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语文冲刺预测卷-安徽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0年高考语文冲刺预测卷-安徽卷

ID:134429

大小:53.66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0-05-2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0年高考语文冲刺预测卷-安徽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称呼的无穷韵昧 叶延滨 最简化的代称是这个国家刚刚建立的时候,都叫 “同志”。需要的时候再加上前面的定语。可加上职业:解放军同志、服务员同志、司机同志。可标明性别:男同志、女同志、妇女同志们,后面的全称常在开会时用。可表明老幼:老同志、小同志。老同志一般有专指,指资历较老的老干部,小同志一般也不乱用,大多从老资格的革命家们的口中说出,有另一种亲切。 我知道后来两种人不能叫“同志”,一是右派,大多直呼其名,但也有例外,叫先生。上中学时,学校里当了右派的老师,不叫老师,就叫先生。在那时,大概以此表明这个人与旧社会有某种关系,叫起来也就有了回到旧社会的感觉。我读初中时,一个刚从大学分到学校的历史老师,高高瘦瘦的年轻人,学校让我们叫他“何先生”,听起来好像他是“五四运动”中的一员,因为他第一课就讲“五四运动”。不能叫同志的第二类人是犯人,犯人不能把管教人员喊成同志。我一个同学,“文革”中蹲了两年班房,他告诉我在里边称管教为“政府”。见了面喊:“报告政府!”听完训说:“谢谢政府!”牢房里“张政府”和“李政府”地叫,现在回想起来这叫法的毛病不小。好像现在不能这样叫了。     “文革”期间,阶级觉悟都高,不仅犯人不准乱叫同志,大街上陌生人打招呼,也不轻易叫同志,叫师傅的多,显得客气,又不涉及立场。当时我还是个中学生,听见一些口号,总是弄不明白。比方说伟大领袖说“敢把皇帝拉下马”,我就没想明白:“早没有皇帝了啊?要有的话,皇帝是……”后来又说,要警惕睡在身边的赫鲁晓夫,我也没想明白:“睡在身边的只能是老婆,怎么会是个男人呢?”后来才知道,皇帝是代称,专指另一位领导,赫鲁晓夫也是代称,与睡觉没有关系。     “文革”时期是个代称漫天飞的年代,各类代称可以成立一个研究所来专题研究。比方说领导层的就有:黑帮分子、黑线人物、走资派、三结合对象、军代表、工宣队……说群众的有:红五类、黑五类、保皇派、可教子女、摘帽右派、三种人、变色龙、小爬虫……说事情的有:三支两军、大串联、二月逆流、九一三事件、五一六通知……就连报刊上发表文章的大笔杆们也不用真名实姓:梁效、石一歌、齐卫东之流满天飞,明白者知道是在抬轿吹喇叭,老百姓不知道是哪个文人坏了良心。我想,还是趁经历过这场浩劫的人还活着,把这些代称后的事情弄明白,否则,再过些年头 ,这些代称所标示的“文革”会成为一个历史大迷宫。不是我多虑,最近关于梁效的说法,关于石一歌的说法, 都让人惊讶;而一些出自年轻学者之手的文章,文风酷似“文革”中红卫兵小报文章,又让人愕然。     走出“文革”阴影,中国人的代称也有了很大改变,更生动,更世俗,也更多样了。     男人先是不叫同志叫先生了,先生变成老板,老板变成老总,老总成了款爷,这是以金钱为坐标。女人不再女同志了,大点的叫大姐,能干点的叫女强人,女强人变成富婆,富婆是指她的钱多,不是岁数大;岁数小的叫小姐,小姐和大款在一起叫小蜜,有的小姐让警察请进局子,于是小姐成了另类代称。除了以钱为坐标,还有事业和行业代称、集团代称也都流行起来,电视人、广告人、四通人、联想人、股民、网民、网虫、穴头、枪手……每种代称里,都有着新人类的新故事。     中国人真智慧,能用最简洁的代称,点染出世事沧桑、风云际会。这是中国文字丰富表现力的证明。就连那些 已经成了别国公民或拿上他国护照者,开口也不说自己是“某某国的华裔”,而是说“我有颗中国心”。这样的代称:“中国心”,多得体。     (选自《工人日报))2009年11月13日)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建国初期,人们互称“同志”,一是有共同的理想追求,二是“同志”叫起来亲切。   B.文革期间,由于特定的时代原因,人们在称谓上十分谨慎,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叫“同志”的。   C.“文革”后,中国人的代称更生动,更世俗,也更多样了。每种代称里,都有不同的内涵与不同的故事。   D.“中国心”成为代称,不仅得体,而且反映出海外华裔的赤子之心。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起名的问题上,中国人真聪明,能用最简洁的代称,反映时代。   B.中国人的智慧,是用最简洁的代称,渲染出社会、时代的文化底蕴。[来源:学&科&网Z&X&X&K]   C.中国人的智慧,在文字表现力方面就有很好的体现,有如简洁的代称,就能显现出世事沧桑,风云际会。   D.要了解中国社会世事沧桑,风云际会,只能从最简洁的代称入手,因为它反映出中国人的真智慧。 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有时,要在“同志”这一称呼前面加上恰当的定语,由此可见,中国人的交际非常注意场合。   B .犯人称管教为“政府”,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特定社会现象,有着明显的政治色彩。   C.从“文革”可以看出,政治敏感时期的称呼要比政治非敏感时期的意义难懂得多。   D.电视人、广告人、四通人、联想人,这些称呼,是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出现的结果。 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①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划削②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③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④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之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①滃(wěng)然:水势盛大的样子。②划(chǎn)削:铲除,削除。③涵煦:滋润温暖。④刻露:瘦硬显露。 4.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耸然而特立         特立:与众不同     B.掇幽芳而荫乔木     荫:乘凉,歇凉     C.遂书以名其亭焉     书:书写     D.向之凭恃险阻,划削消磨    消磨:被消灭 5.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会盟而谋弱秦 B.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C.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    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不拘于时 6.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泉名“丰乐泉”,亭名“丰乐亭”,均取自“岁物丰成”“与民同乐”之意。本文感今怀古,歌颂赵宋王朝的功德,赞美丰衣足食,民享安乐的太平景象,但其中也包含了欧阳修的政治理想和追求。     B.本文先写修亭,然后记叙滁州历史,感叹宋朝统一海内的清明,最后写自己安闲于游乐,全文表现了他乐观旷达的胸襟,但也问接、含蓄地抒发了一再遭贬的愤郁和不平。     C.本文体现了欧阳修的文学追求:不持狭隘的“古文”观念,在注意散体文意脉结构、句法特点的同时,又汲取了骈体文在音律、辞采方面的长处。     D.《丰乐亭记》于丰乐亭的景物本身的记述比较多,而议论的篇幅比较少,这与宋人写杂记文多好议论,略于写景的特点迥然不同。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3分)    (2)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4分)  (3)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3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8~9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之二)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8.第二句诗中“深藏”一词很形象,请作简要的赏析。(4分)    9.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人怎样的哲理启示?(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2)孟子日:“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孟子》)   (3)丛菊两开他日泪,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韩愈《师说》)   (5)沧海月明珠有泪,                             。    (李商隐《锦瑟》)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7)                           ,水波不兴。    (苏轼《赤壁赋》)   (8)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l~14题。 木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然后是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对不起,能换组曲子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l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你的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可是——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披着雪花走向坐落在鸡呜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那里,竟然有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显然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片幼松林。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顷刻之间,雪大了,一团一团,纷纷扬扬地飘洒下来。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     朱丹问:“为什么?”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选文有改动) 11.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12.请从手法、情感等角度对文中画线句进行赏析。(6分)    13.文章以“木笛”为题,有何作用?(5分)    14.有人认为文中大师的所作所为显得十分做作,且不合情理,你觉得呢?(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巢湖渔业管理局围绕一切为渔民服务的思想,致力生态保护与修复,全力做好封湖禁鱼和鱼汛期生产的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B.季羡林、任继愈、钱学森的离去,带给国人无尽哀恸。巨星陨落,划过天际时留下了璀璨的光芒,他们的功迹和精神必将令世代钦佩敬慕。   C.11月12 日,省长王三运在巢湖市调研时强调,巢湖的发展要把优越的区位文章做足,把特色的错位产业做大,把滨湖的品味城市做优。   D.杂文的本质是说理的,这种短小的文艺性评论应该鞭挞丑恶,针贬时弊,激浊扬清,求索真理,剖析人性。 16.下列各句加点成语或熟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10月1日,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果然深孚众望,驾机零误差飞过天安门广场。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次有歼击机女飞行员受阅,因此备受各界关注。   B.已故科学家钱学森生前曾说过“我姓钱,但我不爱钱”,并身体力行,保持“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的道德操守。[来源:学#科#网Z#X#X#K] C.11月29日,考录比例约为l.5%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全国开考,大量人才涌入公务员考试体系,但只有极少数幸运者攀上国家机关这个“诺亚方舟 ”,从此怀抱“金饭碗”风光度日。 D.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设计,是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从11月12日起,广东各地迎来今冬以来最大气温降幅,据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模式计算,截至11月18日,此次低温寒冷灾害的影响程度为中等,为十年一遇。   B.美国总统奥巴马18日下午约3点35分抵达八达岭,游览长城风光,这是继参观故宫之后,奥巴马体验的中国古老文明又一标志性景点。   C.肖复兴评说电视连续剧《 蜗居》揭示出“房子对于一代人情感价值系统无情有恨的摧毁”。它从一般平民的视角,平实而亲切的叙述方式,试图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气质。   D.目前,世卫组织无时无刻关注着北美以外地区的甲流疫情,如果欧洲或者亚洲出现社区病毒传播大流行,世卫组织就会提升警戒级别。 18.请整合下面四条信息,拟写一则一句话新闻。(必须是一个单句,不得遗漏信息)(4分)[来源:Z.xx.k.Com]   ①秦汉一罗马文明展于2009年10月31日至2010年1月15日在洛阳(新区)博物馆举行。   ②该展览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和意大利文化遗产与艺术活动部共同主办,洛阳市人民政府承办。   ③这个展览是“2008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的重头戏。   ④展览以“和而不同”为主旨。        19.仿照下面示例,按要求写一段文字。(5分)     示例: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赶考的人,我可能会遇到一个轻衣罗衫的女子,她家就在驿馆的旁边,曾倚门,回首嗅一枝青梅,我会把诗题上墙壁,或者写在宣纸上。     如果是在古代,你可能是一个正在做什么的人呢?漂泊江湖的游子,还是被贬谪流放的官员?是寄情山林的隐士,还是执手相看的离人?     请你从上示例中选择一种角色,恰当化用古诗文(可回忆教材中学过的诗词文章),写一段文字;不必完全仿照例句的句式。   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                                                                                                                                                                                                                                                                                                                                         20.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6分)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只陌生的蜗牛在某个路口相遇了,它们彼此碰了碰触角,互致问候,然后继续向前爬去。但不幸的是它俩拥有了相同的想法:对方这么急着朝我来过的路爬去,肯定有什么事,一定是那路上有许多宝贝我没发现。这样想着,两只蜗牛便同时折转头,朝来路爬去。在同一个路口,两只蜗牛又相遇了,它们又彼此友好地碰了碰触角,各自继续往前爬去。忙碌了一辈子的蜗牛不知不觉中又爬回了起点。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A项信息无法从文中获得,属无中生有。根据“阶级觉悟都高,不仅犯人不准乱叫同志,大街上陌生人打招呼,也不轻易叫同志”可知B项正确。根据五、六两段,可知C项正确。D项可由文章最后一句判断正确。 2.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A项只解释了“中国人真智慧,能用最简洁的代称”的含意,不全面。B项“中国人的智慧,是用最简洁的代称……”属于故意混淆概念。D项强加因果关系。 3.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C项“意义难懂得多”表述错误,文中无此说法。 4.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A项“特立”应为“独立、矗立”,与下文的“深藏”产生对照。B、C、D项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断,难点在于B项的“荫”和D项的“消磨”,词义及词性有变化,需要注意细节探究。 8.【思路探究】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本题在思考时不仅要理解“深藏”的含意,还要结合全诗的内容,尤其是后面的“莫”“且教”等词的分析,理解海棠不愿出来的主观情感,这样,答案便迎刃而解了。   【参考答案】“深藏”既是客观景物的描写,写出了浓密翠绿的叶子笼盖下的几点海棠蓓蕾微红的情景;又是主观意愿的体现,体现海棠花珍惜春光、不轻易吐艳的意愿。 【方法提炼】解答此类试题,可以遵循以下模式:①词语描绘了怎样的图景画面?我们应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是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词语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词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伤感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伤“感伤”。 9.【思路探究】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鉴赏古诗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技巧,这一考点既是古诗鉴赏的重点,又是古诗鉴赏的难点。它要求考生既要有很好的诗词理解能力,又要有一定的诗词审美理论基础,掌握一定的艺术技巧理论。本题主要从表现手法这一点进行鉴赏,全诗写的是海棠,它的“深藏”“莫轻吐”等与“桃李”的“闹春风”明显有着不同,这样,我们很容易从写作的主次关系中得出衬托这一手法的运用。   【参考答案】运用了反衬(对比或衬托)的表现手法,用桃李的争奇斗艳,反衬海棠的“惜芳轻吐”。启示人们,太早的炫耀,过于急切的追求,虽然可以在眼前给我们一种陶醉的幻境,但这种美丽是短暂难以持久的。或: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在对海棠花的描绘评述中, 表明了自己的人格追求,寄托着对“儿辈”的殷殷教导。这两句启示我们,不应追求表面的一时的繁华热闹,而要耐得住寂寞,加强内在积累,在适当的时候展露才华. 【方法提炼】艺术技巧的鉴赏一般包括三个方面:表达方式的评析、表现手法的赏析、修辞手法的体味。常见的表现手法主要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用典等,分析是首先要围绕这些角度展开。   10.(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神也 (3)孤舟一系故园心 (4)君子不齿 (5)蓝田日暖玉生烟 (6)濯清涟而不妖 (7)清风徐来 (8)舞榭歌台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能力,解答时可以依据前后语句的提示来填写,同时注意“任意选做五小题”的要求,考生应本着以熟悉、掌握牢固的语句为先的原则来选择;另外注意不要写错 别字,潦草字。本题中容易出现的字是 :省、已、系、齿、生、濯、徐、榭等。 11.【思路探究】本题考查对现代文中景物描写作用的分析概括能力。景物描写一般都具有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作用,“雪”本身的特点“洁白”可与文章主题“民族精神”挂钩,在塑造人物,表现主旨也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答案】①渲染了一种肃穆、悲壮的气氛。②推动情节的发展 。③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主人公朱丹纯洁高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凸现了少年儿童心灵的洁白无瑕。 【方法提炼】对景物描写进行分析的题型,有固定的答题规范,在处理时,要牢记基本术语,如渲染、铺垫、烘托等作用。在小说中景物描写另有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透彻把握基本作用之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便可以作答。 12.【思路探究】本题考查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分析能力。画线句使用比喻手法,把黑衣的朱丹比喻成梅树,象征他的高洁品行,与文中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主题暗合;小心地从绒套中拿出木笛,使用动作描写,展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爱。由此整合出答案。    【参考答案】文章中写朱丹“一身黑色云锦衣衫”,运用外貌描写,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可从其他角度赏析) 【误区警示】对语句中比喻手法、动作描写的把握,大多考生没有问题,难点在于阐述的完 整性,答题时浮于其表,只是大而化之地说主人公具有民族精神,缺少从表及里的深层的过度分析内容,此为答题一忌。 13.【思路探究】本题考查 对文章标题内涵的理解能力。全文以“木笛”为线索,主人公的故事围绕木笛展开,由此可知文题是全文的结构关键。“木笛”又是主题表达的切入点,朱丹演奏技巧的高超,人品的杰出均由小小的木笛演绎而出。[来源:学*科*网] 【参考答案】①木笛作为全文的线索,结构全篇。②突出中心,从朱丹吹奏出的笛声中,读者不仅感受到朱丹出色的音乐才华,更感受到他崇高的民族精神。 【技巧点拨】对标题的分析可以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入手。由于标题是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可以得出与主旨相关的答案;有由于其实全文的线索词,故可以从结构方面进行分析。 14.【思路探究】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深入分析、理解探究的能力。如选择“不做作”,应从大师的人格入手,将人物的精神品质上升到道德层面,得出大师既有自己的原则,又有识才的举措,探讨不同国度中共同的民族精神。如选择“做作”,可寻找故事的漏洞,如大师前后态度转变不合人之常情,还有对大师所作所为的描述有些故作清高、假模假样。 【参考答案】不做作。①大师可能是想考验一下他,是否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在他的身上是否真的有那种“流失的民族精神”存在。②开始时大师觉得朱丹这样做是对自己的不敬,但事后一想,这是一位很难得的青年,既有出色的音乐才华、更有崇高的民族精神,因而能够理解他,接受他。 做作:①大师当时已知道那天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如果能理解,当时就能理解,不必等到最后。②大师后来的转变没有契机,显得突如其来,是文章一败笔。(言之有理即可,不必拘泥于答案)      【信息解读】小说阅读的探究题是2008年后的热点,入江苏高考试题《候银将》的最后一题。由于此类题目是开放性的,先选定一个自己认同的观点吗,然后结合文本展开即可,需注意阐述观点要有层次感,让阅读者信服,需要多元化的解析角度。 15.C【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字形的识记能力。A项“禁鱼”应为“禁渔”。 B项“功迹”应为“功绩”   D项 “针贬”应为“针砭” 16.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或熟语的能力。  D项  “相得益彰” 指相互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在此使用与语境不符。A项迷惑性较大,“深孚众望”不同于“深负众望”,前者意为在群众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B项“身体力行”,意为亲身体验,努力实行,符合语境。C项“金饭碗”比喻待遇非常优厚的职位 17.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这”指代不明,承前主语则指代“美国总统奥巴马游长城”这件事,而后文句子宾语又为“景点”,主宾不搭配。C项介词“从”与其后面“叙述方式”不搭配,改为“以”即可。D项“无时无刻”表否定,应为“无时无刻不在” 18.【思路探究】本题考查变化句式,侧重变换中的“长句与短句的呼唤”。首先确立句子的主干结构,根据题中信息,可确立“文明展在洛阳博物馆举行”为主干,也可是“在洛阳博物馆举行文明展”,然后,将其余短句转换为偏正正式短语,加以柔和,与主干缝合即可,如此便可方向明确,转换合宜。    【参考答案】以“和而不同”为主旨,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和意大利文化遗产与艺术活动部共同主办、洛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08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的重头戏——秦汉一罗马文明展于2009年10月31日至2010年1月15日在洛阳(新区)博物馆举行。 19.【思路探究】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从例句来看,语言风格要以典雅隽永为主。再就是注意题目的要求。在“我”或“你”中选择一种角色(游子、官员、隐士、离人),这是隐性要求;而化用古诗文是显性要求。选用的古诗词要符合人物身份,不能仅仅为了追求文采而不加甄别。   【参考答案】示例一:(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游子,我可能在仰看那枯藤老树上的昏鸦,也可能正投宿在小桥流水边的人家。当然,我也可能正牵瘦马行走在西风古道上。我有充足的时问,为每一段路程填一首诗。 示例二:(如果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离人,寒蝉凄切,长亭正晚,我可能正与柳七郎执手话别于江畔, 想明晨醒来,我该在另一段晓风之中残月之下的杨柳岸。 【规律总结】仿写题属于表达能力层级的考查题,它有如下一些特点:①具有开放性,他不规定答案,所答的内容符合题目要求就行。②具有综合性,涉及知识运用的方面很多,语法知识的运用,修辞知识的运用等;涉及能力考查的方面也很多,首先要理解所提供的语言环境的特点,弄清题目的暗含的要求,其次要根据题目中显性和隐性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内容,最后还要组织语言正确地表述出来。 20.【思路探究】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侧重语言的简明、准确与得体。要点有:一是描摹漫画应整体感知,突出主体,就本题而言,“吐痰的男子”“把孩子的女子”“扔垃圾的男子”构成整幅画面主体;二是联系实际,强调社会公德意识,主体三个人都缺乏公德意识,这成为寓意的主调;三是合理想象,适度阐发,不夸大、不刻意低调;四是注意顺序,注意从具体到抽象的寓意扩展。从而确立批评讽刺基调。   21.【写作指导】这是一则材料作为,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明确其主旨、寓意,是保证作文审题准确的前提。我们可以把材料分成四层:①两只蜗牛相遇,并且友好的招呼;②看到别人的行为,蜗牛都在怀疑自己;③两只蜗牛又相遇了,很友好的大招呼;④揭示蜗牛碌碌无为的一生。可以看出,对提取主旨有帮助的是② ④。我们可以纵深挖掘材料的隐含信息。蜗牛为什么又回到原点?因为它在路口转头了。为何转头?因为它看到别人后,不再相信自己。这是迷失自我的表现。如果他们坚持自己的方向会怎样?这里的“方向“指什么?考虑到这些,就可以把立意向深度开拓: (1)人们往往在忙碌中就会不自觉的迷失自我以及前进的方向。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千万不要让盲目的忙碌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2)相信自己的选择,让自己始终生活在自信的状态中,不要轻易否定和怀疑自己。 (3)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轮太阳,那是明确的目标,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人呢生的航船才能找到方向,漫无目的的飘荡终归会迷路、 (4)失败和成功的最大区别是,做同一件事,有的人始终向着自己的目标从不怀疑的一路走下去,而有的人,缺总是因为人生路口的一些事情迷失了真的自己。 【参考答案】漫画的内容为 【优秀例文】 别做无用功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只陌生的蜗牛在某个路口相遇互相问候后便有了相同的想法:对方这么急着朝我来过的路爬去,肯定有什么事,一定是那路上有什么宝贝,我没发现。于是两只蜗牛便同时折转头,朝来路爬去。就这样忙碌了一辈子的蜗牛不知不觉中又爬回了原点。     谁能说蜗牛没有做功?谁又能说蜗牛不勤奋?可惜的是它们从思想上就走入了误区,怀疑、犹豫一直伴随着它们,让它们做了一辈子的无用功。     有人会感到奇怪,为什么蜗牛会反复地犯同样的错误?是什么让它们轻易地改变了前进的方向?我认为是私欲。如果它们不担心被人捡走自己“可能”遗漏的“宝贝”,它们也就不会原路返回。私欲产生动摇,动摇改变初衷,在怀疑和犹豫中,可笑的蜗牛除了在同一个问题上反复地犯错,还能做什么呢?     生活中蜗牛是颇有些“粉丝”和“拥趸者”的,蜗牛心理在这些人身上或轻或重地存在着。比如,有人总会把目光集中在身边人的身上而从不审视自己,学习、工作都如此。他们担心周边的人们超过自己,比自己强,于是总是会窥视别人的一举一动,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但他们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决定事情成败的因素在于自己努力与奋斗程度,而不是对他人的防范。只顾着一味与别人“比”,却忽略了自己的目标和本意,在自我消耗中上演着异化了的“竞争”,这样结果只能像蜗牛一样,辛 苦了一辈子,“努力”了一辈子 ,忙碌了一辈子,到头来却做了一辈子的无用功。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历程,生活中重要的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不是比较、模仿、防范。对别人羡慕的结果应该是更加坚定的成功信念和更 加执著的奋斗身影,而不是盲从他人,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如若那样,你将像那两只蜗牛一样,迷失奋斗的方向,你的所有努力将毫无益处。那将是多么愚蠢,多么可惜,多么可怜呀!     人的一生是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理想而活,为生命潜能的最大释放而活。生命的过程应该让有用功达到最大值,不做一分一毫的无用功。 而有用功与无用功的差别在于着力点、着力方向及作用力大小的不同。选准着力点,认准方向,竭尽全力不回头,才能到达理想的远方,让有用功趋向无穷大。真诚地希望这些“粉丝”们调整心态,时刻排除心中可能产生的哪怕一点点儿的“蜗牛心理”,向着自己预定的目标,前进!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最突出的亮点就是立意准确,分析到位。作者深入挖掘了蜗牛失败的根源:私欲。“私欲”动摇了蜗牛前进的方向,导致了无用功。其次,能联系实际,指出现实生活中那些“蜗牛粉丝”的错误实质,告诫人们应选准着力点,认准方向,全力以赴,释放生命的潜能。 【参考译文】     我治理滁州以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所在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都看 过,很爱这里的风景。于是,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就同滁州人在那里游玩。     滁州在五代混战的时候,是个互相争夺的地区。过去,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后周兵在清流山下击溃李景的十五万军队,在滁州东门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将皇甫晖、姚凤,就此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滁州地区的山水,查核过滁州地区的图籍,登上高山来眺望清流关,想寻找皇甫晖、姚凤被捉的地方。可是,当时的人都已经不在,因为天下太平的时间长久 了。     自从唐朝败坏了它的政局,全国四分五裂,群雄全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成为敌国的,哪能数得清呢?到了大宋朝接受天命,圣人一出现,全国就统一了。以前凭靠险要的割据势力都被削平消灭,在一百年之间,静静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问问那时的情形,可是留下来的老年人已经死光了。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江淮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于耕田种地和穿衣吃饭,快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有谁晓得这是皇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温暖到百年的长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又喜爱它的风俗安宁闲适。在山谷之间找到这泉水以后,就经常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丰山,低头听泉声;春天采摘幽香的山花,大旱天在乔木下乘凉,到了秋冬两季,经过风霜冰雪,山水更加清楚地显露出明净秀美,四季的景色没有什么不可爱的。又庆幸这里的百姓喜欢那年景的丰收,高兴同我一起游玩,因此我根据这里的山水,称道这里风俗的美好,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幸运地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宣传皇上的恩德来和百姓共同欢乐,这是州官的事情。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来给这座亭子命名。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