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ID:65081

大小:35.08 KB

页数:15页

时间:2009-12-2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学案         第一框  民族精神耀中华  教师寄语: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能力目标:理解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伟大意义,提高分析历史人物、历史文化事件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过程,知道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精神发展中的作用;认识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学习重点: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作用 学习难点: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学习过程: 一、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查找有关体现民族精神的名人名言2—3句、历史事件1—2个。 二、导入新课 一生朗读导言,其他同学边看课本边认真倾听。思考:“两弹一星”的成功靠的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一):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 1、 阅读课本99页上的材料,谈谈读了这些名人名言的感受? 2、 交流各自查找的名人名言,感受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3、 阅读课本100页正文第一段,说明我国民族精神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4、 阅读课本100页中间小字部分,说一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精神有哪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有哪些?(结合教师介绍每个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时代背景,加以认识和感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精神   主要内容: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神    举例: 西柏坡精神: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发展    主要内容:改革创新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   举例: 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抗击“非典”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同舟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女排精神:团结拼搏、勇攀高峰、为国争光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议一议: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起了什么作用? 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阅读课本设置的体现民族精神的事例,并交流各自列举的事例,感悟民族精神的气概,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 教师归纳:中华上下五千年,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在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从“小米加步枪”到两弹一星;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甲午海战到今日的保钓行动;从“东亚病夫”到奥运金牌世界第一。无不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使我们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祖国的伟大。我们为中华民族而欢呼,为伟大祖国而自豪。 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四、合作探究(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1、阅读101页材料。探究问题: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为古老而又惟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认识民族精神的地位及历史意义。) 2、图片展示:1、卢沟桥事件  2、98年洪涝灾害  3、“非典”疫情 讨论:面对自然灾害和强敌入侵,中华民族是怎样共度难关的? 3、课件投影:奥运赛场、香港澳门回归现场录像,谈谈自己的感受。(认识民族精神对内、对外的作用) 4、思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为什么要继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5、讨论:在整个世界正在成为一个“地球村”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 课堂小结: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正是依靠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明不仅没有中断,而且代代相传,时至今日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基本训练:          一、 网络知识填空                                  1、民族精神的形成:中华民族是                                                                                                                      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_____________,也熔铸了伟大的___________。                    (一)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     2、共产党对民族精神发展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更多新的内涵,进一步______和______了中华民族精神。                                                3、民族精神的内涵: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______、爱好和平、勤劳勇敢、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耀中华                                                  1、地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                                                   ______,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________.                                                  2、作用:民族精神对内具有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对____________的功能,高昂的民                                                 祖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___                                                  _________的重要尺度。                                                 3、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                     (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      意义: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形成强大                            的精神支撑           的________,团结一致,不畏艰难,                                                  以________的精神状态不断夺取新 的胜利。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A、自强不息    B、国际主义  C、爱国主义  D、爱好和平 2、在新中国成立后,所形成的民族精神有     (    ) ①大庆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延安精神  ④抗洪精神  ⑤载人航天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 ①④⑤  D、②④⑤ 3、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    ) A、民精神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内容 B、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C、民族精神集中表现为艰苦奋斗精神 D、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两首不同的诗篇抒发了作者相同的爱国情感,它们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      ) A、艰苦奋斗  B、团结统一  C、渴望独立  D、勤劳勇敢 5、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过去不称霸,今后也永远不称霸。这说明(      ) A、中国人民希望祖国和平统一 B、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 C、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D、中国经济、科技、军事相当落后 三、非选择题 2008年5月12日14时,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给四川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这次灾难中,也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形成,在凝固,在升华,在感动着苍生万物,这种精神是“98抗洪”、抗击“非典”、抗击南方冰雪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再次集中呈现。它,就是“抗震救灾精神”。 根据胡总书记的讲话,提炼抗震救灾精神则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抗震救灾的精神是这一切高贵美好的品格在共同抗击自然灾害的殊死搏斗中所形成的交汇点,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交汇点,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交汇点,革命英雄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交汇点。它使我们看到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伟大升华。 1、面对巨大的灾难,中华民族总是在挫折中奋起,这其中的力量之源是什么?  2、抗震救灾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什么?    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学习感悟:通过本课的学习,我知道了:  懂得了:              参考答案: 选择题:1、C   2、C   3、B   4、B   5、B 非选择题: 1、民族精神始终是我们民族战胜困难的不解力量之源。 2、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 3、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②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③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继续培育好和弘扬民族精神,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不断夺取新的胜利,把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蓝图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风采。 第二框 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教师寄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任务,青少年要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能力目标】学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对不同文化的分析鉴别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青少年如何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学习重点:1、在文化建设中应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青年学生应怎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学习难点: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展示交流: 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提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主要是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包括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的群众性娱乐活动。思想道德建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全体人民中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 三、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 /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 黄山黄河 / 在我心中重千斤 /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说一说:这首歌曲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民族精神?这首歌曲是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它属于文化建设的内容,这给你什么启示?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国家怎样做) 1、观看课本P104四幅照片,说一说:这四幅照片反映了什么内容?你参加过学校或当地有关部门组织的哪些又化建设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2、阅读课本P104—106内容,回答问题:(首先独立完成,然后就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展示交流结果) (1)为什么要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怎样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 (3)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心骨”是什么?为什么必须坚持这一“主心骨”? (4)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及根本任务是什么? (5)阅读课本P105中间小字部分,议一议:上述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文句中,哪些是精华可以继承?哪些是糟粕必须抛弃?继承传统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有什么作用? (6)思考:我国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定为国家法定节日。其主要目的是 什么?我们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什么?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弘扬民族精神有何作用? (7)阅读P106 材料,思考:        ①韩国人将“身土不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对我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何借鉴之处?        ②我国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是什么?        ③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对弘扬民族精神有何重要作用? (8)填写P106有关体现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感悟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五、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二):火炬在我们手中(青少年怎样做) 阅读教材P107-109,回答以下问题。(首先独立完成,然后就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展示交流结果。) 1、阅读课本P107材料,思考回答: (1)国庆节期间,天安门广场成为国旗的海洋说明了什么?     (2)你是如何看待游客随意丢弃手持式国旗现象的?如果当时你在场会怎么做?为什么? 2、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青少年应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国家已经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4、读相关链接的事例,想一想:陈磊的演讲为什么博得同学的掌声?对我们有何启发? 六、拓展升华: 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努力做到: 刻苦学习、勤奋向上 不怕困难、敢于创新                                                                                               课堂小结、回扣目标: 本节课从国家和学生两个角度讲述了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华民族精神靠我们弘扬,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民族精神之花永远绽放,民族精神的火炬代代相传。          基本训练:          一、网络知识填空                    1、要以马列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为指导。                     2、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_                  在文化建设中弘扬      _________。                   和培育民族精神     3、必须充分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___________。                  (从国家的角度)    4、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坚持                                      ______________,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_____________的内容。 高擎民族精神                             的火炬                              1、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_________。                                        包括中国历史和国情教育、_______________、革命传统教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们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火炬在我们手中        3、我们要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做起,从确立                (从青少年学生的角度)   _____________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_______________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单项选择题 1.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世人的一片欢呼和喝彩声中,落下了帷幕。这空前的盛会,广纳了四海宾朋,堪称无以伦比, 它为我们中国人追逐的百年奥运梦想, 划上了完美句点。“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口号在神洲大地回响。那“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充分展现了中国的神韵与活力。五个可爱的福娃,也向全世界发出“北京欢迎您”的邀请。这届奥运会是全球体坛的盛会,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好契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既要尊重和理解世界各国文化,又要向世界展示、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B、弘扬民族文化必须杜绝一切外来文化        C、中外文化相辅相成,可以相互替代       D、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是对立的,学习外来文化必然要抛弃传统文化 2、2008年9月是我国第五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决定开展“学习英雄少年,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全国各地中小学组织开展以“学习英雄少年,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体的系列活动。这说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      A、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B、大力发展民族经济  C、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D、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3、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民族。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最辉煌的科技成就,并将这种领先地位保持到15世纪。”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列举了从1世纪到18世纪由中国传到欧洲等地的重要发明就有26项。这对我们今天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启示是(    ) A、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   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C、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要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 4、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中规定: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国家之所以把这些传统节日设定为法定节假日,是因为 (     ) ①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粘合剂 ②有利于抵制外来节日进入中国 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5、关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必须做到 (      ) 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反对一切外来文化  ③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④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三、非选择题 1、拖把、笤帚凌乱地摆在教室门口,是扶起还是视而不见?考试结束后能不能把椅子恢复原位?吃完点心后包装纸乱仍还是放进垃圾箱……这是一所重点中学进行的德育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是70%的学生不能把拖把、扫把扶起。30%的考生离开教室不能把椅子放回原处,20%的学生的点心纸乱扔。 (1)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2)针对上述现象,学校准备开展“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的主题活动。 假如你是该校的德育主任,你准备开展哪些形式的活动?假如你是该校的学生,你将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2008年7月30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7周年之际,下午中共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请你谈谈在文化建设中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学习感悟:通过学习,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1、A  2、D  3、A  4、C  5、B 非选择题: 1、(1)一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低下,不能在实际行动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演讲比赛、文艺表演、读书征文活动、评比道德明星等。  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教育,包括中国历史和国情教育、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成就教育。 在学校生活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    ④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