体现了权力制约和平衡                    D.都不同程度为后世所借鉴 ‎7.柏扬在《中国人史纲》中说“‎ 7‎ 三省职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非常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只有尚书省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没有象国会之类或象罗马元老院之类会议性质的制衡机构。”这说明(  )‎ A.三省体制不利于提高中央集权制度的职能 B.三省体制不能真正地制约皇权 C.三省体制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明,权力不清 D.三省体制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8.据记载,东汉桓帝时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不得交互为官”,如官员史弼,本应出任山阳太守,但由于岳父母家恰好在山阳辖内,于是史弼上书自陈应回避,被调任为平原相。这说明桓帝(  )‎ A.将地方的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            B.已认识到地方割据的根源 C.有意防范地方势力膨胀的危害            D.注重维护察举制度的公平 ‎9.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 A.秦朝的三公九卿                                    B.汉朝的“中朝”‎ C.隋唐的三省六部                                    D.宋朝的枢密院 ‎10.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 ‎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17世纪40年代,伴随着明王朝的灭亡,清王朝建立起在全中国的统治。而同一时期的英国,也经历了一场不同含义的“革命”,这一“革命”最终结束了旧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东方的没落和西方的崛起都明显加快。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东西方“天平”失衡主要是指(  )‎ A.东西方文明的衰亡和兴起                    B.东西方经济实力的对比和变化 C.东西方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                D.东西方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12.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                    B.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 C.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 ‎13.古代希腊人将流放视为一种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因而其对被处死刑者以逃亡他乡而逃避死刑的情形加以放任。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海外流放生活痛苦不堪                        B.希腊缺少民主法治精神 C.城邦是个人荣誉的源泉                        D.希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14.亚里士多德指出:“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判,具有最高的权威。”他意在表明古希腊(  )‎ A.公民政治的重要性                                B.民主政体的普遍性 C.民主决策的便捷性                                D.城邦政体的多样性 ‎15.恩格斯说:“在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人们的不平等比任何平等受重视的多。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肯定是发了疯。”这段话认为古希腊罗马民主的实质是(  )‎ A.主权在民的民主                                    B.最直接最完整和最纯粹的民主 C.城邦式的直接民主                                D.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 7‎ ‎16.《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奴隶法,同时取消了父母可以把子女卖为奴隶以补偿自己对他人冒犯这一部分规定;法典肯定了妇女继承遗产的权利;由于奴隶的反抗斗争才不得不写上释放奴隶的条文。这表明《查士丁尼法典》(  )‎ A.推动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B.既具有保守性又具有进步性 C.是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D.其制定打击了守旧贵族势力 ‎17.公元前287年,为了弥补《十二铜表法》对财产侵害问题上规定的不足,颁布《阿奎利亚法》。规定:“因违法杀害他人的奴隶、四足动物或家畜,按照它们被杀前一年中的最高价格予以赔偿,而对其他财物的损害,以它们在最后30天中的最高价格为准。”这一规定(  )‎ A.是罗马法趋于理性的体现                    B.促进了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 C.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D.体现了对生命和财产的尊重 ‎18.下框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说明了罗马法(  ) ‎ A.重视维护平民的利益                            B.司法审判程序严格完备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理性、公平、证据的精神 ‎19.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20.‎2014年11月24日,美国密苏里州地方陪审团作出对枪杀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的白人警察达伦·威尔逊免于起诉的决定后,美国多个城市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抗议枪杀非洲裔男子的白人警察未被起诉。从历史角度看,这起事件和美国1787年宪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与该起事件相关的表示,正确的是(  )‎ A.1787年宪法带有种族歧视的局限性 B.1787年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 C.1787年宪法充分地保障了人民的权利 D.1787年宪法体现了民主自由的治国理念 ‎2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22.“它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它”是(  )‎ A.《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下列法律中与之最接近的是(  )‎ A.《权利法案》                                          B.《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7‎ ‎24.《德意志帝国宪法》对帝国元首(皇帝)有如下规定:“德意志帝国的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之一”;“帝国元首任期终身”;“帝国元首不得兼任政府官吏,亦不得担任帝国国会议员”;“帝国元首不得从事其他任何有薪职务、经营商业、执行业务、亦不得担任任何盈利事业之董监事。”由此判断,德意志帝国宪法(  )‎ A.规定了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B.规定了帝国元首的虚君地位 C.对元首权力的限制有名无实                D.赋予帝国元首以广泛的权力 ‎25.《世界史纲》中说:“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互相制约的目的。”不能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 A.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宪法                                D.1871年德意志宪法 二、材料阅读 ‎26.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闻名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 春秋时期,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 材料三 (美国)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的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过,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区别。(4分) 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4分) ‎ 7‎ ‎(2)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 ‎ ‎(3)材料三中“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是什么?(1分)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4分)‎ ‎27.制度与机制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 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 ‎——《维基百科》 ‎ 材料二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美国百科全书》认为,“没有哪一位总统的施政纲领能比新政对国内局势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 材料三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邓小平南方谈话 ‎ ‎(1)据材料一,指出隋唐政治制度在“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方面的表现。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 ‎ 7‎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建国以来在政治、经济领域里出现的两次大的制度创新是什么? 分别起到什么积极作用?(10分) ‎ ‎(3)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怎样的观点?(4分) ‎ ‎(4)从上述古今中外制度与机制创新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3分)‎ 高一年历史暑假练习一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D D A D B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C A D B A D D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C A D ‎26.(1)区别:分封制产生诸侯,享有世袭的权利,不受中央管理,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郡县制产生官僚,由中央任命,受中央管理监督,不得世袭。(4分) ‎ 意义: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实现了权利向中央集中,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4分) ‎ ‎(2)实现: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 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 7‎ 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6分) ‎ ‎(3)含义:“新种类国家”是指美国成为总统制共和制国家;(1分) ‎ ‎“控制自己”:政府内部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制约平衡;(4分)‎ ‎27.(1)突破性创新:创立科举制度; ‎ 渐进式创新:实行三省六部制。(4分) ‎ 影响:推动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进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成熟,为此后历朝所沿用。(6分) ‎ ‎(2)创新:1787年宪法确立的联邦共和制;罗斯福新政中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4分) ‎ 作用:联邦共和制既加强了中央权力,又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罗斯福新政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6分) ‎ ‎(3)观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分) ‎ ‎(4)启示:制度与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立足国情,科学决策,适时调整经济政策,是保持经济发展活力的关键;各国之间的制度与机制可以相互借鉴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3分)‎ 7‎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