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九年级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教学思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关于九年级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教学思考

ID:58763

大小:36.88 KB

页数:6页

时间:2008-08-0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DIV.MyFav_1196055054578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6055054578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6055054578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6055054578 A:link{COLOR: blu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196055054578 SPAN.MsoHyperlink{COLOR: blu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196055054578 A:visited{COLOR: purp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196055054578 SPAN.MsoHyperlinkFollowed{COLOR: purp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196055054578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DIV.MyFav_1196055054578 OL{MARGIN-BOTTOM: 0cm}DIV.MyFav_1196055054578 UL{MARGIN-BOTTOM: 0cm}   本课在课时处理上:可用4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第2课时传承美德,做有德公民;第3课时我们的中华魂──民族精神;第4课时民族精神我传承。   4课时的内在联系:感悟中华文化为总述;中华美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是美德的体现与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弘扬民族精神就是在发扬美德、弘扬中华文化,这与青少年关系密切,是责任、是义务。同时这也是本课的落脚点,与本册书的核心理念“责任”是一脉相承的。   本课在落实课标上:1、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2、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落实这两个课标要求我们必须注重体验、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热爱之情;必须引导学生理解人与文化、文化与国家、人与国家的关系,激发认同感;搜集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人与事,特别是身边的事,感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与忧患意识。   本课资源利用上:用好用巧课本资源(如课本的事例、插图等,努力挖掘学生自身资源(如学生中的乐于助人、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等鲜活实例),搜集整理好社会资源(如好人周光裕、自强榜样洪战辉等)。   本课重难点的确立上:应以民族精神的内涵、地位、作用意义上为重点,以怎样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为难点(具体分析略)。   本课教学设计上:在注重感悟体验,升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也应注重对理论的理解与提炼,做到两者兼顾,切不能课堂轰轰烈烈,课后一片空白;也不可只顾升华理论,变成独角戏,学生茫然不知所措。   本课在知识拓展上:可拓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内容。   附本课4课时的简明教学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尊重、热爱民族文化,积极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提高文化认同感。   能力目标:培养资料搜集能力和文化鉴别能力;理解文化的特点以及对当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发展道路的影响。   知识目标:知道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组成(博大精深)。   学习准备:1、每位同学搜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文化主题,向同学们介绍。             2、PPT课件。   学习重点:文化的特点   学习难点:文化的影响力   学习方式:学生探讨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文化主题大家谈──文化之我见   二、走进历史文化大门──感受文化特点   1、源源流长   2、博大精深   三、格言、谚语说文化──探讨文化影响力   1、对人的影响   2、对国家发展道路的影响   3、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请你分析──文化感悟     1、中央电视台有则公益宣传语:“科技改变生活,文化影响世界”谈谈你的理解。     2、有人说:中华文化博大精神、源远流长,我们应统统继承。     第二课时 弘扬美德  做有德公民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探讨,感受道德力量,做中华美德的传承者。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中华美德对人、国家和人类社会的作用意义;理解中华美德的与时俱进。   知识目标:知道中华美德的表现。知道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的精华。   学习准备:   1、  每人准备一个中华美德的小故事或格言。   2、  PPT课件   3、  学生自编小品《缺德的代价》   学习重点:中华美德的表现、积极意义。   学习难点:怎样弘扬美德;中华美德的与时俱进。   学习方式:体验感悟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分享美德故事──引入美德   二、探讨美德故事──感悟美德的表现   三、小品《缺德的代价》──感悟生活需要德,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的精华   四、动手连线──探讨道德影响力   五、美德在八连──理解美德的与时俱进性   六、美德伴我成长──怎样弘扬美德   1、  家庭里   2、  社会上   3、  学校里     第三课时 我们的中华魂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探讨,感悟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积极做民族精神的弘扬者、传播者和建设者。   能力目标:能够理解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意义;学会运用民族精神的内容特别是核心内容评价人物或事件。   知识目标:知道民族精神的内容和与时俱进性。   学习准备:   1、每人准备一个体现民族精神的故事、名言警句或历史典故,在课堂交流。   2、PPT课件   学习重点:民族精神的内容、地位及作用意义。   学习难点: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   学习方式:体验感悟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民族精神故事听我说──探讨民族精神的内容   二、诗朗诵《我用残损的手掌》──感悟民族精神的作用意义与地位   1、与民族生存发展相关   2、是不竭力量之源   3、是民族文化精髓,是民族魂,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   三、民族精神大家谈──感受民族精神与时俱进性   1、革命时期   2、建设时期   3、改革开放时期   四、请你思考──填表感受中华民族精神   五、总结感悟民族精神──形成整体认知     第四课时 民族精神我传承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探讨,明确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责任意识,做民族精神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能力目标:理解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够在国家危难时和生活、学习中弘扬民族精神。   知识目标:知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学习准备:   1、准备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或自己身边弘扬民族精神的典型事例   2、PPT课件   学习重点: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习难点:怎样弘扬民族精神   学习方式:体验感悟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阅读故事《唱响国歌》──民族精神我弘扬   思考:第71页的问题   二、探究弘扬原因   (1)重要性:地位、作用意义   (2)必要性:国际形势、国内奋斗目标   (3)自身角度:(1)是责任、义务(2)是健康成长需要   三、七嘴八舌话弘扬:   (1)最重要的一条是……   (2)……   四、活动设计   在弘扬民族精神月里,班级积极筹备一场宣传活动。请你确立宣传主题,写出活动方式、目的、意义及过程。   以上思考仅作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