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十)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0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十)

ID:121684

大小:78.8 KB

页数:8页

时间:2009-04-2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DIV.MyFav_1206926144906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6926144906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6926144906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6926144906 P{FONT-SIZE: 12pt; MARGIN-LEFT: 0cm; MARGIN-RIGHT: 0cm; FONT-FAMILY: 宋体}DIV.MyFav_1206926144906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   【命题思路】   本套试题的命题设计反映现实生活背景,选取材料贴近生活,在关注热点的同时,充分挖掘热点与教材知识的联系点,注重从教材知识出发,不片面追求热点,体现对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呈现形式多样,直接再现所学知识的题目很少,要求考生快速从图文中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头脑中已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并按设问指向答题,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导向和易、中、难不同层次题目的区分;试题注重通过试题培养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进行整体性考查;试题充分根据高考最新权威信息,参考了2007年高考试题进行大胆预测,针对2008年可能考查学科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命题与预测。   图片是历史遗迹的重要载体之一,能够反映许多历史事实和历史信息。据此回答12—14题   12.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捆好书绳的简策的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从下图秦印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秦左丞相     秦廷尉封泥   ①秦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    ②秦朝实行分封制   ③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④秦朝廷尉由丞相直接任免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③      D.③④   12.C 主要是仔细观察图片,尽可能从图片中获取更多的信息。①正确。因为从对图片的说明中可知;②错误,因为同学们非常清楚秦朝实行的是郡县制,而不是分封制;③正确,因为丞相属于三公之一、内史则属于九卿之一;④错误,因为秦朝实行的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内史由皇帝直接任免。故①、③两项是正确的,所以选择C项。   13.以下三幅图片中的题字是我国近代三个著名人物的真迹。下列对他们的评述错误的是                             图一 陈独秀的手迹        图二  孙中山的手迹       图三  洪仁玕手迹   A.都参加过反对清王朝或北洋军阀的革命斗争       B.都具有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C.都担任过反对当时政权或组织、团体的领导人     D.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13.D 本题主要是审清题目要求,要求回答评述错误的选项。A项明显正确;B项也显然是正确的;C项正确,因为陈独秀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D项明显错误,因为洪仁玕是农民阶级的领袖人物。故选择D项。   14.下列图片反映的当今世界的变化趋势是        世界贸易组织标志   北约标志        欧盟标志               伊拉克战争的图片   A.国家之间的矛盾在加剧                 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14.D 本题A项错误,因为世界贸易组织标志和欧盟不能反映;B项不对,因为北约和伊拉克战争不符合;C项关系不大,只有D项准确反映了四幅图片的内容,所以选择D项。   美国的历史进程虽然只有短短的230余年,但对世界的影响举足轻重,同时也是当今最强大的国家。据此回答15—16题。   15.下列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对北美独立和建国产生影响最大的是   ①人民主权说      ②社会契约论       ③三权分立说       ④反对君主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B 因为君主专制在美国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因此启蒙思想家的这项主张不符合美国的实际,故含有④项的选项是错误的,所以选择B项。   16.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影响下,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其和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各国采取的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是   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得到加强  ②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   ③进行了社会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   ④积极推行国有化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A  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各国不同程度地推行了国有化政策,而罗斯福新政显然还没有发展到这个程度,可以说前者是对后者的继承和发展,故是二者的不同点;而①、②、③项才是双方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共同经济政策,所以含有①、②、③项的选项A项是正确的,因此选择A项。   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历史是世界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据此回答17—18题   17.19世纪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有   ①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西方各国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②西方列强加强海外殖民扩张,使亚、非、拉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   ③新航路的开辟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④先进而便捷的交通及通讯工具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C 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四个选项中最少有三项,故采用排除法比较好。③项明显错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在15—16世纪,而题目是19世纪,所以含有③项的选项不选,因此选择C项。   18.世界市场形成对世界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①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②西方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冲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系   ③传播了新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④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的相互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A 本题的四个选项均是世界市场形成对世界发展产生的影响的表现方面。①项制正确,因为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自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从而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②项正确,因为这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客观作用;③项正确,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的传播,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当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世界市场形成,其内涵本身就是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的相互联系。所以选择A项。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科技教育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此回答19—21题   19.下图为清朝官员服饰简表,不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品级 顶戴质料 蟒袍图案 文官补服 武官补服 一  品 珊瑚 九蟒五爪 仙鹤 麒麟 二  品 起花珊瑚 九蟒五爪 锦鸡 雄狮 三  品 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 九蟒五爪 孔雀 悍豹 四  品 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雪雁 猛虎 五  品 水晶及白色明玻璃 八蟒五爪 白鹇 棕熊 六  品 砗磲及白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鸬鹚 彪 七  品 素金顶 五蟒四爪 紫鸳鸯 犀牛 八  品 起花金顶 五蟒四爪 鹌鹑 犀牛 九  品 镂花金顶 五蟒四爪 练雀 海马 未入流 镂花金顶 五蟒四爪 黄鹂 无   A.反映了清朝严格的等级制度      B.说明了清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C.文武官员的服饰区别很大        D.服饰标志反映了对官员品行的希望与要求,有教化的功能   19.D 本题属于否定型选择题。A项肯定正确,因为从表格中可以明显反映出来;C项正确,同学们一看便知;D项正确,因为这是清政府设计的目的所在。B项错误,因为从表格中不能反映出来,故选择B项。   20.秦汉时期和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文化在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其共同影响是   ①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进步,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   ②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③国家强大,工农业发展,经济繁荣   ④少数民族同汉族文化进一步交融,既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又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0.C本题用排除法比较好。③项是这两个时期的文化在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的原因,④项是宋元时期科技文化的特点,故这两项不符合题目的要求,因此含有这两项的选项不选,所以选择C项。   21.我国自古以来重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创新,下列举措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首创意义的有                ①孔子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           ②汉武帝建立太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    ③洋务派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           ④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A 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故①项正确;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此开始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洋务派开始派遣留学生、进修生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开了中国教育直接向西方学习的先河;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思想是中国人第一次的开明教育思想。所以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故选择A项。   22.以下描述的是古代生活在关中地区的一个人发迹的几个场景。你认为这四项中可能真实的是   ①他在公元前343年发生的一次对外战争中立功,得到国君赏赐的50亩土地     ②第二年,他辛勤耕种,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     ③第三年,他又买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大地主   ④几年后,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了政府的奖励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B 本题仍然是组合型选择题,是全选或者四选三。通过分析各个选项,明显可知④项是不正确的,因为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里,采取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因此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只可能遭到政府的处罚,而绝不可能得到了政府的奖励。因此含有④项的选项是错误的,故B项是正确的。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强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与19世纪晚期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科技革命推动                        B.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                D.对外侵略扩张的影响   23.B 本题是比较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50—60年代日本两次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的不同点,即只属于20世纪50—60年代经济迅速发展的特点的选项,通过对比教材知识可知,B项是正确选项。AC两项是其共同点,D项是属于19世纪晚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特点,所以选择B项。   3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的光明在哪里?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是孙中山。   材料二   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材料三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材料四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问富裕。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的主要救国理论和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 ?       (2)材料二中说毛泽东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创造的民主革命道路指什么?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什么?毛泽东思想在什么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请列举两篇毛泽东所撰写的构成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论著?       (3)材料三中所说的 “继承和发展”分别指什么?在什么会议上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4)概括材料四中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其影响。       (5)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978年他在统一人们思想和理论探索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为什么说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       38.解析:本题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个20世纪中国杰出人物为切入点进行设计,主要考查了他们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在理论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尤其是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做了重点考查。切合了当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热点。回答时注意进行归纳总结和概括综合。   答案:(1) 救国思想“三民主义”。主要贡献:创建民国,维护共和,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2) 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中共 “ 七大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 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 ( 列举 2 篇 即可 )    (3) 继承了毛泽东思想中 “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 ”的思想。发展是指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十五大。   (4)基本思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观点。   影响;解放了思想,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5)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南方谈话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改革开放的方向。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