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六单元至第八单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六单元至第八单元)

ID:66930

大小:23.9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0-03-1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六单元         课时课题:乘车         总第 5 课时 内 容 加减混合运算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1、使学生正确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和运算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 情感教育 1、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能正确熟练的进行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 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 方法 观察、练习 课 前 准 备 课件  口算卡、小黑板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8+9+1= 2+4-3= 9+6-5= 16+3-9= 7+6-4= 15+3-8=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车上原有56人。到站后上车的有19人,又下车27人。 2、练一练:  85-49+27=     56+42-69= 三、课堂作业: 1、计算下面各题。68+25-39=   92-47+36= 2、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48+32-16=    39-13+47= 96-34-35=    87-32+45= 四、课堂小结: 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学生按顺序口算   想一想:现在车上的人比56多还是少? 指名列式计算。   指名说说运算顺序后完成。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   学生计算,说说是怎样算的。 板书设计:      乘 车    6-27+19=48(人)        56+19-27=48(人)        27-19=8(人)           56-8=48(人)    56   29           56   75                         -27  +19          +19 –27                      ——— ———     ——— ———         29   48           75   48 课后反思:   第二册     第六单元       课时课题:练习八        总第 6 课时 内 容 练习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1、巩固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提高综合计算能力,学会看 懂图表。 情感教育 1、能灵活运用计算方法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 巩固计算方法。 难点 灵活运用计算方法 方法 观察、练习 课 前 准 备 口算卡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基本练习    2+7+8   2+4+9   8+9-10  3+9+6  28+8-30 二、练习 1、独立完成第一题 2、指导完成第二题 (1)观察主题图。 (2)交流得到的信息。 (3)解决问题。 (4)汇报结果。 三、本课小结 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计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学生完成口算 (1)抽学生板演。 (2)请说出笔算过程。 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 图上有什么? 同桌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板书设计:                     练习八                89-47+36=78                    8 9                -  4 7                    4 2                +  3 6                    7 8 课后反思:   第二册     第七单元          课时课题:今天我当家      第1课时 内 容 解决问题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1、能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提 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教育 1、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熟练的进行计算,提高计算水平。 难点 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方法 观察、交流、 课 前 准 备 课件  主题图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 二、看图购物 1、出示主题图 2、引导学生看图 哥哥先到了肉类区,有鸡鸭鱼肉。同学们,想一想,哥哥用30元钱买哪些商品?先估计一下,再算一算。 3、来到了蔬菜水果区,用20元钱又能买什么呢? 4、提问:爷爷有100元钱又能买些什么呢? 三、拓展练习 1、出示图2 最后,明明用了多少钱?妹妹用了多少钱?爷爷呢?他们可能买了哪些东西呢? 2、回家后,明明给全家做了一顿饺子,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3、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本课小结         学生看图 你知道了什么? 给大家说说。     独立思考并进行交流。   小组合作进行计算。   独立思考并进行交流。   小组交流,解答。 学生提出问题。 小组交流解答。   板书设计:   哥哥先到了肉类区,有鸡鸭鱼肉。同学们,想一想,哥哥用30元钱买哪些商品?先估计一下,再算一算。   课后反思:   第二册     第七单元          课时课题:今天我当家      第2课时 内 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1、提高100以内加减计算的熟练程度。   情感教育 1、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熟练的进行计算,提高计算水平。 难点 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方法 观察、交流、 课 前 准 备 练习题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让大家当一次小小购物员,大家准备怎样做呢? 二、活动今天我当家 教师讲解活动规则。 1、选一名代表当售货员,其他同学当顾客。 2、事先标明商品的价格。 3、每个同学有50元钱,计划花完你的钱。 4、用笔记录你所购买的商品以及商品的价格。 5、算出总价。 三、活动可轮流进行。 四、讨论;在生活中如果让你去购物你可怎样计划。   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       学生看清要求后活动开始。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课后作业:记录你的一次购物过程。 板书设计: 物品 数量 单价 总价                                   课后反思:   第二册     第八单元       课时课题:组织比赛           第1课时 内 容 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1.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2.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简单的问题。 情感教育 1.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和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重难点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 难点 能回答简单的问题。 方法 观察、操作 课 前 准 备 课件  统计图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踢毽子、跳绳、拍球、套圈学生自由选 2、出示统计图。 3、根据数据在统计图上涂一涂。 4、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  )名学生。 (2)喜欢(  )活动的人最多,喜欢(  )活动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猜测他最有可能喜欢(  )活动。 (4)你认为你们班最好组织什么比赛? 二、课堂作业: 调查本班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整理后制成统计图。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统计,统计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今天我们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它的用处在于可以直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非常直观。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观察统计图。 根据数据在统计图上涂一涂。 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读问题交流回答。    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  )名学生。 (2)喜欢(  )活动的人最多,喜欢(  )活动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猜测他最有可能喜欢(  )活动。   课后反思:   第二册    第八单元         课时课题:买气球         第 2 课时 内 容 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1 使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 2 会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情感教育 1 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重点 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难点 会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方法 调查 课 前 准 备 制条形统计图的纸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 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 二、制成条形统计图。 红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  )名同学。 2、喜欢(  )颜色的人最多?喜欢(  )颜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喜欢(  )颜色? 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呢? 三、实践活动: 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做一次统计。     学生说说怎样布置,需要那些气球   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自由交流。   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买气球 红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课后反思: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