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10.3平行线的性质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10.3平行线的性质

ID:774220

大小:1

页数:7页

时间:2021-10-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0.3 平行线的性质 一、选择题 1.如图 1,直线 a∥b,c⊥a,则 c 与 b 相交所形成的∠1 的度数为( ) A.45° B.60° C.90° D.120° 图 1 图 2 2.如图 2,直线 AB∥CD,直线 EF 分别与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G,H.若∠1=135°, 则∠2 的度数为 ( ) A.65° B.55° C.45° D.35° 3.如图 3,已知直线 a∥b,小华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 a 上.若∠1=40°, 则∠2 的度数为( ) A.100° B.110° C.120° D.130° 图 3 图 4 4.2018·滨州如图 4,直线 AB∥C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1=∠2 B.∠3=∠4 C.∠1+∠3=180° D.∠3+∠4=180° 5.2018·泸州如图 5,直线 a∥b,直线 c 分别交直线 a,b 于点 A,C,∠BAC 的平分 线交直线 b 于点 D.若∠1=50°,则∠2 的度数是( ) A.50° B.70° C.80° D.110° 图 5 图 6 6.如图 6,直线 a,b 被直线 c 所截,a∥b,∠1=∠2.若∠3=40°,则∠4 的度数是 ( ) A.40° B.50° C.70° D.80° 7.2018·潍坊把一副三角尺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摆放成如图 7 所示的形状,使两个 直角顶点重合,两条斜边平行,则∠1 的度数是( ) A.45° B.60° C.75° D.82.5° 图 7 图 8 二、填空题 8.2018·杭州如图 8,直线 a∥b,直线 c 与直线 a,b 分别交于点 A,B.若∠1=45°, 则∠2=________°. 9.如图 9,点 D 在∠AOB 的平分线 OC 上,点 E 在 OA 上,ED∥OB,∠1=25°,则∠AED 的度数为________. 图 9 图 10 10.如图 10,直线 a∥b,∠BAC 的顶点 A 在直线 a 上,且∠BAC=100°.若∠1=34°, 则∠2=________°. 11.如图 11,直线 a∥b,点 B 在直线 a 上,AB⊥BC 于点 B.如果∠1=48°,那么∠2 =________°. 图 11 图 12 12.如图 12 是一汽车探照灯的纵剖面示意图,从位于点 O 的灯泡发出的两束光线 OB, OC 经过灯碗反射以后平行射出.如果∠ABO=α,∠DCO=β,则∠BOC 的度数是________. 图 13 13.如图 13 所示,OP∥QR∥ST.若∠2=100°,∠3=110°,则∠1 的度数为________. 14.已知:如图 14,点 D,F 均在 BC 上,E 为 CA 延长线上的一点,EF 与 AB 交于点 G, AD∥EF,∠1=∠2.试说明:AD 平分∠BAC. 图 14 解:因为________∥________(已知), 所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已知), 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 即 AD 平分∠BAC(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5.如图 15,直线 AB∥CD,BC 平分∠ABD,∠1=65°,求∠2 的度数. 图 15 16.如图 16,已知点 E,F 分别在 AD,AB 上,EF∥BD,∠1=∠2,∠C=48°,求∠ABC 的度数.链接听课例 2 归纳总结 图 16 17.如图 17,A,B 是人工湖岸上的两点,从点 A 看点 B,测得∠BAC=60°,现在过 A, B 两点有两条互相平行的道路 l1 和 l2,从 l1 上的点 D 经点 E 到 l2 上的点 C 修一条公路,把 l1 与 l2 连接起来.如果∠ACE=150°, ∠BDE=100°,求: (1)∠ABD 的度数; (2)∠DEC 的度数. 图 17 18 如图 18,已知 AB∥CD,BE∥FG,CD 与 FG 交于点 D. (1)如果∠1=53°,求∠2 和∠3 的度数; (2)本题隐含着一个规律,请你根据(1)的结果进行归纳,并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 (3)利用(2)的结论解答: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且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 2 倍小 30°,求这两个角的度数. 图 18 1.[解析] C 如图,因为直线 c⊥a,所以∠2=90°.因为直线 a∥b,所以∠1=∠2 =90°.故选 C. 2.[解析] C 因为直线 AB∥CD,所以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1+ ∠2=180°,所以∠2=180°-∠1=45°. 3.[解析] D 如图,易知∠1+∠3=90°, 所以∠3=90°-40°=50°. 因为直线 a∥b, 所以∠2+∠3=180°, 所以∠2=180°-50°=130°. 故选 D. 4.[解析] D 如图,因为 AB∥CD,所以∠3+∠5=180°.又因为∠5=∠4,所以∠3 +∠4=180°,故选 D. 5.[解析] C 因为∠BAC 的平分线交直线 b 于点 D,所以∠BAD=∠CAD.因为直线 a∥b, ∠1=50°,所以∠BAD=∠CAD=50°,所以∠2=180°-50°-50°=80°.故选 C. 6.[解析] C 因为∠3=40°,∠1=∠2,所以∠1=70°.又因为 a∥b,所以∠1=∠ 4,所以∠4=70°.故选 C. 7.[解析] C 如图,作直线 l 平行于三角尺的斜边,可得∠2=∠3=45°,∠5=∠4 =30°,故∠1 的度数是 45°+30°=75°.故选 C. 8.[答案] 135 [解析] 因为直线 a∥b,∠1=45°,所以∠3=∠1=45°,所以∠2=180°-45°= 135°. 9.50° 10.[答案] 46 [解析] 如图,因为直线 a∥b,所以∠3=∠1=34°. 因为∠BAC=100°,所以∠2=180°-34°-100°=46°,故答案为 46. 11.[答案] 42 [解析] 因为 AB⊥BC,∠1=48°,所以∠1 的余角为 42°.因为直线 a∥b,所以∠2= 42°. 12.[答案] α+β [解析] 如图,过点 O 作 OE∥AB,则∠BOE=∠ABO=α.又因为 AB∥CD,所以 OE∥CD, 则∠COE=∠DCO=β,所以∠BOC=∠BOE+∠COE=α+β. 13.[答案] 30°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的应用. 14.AD EF ∠DA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A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1=∠2 ∠DAB=∠DAC 角平分线的定义 15.解:如图, 因为 AB∥CD,∠1=65°, 所以∠ABC=∠1=6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因为 BC 平分∠ABD, 所以∠ABD=2∠ABC=130°. 因为 AB∥CD, 所以∠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因为∠3+∠ABD=180°, 所以∠3=180°-∠ABD=50°,所以∠2=50°. 16.解:因为 EF∥BD, 所以∠1=∠AB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因为∠1=∠2,所以∠ABD=∠2, 所以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ABC+∠C=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因为∠C=48°, 所以∠ABC=180°-∠C=180°-48°=132°. 17.解:(1)因为 l1∥l2, 所以∠ABD+∠BA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 内角互补). 又因为∠BAC=60°, 所以∠ABD=180°-∠BAC=120°. (2)如图,过点 E 作 l2 的平行线 EF,则∠FEC+∠AC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 补). 又因为∠ACE=150°, 所以∠FEC=180°-∠ACE=30°. 因为 l1∥l2,l2∥EF,所以 l1∥EF, 所以∠BDE+∠DEF=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因为∠BDE=100°, 所以∠DEF=180°-∠BDE=80°, 所以∠DEC=∠DEF+∠FEC=80°+30°=110°. 18 解:(1)如图,设 BE,CD 相交于点 H. 因为 AB∥CD,∠1=53°, 所以∠CHE=∠1=5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所以∠BHC=180°-∠CHE=127°. 因为 BE∥FG, 所以∠2=∠CHE=5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BHC=127°(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3)设一个角的度数为 x°,则另一个角为(2x-30)°. 根据题意,得 x+(2x-30)=180 或 x=2x-30, 解得 x=70 或 x=30, 所以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70°,110°或 30°,30°.

资料: 1.1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