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15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有解析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成都市2015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有解析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水生生物的运动方式形形色色,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 A.爬行 B.游泳 C.行走 D.飞行 ‎ ‎ ‎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 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 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 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 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 ‎ ‎3.医生在给骨折病人做手术时,需要特别注意保护的结构是(  )‎ A.骨髓 B.骨松质 C.骨密质 D.骨膜 ‎ ‎ ‎4.当你每天梳头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收缩 B.收缩、舒张 C.舒张、收缩 D.舒张、舒张 ‎ ‎ ‎5.小明常背单肩书包形成双肩发育的不平衡,这是因为小明此时骨的特点是(  )‎ A.有机物含量超过三分之一 B.有机物含量不到三分之一 C.有机物和无机物相等 D.成骨细胞不断产生新的骨质 ‎ ‎ ‎6.医院里有一人大笑后上下颌不能合拢,这是因为(  )‎ A.关节囊受到损伤 B.关节软骨发生病变 C.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D.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 ‎ ‎7.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B.后天性行为是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C.动物的行为都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 D.动物的本能是先天性行为 ‎ ‎ ‎8.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 ‎ ‎9.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是(  )‎ A.行为过程是否激烈 B.行为结果有无伤亡 C.行为双方是否同种 D.行为双方是否主动 ‎ ‎ ‎10.鸟类繁殖季节里,亲鸟如捉到毛虫,它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这属于(  )‎ 22‎ A.繁殖行为 B.取食行为 C.防御行为 D.招引行为 ‎ ‎ ‎11.当狼靠近羊群时,羊群会聚集在一起围成一个圈,共同面对它们的敌人,同时把它们的幼崽围在中间.下列动物的行为没有涉及到的是(  )‎ A.社群行为 B.防御行为 C.取食行为 D.繁殖行为 ‎ ‎ ‎12.既是生物圈中的主要成分,又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的是(  )‎ 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 ‎ ‎13.黏虫在麦田里繁殖,导致小麦大量减产,引起该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可能是(  )‎ A.青蛙大量被捕杀,破坏了食物链 B.大量消除杂草 C.大量捕杀母鼠 D.大量捕杀黄鼬 ‎ ‎ ‎14.下列属于过寄生生活的细菌是(  )‎ A.枯草杆菌 B.根瘤菌 C.乳酸细菌 D.大肠杆菌 ‎ ‎ ‎15.在生物圈中,对物质循环起着其他生物都不可替代作用的微生物是(  )‎ A.腐生微生物 B.寄生微生物 C.蓝藻 D.硫细菌 ‎ ‎ ‎16.与发酵食品制作无关的是(  )‎ A.霉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根瘤菌 ‎ ‎ ‎17.一个人的生命开始于(  )‎ A.受精卵 B.婴儿的出生 C.卵子和精子 D.胚胎 ‎ ‎ ‎18.男性生殖系统中能产生精子的器官是(  )‎ A.前列腺 B.附睾 C.睾丸 D.精囊腺 ‎ ‎ ‎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 A.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B.形成两性生殖器官 C.出现第二性征 D.大脑兴奋性比较强 ‎ ‎ ‎20.胎儿通过下列什么结构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 A.口腔和脐带 B.体表和胎盘 C.胎盘和脐带 D.鼻腔和胎盘 ‎ ‎ ‎21.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  )‎ A.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B.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C.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D.体内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 ‎ ‎22.蝗虫泛滥成灾时,给农业带来很大的危害,你认为灭蝗的最佳时期是(  )‎ A.成虫期 B.幼虫期 C.受精卵期 D.蛹期 22‎ ‎ ‎ ‎23.“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 A.嫁接 B.分根 C.扦插 D.杂交 ‎ ‎ ‎24.在下列基因组合中,表现出相同性状的是(  )‎ A.Cc和CC B.CC和cc C.Cc和DD D.Cc和cc ‎ ‎ ‎25.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性状的叙述中哪一种错误?(  )‎ A.DNA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B.基因位于DNA上 C.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的数目一样多 D.性状的数目比染色体数目多很多 ‎ ‎ ‎26.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玉米的白粒与黄粒 C.兔的长毛与黑毛 D.家兔的白毛与北极狐的白毛 ‎ ‎ ‎27.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染色体数是(  )‎ A.30对、30对 B.30对、30条 C.30条、30条 D.30条、30对 ‎ ‎ ‎28.父亲X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传给儿子的机率(可能性的大小)是(  )‎ A.100% B.50% C.25% D.0‎ ‎ ‎ ‎29.韩国歌坛新秀河利秀成功地进行了变性手术,使他从一个男子汉变成了一个“俏姑娘”.你认为这个“俏姑娘”的变化是(  )‎ A.可遗传的变异 B.细胞内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C.不遗传的变异 D.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 ‎ ‎30.羊的白毛由显性基因A控制,黑毛由隐性基因a控制.如果一对基因为Aa的白羊交配,生下一只小黑羊的机率是(  )‎ A.100% B.75% C.50% D.25%‎ ‎ ‎ ‎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正确涂A,错误涂B)‎ ‎31.所有的病毒都不能独立生活,分别寄生在植物、动物或细菌体内获取生活必须的物质和能量.      (判断对错)‎ ‎ ‎ ‎32.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修复有关的成骨细胞位于骨膜中      .‎ ‎ ‎ ‎33.生男生女完全决定于母亲.      .(判断对错)‎ ‎ ‎ ‎34.我国长江中特有的水生哺乳动物是白鳍豚.      (判断对错)‎ 22‎ ‎ ‎ ‎35.蝗虫、蟋蟀等昆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叫做不完全变态.      (判断对错)‎ ‎ ‎ ‎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36.关节在运动中起着       的作用.‎ ‎ ‎ ‎37.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和      .‎ ‎ ‎ ‎38.人、绝大多数动物和植物都能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这样的生殖方式叫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属于      生殖.‎ ‎ ‎ ‎39.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 ‎ ‎40.无论制作哪种泡菜,其原理都是利用      进行发酵.‎ ‎ ‎ ‎41.男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和      .‎ ‎ ‎ ‎42.水螅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      .‎ ‎ ‎ ‎4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俗语所包含的食物链是      .‎ ‎ ‎ ‎ ‎ 四、识图题(每题2分,共20分)‎ ‎44.(12分)(2015秋•成都校级期末)如图是关节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①与②合称为      ;④      ⑤      .‎ ‎(2)关节内的滑液存在于[      ]      中,对关节起润滑作用.‎ ‎(3)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      ]      ,可以减轻摩擦和震动.‎ ‎(4)图中[      ]      的外面有一些坚韧的韧带,对关节起加固作用.‎ ‎ ‎ ‎45.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简图,据图回答问题.([]内填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②的两项主要功能是      和      .‎ ‎(2)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      .‎ ‎(3)受精作用的场所是[      ]      .‎ 22‎ ‎ ‎ ‎ ‎ 五、分析题(每题1分,共5分)‎ ‎46.某班同学对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以下数据(见表),请问答下列问题:‎ 组别 婚配方式 被调查 家庭数 子 女 单眼皮 双眼皮 ‎①‎ 单眼皮×单眼皮 ‎48‎ ‎58‎ ‎0‎ ‎②‎ 双眼皮×双眼皮 ‎85‎ ‎24‎ ‎70‎ ‎③‎ 双眼皮×单眼皮 ‎162‎ ‎54‎ ‎126‎ ‎(1)根据第      组的数据,你判断眼皮的显性性状是      .‎ ‎(2)在第②组中,父母的性状相同,但子女中出现了与双亲不同的性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 ‎(3)如果用D表示眼皮显性性状的基因,d表示眼皮隐性性状的基因,那么决定亲代双眼皮性状的基因组成有      .‎ ‎(4)如果第1组中的一位母亲实施了双眼皮美容手术,假设她再生育一个女儿,其女儿具有双眼皮的可能性(机会)为      .‎ ‎ ‎ ‎ ‎ 22‎ ‎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水生生物的运动方式形形色色,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 A.爬行 B.游泳 C.行走 D.飞行 ‎【考点】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 ‎ ‎【分析】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有飞行、爬行、游泳、行走等.而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重要的是游泳.‎ ‎【解答】解:水生动物有很多,包括鱼类、原生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等,它们的形态各异,但由于在水中受水生环境的影响,它们的运动方式有:爬行、游泳、倒退、漂浮等,但在水生动物中鱼类占主要位置,它们的运动器官是鳍,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游泳.‎ 故选:B ‎【点评】知道水生动物水中受水生环境的影响,所以主要的运动方式为游泳.‎ ‎ ‎ ‎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 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 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 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 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考点】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 ‎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动物运动的意义.‎ ‎【解答】解:A:动物的运动不是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故不符合题意.‎ B: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还有繁衍种族,故不符合题意.‎ C:动物通过运动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不只是为了冬眠和过冬,故不符合题意.‎ D: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动物的运动的意义:有利于个体生存、繁衍后代.‎ ‎ ‎ ‎3.医生在给骨折病人做手术时,需要特别注意保护的结构是(  )‎ A.骨髓 B.骨松质 C.骨密质 D.骨膜 ‎【考点】脱臼、骨折及其急救处理. ‎ ‎【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长骨的结构和功能.长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和骨髓.其中骨膜除了有营养和感觉作用外,内层形成层具有造骨细胞的功能,对骨的生长(长长,长粗)和增生(断裂愈合)有重要作用.‎ ‎【解答】解:骨膜内层形成层具有造骨细胞的功能,对骨的生长(长长,长粗)和增生(断裂愈合)有重要作用.医生在给骨折病人做手术时,为了断骨尽快愈合,需要特别注意保护的结构是对骨的生长(长长,长粗)和增生(断裂愈合)有重要作用的骨膜.‎ 故选D.‎ ‎【点评】骨膜对骨的生长(长长,长粗)和增生(断裂愈合)有重要作用是个重要的考点.‎ ‎ ‎ ‎4.当你每天梳头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收缩 B.收缩、舒张 C.舒张、收缩 D.舒张、舒张 22‎ ‎【考点】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解答】解:梳头时属于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故选:B ‎【点评】明确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与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 ‎ ‎5.小明常背单肩书包形成双肩发育的不平衡,这是因为小明此时骨的特点是(  )‎ A.有机物含量超过三分之一 B.有机物含量不到三分之一 C.有机物和无机物相等 D.成骨细胞不断产生新的骨质 ‎【考点】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青少年保持正确姿势的意义. ‎ ‎【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据此答题.‎ ‎【解答】解: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 所以在儿童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容易变形,所以小明常背单肩书包造成成双肩发育的不平衡.‎ 故选:A ‎【点评】少年的骨中有机物越多,柔韧性较强,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较多,易骨折.‎ ‎ ‎ ‎6.医院里有一人大笑后上下颌不能合拢,这是因为(  )‎ A.关节囊受到损伤 B.关节软骨发生病变 C.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D.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考点】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分析】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狂笑过猛,上下颌不能合拢,是一种脱臼现象.‎ ‎【解答】解: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 所谓的脱臼就是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有人狂笑时由于用力过猛,使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导致上下颌不能合拢.‎ 故选:D.‎ ‎【点评】掌握脱臼的原因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 ‎ ‎7.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B.后天性行为是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C.动物的行为都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 D.动物的本能是先天性行为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 22‎ ‎【分析】知道从获得的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据此答题.‎ ‎【解答】解: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刚出生的婴儿会吃奶等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两者的区别如下图:‎ 所以动物行为并不都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而有的则是通过自身的学习而获得的.‎ 故选:C ‎【点评】动物的动物行为的产生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的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 ‎ ‎ ‎8.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尺蠖拟态、蜘蛛织网、公鸡报晓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猫捉老鼠、鹦鹉学舌、惊弓之鸟、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都是通过学习模仿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 ‎ ‎9.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是(  )‎ A.行为过程是否激烈 B.行为结果有无伤亡 C.行为双方是否同种 D.行为双方是否主动 ‎【考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可结合其概念来分析.‎ 22‎ ‎【解答】解: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其它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可见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是行为的双方是否同种.‎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概念,明确二者的本质区别是行为的双方是否同种.‎ ‎ ‎ ‎10.鸟类繁殖季节里,亲鸟如捉到毛虫,它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这属于(  )‎ A.繁殖行为 B.取食行为 C.防御行为 D.招引行为 ‎【考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 ‎【分析】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子代的哺育等;防御行为是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社会行为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它们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觅食行为是动物寻找食物的行为.‎ ‎【解答】解:鸟类繁殖季节里,亲鸟把捉到的虫子带回巢,是为了喂养雏鸟,这是鸟类的繁殖行为;亲鸟捉到虫子后自己并不吃掉,说明并不是取食行为.‎ 故选:A.‎ ‎【点评】亲鸟如捉到毛虫,它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并不是取食行为而是繁殖行.‎ ‎ ‎ ‎11.当狼靠近羊群时,羊群会聚集在一起围成一个圈,共同面对它们的敌人,同时把它们的幼崽围在中间.下列动物的行为没有涉及到的是(  )‎ A.社群行为 B.防御行为 C.取食行为 D.繁殖行为 ‎【考点】社会行为的特征. ‎ ‎【分析】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目的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 ‎【解答】解:“某些动物会聚集在一起围成一个圈,共同对付它们的敌人,同时把幼仔围在中间.”中羊群营社会行为,狼捕羊饲养取食行为,羊群会聚集在一起围成一个圈饲养防御行为,这句话包括取食行为、社群行为和防御行为.不包括繁殖行为.‎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 ‎ ‎ ‎12.既是生物圈中的主要成分,又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的是(  )‎ 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考点】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解答】‎ 22‎ 解: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知识点的理解,属于基础题.考生要熟记.‎ ‎ ‎ ‎13.黏虫在麦田里繁殖,导致小麦大量减产,引起该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可能是(  )‎ A.青蛙大量被捕杀,破坏了食物链 B.大量消除杂草 C.大量捕杀母鼠 D.大量捕杀黄鼬 ‎【考点】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 ‎【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生物有影响的其他生物叫生物因素,如黏虫是一种农业害虫.黏虫影响小麦.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在麦田中,蝗虫吃小麦,青蛙吃蝗虫;小麦、黏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是:小麦→黏虫→青蛙;如果青蛙被大量捕杀,食物链就会遭到破坏,黏虫因失去天敌的控制而数量大增.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黏虫主要吃禾本科植物.‎ ‎ ‎ ‎14.下列属于过寄生生活的细菌是(  )‎ A.枯草杆菌 B.根瘤菌 C.乳酸细菌 D.大肠杆菌 ‎【考点】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 ‎【分析】此题考查了细菌的营养方式.细菌的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必须靠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这种生活方式为异养,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有的细菌依靠分解动物的尸体、粪便或植物的枯枝落叶吸取有机养料,营腐生生活;有些细菌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收有机物,营寄生生活.‎ ‎【解答】解:细菌的营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两种.‎ A、枯草杆菌依靠分解动物的尸体、粪便或植物的枯枝落叶吸取有机养料,属于腐生,不符合题意.‎ B、根瘤菌与生长着的豆科植物的根共生,不符合题意.‎ C、乳酸细菌靠分解食品原料中的有机物来维持生存,属于腐生,不符合题意.‎ D、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从活的人或动物的身体上获取有机物维持生活,属于寄生,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寄生和腐生的区别.‎ ‎ ‎ ‎15.在生物圈中,对物质循环起着其他生物都不可替代作用的微生物是(  )‎ A.腐生微生物 B.寄生微生物 C.蓝藻 D.硫细菌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 ‎【分析】腐生性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可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归还给无机环境,有利于物质的循环,分析作答.‎ ‎【解答】‎ 22‎ 解:A、细菌、真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可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由此可见,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类微生物应该是腐生性微生物.A符合题意 B、从活的生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生活的微生物,属于寄生微生物,在生态系统属于消费者,B不符合题意.‎ C、蓝藻属于植物,在生态系统属于生产者,C不符合题意.‎ D、硫细菌能通过硫化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理解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过程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 ‎ ‎16.与发酵食品制作无关的是(  )‎ A.霉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根瘤菌 ‎【考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据此作答.‎ ‎【解答】解: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等;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与发酵无关,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注意掌握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的例子.‎ ‎ ‎ ‎17.一个人的生命开始于(  )‎ A.受精卵 B.婴儿的出生 C.卵子和精子 D.胚胎 ‎【考点】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 ‎【分析】此题考查生命开始于受精卵.‎ ‎【解答】解: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不能说人的生命开始于胚胎、婴儿.‎ 故选:A ‎【点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相遇完成受精过程,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入子宫,埋入子宫内膜继续发育成胚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妊娠到40周左右时,有独立存活能力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 ‎ ‎18.男性生殖系统中能产生精子的器官是(  )‎ A.前列腺 B.附睾 C.睾丸 D.精囊腺 ‎【考点】人体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据此答题.‎ ‎【解答】解:A、前列腺位于膀胱与原生殖膈之间,作为外分泌腺,前列腺每天分泌约2毫升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符合题意.‎ B、附睾紧贴睾丸的上端和后缘,分泌附睾液,有助于精子的成熟.不符合题意.‎ C、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符合题意.‎ D、精囊腺为长椭圆形的囊状器官,位于膀胱底的后方,输精管壶腹的外侧,左右各一,由过曲的管道组成,其排泄管与输精管壶腹的末端合成射精管,糟囊分泌的液体组成精液的一部分.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关键点: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的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22‎ ‎ ‎ ‎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 A.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B.形成两性生殖器官 C.出现第二性征 D.大脑兴奋性比较强 ‎【考点】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据此作答.‎ ‎【解答】解: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脑的功能也趋于完善,大脑的兴奋性比较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现第二性征,如男生出现喉结、阴毛、腋毛、胡须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并首次出现遗精.女孩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出现月经等.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关键是熟练掌握青春期发育的特点,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时常出现,注意掌握.‎ ‎ ‎ ‎20.胎儿通过下列什么结构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 A.口腔和脐带 B.体表和胎盘 C.胎盘和脐带 D.鼻腔和胎盘 ‎【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 ‎【分析】根据胎盘、脐带的作用分析解答.‎ ‎【解答】解: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而胎儿产生的废物也是经胎盘由母体排出体外的.‎ 故选:C.‎ ‎【点评】胎儿从母体内如何获得营养物质,是经常考查的内容,常以填空的形式出现.‎ ‎ ‎ ‎21.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  )‎ A.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B.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C.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D.体内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 ‎【分析】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解:两栖动物的出现代表了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期.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幼体(蝌蚪)接近于鱼类,而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但是有些两栖动物进行胎生或卵胎生,不需要产卵,有些从卵中孵化出来几乎就已经完成了变态,还有些终生保持幼体的形态. 所以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卵生,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故选:B ‎【点评】由于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我们推断两栖动物可能是由鱼类进化来的.‎ 22‎ ‎ ‎ ‎22.蝗虫泛滥成灾时,给农业带来很大的危害,你认为灭蝗的最佳时期是(  )‎ A.成虫期 B.幼虫期 C.受精卵期 D.蛹期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 ‎【分析】不完全变态: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蝗虫的发育是属于不完全变态,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发育成度不同.‎ ‎【解答】解:蝗虫的幼虫,没有翅,只能爬行和跳跃,活动范围较小,便于集中消灭,因此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幼虫(跳蝻三龄以前).‎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蝗虫的发育特点.‎ ‎ ‎ ‎23.“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 A.嫁接 B.分根 C.扦插 D.杂交 ‎【考点】植物的扦插或嫁接;植物的无性生殖. ‎ ‎【分析】此题是关于扦插知识的选择题,据此作答.‎ ‎【解答】解: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甘薯、葡萄、菊花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关键是了解扦插的知识,掌握常见的适合用扦插技术繁殖的植物的例子,分析诗句结合题意,即可解答本题.‎ ‎ ‎ ‎24.在下列基因组合中,表现出相同性状的是(  )‎ A.Cc和CC B.CC和cc C.Cc和DD D.Cc和cc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生物某一性状的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为隐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某一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基因时,生物就表现为显性性状.‎ ‎【解答】解: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A、表现的都是显性性状,符合题意.‎ B、表现的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不符合题意.‎ C、表现的不是同一个性状,不符题意.‎ D、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掌握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可以据此对父母的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组成作出判断.‎ ‎ ‎ ‎25.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性状的叙述中哪一种错误?(  )‎ A.DNA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22‎ B.基因位于DNA上 C.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的数目一样多 D.性状的数目比染色体数目多很多 ‎【考点】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DNA在染色体上,DNA上有基因.‎ ‎【解答】解:(1)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可以说: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2)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有数万个基因.‎ ‎(3)基因的数目比染色体的数目多得多.‎ ‎(4)生物的性状是有基因控制的,一对染色体上有数万对的基因,所以性状的数目要比染色体的数目多得多.‎ 故选:C ‎【点评】一对染色体上有数万对的基因,所以基因的数目比染色体的数目多得多.‎ ‎ ‎ ‎26.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玉米的白粒与黄粒 C.兔的长毛与黑毛 D.家兔的白毛与北极狐的白毛 ‎【考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解答】解:(1)A选项人的身高与体重,不是同一性状,身高中的高与矮,体重中的胖与瘦这样的才能构成相对性状.‎ ‎(2)C选项中的兔的长毛应对应短毛,黑毛应对应白毛,长毛与黑毛不是同一性状,所以不能构成相对性状.‎ ‎(3)D选项中的家兔和北极狐,不是同种生物,所以也构不成相对性状.‎ 故答案为:B ‎【点评】关于相对性状的题目,要注意几个易错点,必须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 ‎ ‎ ‎27.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染色体数是(  )‎ A.30对、30对 B.30对、30条 C.30条、30条 D.30条、30对 ‎【考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 ‎【分析】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 ‎【解答】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 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染色体数是30条、30对.‎ 故选:D.‎ ‎【点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 ‎ ‎ ‎28.父亲X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传给儿子的机率(可能性的大小)是(  )‎ A.100% B.50% C.25% D.0‎ 22‎ ‎【考点】人的性别遗传. ‎ ‎【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解答】解: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这样男性产生的精子就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因此父亲X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是不可能传给儿子的.‎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 ‎ ‎ ‎29.韩国歌坛新秀河利秀成功地进行了变性手术,使他从一个男子汉变成了一个“俏姑娘”.你认为这个“俏姑娘”的变化是(  )‎ A.可遗传的变异 B.细胞内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C.不遗传的变异 D.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考点】生物的变异. ‎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解:变异的类型包括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是不遗传的变异;韩国歌坛新秀河利秀进行的变性手术并没有改变体内的遗传物质,因此是不遗传的变异.‎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变异的类型: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 ‎ ‎30.羊的白毛由显性基因A控制,黑毛由隐性基因a控制.如果一对基因为Aa的白羊交配,生下一只小黑羊的机率是(  )‎ A.100% B.75% C.50% D.25%‎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 ‎【分析】生物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羊的白毛由显性基因A控制,黑毛由隐性基因a控制.如果一对基因为Aa的白羊交配,其遗传图解如图:‎ ‎ 从遗传图解看出,如果一对基因为Aa的白羊交配,生下一只小黑羊的机率是25%.‎ 故选:D.‎ 22‎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及其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正确涂A,错误涂B)‎ ‎31.所有的病毒都不能独立生活,分别寄生在植物、动物或细菌体内获取生活必须的物质和能量. √ (判断对错)‎ ‎【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 ‎【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根据寄生生物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解答】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需要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从其他生物(如植物、动物或细菌)上获取物质和能量来维持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叫做寄生.‎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病毒的生活方式.‎ ‎ ‎ ‎32.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修复有关的成骨细胞位于骨膜中 √ .‎ ‎【考点】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骨的生长.‎ ‎【解答】解:骨的生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既骨的长长与长粗.在骨的结构中与生长有关的结构有骨骺端的软骨层和骨膜中的成骨细胞.人在幼年的时候,骨骺端的软骨层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不断长长,但到成年后这些软骨就骨化成骨不再生长了;骨表面的骨膜内层有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它还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 故答案为:√‎ ‎【点评】这部分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 ‎ ‎ ‎33.生男生女完全决定于母亲. × .(判断对错)‎ ‎【考点】人的性别遗传. ‎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性别遗传.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为XX时为女性,一对性染色体为XY时为男性.女性排出一个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精子的性染色体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生男生女取决于精子的哪一种精子与母亲的卵细胞结合.‎ 22‎ ‎【解答】解:人类的性别,一般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为XX时为女性,一对性染色体为XY时为男性.女性排出一个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精子的性染色体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孩子的性别是由父亲的精子决定的.因此,生男生女完全决定于母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的性别遗传.‎ ‎ ‎ ‎34.我国长江中特有的水生哺乳动物是白鳍豚. √ (判断对错)‎ ‎【考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 ‎【分析】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 ‎【解答】解:白鳍豚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野生动物之一,为中国长江所独有,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监测显示,上世纪90年代初,长江中的白鳍豚数量已由之前10多年的400头降到150头以下.白鳍豚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属于哺乳动物.‎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 ‎ ‎ ‎35.蝗虫、蟋蟀等昆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叫做不完全变态. √ (判断对错)‎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 ‎【分析】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 ‎【解答】解:昆虫的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叫不完全变态发育.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螳螂等.‎ 故答案为:√‎ ‎【点评】熟知昆虫的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36.关节在运动中起着 支点  的作用.‎ ‎【考点】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分析】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解答】解: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的作用.‎ 故答案为:支点.‎ ‎【点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 ‎ ‎37.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观察法 和 实验法 .‎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 22‎ ‎【分析】此题考查对观察法、实验法的理解.‎ ‎【解答】解:(1)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步骤:①要有明确的目的;②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及时记录;③要有计划、要耐心;④要积极思考;⑤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2)探究实验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探究的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应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最后表达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实验法对研究对象施加有影响的因素,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 故答案为:观察法;实验法.‎ ‎【点评】观察法、实验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 ‎ ‎38.人、绝大多数动物和植物都能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这样的生殖方式叫 有性生殖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属于 无性 生殖.‎ ‎【考点】植物组织培养. ‎ ‎【分析】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例如利用种子进行的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无性生殖例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解答】解: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受精卵的形成.植物的组织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和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另外,该技术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可见组织培养无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有性生殖;无性.‎ ‎【点评】熟记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明确无性生殖是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 ‎ ‎ ‎39. 建立自然保护区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答】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这些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建立自然保护区 ‎【点评】关键点: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 ‎ ‎ ‎40.无论制作哪种泡菜,其原理都是利用 乳酸菌 进行发酵.‎ 22‎ ‎【考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做面包用酵母菌等.‎ ‎【解答】解: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菜的品质.‎ 故答案为:乳酸菌 ‎【点评】真正理解制作泡菜的原理,即可解答此题.‎ ‎ ‎ ‎41.男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22+X 和 22+Y .‎ ‎【考点】人的性别遗传. ‎ ‎【分析】性别是个体遗传和结构的性特征差异.与性别发育相关的被称为性染色体,通常用“X”和“Y”来表达.“XX”组合表示女性,“XY”组合表示男性.‎ ‎【解答】解:男性体细胞内的染色是组成为22对常染色体+XY,其中XY为一对性染色体,男性在形成生殖细胞精子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故形成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有两种:22条常染色体+X和22条常染色体+Y;而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常染色体+XX,在形成生殖细胞卵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形成的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为一种:22条常染色体+X故男性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的是22条常染色体+Y或X 故答案为:22+X;22+Y ‎【点评】注意此题易错,由于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有两种,所以要注意与女性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区别开来进行分析.‎ ‎ ‎ ‎42.水螅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 出芽生殖 .‎ ‎【考点】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 ‎【分析】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条件适宜时一般进行出芽生殖,在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足时一般进行孢子生殖.‎ 水螅属于腔肠动物,都进行出芽生殖.‎ ‎【解答】解:在良好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下,酵母生长迅速,这时,可以看到所有细胞上都长有芽体,而且在芽体上还可形成新的芽体,所以经常可以见到呈簇状的细胞团.芽体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在母细胞形成芽体的部位,由于水解酶对细胞壁多糖的分解,使细胞壁变薄.大量新细胞物质﹣﹣核物质(染色体)和细胞质等在芽体起始部位上堆积,使芽体逐步长大.当芽体达到最大体积时,它与母细胞相连部位形成了一块隔壁.隔壁的成分是由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几丁质构成的复合物.最后,母细胞与子细胞在隔壁处分离.于是,在母细胞上就留下一个芽痕.酵母可以通过出芽进行无性生殖.‎ 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水螅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出芽生殖;在条件恶劣的时候进行有性生殖.‎ 故答案为:出芽生殖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酵母菌和水螅的生殖方式.‎ ‎ ‎ ‎4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俗语所包含的食物链是 树→蝉→螳螂→黄雀 .‎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2‎ ‎【解答】解:食物链描述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没有生产者,因而在写食物链的时候要加上,蝉吸食树的汁液,螳螂捕食蝉,黄雀捕食螳螂,故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黄雀.‎ 故答案为:树→蝉→螳螂→黄雀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食物链的写法.‎ ‎ ‎ 四、识图题(每题2分,共20分)‎ ‎44.(12分)(2015秋•成都校级期末)如图是关节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①与②合称为 关节面 ;④ 关节囊 ⑤ 关节腔 .‎ ‎(2)关节内的滑液存在于[ ⑤ ] 关节腔 中,对关节起润滑作用.‎ ‎(3)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 ③ ] 关节软骨 ,可以减轻摩擦和震动.‎ ‎(4)图中[ ④ ] 关节囊 的外面有一些坚韧的韧带,对关节起加固作用.‎ ‎【考点】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分析】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图中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窝,③是关节软骨,④是关节囊,⑤是关节腔.‎ ‎【解答】解:(1)关节面是由①关节头和②关节窝组成,④是关节囊,⑤是关节腔.‎ ‎(2)关节内的骨液存在于关节囊,运动时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起润滑的作用.‎ ‎(3)关节面上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可以减轻摩擦和振动.‎ ‎(4)图中④关节囊外面有很多坚韧的韧带,对关节起加固的作用.‎ 故答案为:(1)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2)⑤关节腔;‎ ‎(3)③关节软骨;‎ ‎(4)④关节囊.‎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 ‎ ‎45.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简图,据图回答问题.([]内填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②的两项主要功能是 产生卵细胞 和 分泌雌性激素 .‎ ‎(2)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③ ] 子宫 .‎ ‎(3)受精作用的场所是[ ① ] 输卵管 .‎ 22‎ ‎【考点】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专题】结构示意图;归纳推理;人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图中①输卵管、②卵巢、③子宫.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的器官,也是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识图作答.‎ ‎【解答】解:(1)②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2)②是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位于骨盆腔中央.‎ ‎(3)①是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的器官,也是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 故答案为:(1)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2)③;子宫; ‎ ‎(3)①;输卵管.‎ ‎【点评】关键点:卵巢、输卵管、子宫的功能,难度不大.‎ ‎ ‎ 五、分析题(每题1分,共5分)‎ ‎46.某班同学对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以下数据(见表),请问答下列问题:‎ 组别 婚配方式 被调查 家庭数 子 女 单眼皮 双眼皮 ‎①‎ 单眼皮×单眼皮 ‎48‎ ‎58‎ ‎0‎ ‎②‎ 双眼皮×双眼皮 ‎85‎ ‎24‎ ‎70‎ ‎③‎ 双眼皮×单眼皮 ‎162‎ ‎54‎ ‎126‎ ‎(1)根据第 ② 组的数据,你判断眼皮的显性性状是 双眼皮 .‎ ‎(2)在第②组中,父母的性状相同,但子女中出现了与双亲不同的性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父母双方都把控制单眼皮的隐性基因传递给了他 .‎ ‎(3)如果用D表示眼皮显性性状的基因,d表示眼皮隐性性状的基因,那么决定亲代双眼皮性状的基因组成有 DD或Dd .‎ ‎(4)如果第1组中的一位母亲实施了双眼皮美容手术,假设她再生育一个女儿,其女儿具有双眼皮的可能性(机会)为 0 .‎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 22‎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1)若亲代性状相同,在子代中没有出现新性状,则不能判断亲代的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的;如果在子代中出现了新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因此可以根据第②组数据判定双眼皮为显性性状.‎ ‎(2)亲代在产生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要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在形成受精卵时,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当控制单眼皮的隐性基因组合在一起时,子代就表现出新性状﹣﹣单眼皮.‎ ‎(3)成对的基因若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因此若用D表示眼皮显性性状的基因,d表示眼皮隐性性状的基因,那么决定亲代双眼皮性状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DD、Dd.‎ ‎(4)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其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这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在第一组的家庭中,父母双方都是单眼皮(隐性性状),因此其后代出现双眼皮的几率是0.‎ 故答案为:(1)②;双眼皮 ‎(2)父母双方都把控制单眼皮的隐性基因传递给了他 ‎(3)DD或Dd ‎(4)0‎ ‎【点评】此题考查了显、隐性基因的性状表现.‎ ‎ ‎ 22‎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