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3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六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3篇

ID:105639

大小:24.92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7-1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六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3 篇 【1】 教材分析: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 暮”“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 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 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重点抓住 描写嘎羧异乎寻常举动的片段,通过圈画、想象说话,同桌交流、想象补白等方式品读课文, 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感悟嘎羧的情怀。 在对这篇文章的教学处理上,我突出学法的指导,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明白动物小说写 法上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不能直接描写动物的语言,否则就成了童话;第二,动物小说中 的动物也是像人一样有情感的,动物的情感主要靠动物的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以此迁移 课外阅读与写作。课外阅读:以一篇文章带动一类文章(整本书)的阅读,如何读动物小说。 写作:本单元写作训练分两块内容,一是写一篇动物文章,另一个要求是看图片根据报道扩 写,这里教师要明确写作训练要求,不要让孩子写成了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童话。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描写嘎羧临死前异于寻常的举动的片段,揣摩嘎羧的情感,想象补白。 2.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沈石溪动物小说的特色: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的写法; 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写法,充满悬念;动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细致。 3.通过本篇动物小说的阅读方法,延伸阅读更多沈石溪动物小说。 课前准备: 课件;课堂小练笔练习纸(学生每人一张) 教学流程: 一、 复习导入 1.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最后一头战象 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梳理过课文的主要情节,并概括了小标题。回顾一下,课文按事情发 展顺序主要写了哪些情景? 生回答师板贴:英雄垂暮—重披战甲—依依泣别—重返战场—自掘坟墓—庄严辞世 2. 师引读: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从文中我们知道—— 课件出示: 大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每群象都有一个象冢,除了横遭不幸暴毙荒野的,它们都能准 确地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在死神降临前的半个月左右,会独自走到遥远而又神秘的象冢里去。 生齐读 师:可是临死之际的嘎羧,却不同于普通的大象,一起来读课文的结尾—— 出示: 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质疑:嘎羧不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和 26 年前的战友死在一处,令我们感到异乎寻常。 在文中,嘎羧还有哪些异乎寻常的举动? 板书:异乎寻常 二、聚焦嘎羧“异乎寻常”举动,想象补白嘎羧的内心 1.出示学习要求: 快速地默读,找到文中描写嘎羧异于寻常的举动的语句或片段,用“()”标出。 2.反馈、交流: (生读师随机出示文中相关语段,如下所示) 第二天早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欧欧地轻吼着,象蹄急 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 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 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才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 震耳欲聋的吼叫。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一对象牙就像两支铁镐,在地上挖掘起来。它已经 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嘎羧从早晨一直挖到 下午,终于挖出了一个椭圆形的浅坑。它滑下坑去,在坑里继续深挖,用鼻子卷着土块抛出 坑;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3.梳理:快速浏览,想想找到的各处写的分别是哪一幕情景,与黑板上小标题对应起来。 让我们先走进“重配象鞍”前的情景—— 4. 聚焦“重披象鞍” 出示: 第二天早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欧欧地轻吼着,象蹄急 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 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1)指名两生读,其他同学思考:嘎羧见到象鞍的前后,有哪些令你感到异乎寻常的表现? 生:亢奋——安静 烧得通红——泪光闪闪 急促地踏着——久久地摩挲 师:见到象鞍的前后,嘎羧的反应如此不同:见到象鞍前(十分亢奋),见到象鞍(一下子 安静下来);原先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象鞍(泪光闪闪);没见到象鞍象蹄(急促地 踏着),见到象鞍后(鼻尖久久地摩挲),这些神态、动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板书:对比 师:从对比中,我们感受到嘎羧的异乎寻常。它为什么会有这样异乎寻常的表现呢?假如大 象会说话,想象一下,此时,嘎羧会说什么呢? 生想象说话(2-3 名学生) (2)出示师补白的内容: 久久地摩挲,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是的,我要找的就是你啊! 我的老朋友。你虽被尘封多年,但我心里从未忘记过你!还记得,第一次披上你的时候,我 是那么英武豪迈!还记得,你陪着我上战场,与伙伴们一次次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还记得, 村民们将奄奄一息的我救回来后,你被解下扔到小阁楼上……如今,战友们早已离我远去, 我知道死神已经在向我发出召唤,今天我要重新披挂上你,重返昔日的战场!” 指名读 比较一下,老师写的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你觉得老师哪些地方写得比较具体? 生:回忆往事的情景写得很具体。 师:想象到嘎羧哪些曾经经历的画面?生:第一次披上象鞍;在战场上的情景;被解下象鞍的情景。 师:为什么嘎羧见到象鞍时会有这些异乎寻常的表现?就是因为 26 年前,它曾经经历的那 一幅幅画面,在它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板书:曾经经历的画面 5. 接下来,让我们聚焦“依依泣别”、“重返战场”这两处刚才同学们找到的片段。 出示:两个异乎寻常的举动的片段 出示学习活动建议: (1)圈一圈:找到嘎羧异乎寻常的举动的词圈出来。 (2)说一说:这个举动的背后,嘎羧脑中会浮现哪些曾经经历的画面? (3)写一写:选择其中一个场景,展开想象,将嘎羧的内心写具体。 板书:想象 师巡视,了解学情,指导个别学生。 写话练习题: (1)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它在心里与村民们默默地告别: (2)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的心激动不已: 然后,它踩 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才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 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 预设 1:(选择第一处)别了,我的人类朋友!谢谢你们多年来对我的照顾!谢谢你们将我 从战场上救回来,细心地照顾我,让我有了新的生命。这么多年来,我在你们的照顾下,日 子过得快乐而又安逸。可是我知道现在我的命不久矣,我不得不告别你们。我要寻找自己曾 经为之战斗的那片土地,回到昔日战友的身边。再见了!朋友们! 预设 2:(选择第二处)我终于回来了!在这里,我和战友们并肩作战,用象鼻劈敌,用象 蹄踩敌。虽然战友们一个个倒下了,在这片土地上永远地睡去了,而我幸运地活了下来,但 是我从来没有忘记过这里,忘记过我的战友啊。 预设 3:(选择第三处)朋友们,我回来啦!我很快便要与你们重逢了,你们等着我吧!”) 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 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6.师:嘎羧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异乎寻常的举动?原来他对已生活了 26 年的村民们感到不舍、 感激,对这片曾洒下过热血的土地的眷恋,对昔日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战友的怀念,萦绕在它 的脑海,历久弥新。可作者为什么不把嘎羧的内心世界像同学们那样通过语言描写明明白白 地展现出来呢? 生:沈石溪是想通过动物的动作,让我们自己去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生:如果把大象的语言描写写出来与现实不符合,现实生活中,动物是不会说话的。 师:关于动物小说,儿童文学理论家王泉根曾指出:出示: 动物小说中的动物不说话,因为一开口说话,那就变成了童话。 ——王泉根 生齐读。 7. 是的,这不是童话,而是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走进文中最为悲壮的一幕情景 —— 配乐引读:第 20 自然段 师声情并茂地朗读第 21、22 段。 师:面对死亡,嘎羧的举动更是令我们感到异乎寻常。但是对于嘎羧来说呢? 生:很平常。很正常。 师: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嘎羧是一头战象,它想要和战友死在一处,它深深地眷恋战场、战友,虽不能同生,但 愿同死。 师:看似很不寻常,其实却是情理之中。 三、回扣课题,升华情感,读出思考1.回扣课题 正因为这是一头(将“战”字描红),所以它要重披战甲,重返战场,自掘坟墓,庄严辞世。 正因为它是一头战象,有着与普通大象不一样的情怀,它死也要回归到昔日战场,与曾经的 战友死在一处。 2.此时此刻,在你心中,嘎羧还仅仅是一头大象吗?还像是一个——(人、战士) 3.正如作者沈石溪所说—— 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 ——沈石溪 四、推荐阅读 1.学了这篇课文,希望对于同学们阅读更多的动物小说有所启发。 出示阅读小贴士: (1)关注小说中对动物异乎寻常的举动的描写,走进动物的内心世界。 (2)从小说中动物的身上,体会人类的情感,引发自身更多的思考。 2.沈石溪写过很多动物小说,这个单元“课外书屋”中为我们推荐了沈石溪的代表作之一 ——《狼王梦》。你们看过吗?看过的可以重看一次,也可以选老师推荐的书目中的一本去 看。将这堂课老师教的阅读方法学以致用,相信同学们的阅读会更有收获。 板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暮 重披战甲 依依泣别 重返战场 自掘坟墓 庄严辞世 情理之中 异乎寻常 对比 曾经经历的画面 想象 【2】 一、教学目标: 1.会写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 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943 年,日寇侵占我国云南边陲,抗日战士奋起反击。有一群特殊的士兵,它们破城门、 踏敌军,勇猛无敌,它们就是“战象”。战斗结束后,我们的八十头战象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在人们清理这些战象尸体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一头受了重伤的公象还活着,这就是“最后一 头战象”。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同步在笔记本上书写课题。 二、板块一 整体感知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出示课文简介:“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以时间为序,讲述了曾 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临死前所发生的事。” 1.这段话里有三个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是哪几个?2.认识字词:西双版纳 威风凛凛 势不可当 凝重华贵 英武豪迈 日寇 埋葬 唏嘘 3.这篇课文很长,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些事? 3.引导学生用“有这样一头战象……”这一句式将嘎羧临死之前做的三件事连起来说清楚。 4.小结:我们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 要内容。 三、板块二:引导质疑 1.课文主要写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之死,课文的 11 自然段也介绍了一般大象的死,请你再 次默读课文 11 自然段,比较一下嘎羧之死和一般大象的死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抓住主要的区别。 3.了解了一般大象死时的特点。我们再来看看嘎羧临死之前做的这些不同寻常的事情,你 的心中有怎样的疑问? 4.引导学生质疑,梳理问题,明确学习方向。 四、板块三:学习重点情节,走进嘎羧内心 1.交代任务:要解决这一个个疑问,我们只有走进嘎羧内心。选择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一处 反复阅读,然后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或者读后的感受。 2.学生自学 五、交流汇报预设 1:学习“重披象鞍” 1.26 年,再一次相见,课文中用到了一个词语,那就是—— 2.让嘎羧念念不忘的这位老朋友什么样呀,课文在第几自然段作了介绍? 3.老朋友就在眼前,嗄羧看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 4.聚焦语句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 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5. 此时的嘎羧泪光闪闪,它会想 6.指导读出情感:是呀,它忘不了它的战场,忘不了它的战友,忘不了它那光辉的岁月,带 着这样的情感,读。 六、板块四:初步体会写法,再次指导朗读 评价:你已经走进了嘎羧的内心。同学们,嘎羧不会说话,它在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 感呢? (泪光闪闪,久久,吹去上面的灰尘) (5)小结:通过这动作和它的神态让我们感受到了嘎羧丰富的情感。 预设 2、学习“再回战场” 探讨:嘎羧为什么要重回战场? 1.找出描写嘎羧重回战场的句段读一读,用“—”标出描写嘎羧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它 内心的想法,并写在旁边。2. 学生自读体会,划记词句,做批注。 3. 讨论交流,出示:“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 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 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4.读,让我们望到了清波荡漾的满面,而嘎羧是“凝望着”,而且是“久久凝望着”,它似乎 看到什么呢? 5. 是的,想象着这样的情景,这样的一幕又一幕,这一句话又该怎样读呢? 6. 标点也是无声的语言,你们看,“欧”的后面是什么符号? 7. 我们读出了声音的震耳欲聋,那么嘎羧此时内心的情感是怎样的呢?此时的嘎羧是伫立 在昔日的战场,发出了这样的吼叫。从这吼叫声中,你听出了什么? 8. 我想,它一定忘不了这样的一幕场景,我们一起来读 (课件 5 出示: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子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 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师:此时的嘎羧,内心涌动着战斗的激情,就象发起冲锋的战士一样,焕发了青春的英姿, 我们一起往后读。生齐读。 七、对比朗读,体会情感 1.此时的嘎羧,已经完全不同于原来的模样,原文中有这样的介绍:嗄羧脖子歪得厉害, 嘴永远也闭不拢,整天滴滴答答的淌着唾液,本来就很稀少的象毛几乎都掉光了,皮肤皱得 像脱水般,就是这样一头老象,重回战场后,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读。 2.此时的嘎羧已经完全不同于两天前的样子,文中还这样写到: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地睁开眼睛,朝你看一眼。而此时的嗄羧,我们一 起来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刚才我读的是一头老象,而你们读的是…… 3.26 个春秋过去了,九千多个日日夜夜,嘎羧再次回到战场,依旧心潮澎湃,读着这样的 文字,我们也心潮激荡。我们再来看这段话跟刚才那段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 处? 4.作者通过对嘎羧动作、神态、声音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嘎羧内心的情感,也让我们 感受到了这情感的变化,正是这变化,使得我们的情感起伏跌宕,使得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冲 击和震撼。 5.小结,发现写作方法 动物没有人类所明了的表达方式,但是作者通过对嘎羧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嘎 羧就像一位战士,深深震撼着我们。 八、布置作业: 想一想,议一议,填一填: 1.嘎羧不会说话,可它用“一下子安静 下来 呼呼吹去 久久摩挲 泪光闪闪 重披象鞍”这 样的方式告诉我们: 。 2.嘎羧不会说话,可它用“绕着寨子走了三圈”这样的举动告诉我们 。 3.嘎羧不会说话,可透过“走了整整一夜、久久凝望打洛江面、亲了又亲龟形礁石”这一系 列的动作,我明白它是在 。 4.嘎羧不会说话,可听到它在打洛江边那震耳欲聋的吼叫声,我知道它在对( ) 说: 。 拓展阅读:读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斑羚飞渡》《第七只猎狗》等,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来 感受动物的美好情感,高尚情怀。(转载) 五、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重披象鞍 再回战场 动作、神态、叫声——情感 光荣归去 【3】 教材分析: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 雄垂暮”“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 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 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把握课 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 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品味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3、 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4、 初步了解动物小说,激发学生阅读动物小说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大意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动物小说《最后一头战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立下赫 赫战功的嘎羧在生命的尽头,做了四件感人的事,是哪四件事?(板书:重披象鞍、告别村 民、重回战场、庄严归去) 2.这也就是这篇动物小说的四个故事情节。(板书:情节)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篇动物 小说,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二、师生共同研读课文 1、品读第一情节,体现师生互动。 (1)学习描写象鞍的句子 出示描写象鞍样子的段落。读。书上用一个词形容象鞍——凝重华贵 凝重是什么意思? 华贵是什么意思? 凝重:厚重,沉重。华贵:华丽珍贵(课件) 引读,这厚重又沉重的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 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 这华丽又珍贵的象鞍的中央——有一个莲花状的座垫, 四周镶着一圈银铃,还缀着杏黄色的流苏。 结合这段话思考: 为什么说这象鞍是厚重的沉重的?为什么说这这象鞍是华丽的珍贵的? (2)学习嘎羧见到了象鞍的句子 找到作者描写嘎羧见到象鞍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读懂嘎羧的内心。从哪些词中读懂的?勾 画勾画。把你的体会写在旁边。 师生交流、师点拨(预设)。 关键词之一:一下子安静下来 师评价:你从嘎羧的神态中看出了象鞍对嘎羧十分重要,它曾经披挂着这个象鞍在战场上杀 敌,象鞍上有它 26 年来无法忘却的记忆,在生命的尽头,他要重新披上过去征战的象鞍, 真厉害!关键词之二:呼呼吹去、久久摩挲 师评价:你从嘎羧的动作中体会到了它见到象鞍后的那种珍惜,对象鞍很有感情。 关键词之三:泪光闪闪 师评价:你又从神态描写中感受到了它的真切的感情,嘎羧从象鞍上回忆起了它出生入死的 经历,所以它流泪了。 同学们体会得多深刻啊! (3)有感情朗读,课件标红以上词语 A、指名两个体会较深刻的学生朗读。 师评价:你渐渐地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你把嘎羧的内心读出来了! B、(师引导读) 这象鞍就是嘎羧当年的战甲,在生命的尽头,嘎羧从象鞍上想起了许多往事,想到了那次激 烈的战斗,想到了当年英勇的自己,它想带着象鞍走向生命的最后一程,同学们读—— 师评价:同学们了不起啊,读出了嘎羧的内心,此时,在你心中,嘎羧是一头怎样的大象? (板书:重情重义) (4)体会写法   嘎羧不会说话,它在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呢?(板书动作、神态),作者正是 通过对嘎羧的动作、神态的细微观察和描写来写出嘎羧的内心情感。这也是动物小说最常用 的表达方法,——细节描写。板书细节情感 2、学生自学课文,体现生生互动 (1)总结学法:刚才,我们总结一下学习方法:走进情节,边读边想象;找到细节描写的 的词语,体会嘎羧的情感。 (出示表格) (2)下面,每个小组,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来自学一个情节。边读边想象,在书上勾画细 节描写的词语,想想嘎羧的内心情感。 (3)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汇报一个情节 情节 细节描写的词句 嘎羧的内心情感 披挂象鞍 一下子安静下来、 呼呼吹去、久久摩挲、 泪光闪闪 对象鞍充满感情,对往事充满回忆。凭吊战场 久久凝望、 踩着、亲了又亲、 昂起头、 吼叫 对往事的缅怀,对战友的怀念 告别村民 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对照顾自己二十六年的亲人们的恋恋不舍 庄严归去 ……挖 对战友的忠诚,是他对战友无尽的思念 三、 在凭吊战场汇报后进行想象写话: 师过渡:是啊,这些细节描写的词语让我们体会到嘎羧的对往事的缅怀,对战友的怀念。嘎 羧驻立江边回想往事的情景十分感人,让我们来想象它的内心,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下来 吧!(谁是写第一空的?指名一人。谁是写第二空的?谁是写第三空的?一句一人,师下去 指导,并和学生打好招呼) 嘎羧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他在想:(想象作战的情景 ), 它亲了又亲一块龟形礁石,心想:(这是我战友洒满鲜血的地方)许久,它又昂起头来,向着 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吼叫,好像在说(呼唤同伴,思念战友,和战友长 眠) 同学们,你们刚才想象得很好,再一次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世界。 正因为有作者准确生动的 神态动作描写,所以让我们感受到嘎羧内心的丰富情感。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精彩的文字吧! 感情朗读 告别村民汇报后,教师评价:嘎羧忘不了村民们对它二十六年来的照顾,因此,它绕着寨子 走了三圈。这三圈中,有多少留恋,有多少不舍啊!这是一种多么深情的告别啊! 四、小结 嘎羧重回战场后,从早晨挖到晚上,又从晚上挖到东方吐白,嘎羧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与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学习到这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嘎羧是一头情深意重、 勇敢忠诚的大象! 五、了解动物小说的特点 勇敢、忠诚、情深意重这些词不是形容人的吗?怎么会用来形容动物呢? 生:…… 用作者沈石溪的话说,那就是因为: 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因此 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 同学们,嘎羧的故事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呢? 师评价:你说得对,嘎羧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人性的优点,出照出了我们人性的弱点, 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卑鄙;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野蛮;什么是美丽,什么是丑陋。如果分不清彼此,人就会变得比野兽还不如。 六、激发学生阅读动物小说的兴趣 像这样的动物小说你们还想读吗?出示书的封面图 《退役军犬黄狐》 《狼王梦》《混血豺王》这些小说都很精彩!书中的动物表现出的高尚情 怀将会一次次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荡涤着我们的灵魂。 七、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情节 细节 情感 重披象鞍 告别村民 动作、 重情重义 重返战场 神态描写 勇敢忠诚 庄严归去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