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单元: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十三单元: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ID:125125

大小:14.03 KB

页数:5页

时间:2009-12-2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十三单元: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后填在选择题答题栏内。1.抗日战争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A.参加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国内战C.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2.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内容涉及国家政治建设,其要点不包括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B.国民党结束“训政”C.保障人民享有民主自由权利             D.改组国民政府3.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国民党的腐败     B.中共的正确领导    C.民主党派的推动    D.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4.1947年解放区土改能够普遍实行的因素有①《中国土地法大纲》顺应了广大农民的要求    ②人民解放军已经全国性的大反攻 ③各民主党派支持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④中共制订了正确的土地革命总路线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5.解放战争中,决战时机成熟的标志是A.大别山根据地的开辟                   B.土地改革的全面完成C.敌军企图集中兵力防守                 D.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6.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决定开展土地改革的首要目的是A.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B.解放农村生产力C.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                 D.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7.1947年,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时开辟或扩大的三块根据地,共同涉及的省份是A.陕西             B.河南              C.江苏              D.安徽8.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是A.要求全党抵制腐朽思想,继续保持优良作风  B.妥善处理了党内存在的分歧和矛盾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清算了“左”右倾思想达到空前团结和统一9.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对中国哪一阶级打击最大最直接?A.农民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手工业者10.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是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开展武装斗争C.走社会主义道路                           D.建立统一战线 11.建国后的下列那些事件仍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①土地改革  ②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  ③农业合作化   ④抗美援朝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②③④    D.①②④12.新中国建立后的土改与以往的土地政策相比主要的区别是A.限制和打击富农                 B.限制富农经济,中立中农C.保护民族工商业者               D.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13.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进行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①实质上是争夺市场的领导权 ②主要目的是稳定物价A.①②均正确    B.①②均不正确    C.①不正确②正确     D.①正确②不正确14.新中国成立后,为奠定国民经济基础而采取的关键性措施是A.统一财经      B.稳定物价        C.没收官僚资本       D.合理调整工商业15.下列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映了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性选择B. 其特点是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C. 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D. 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唯一经济基础16.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的原因是A.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B.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C.避免帝国主义国家的干预                      D.民族资本主义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编制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据此回答17-19题.17.这条总路线,主张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但在执行过程中,实际上则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工业化    B.强调依法治国,重视教育,突出精神文明建设C.强调工业化要多出产品,多上项目  D.侧重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8.编制“一五”计划的基本条件,一是人民民主政权巩固,再是A.实现了全国统一                     B.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C.抗美援朝战争还没有进行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有两个省改变了过去不通铁路的状况,这就是A.云南  贵州      B.四川   福建      C.青海   宁夏        D.甘肃   新疆20.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①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任务完成     ②已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③④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21 22 23 得   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二、本卷共3个小题,第21题13分,22题13分,第23题14分,共40分。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楚。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粮、棉、钢、煤产量项 目 总 产 量 比历史最高年产量下降比例粮 1.1  亿吨 27%棉 44.4 万吨 49%钢 15.8万吨 83%煤 0.32亿吨 48%材料二:1952年粮、棉、钢、煤产量项 目 总 产 量 比1949年增长粮 1.64亿吨 36%棉 130.4万吨 193%钢 135万吨 754%煤 0.65亿吨 105%材料三:1957年粮、棉、钢、煤产量项 目 总 产 量 比1952年增长粮 1.95亿吨 19%棉 164万吨 26%钢 535万吨 296%煤 1.3亿吨 100%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1949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下降的原因。(2分) (2).分别分析材料二、材料三工农业产品产量增长的原因。(4分) (3)从上述统计中可以看出,建国后我国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幅度同农产品增长相比,有何特点?(1分)原因是什么?(4分) (4).从上述统计表中得出,发展经济所需的前提条件有那些?(2分) 22.概括指出从抗战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国民党、共产党和中间势力(或民主党派)在中国政治前途上的基本主张。(3分)并简要分析不同主张导致不同结果的原因,(6分)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4分)           23.1949年至1956年,新中国成功的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这种过渡性从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表现出来,试分析概括这种过渡性的具体表现。(4分)试概括分析在这一过渡过程中,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特色及成因。(10分)   第十三单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D A B C C B A C A B D A C C A D B B D二、非选择题:21、答案要点:(15分)(1)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四大家族的剥削和战争的严重破坏。(2分)。(2)材料二:建国后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巩固人民政权,并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材料三:我国制定了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4分)。  (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农产品的增长幅度;(1分)因为解放前我国几乎没有重工业,工业起点低;建国初期人民政府重视发展重工业并取得成就。   (4分)。  (4)发展经济,要有一个安定的国际环境,要有正确的经济政策的指导。(2分)22、答案要点:(15分) ①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旗号,坚持独裁内战方针,妄图消灭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坚持国民党一当专政。(1分)  ②中国共产党主张推翻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和新民主主义国家。(1分)  ③民主党派(中间人士)主张实行欧美式的民主政治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分)① 原因:①国民党的主张破产原因:自身的腐朽;依靠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要是中国回到黑暗的状态。(2分)②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成功的原因: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制定和执行了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要把中国引向光明的大前途。(2分)③民主党派的主张无法实现的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不够强大,自身具有软弱性和局限性,其主张不符合当时时代的要求。(2分)① 认识: ①中共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其主张符合人民的意愿,能够得到中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②中共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定的,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4分)23、答案要点:(10分)表现:①社会经济结构由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    ②社会阶级结构由多种成分并存到都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③社会主要矛盾由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④国家政治制度由初期的政治协商制度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分)特色:①经济上,通过赎买方式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和平过渡.  ②政治上,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民主协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4分)原因: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民族资本主义是先进的经济成分,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②民族资产阶级与中共一起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贡献③民族资产阶级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6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