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木兰诗》测验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伤仲永》《木兰诗》测验题

ID:128928

大小:22.3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0-02-1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伤仲永》、《木兰诗》测验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一、阅读《伤仲永》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这篇文章的叙事部分一气贯通而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请认真阅读叙事部分后填空。 ⑴从“                ”到“                   ”详写仲永才智极盛。 ⑵从“                ”到“                   ”略写仲永才智枯竭。 ⑶从“                ”到“                   ”略写仲永才智衰退的原因。 2、先按要求摘句填空,然后答题。 方仲永五岁作诗能“                   ”,而且“                   ”;十二三岁时作的诗已经“                   ”;二十岁就“                   ”。 ⑴从上面可以看出方仲永的才能是:(     ) A、天资聪慧             B、平庸无奇             C、日益衰退               D、与日俱增 ⑵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C、邑人奇之                                              D、不使学 3、文章的议论部分,就事说理,表明了作者的才能观。你认为作者的才能观是怎样的?请在正确的一个答案后的括号里打“√”。 A、一个人的才能全靠后天学习的,而不是先天就有的。(     ) B、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后天不努力学习,也不会取得成就。(     ) C、一个人的才能是先天就有的,没有天赋,要想成才是不可能的。(     ) D、一个人如果先天很好,即使后天不够努力,也可能取得好的成绩。(     ) 4、朗读下面的文言短句,选出语气停顿正确的一项。 ⑴传一乡秀才观之                                                答:(     ) A、传/一乡秀才/观之                          B、传一/乡秀才/观之 C、传一/乡秀/才观之                           D、传/一乡秀/才观之 ⑵余闻之也久                                                       答:(     ) A、余/闻之/也久                                 B、余闻/之也久 C、余闻/之也/久                                  D、余闻之也/久 5、对下面句中的“之”“于”进行解释,然后归类文中的“之”“于”。 忽啼求之                       之: 借旁近与之                   之: 之       余闻之也久                   之: 不能称前时之闻            之: 卒之为众人                   之: 环谒于邑人                   于: 于于舅家见之                   于: 贤于材人远矣                于: 受于人者不至                于: 6、比较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并自为其名                                    贤于材人远矣     还自扬州                                        如此其贤也 A、两个“自”字含义相同,两个“贤”字含义也相同。 B、两个“自”字含义不同,两个“贤”字含义也不同。 C、两个“自”字含义相同,两个“贤”字含义不同。 D、两个“自”字含义不同,两个“贤”字含义相同。 7、下面对“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家,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B、明道年间,我从父亲那里回家,于是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C、明道年间,我随死了的父亲回家,于是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D、明道年间,我从死了的父亲那里回家,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二、《木兰诗》 [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     )     鞍鞯(     )      胡骑(     )     金柝(     )     策勋(     )     赏赐(       )      理云bìn(     )    pèi头(     )   扑shuò(     )   雄 chí(     )    阿zǐ(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          )                 昨夜见军帖(         ) 旦辞爷娘去(        )                   万里赴戎机(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        )(         )我是雌雄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作 C.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4.填空。 ①.《木兰诗》选自          朝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 ②.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③.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④.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⑤.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⑥.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⑦.诗中的“                        、                       ”一句,用           和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⑧.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                       ”一句诗文。 5.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6.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 ①.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                                                                   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能力提升] (一)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 一、1、⑴仲永生五年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⑵十二三矣   泯然众人矣   ⑶父利其然  不使学  2、指物作诗立就  文理皆有可观者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⑴C   ⑵D   3、B   4、⑴A  ⑵D   5、之:它,指书具,代词。  他,指仲永,代词。  这,指仲永聪慧过人这事,代词。  的,助词。  舒缓语气,无实意,不译,助词。  于:到,介词。  在,介词。  比,介词。  从,介词。  6、D   7、A 二、《木兰诗》 [基础巩固] 3.D 4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代父从军,不慕名利  ②东……西……南……北……  ③朔气传军柝,寒光照铁衣。  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⑤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⑦“将军……壮士……”,对偶、互文   ⑧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5.C    6略 [能力提升] (一)1.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  2.①扶将 ②理 ③磨 ④开 坐 脱 着 理 帖  3.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4.归家的喜悦和故物的亲切。  5.不仅写出了伙伴惊讶情态,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