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六中2015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哈六中2015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哈六中2015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 考试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农历纪年也就是干支纪年,俗称阴历。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方法是,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分别为4、5、6、7、8、9、10、1、2、3。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4、5、6、7、8、9、10、11、12、1、2、3。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的天干,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依此方法换算,民国元年为农历什么年?‎ ‎ A. 壬子年 B. 甲子年 C. 辛亥年 D. 辛丑年 ‎2.“分封制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具有当时社会“合法性”的是 ‎ ‎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因齐自称为齐威王 ‎ B.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 ‎ ‎ C.秦穆公加征鱼盐税收 ‎ 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3.安德森认为“很多吊诡的是,前现代的帝国与王国竟能够轻易地维系他们对极度多样而异质并且经常是居住在不相连的领土上的臣民的长期统治。”在中国古代史上,最能解释安德森这一疑问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4.从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从秦至明清,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因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法逆转的根本原因是 ‎    A.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         B.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耳目 ‎    C.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D.监察官员能力有限 ‎5.某历史著作中有如下的描述,其中被遮盖的应是 ‎ A.兵部 B.枢密院 C.内阁 D.军机处 ‎6.“耒”是传说中神农发明的农具,人们约定成俗地将“耒”作为与农具有关的字的部首。常见的有“耕”(用梨松土)、“耘”(田地除草)、“耦”(两人或两牛并耕)、“耧”(播种工具)等等。通过这些汉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 ‎ A.重农抑商政策 B.农业生产技术 C.土地私有制度 D.农业管理方式 ‎7.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的移民趋向,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山地逐渐推进。促进移民具有这一趋向的主要原因是 ‎ A.外来农作物的传入和推广 B.人口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均衡 ‎ C.政府对开发西南的有效推进 D.初步出现区域经济分工 ‎8.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 C.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 ‎ 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 ‎9.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6‎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 ‎10.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 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11.一个时代的士人所共有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即为“士风”。唐朝前期,士人常思济苍生、安社稷,参政热情空前高涨,反映出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推动这种“士风”形成的因素有 ‎ ①政治相对开明   ②庶族士人崛起   ③科举制度兴起  ④内忧外患频仍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 B.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 C.体现了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D.具有思想启蒙的时代价值 ‎13.黄宗羲被蔡元培称为中国的卢梭,他的《明夷待访录》被认为是中国的《人权宣言》,这一提法的依据是 A.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启蒙作用 B.倡导开明政治,效仿西方制度 C.否定传统文化,促进民主发展 D.提出主权在民,主张平等自由 ‎14.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主要说明 ‎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 ‎ ‎ ‎15.2015年是农历羊年,下图是羊年剪纸画,它反映的艺术风格是 ‎ A.文人意趣    ‎ B.想象丰富   ‎ C.生动有趣    ‎ D.民间风情 ‎16.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17.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当指 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 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18.恩格斯说:“没有那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比较近代以来,两次中日战争中国一胜一败的结局,抗日战争对中国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A.刺激中华民族的觉醒 B.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C.壮大了人民的力量 D.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19.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年代 城镇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万人)‎ ‎1620‎ ‎300‎ ‎1700‎ ‎1850‎ ‎720‎ ‎2880‎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 6‎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20.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21.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 B.“中国模式”应该在世界各国推广 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D.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22.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等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 A.争取和平的周边环境 B.实行不结盟政策 ‎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3.“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这里的“异端邪说”是指 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枪杆子出政权理论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城市武装起义理论 ‎24.习近平指出:“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有其主观因素和个人责任,还在于复杂的国内国际的社会历史原因,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下列属于毛泽东晚年犯错误的“社会历史原因”的是 ‎ A.他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经验不足 B.在建设时期照搬战争年代的成功做法 C.一系列胜利使他晚年产生了骄傲情绪 D.马克思的设想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25.“这颗‘炸弹’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武器,而不是一个军事武器,它将使中国获得一个核国家的形象和在亚洲增加威信。”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有力打击了美苏的核讹诈 B.中国从此迈入了核国家的行列 C.中国提高了在亚洲的影响力 D.世界政治格局平衡因此而打破 二、材料解析题:26题23分,27题12分,28题15分,共计50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可事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  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隆二而乱。‎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摘编自《荀子》‎ 材料二 汉兴,江都相董仲舒亦大儒,作书美孙卿(即指荀子)。‎ ‎ ——(西汉)刘向《荀子叙录》‎ ‎  “荀卿全是申、韩”“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 ‎ ——(南宋)《朱子语类》‎ 材料三 荀子认为,礼在社会理想层面上的价值是建立社会等差秩序。礼的本意和功能是对人之放任的约束,是对等差秩序的遵守。这种价值取向将会在社会分化的态势下,发挥其社会整合的功能。荀子的礼法价值观虽然有以道德裹胁法律的倾向,但他明确指出了道德与法律的互动关系,充分认识到了道德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另外,荀子还强调为政者的品德对于社会政治的决定性影响,要求处于政治实践中的从政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性。‎ ‎ ——高春花《荀子礼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6‎ ‎(1)概括材料一中荀子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知识,简析其观点形成的主要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荀子思想在西汉和南宋学术界的不同境遇。根据材料一、二和所知识,简析出现不同境遇的主要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二、四,简述荀子思想的现代价值。(3分)‎ ‎27. (1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在2014年2月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华远任志强、万通冯仑、万盟王巍等商界大佬们围炉漫谈乡愁,呼吁恢复“乡绅制度”,认为,“有乡绅就留得住乡愁,没有乡绅就留不住乡愁,没有乡愁。”作为一个企业论坛,“乡绅”话题得以被关注,也足见其近年来的影响力了。‎ 学者熊培云在《一个村庄的中国》中认为,乡绅这个群体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体制内权力与中国社会基层的“连接器”、“缓冲带”。美国家族史专家古德也在其《家庭》书中说:“在中华帝国统治下,行政机构的管理还没有渗透到乡村一级,而宗族特有的势力却维护着乡村的安定和秩序。”‎ 乡绅中的一部分人是通过科举考试、退任或已在乡村休闲的官员。他们深受儒家文化教诲,知书达礼。同时也热心于乡村公益事务,尽职尽力,得到乡亲们的尊重。历史事实证明,绝大多数的乡绅是乡村里中华道德的守护者,他们办学校,兴宗祠,行善事,也是佛教与道教,以及儒家学说的主要传播者与复兴者。如果说,贵族文化是英国文化可以骄傲的地方,那么也可以说,乡绅文化是中国文化可以骄傲的地方。‎ 但是,也有人认为:“土豪”已卷土重来,就差“劣绅”了。“恢复乡绅制度”,就是开历史倒车,让中国退回到封建社会。“恢复乡绅制度”,意味着新生官僚资产阶级分子,将名正言顺地登上历史舞台,全面复辟资本主义,广大农民要重新回到封建社会受压迫受剥削的地狱,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阅读材料,提炼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据至少三个),论证严谨,逻辑性强。‎ ‎28.(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 材料 ‎ 6‎ ‎ 汉武帝时,由于大事兴作,巨款开支,不仅使汉初七十年间的积蓄为之一空,而且广大农民由于繁重的赋税徭役和豪强、豪商的盘剥,日趋穷困,加上连年天灾,纷纷破产流亡。此时,豪商大贾们却操纵冶铁、煮盐、铸钱等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生产部门。从公元前111年开始至以后的二十余年间,全国财政经济工作完全由桑弘羊负责主持。在桑弘羊等的筹划下,颁布了算缗告缗令。所谓算缗,就是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所谓告缗,就是向朝廷揭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隐产漏税的违法行为。桑弘羊扩大盐铁官营的建置,在全国各地盐铁产区设立盐官三十五处、铁官四十八处。在桑弘羊的建议下,实行“酒榷”即酒类专卖。他还采取措施废除一切旧钱,由国家统一铸造货币,这种五铢钱的重量与实际重量相等,规格相同,质量较好,成本较高,使私铸者无利可图。在他的建议下,实行了均输和平准,所谓均输,就是调剂物资运输。所谓平准,就是平抑物价。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桑弘羊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简析桑弘羊改革的作用。(9分)‎ 6‎ ‎高二历史答案 ACBCB BACAD ADACD AACBB DACAD ‎26. (1)主要观点:人性本恶,通过习而从善;礼是维护社会秩序、保证人群生存的制度;隆礼贵义,礼法并用,君主集权;天自有规律,认识它并运用它,造福社会。(回答出其中三点即可,6分)主要背景:春秋战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4分)‎ ‎(2)不同境遇:西汉推崇;南宋冷落。(4分)主要原因:西汉吸取秦亡教训;巩固“大一统”社会的需要,荀子思想适应这一需要。南宋时复兴孔孟之道的理兴起和发展,其哲学出发点是人性本善。(6分)‎ ‎(3)在社会分化和转型时期,荀子约束人的放任行为,建立秩序的思想对整合并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借鉴意义。荀子强调道德在法律施行和官僚政治中的作用,这一思想有助于当代健全法制建设和改善政府治理。(取一3分)‎ ‎27.观点明确(3分)论据充足(2个以上,6-8分)、论证有逻辑性(1-3分)、总分不超过12分。‎ ‎28.(1)汉武帝时期国家开支巨大,国库空虚(2分);②农民纷纷破产(2分);③富商大贾操纵国计民生(2分)。(计6分)‎ ‎(2)①打击豪商大贾,政府获得巨款收入(3分);②盐铁产量和销售大幅度增加;酒榷起到开辟财源;货币官铸,币制统一;均输、平准法打击了富商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开辟了财源,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四取二,6分)。‎ 6‎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