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九)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08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九)

ID:123705

大小:41.87 KB

页数:6页

时间:2009-12-1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DIV.MyFav_1206925714468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6925714468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6925714468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6925714468 P.MsoCommentText{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206925714468 LI.MsoCommentText{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206925714468 DIV.MsoCommentText{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206925714468 P.MsoAcetat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6925714468 LI.MsoAcetat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6925714468 DIV.MsoAcetat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6925714468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DIV.MyFav_1206925714468 OL{MARGIN-BOTTOM: 0cm}DIV.MyFav_1206925714468 UL{MARGIN-BOTTOM: 0cm}   【命题思路】   本套试题从回顾热点角度出发,依据2008年考试大纲,对有可能出现的考点进行预测,涉及到的重点知识有:古代经济、民族关系、和谐社会、近代的探索、欧洲一体化进程等主干知识,典型的一份高考猜想试卷。   空间:东西逾万里。时间:前后越千年。这就是长城,一项屹立在中华大地上的伟大工程。回答12~14题。   12.《中国长城史》指出,我国长城始建于战国。秦朝修筑万里长城时利用了的战国长城是(  )   A.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                      B.赵、魏、韩三国北方长城   C.秦、齐、楚三国北方长城                      D.赵、燕、齐三国北方长城   12.A 为抵御匈奴南下进扰,巩固北部边防,秦始皇修筑长城,将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起临洮,至辽东,绵延万里。    13.《辽史·太祖本纪》记载: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后,为阻隔世仇渤海国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在辽东半岛南端修筑“镇东海口长城”。该事件主要反映了(  )   A.农耕与游牧的矛盾                           B.中国内部的民族矛盾     C.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矛盾                 D.统一与分裂的矛盾   13.B 材料反映辽与渤海之间的矛盾,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因此属于民族内部矛盾。   14.下列抗日事迹发生在长城沿线的有(  )   ①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②台儿庄大捷     ③平型关大捷  ④福建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抗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   14.D 台儿庄在山东不是长城沿线,福建在华南也不是长城沿线,排除②④,答案为D。   我国历史上,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回答15~16题。   15.“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趾高气扬。”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  )   A.城镇人口的增长   B.手工业的发达   C.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D.都市商业的发展   15.D  这段文字是课本中引述《史记》材料,证明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繁荣。   16.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现象。如果你生活在康熙年间,可能经历的事件有(  )   A.广东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B.四川人发明的馒头缓解了人口众多的压力   C.政府在北京设“公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事务   D.江南机户请求朝廷废除“织机不得逾百张”的限制   16.D 首先要知道康熙帝在位时间(1661——1722年),其次知道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是“重农抑商”,“公行”设在广州,发明馒头就可以缓解人口压力也不对。   经济的发展应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回答17~18题。   17.水利工具是农业进步的基础,与图1相比,图2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  )   A.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C.灌溉时节省了人力                           D.能够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17.C 图1、图2工具分别是春秋时期的灌溉工具秸槔、唐朝发明的灌溉工具筒车。其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利用人力,后者利用水力,把人力解放出来。正确答案选C。   18.下列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江堰很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大型生态型水利工程。   B.荀子的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不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C.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农耕缩小,畜牧业扩展,有利于缓解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D.唐诗“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这一现象,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不利影响   18.B 本题考查古代农业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与现在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制天命而用之”的意思是掌握自然规律,并且按其规律改造自然界为人类服务。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选B。   19.经由中国西北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它的兴衰发人深思。东汉以后,气候变干,阿尔金山诸小国相继沦为戈壁。河西走廊的一些地方曾经森林茂密,但唐宋以来大片森林遭到砍伐。居延海地区在汉、唐、西夏、元等朝代都是重要的农业垦殖区。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关于丝绸之路衰败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长期征战 ②降雨减少,干旱化程度加剧 ③农耕区域向北部边疆的扩展④自然植被的大面积破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D 本题延伸拓展了课本知识。由材料信息“气候变干”、“ 大片森林遭到砍伐”、“居延海地区是重要的农业垦殖区”可知②、③、④正确。结合课本知识可以得知西北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利于经济文化交流,①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D。   鸦片战争以后,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成为社会主流。回答20~21题。   20.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是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  )   ①中体西用 ②维新变法 ③救亡图存 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B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当时”,从材料看,“当时”指的是19世纪末维新变法时期。“中体西用”是60、70年代洋务运动的主张,“民主与科学”是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这些可排除。   21.毛泽东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这里毛泽东指的是(  )   A.一味崇拜西方文化,抹煞传统文化         B.脱离了当时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C.倡导资产阶级民主否定马克思主义          D.没有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21.A 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对中国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偏颇。   近代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科技文化的不断进步。回答22~23题。   22.20世纪50、60年代,党和政府把发展“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原子弹、空间技术和火箭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主要是为了(  )   A.带动其它部门发展                 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提高中国国防实力                 D.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   22.C  20世纪50、60年代,面对美苏的“核讹诈”,为了提高中国的国防实力,研制“两弹一星”。   2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三次局部战争中,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从发现一个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需要一天的时间,在科索沃战争中这个时间差已经缩小到一个小时,在阿富汗战争中仅需要10分钟的时间,这一状况有哪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直接相关(  )   A.信息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激光技术       D.宇航技术   23.A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战争方式的巨大变革。   38. (32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欧洲主观统一的轨迹,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从以战争和暴力为手段的统一走向建立在和平和自觉基础上的真正统一;二是欧洲主观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欧洲统一观念从思想家向政治家延伸的过程。 ──李济时《欧洲统一从客观到主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1)举出近百年来,试图以战争与暴力手段实现欧洲统一的史实两例,并分析其失败的共同原因。(10分)   解析:欧洲统一的思想由来已久。在统一的具体方式上,经历了从战争到和平的过程。考查战争方式谋求欧洲统一,可以考虑下有哪些具体的行为。原因可从战争本身的局限来考虑。   答案:(1)拿破仑帝国和法西斯德国都曾试图通过征服战争实行对欧洲的独霸统治。(4分)   失败原因:发动战争,损害欧洲各国人民利益,引起欧洲广泛反抗。都建立在军事征服基础上,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民族意识。(6分)   材料二 :1950年春,让·莫内在阿尔卑斯山区步行,集中静思欧洲的前途:1949年以来冷战的升级;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莫内迅速返回巴黎,与助手立即起草了一个方案,要旨是将法、德煤炭和钢铁资源共同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监督管理下,同时邀请其他欧洲国家自愿参加。1951年,法、德等六国正式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协议。尽管协议与莫内的草案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 ──崔永元《“欧洲之父”的思路及其亚洲启示》   (2)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突破“坚冰”、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6分)“坚冰”突破后,欧洲的合作是怎样—步步深化的?(8分)   解析:根据材料一般学生都可以从当时的现实中找出冷战的、美国有限的经济援助、德国的威胁等,但往往会忽略掉重要杰出人物的贡献。关于欧洲的深化,学生应结合所学知识,把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史实写下来就可以。   答案:(2)因素: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美国经济援助有限;联邦德国成立引起担忧;让莫内的主观努力。(6分)     深化:1967年成立欧共体(或:1957年《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盟(或:欧洲关税同盟成立;统一农业政策实施;统一大市场的动作);2002年欧元正式启动。(8分)   (3)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何显著特点?欧洲一体化趋势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8分)   解析: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欧共体的出现是欧洲各国经济的联合,到1993年欧盟的成立,联合的范围扩展到了政治军事领域。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就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如继欧共体的影响下,东南亚国家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相继出现。而世界格局在两极格局瓦解之后,欧洲成为了世界的一极,世界格局开始朝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答案:(3)特点:由经济联合到政治联合。(4分)趋势:世界格局多极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4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