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A、B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A、B案)

ID:56258

大小:33.87 KB

页数:6页

时间:2008-02-1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A案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口语交际) 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 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 1.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如,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 2.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 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序。 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 (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评选最佳发言人:共同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口齿清晰,态度大方,解答耐心细致;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 4.引导大家总结: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广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建议同学们课下浏览“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和“央视国际网--国家地理-民风民俗”,去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激发习作兴趣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 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哪种民风民俗?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课上听到的和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3.回忆口语交际课中评为“最佳发言人”的同学采取了哪些方法来介绍民风民俗的。 4.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三、指导学生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评改作文 1.自读,认真修改。 2.小组内听读,结合口语交际课上介绍过的,说说在作文上有什么进步,并提出修改建议。 二、全班评议 1.各组推荐或同学自荐交流欣赏优秀习作。 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是否突出民俗特点,是否清楚具体等,来进行表达上的评议。并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 三、形成作品集 1.请小组同学或自己的好朋友为自己的习作写一写评语。 2.将全班学生的习作装订成集,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共同商议起个醒目的题目。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教研室韩中凌) B案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但单元为我们呈现的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你所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吧。 二、分组交流 1.出示交流主题: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根据学生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五个组,进行交流。 交流提示如下: ①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 ②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认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及时询问。 2.根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别是注意把没讲清楚的地方讲清楚。 三、全班交流 1.根据交流主题,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听后组织评议。可从以下几方面评议: ①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 ②内容是否具体充实; ③表达是否流畅; ④语言是否简洁。 四、激发情感,由说到写。 1.听了同学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啊!透过这绚丽多彩的民俗,我们感受到的是泱泱华夏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快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   第二课时 习 作 一、编写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提示: 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③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④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二、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佳文点播台 1.根据学生习作情况选择其中较好的8—10篇,将习作题目和作者罗列出来,供学生自由点播。 2.由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习作的优点。 3.师生互动评议。 二、病文会诊室 1.根据本次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选择病文例子供同学阅读,找出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2.集体修改,体会修改方法。 三、自主空间 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汇编民俗作品集 1.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 2.根据全班的习作题目,讨论作品集的分类内容和编排顺序。 3.讨论作品集的题目。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李智)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